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斩首之邀》中的辛辛那提斯和《洛丽塔》中的亨伯特为例详细解析纳博科夫的时间观。  相似文献   

2.
严歌苓留美后创作出一系列“洛丽塔”式的畸恋小说,这些小说在建构乱伦与恋童相结合的故事模式、重塑老男人与小仙女类型人物形象、反讽精神分析学派学说、借鉴“talk out”疗法式的叙事方式以及细节描写上的重情感抒发而轻欲望书写都受到了纳博科夫《洛丽塔》的影响。外国作家的影响一方面造就了严歌苓创作的特殊气韵,但另一方面也禁锢了严歌苓小说的包容性。  相似文献   

3.
主题学研究的是主题跨文学之间的流变,“欲望”主题及“理性”与“原欲”的矛盾是文学的基本母题之一。19世纪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人的物欲的膨胀直接催生了人类心底的欲望,失去了理性规约的欲望往往导致人格的扭曲和心理的分裂。然则,人之为人关键在于人有理性,“欲望”下的“堕落”表现了本真的人性,“欲望”深渊中的“理性”之火又彰显了人作为理性动物的存在,“理性”之光永远昭示着人对完美人性的追求。  相似文献   

4.
内隐学习是一种区别于外显学习的无意识学习活动。大学生实践能力自身的特点决定了无意识学习也会对学生产生深远的影响。“内隐学习”为开发学生的无意识潜能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佑据,也促使我们从心理学层面反思实践教学。  相似文献   

5.
商务人士现在进入了一个不接手机的时代。如果你在一个公共场合听到某人手机响了,凭如下的举动你可以判断他的身份。 拿起电话,“喂你好,请问是哪位?”一般是业务代表或推销员。拿起电话,“喂,我现在不方便,回头再说吧。”身份难以判断,但对方的身份肯定是老婆、老公或者情人。你既然不方便,就不能不接这个电话吗?不能。因为老婆和情人会借题发挥,“连我的电话都不接了?!”  相似文献   

6.
从某种意义上讲 ,武侠电影是最具有中华民族文化特征的中国类型影片。中国观众对艺术的审美文化心理 ,既包含了作为“中国人”的个体无意识层面 ,也包含了由中国历史人文环境所形成的集体无意识层面。  相似文献   

7.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经典之作,记录了主人公洛丽塔成长过程中的生存困境和短暂的生命历程。本文运用成长小说理论,对《洛丽塔》进行分析研究,探讨洛丽塔寻找迷失自我的过程和洛丽塔从自我认知缺失到成为成熟女性的艰难成长历程,揭示小说的成长主题,以彰显纳博科夫小说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历史文化的跌宕起伏中,具有地域特色的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台湾女权运动迅速发展,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关于性别身份认同的自我书写呈现出生存空间的“女权文学”的反抗书写和性别空间的“欲望文学”的多维书写。性别身份认同的自我书凸显出台湾女性小说创作对社会生活的自觉感应,勾勒出台湾女性知识分子在探讨现代女性前途和命运时对女性性别身份认同的拓展和丰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农民代代世袭着“农民”身份,这种身份限制使得他们被“农业户口”和由此衍生的一系列政策牢牢钉死在有限的土地上。而这里所讲的“农民”,已不再是一个由户口、户籍决定的“身份”,而是一个由工作性质和劳动方式决定的“职业”。这种变化无疑预示着,我国传统的城乡“二元结构”已经在制度层面上开始打破,“城乡一体化”开始大踏步地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生存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这也引起了山东建筑大学调查团队对“失地农民”这一社会群体的思考:由“农民”到“市民”,这样的身份改变他们是否适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耕地,他们将如何生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