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茶树病虫害对茶叶生产为害很大,种类很多,目前在安徽省庐江县一带茶区已发现有三十六种茶树害虫,其中经常发生而为害又较普遍的有茶叶斑蛾、茶蓑蛾、茶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直接影响茶叶产量和质量的提高,必须积极开展防治,确保茶叶生产的持续丰收。下面,着重谈谈茶树叶部害虫——茶叶斑蛾的发生及其  相似文献   

2.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japonica Cockerell)是我国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附着于茶树枝干和叶片上刺吸茶树汁液为害,造成树势衰退,芽叶瘦小,为害严重时茶树大量落叶,甚至整丛连片枯死,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长白蚧在浙江一年发生三代,各代卵孵盛期分别  相似文献   

3.
茶蛇眼蚧     
蛇眼蚧Pseudaonidia duplex Cockerell,又名樟盾蚧、樟园虫,属同翅目,盾蚧科。一、为害状况蛇眼蚧在镇海县茶区发生普遍,为害严重,该介壳虫系固定在枝叶上,以一根细长针状口器,吸取茶树汁液为害,茶树被害后提早衰老,枝干枯死,叶片脱落,甚至整丛死去,严重影响生产。二、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茶长绵蚧(Chloropulvinaria floccifera Westw)属同翅目、介壳虫科,寄生于茶树、油茶等植物。我场茶长绵蚧的发生是从油茶传入茶园,蔓延十分迅速,已成为茶树主要害虫之一,特别是第四茶区2、9号地,为害面积达230亩,被害后茶树生机衰弱,树叶枯凋,煤病满布,芽叶减轻(经测定千个l芽2叶重仅192克,比对照236.6克减产18.3%),受害重的茶树呈光秃黑枝,绿叶稀少,严重时一株上有雌成虫4300只,严重地影响到茶叶高产优质。 三年来,通过室内饲养观察、药剂试验和大田防治相结合的措施,初步探明了茶长绵蚧的发生发展规律,并摸索出了一些防治方法,基本上已消灭或抑制了该虫在我场茶园的为害,目前茶树已开始恢复正常生长。现将几年来资料整理如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方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北方茶区种茶历史不足50年,由于种茶历史较短,茶树病虫害种类及其为害程度低于南方老茶区。但近年来,随着北方茶区茶树种植面积的扩大,病虫发生呈现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6.
茶硬胶蚧     
茶硬胶蚧 Paratachar-dina theae(Green)是近年来在部分茶区发生蔓延的一种茶树蚧壳虫,为害后招致严重的煤菌附生,严重地影响茶树的代谢功能,使茶树发芽密度下降,造成茶叶产量的损失,一般可使茶叶减产5—10%,严重时可达25—40%,是一种毁灭性的茶树害虫。此蚧国内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  相似文献   

7.
长白蚧 Lopholeucaspis japonica(Cockerell)是我省茶树的一种主要害虫,在六十年代曾对浙江茶区的茶树造成了毁灭性的为害。对长白蚧卵盛孵期的掌握在六十年代主要用镜检法,后来采取玻管法,这些方法对指导当地的防治均起了积极的作用,但  相似文献   

8.
长白蚧(Lopholeucaspis gaponica Cockerell)是国内主要茶树害虫,据报道,河南、山东、安徽、江苏、浙江、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台湾等省均有发生,为害较严重。目前,长白蚧的综合治理,化学防治仍是主要的措施,如何掌据防治适期,预测预报是关键。根据长白蚧第一代孵化期较整齐,卵期  相似文献   

9.
长白蚧是我国华东、中南茶区的主要害虫之一。以若虫和雌成虫常年附着在茶树枝干上,吸取汁液进行危害,造成茶树衰弱,叶片脱落,以至枯死,严重影响产量。长白蚧随虫龄增大,介壳逐渐加厚,发育为成虫时要被上白色腊壳和褐色盾壳,给药剂防治带来  相似文献   

10.
南平市现有茶园面积近60万亩,茶叶有绿茶、花茶、乌龙茶等多个品种,且出口居多.茶橙瘿螨在我市茶区较普遍发生,年发生面积7万亩左右,严重影响了我市的茶叶品质,茶园一般叶受害率达15-20%,失管茶园受害严重,由于茶橙瘿螨虫体小,肉眼无法看见,等到看到为害症状时,虫口密度已相当大,并造成严重的为害.  相似文献   

11.
长白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主要以若虫和雌成虫附着在茶树枝干和叶脉上吸汁为害,轻则造成树势衰退,重则致使枝条枯死甚至整株茶树死亡、毁园。据多年观察与试验,该虫一年发生3代,而以第一代发生较整齐,是一年中的主治代,  相似文献   

12.
茶树蛇眼蚧是我县茶树上的主要害虫,分布广,危害重。据1980年4月调查二十六个社队茶场17534亩茶园,危害面积达7926亩,占调查面积的45.2%。其中,有10亩遭到毁灭性危害。据调查,以被害株丛率10%,每亩损失干茶约5斤计算,共计损失干茶115115斤,均价每斤以2.50元计算,共损失人民币287787.50元。蛇眼蚧系1971年从福建调种侵入我县,对发生规律,防治适期不明,同时蛇眼蚧成虫体  相似文献   

