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下的滴灌冬小麦水肥运筹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旨在探索滴灌冬小麦最佳水肥运筹模式,为滴灌条件下冬小麦优质高产的水肥高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选择两块不同土壤基础肥力的田块,进行冬小麦不同生育阶段的水氮组合处理对比试验研究,通过对冬小麦干物质积累、品质等指标的测定,分析不同土壤肥力条件、不同水氮运筹方案对滴灌冬小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基础肥力对滴灌小麦干物质积累影响显著,增施基肥能提高冬小麦光合产物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土壤基础肥力提高对滴灌冬小麦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维生素B1、氨基酸含量和吸水率具有负效应。推荐高肥力田滴灌冬小麦水肥运筹方式为W2N2,即灌浆期水分调控和氮肥后移的组合方式;低肥力田滴灌冬小麦水肥运筹方式为W1N3即返青-拔节期水肥调控的组合方式为宜。  相似文献   

2.
南疆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设施滴灌技术种植冬小麦具有省地、省工、提高肥水利用率等优势,可使小麦单产提高25%以上,冬小麦种植效益明显增加。本文根据2013—2014年第三师五十一团青年连滴灌冬小麦高产示范田经验,总结了该团滴灌冬小麦单产550~600 kg/667 m2的高产栽培技术,为南疆滴灌小麦种植技术的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结合石河子垦区的花生冀花四号覆膜滴灌的生产实践,从土壤选择、整地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的防治等几方面阐述了该垦区冀花四号覆膜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基于作物生长特性和环境状况等条件,借助新型滴灌系统,在灌溉的同时将肥料配兑成肥液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土壤,确保水分养分均匀、准确、定时定量地供应,达到节水节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增产增收等效果。滴灌施肥技术方法是影响作物水肥利用率的关键因素之一,但其当前主要应用于经济作物,对于华北平原冬小麦种植区滴灌施肥技术的应用刚刚起步,还缺乏相应的滴灌施肥技术参数。因此,本研究以华北平原山东省为例,提出了山东滴灌冬小麦水肥一体化技术规程,规定了冬小麦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要求、滴灌设备、水分管理、养分管理、设备维护等管理技术要点,适用于山东省冬小麦滴灌栽培,以期为推进区域农业持续发展,促进冬小麦高效滴灌施肥推广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滴灌技术在石河子垦区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垦区节水滴灌面积达到16万hm^2,约占垦区灌溉耕地面积的75%,是全国最大的滴灌区。每年春灌期间,农业负荷季节性增长较快,严峻考验着电网运行及主设备负载能力。石河子电力供应呈现"基本平衡,部分时段偏紧"的特点,给电网的安全可靠供电带来很大压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北疆滴灌麦田蒸散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杰  吴杨焕  陈锐  杨平  柴顺喜  崔静  马富裕 《作物学报》2016,42(7):1058-1066
基于大型称重式蒸渗仪研究了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不同时段(生育阶段、日、时)的农田水分蒸散特征,分析了气温、相对湿度、风速等因子对农田水分蒸散的影响及产量和蒸散的关系,旨在为北疆地区滴灌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制定提供理论依据。3个灌水处理分别为全生育期灌溉375、600和750 mm。结果表明,在滴灌冬小麦全生育期内日蒸散量为抽穗–乳熟>拔节–抽穗>乳熟–成熟>返青–拔节>播种–越冬>越冬–返青;在一天中,滴灌冬小麦农田水分蒸散主要发生在8:00–20:00,夜间20:00–8:00蒸散量较小且比较稳定,时蒸散量随天气变化而改变。滴灌条件下,冬小麦的棵间蒸发量占农田水分蒸散的25.2%~28.3%。棵间蒸发与土壤含水率和叶面积指数具有良好的二元二次模拟关系,拟合系数为0.98。综合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滴灌冬小麦的蒸散量为600~650 mm。本研究对合理制定滴灌冬小麦的灌溉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北疆滴灌小麦平衡施用氮磷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滴灌冬小麦产量,降低氮磷肥料的浪费,采用两因素不完全随机设计,研究了北疆中高产田氮磷对滴灌冬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的范围内,施氮磷肥能够促进滴灌冬小麦增产,且二元二次拟合的相关系数达到了0.99。冬小麦的最高产量区间为氮水平200~360kg/hm2,磷水平为0~100kg/hm2。因此,北疆中高产田滴灌冬小麦生产中应适量施用氮肥,控施磷肥,配施锌等微量元素肥料,以保证获得高产并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通过滴灌冬小麦不同种植密度试验,了解塔额垦区新冬51号小麦在不同种植密度情况下的生物性状及产量,试验结果表明,新冬51号最适宜的种植密度为20kg/667 m2(45.01万粒/667 m2),该种植密度产量最高,为594.47 kg/667 m2,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9.
黑龙港流域不同滴灌制度下的冬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北黑龙港流域冬小麦–夏玉米种植制度中冬小麦灌溉水用量过大的问题,以节水和稳产为目标设计了冬小麦滴灌制度定位试验,比较了滴灌与漫灌及不同滴灌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在实验年份的降水条件下,传统灌溉定额和次数(总量225 mm,分1~3次灌溉)的滴灌与漫灌处理的小麦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差异均不显著;在两年降水特点不同的情况下,滴灌量比对照减少45~105 mm的处理产量下降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产量的贡献表现为穗粒数>千粒重>穗数。研究结果初步表明,冬小麦滴灌技术在黑龙港流域具有节水稳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0.
冬小麦新冬22号在阿勒泰地区于2014年进行推广种植种植至今,平均单产分别为500~550 kg/667 m~2,本文通过对冬小麦新冬22号种子处理、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等方面的滴灌栽培种植技术进行总结,探索出了一套适宜滴灌冬小麦种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旨在为该品种的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1.
本文依据奎屯垦区中心气象站近年来的气象资料,对一三一团冬小麦越冬死亡成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低温和温度波动较大是造成冬小麦死亡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奎屯垦区已大面积采用滴灌技术,此技术推广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病虫害又是棉花高产的主要障碍。为使滴灌田棉花优质高产,农民增收,掌握滴灌棉田主要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3.
降解膜与滴灌技术对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有研究表明,利用生物降解膜、滴灌技术可以有效提高作物的水肥利用效率,减轻农膜污染;常规地膜配合使用滴灌技术也可以起到增产、节水等效果。关于生物降解膜与滴灌技术配合使用对加工番茄水、肥利用效率及品质影响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在新疆石河子垦区研究生物降解膜与滴灌技  相似文献   

