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雌性大熊猫在发情期间生殖器官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Ailuvopoda melanoleuca),是单发情动物,每年的三月份开始发情交配到五月份结束。个别熊猫的发情日期受气候的影响而变化,如开春较早,气温较高,也有发情交配提前到二月中旬的。虽然有人观察到,在秋季大熊猫也有发情表现,但发情的迹象不象春季那样显著,是否排卵也没有被证实过。雌性大熊猫在发情时,由于体内雌激素的变化,其生殖器也随之而发生了有别  相似文献   

2.
在对马来熊的饲养管理过程中,首次观测到雄性马来熊的同性性行为,并于2020年5月份观测到马来熊发情交配行为。详细记录并分析马来熊发情行为以及雄性马来熊同性性行为,采取措施诱导发情并矫正同性性行为,分析马来熊同性性行为对正常异性交配行为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不同年龄2只圈养雌性(♀)大熊猫的发情行为分别进行观察,并采用酶联免疫法对大熊猫尿液中的雌激素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大熊猫发情初期行为表现不太明显,雌激素水平也较低;随着雌激素水平的升高进入发情中期,发情行为表现比较典型;当到达发情高潮期时,雌激素水平达到峰值;在雌激素水平开始下降时为配种的最佳时机。  相似文献   

4.
笔者对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及周边野生麋鹿发情交配、怀孕产仔、护仔哺乳等行为进行了跟踪观察研究。结果表明,大丰麋鹿放归大自然之后,能够适应野外生活环境,其发情交配行为主要是"占群式"和"自由偷情式"。发情期壮年公鹿间通过打斗产生"鹿王","鹿王"通过圈围"妻妾群"于发情区域内,并驱逐其他雄性麋鹿远离发情区,达到控制成年雌鹿并与发情雌鹿交配的目的。另外,母鹿怀孕、产仔、哺乳等行为也明显有别于半散放和完全人工饲养条件下的麋鹿群。  相似文献   

5.
大熊猫的繁殖到目前还是使科学家感兴趣而困难的课题。过去把大熊猫不能顺利本交常归因于人工饲养的公熊猫不会配种;公母熊猫在交配时有择偶性;公母熊猫在繁殖配种季节不能同步发情等等。由于这些不正确的论点影响了对大熊猫自然交配繁殖的研  相似文献   

6.
圈养大熊猫配种难的原因之一是具有自然交配能力的雄性大熊猫很少。雄性大熊猫发生意外情况会影响配种工作。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一雄性大熊猫在放对后,出现阴茎水肿现象。通过喷洒高渗葡萄糖溶液、高锰酸钾1:5000稀释液等治疗后,有效抑制水肿部位病变,5d后水肿病情痊愈。该方法操作方式简易,对大熊猫的刺激较小,大熊猫容易配合。  相似文献   

7.
这是四川臥龙保护区管理局一位青年技术人员在一九八一年写的几段日记,内容是记述中外专家对大熊猫的野外生态进行观察的一些有趣的科学事实,包括第一次在野外观察到大熊猫发情,交配的情景。本刊略加改动、予以发表。  相似文献   

8.
大熊猫追逐交配初步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熊猫性格孤僻,过着独居游荡性的生活。在发情交配季节,大熊猫寻偶,可看到几只熊猫在一起,平时很难看到大熊猫在一起生活(带仔除外)。我们于1983年4月14日在卧龙自然保护区看到6只大熊猫(5只雄体,1只雌体)在野外追逐求偶、交配的实  相似文献   

9.
<正> 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ncus)为中国特产珍兽,分布于四川省和陕西秦岭南麓。分布地区狭隘,数量稀少。为挽救濒于绝灭的大熊猫,除加强熊猫自然保护区工作外,尚需对人工饲养条件下的大熊猫,提高其繁殖力。研究大熊猫的发情行为规律,做好放对,对熊猫繁殖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我园计余年来,先后饲养熊猫近15头〔13雌2雄),均单笼生活。其中1雄2雌有繁殖力,通过放对达到自然交配,繁殖9胎次(部分配次得到北京、成都动物园支持和帮助)。1982年又进一步对园内4个兄弟城市动物园熊猫发情进行调查和观察。现将发情期观察和放对工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大熊猫冷冻精液研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引言大熊猫每年只春季发情一次,发情持续期一般在14天左右。据观察,一般在发情高潮过后接近终止时,才开始排卵,此时若公熊猫拒绝交配,就错过了一年的受孕机会。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