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 毫秒
1.
基于多目标线性规划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六安市土地利用结构,与六安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确定的土地利用结构比较,结果发现,优化的土地利用系统,无论从土地约束性指标的实现,还是碳减排和生态价值的实现等,均优于规划目标的土地利用系统。因此,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应用多目标线性规划模型优化的土地利用结构,比上级规划下达的硬性指标更科学合理,更符合规划区域实际;土地利用系统碳排放的减少和生态价值的提高,正是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所倡导的。  相似文献   

2.
选取大陆性季风气候特征的甘肃省庄浪县进行实例分析,综合考虑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采用灰色多目标线性规划法,建立目标函数,得出最优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用常规的叠加法将确定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方案优化配置到具体的地域空间.结果表明:庄浪县在土地利用过程中用地盲目性、随意性大,导致结构与布局不稳定;以最优化理论为指导思想,得出3个备选方案,方案一生态效益最大化,方案二经济效益最大化,方案三不仅使耕地面积达到72 890.87hm2,实现庄浪县耕地保有量目标规划的要求,而且通过增加2 297.26hm2的园地面积和5 429.57hm2的林地面积来提高生态效益,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剧,城镇用地规模增加至1 765.05hm2,农村居民点面积减少了476.45hm2,且采矿、交通等非农建设用地也分别有所增加;在Arcgis中将最优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落实到具体的地域,实现了土地利用数量结构和空间结构的有效统一.  相似文献   

3.
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灰色多目标规划法对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耕地规模约束的条件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解的存在及其合理性由粮食单产和人均粮食占有日标决定.在人均粮食占有目标为450 kg/人的小康水平下,与规划基期相比提高粮食单产、控制性减少耕地面积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策略具有现实可行性.在耕地规模不约束的条件下,粮食单产保持现状或者小幅度提高,均需要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才能在温饱、小康、富裕3个人均粮食占有目标下得到优化解,而耕地面积的大幅度提高是不现实的:通过提高粮食单产、控制性增加耕地面积等途径追求小康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是比较合理的.从粮食单产增加、耕地规模控制、优化方案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等方面进行方案优选,确定了符合兰州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优化方案Ⅱ为2010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调整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的集约水平、开展提高耕地质量的土地开发整理、充分利用牧草地的生态功能是实现兰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综合效益优化的可行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运用灰色多目标规划原理与方法,建立了辉南县城东村1993年种植业结构优化模型,试图将单目标规划转为多目标规划,使一些问题在众多信息作用下得到满意可行的结论,从而为广大农村干部研究种植结构的变化,提供更为先进、实用的方法和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更为切实可行的规划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新疆乌鲁木齐市为研究区域,基于碳减排目标建立多目标规划模型,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土地利用碳排放和土地利用生态效益为目标函数,得到2020年乌鲁木齐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并将优化方案与规划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优化后的的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和未利用地面积有所增加,建设用地面积有所减少;与规划方案相比,优化方案中碳排放量减少184.57万t,土地利用生态效益增加6.93亿元,虽然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较规划方案减少了,但符合当前中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以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最大化、碳排放最小化和生态效益最大化作为目标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能在保证经济平稳增长的同时,有效地实现碳减排,并且有助于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提高,对今后乌鲁木齐市的土地利用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基于遗传算法的土地多目标规划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利用过程中的多目标规划问题,利用遗传算法的并行机制和全局优化性能,采用基于遗传算法的多目标求解方法,获得一定数量的非劣解,从而为决策者进行决策提供依据。通过一个实例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该法可以得到一定数目的非劣解,为决策选择提供了可进行比较的方案,比常规的加权多目标求解法具有更好的决策效果。  相似文献   

7.
针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中的结构优化问题,采用Jaynes极大熵原理与模糊熵概念,确定多目标优化中的目标函数与约束条件,基于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II对师资队伍结构建设中的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求解。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师资队伍结构能够反映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为师资队伍的建设与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从规划的本质入手,对市场经济条件下规划目标的特性进行了剖析,并对规划目标确定进行了初步探讨。研究表明: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目标是制定规划目标的指导方针,市场力是土地利用优化配置最有效的引导力。土地利用规划目标的制定应以政治目标为前提,宏观经济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为中心,以解决人地矛盾和协调土地与经济发展关系为重点,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土地利用特点开展。  相似文献   