13.
角蜡蚧(Ceroplastes ceriferus Anderson)又叫白蜡蚧,属同翅目,蜡蚧科。在我国的华南、西南、江南和江北茶区均有分布。除茶树外,还为害油茶、梨、苹果、桃、桑、黄杨、女贞、松等多种林木和果树。 一、发生规律调查与药效试验 1.发生世代与产卵量调查 选择角蜡蚧发生严重的两块茶园,每隔10天调查一次,每次调查20个枝条上的虫态与数量;产  相似文献   

14.
茶丽纹象甲发生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品质优异,目前已发展到10万余亩,有成千上万户茶农在从事武夷岩茶产业. 茶丽纹象甲(Myllocerinus aurolineatus Voss)又名茶叶小象甲、小绿象鼻虫,属鞘翅目,近年来,由于剧毒、高毒农药在茶园上的禁用和茶农对茶丽纹象甲发生为害特性不甚了解,选用农药品种不对,防治不适期,使茶丽纹象甲在我市茶园发生为害逐年严重,2002年全市发生面积3.8万亩,2003年发生面积达8.5万亩,占全市茶园面积的85%,一般茶园每平方米有成虫50~80头,多的每平方米成虫达154头,已成为我市茶树上主要食叶害虫之一.为此,笔者自2002年开始对茶丽纹象甲在本市发生为害特性进行调查观察,同时开展综合防治技术试验示范,取得较理想的防效.现将主要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宁波市北仑区畜牧场太白山茶场,海拔250~420米,茶园面积146亩,单产150公斤,所产茶叶品质优良。1982年,发现一种蚧虫危害,部份茶树出现芽叶萎黄、枝条枯死等情况。1983年此虫蔓延,为害达32亩,当年春茶减产约100担。为保护茶叶生产,减少损失,我们对此虫开展了形态特征、生活习性、消长规律及防治措施等研究。1987年5月,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所杨平澜教授、胡金林先生鉴定,确认为链蚧科链蚧属中的一新种,取名:北仑茶链蚧Asteroleca-  相似文献   

16.
龟蜡蚧(Ceroplastes japonicus Green)属同翅目、蜡蚧科,又名龟甲蚧、白蜡蚧、日本蜡蚧等,俗称“茶虱子”、“茶乌龟”,是皖南和皖西茶区的主要刺吸式口器的害虫之一。在霍邱茶区发生比较严重,一般受害的茶树上,每百叶有若虫2300~4000头,部分严重茶园多达6000头左右。龟蜡蚧直接为害茶树,同时又排泄大量含蜜汁的分泄物,诱导煤病病菌(Neocapnodium theae Hare)在茶树枝叶表面寄生和大量  相似文献   

17.
根据调查,我们庐江茶区的害虫主要有茶叶斑蛾、茶蓑蛾、小蓑蛾、茶小绿叶蝉、长白蚧等五种,其中以茶叶斑蛾发生较普遍,为害较严重,大发生的年份,受害而积占可采茶园总面积的百分之二十左  相似文献   

18.
湄潭茶树蚧类寄生蜂种类及寄生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茶树蚧类的为害年复严重,尤以茶牡蠣蚧(Lepidosaphes ulmi kuw.)、茶园蚧(Aspidiotus lataniae Signorct)更为猖獗,仅湄潭茶场打鼓坡分场,受害茶园即有千余亩,其中无茶可收的达300亩左右。目前,屯子岩分场的茶棉硬蚧 (Pulvinaria Horii Kuw)、断石桥分场的茶棉硬蚧与蛇眼蚧(Pseudaonidia duplex Ckll)的危害亦相当严重。这不仅威胁当前茶叶生产,同时也给茶叶生产的发展带来颇大的障碍。 蚧类为害之所以严重,除与茶园管理粗放、杂草丛生,致使树势衰弱,给蚧类的孳生繁  相似文献   

19.
蛇眼蚧[Pseudaonidia duplex(Cockerell)]又名樟盾蚧,樟介壳虫,属同翅目,盾蚧科。全国各主产茶区均有发生。衡山县1984年开始发现,1985年全县70%的茶园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祝融乡茶园500亩,三分之二的茶树呈枯杆状,5%好一点也是1/3上部没有叶片,全园呈现濒于毁园惨景。全县3500亩茶园,每年被蛇眼蚧夺走近30万元的损失。为此,1987年以来,我们在严重受害的祝融乡茶场进行防治试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茶树黑刺粉虱病,在福建茶区时有发生.八十年代末期,我省的福鼎、柘荣、福安、霞浦等县茶区,发生茶园面积达7-8万亩,采用化学药剂滴滴畏、甲铵硫磷等防治效果不理想(主要是没有抓住在幼虫期施防).据不完全统计经济损失达300余万元.罗源县近年来发生了5000多亩黑刺粉虱,对茶叶生产造成一定损失.今年采用省茶科所“八五”期间植保科研成果-韦伯虫座孢菌防治黑刺粉虱面积达1800亩,防治效果平均在72.8%以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