14.
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滴灌量对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和籽粒品质影响,在大田条件下,以青麦7号为材料,设置了7个不同灌溉量处理,即全生育期无灌水(CK1)、漫灌(CK2)、滴1水(W1)、滴2水(W2)、滴3水(W3)、滴4水(W4)和滴5水(W5),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的水分利用效率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滴灌处理W3和W4显著改善了冬小麦品质,提高了小麦容重、出粉率、面筋值和沉降值等,处理W3和W4的稳定时间、峰值黏度和低谷黏度、糊化温度、拉伸面积也高于其他处理,提高了小麦的筋力和烘焙品质;同时,随着滴灌量的增加,滴灌处理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先升高后降低,W3和W4表现出最大值。在本试验条件下,综合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及品质表现,以灌拔节水、开花水和灌浆水的W3处理(90 mm)为最优滴灌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在作物生产中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化肥投入量过大,不仅浪费资源、增加成本、降低肥料利用效率,而且污染环境.有机肥成本低、对环境友好,既能满足冬小麦生育后期养分需求,又能提升耕地质量.经过长期探索,从基肥施用、滴灌水溶有机肥替代化肥等方面,总结了冬小麦滴灌有机水溶肥替代部分化肥栽培技术.该技术在胶东地区应用,小麦单产...  相似文献   

16.
张茂兰 《中国种业》2010,(Z1):100-101
<正>滴灌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是现代精准农业技术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常规农业生产向现代农业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冬小麦种植技术史上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17.
为探明拔节期氮肥运筹对不同滴灌量下冬小麦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在大田滴灌技术条件下,以‘新冬4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4种拔节期氮肥运筹处理[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对3种不同滴灌量[W1(1500 m3/hm2)、W2(3000 m3/hm2)、W3(3450 m3/hm2)]下冬小麦叶绿素含量(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叶片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种滴灌量下各氮肥处理冬小麦拔节至乳熟期叶片SPAD值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均在灌浆期;LAI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在孕穗期达最大。在同一施氮水平下,滴灌量增加,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气孔导度(Gs)均增加,而胞间CO2浓度(Ci)则降低。滴灌量较低时(W1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能有效提高滴灌冬小麦的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重、产量和收获系数;水分充足时(W2、W3处理),增加拔节期施氮量反而不利于产量的提高。综合考虑各项产量指标及氮肥利用效率得出,在滴灌量3000 m3/hm2条件下,拔节期施氮量180 kg/hm2时,滴灌冬小麦籽粒产量较高,氮肥利用率最大,可供生产参考。  相似文献   

18.
针对焉耆垦区冬季降雪少的特点,选择抗寒性好的冬小麦品种,结合科学栽培技术,开展本地区冬小麦引种栽培。结果表明,在越冬水量适当、播期选择适宜的情况下,3个冬小麦品种均能够正常越冬,其中,表现较好的是新冬21号和新冬42号。  相似文献   

19.
新冬41号是石河子农业科学研究院粮食油料作物研究所和九圣禾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于2013年10月审定的早熟、抗病、高产冬小麦新品种。本文从播前准备、播期、水肥滴灌技术、田间管理收获等几个方面结合新冬41号在生产中滴灌模式阐述该品种的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浅埋式小麦滴灌技术是一项较为先进的种植技术,较传统小麦种植具有省地、省劳力、节水节肥、增产、增效、缓解劳动强度等优势,可增加出苗率10%~15%,能显著提高小麦的产量。2012年,八十四团为进一步扩大滴灌小麦的种植面积,种植滴灌冬小麦2 000 hm2,通过浅埋式小麦滴灌技术的应用及精细管理,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