9.
县级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在新一轮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需要对县级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方法]基于弹性规划的灰色多目标规划,依据人们生产活动对土地利用类型影响与社会、经济、生态三大效益目标的关系,将国家标准土地利用类型整理重组归并,形成满足结构优化的决策变量.[结果]依据研究区特点,建立多种约束条件,采用WinQSB软件进行计算,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针对计算得出的三套方案,定性分析了各个方案的优点及缺点,在土地结构优化的环节指导了规划方案最优的选择.[结论]此方法在多个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进行了应用,征求了多部门意见,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与当地发展和规划比较吻合,能够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对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0.
多目标决策在土地利用规划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多目标决策技术是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一种有效工具,本文结合神农架林区农用土地后备资源的规划,介绍了建立多目标决策数学模型及求解方法。  相似文献   

11.
孔伟  张飞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8106-8109
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配置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和基本方法,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依据。在对扬州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有关规划控制指标,借助线性规划模型求解未来该市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方案,力求提高土地利用的综合效益,实现全市土地资源永续利用和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李艳  邓良基  魏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78-5082
以多年乡镇土地利用结构和衡量乡镇经济状况的指标GDP为基础数据,以经济效益好的乡镇为样板,通过多元线性相关回归分析,确定影响乡镇经济状况(GDP)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建立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原则和模型,并对四川省雅安市雨城区乡镇土地利用结构进行目标优化和效果预测。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土地利用结构更加合理,稳定了耕地数量,适量增加了园地和建设用地,大幅度减少林地,使全区GDP总量和单位面积量增加了近1倍,同时兼顾了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3.
王月健  丁武泉  谢付杰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9):4733-4734,4815
借助线性规划法对轮台县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利用所建立的优化方案可使轮台县耕地、园地、林地、草地、水域及建设用地面积不同程度的增加,未利用土地面积大幅度下降,有利于轮台县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及生态效益目标的逐步实现。  相似文献   

14.
盐城市沿海滩涂围垦区土地利用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滩涂土地资源丰富,其中盐城市海岸线占全省的56%,滩涂资源接近46万hm2,滩涂围垦活动较为频繁,滩涂围垦与开发是盐城市重要的土地利用模式,也是耕地占补平衡的重要手段.该研究分析了盐城市沿海滩涂土地利用现状,研究其土地利用的结构变化和空间变化.结果表明:盐城市沿海滩涂围垦区农用地、建设用地、来利用地规模不断增加,但是未利用地增速远超于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增速,说明滩涂开发速度超过利用速度.  相似文献   

15.
王志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874-4876,4925
根据2010年第二次土地调查成果数据,利用景观生态学中的方法定量分析高州市土地利用结构的地域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自东北向西南逐渐递变,其中多样性和均匀度逐渐增大,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增多,而集中化、优势度逐渐减小;各区域优势土地类型存在差异,东北部以林地为主,中部为园地,西南部为耕地;各镇土地利用组合类型数从1~5类不等;研究区土地利用结构区域差异的成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区位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定量计算方法能较好地反映一定区域内不同局部土地利用结构差别,可以为区域内土地利用分工协作提供很好的研究工具.  相似文献   

16.
基于2013年乌兰察布市国土资源局的统计数据,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运用多样性指数、集中化指数、区域组合类型、土地利用程度综合指数、区位意义指数等多种数学模型对乌兰察布市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草地、耕地、林地为主要组合类型;组合类型数少,整体功能偏差;土地综合利用程度中等,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具有区位意义的各类土地资源较为齐全.  相似文献   

17.
基于GIS的许昌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许昌市2006~2020年土地利用规划数据为基础,利用GIS软件对土地利用规划方案中土地结构调整可能引起的空间变化进行预测分析,从而分析许昌市的土地利用分类特征。结果表明:林地的动态度最高;通过对耕地、园地、林地以及建设占用耕地的特征分析,得出其对应的年变化率及空间差异,从而为土地规划和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侯俊国  邵丽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41-15444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3大效益综合考虑,以重庆市荣昌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利用DPS线性规划模型对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得出2020年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耕地面积合理减少,满足荣昌县粮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施农用地、生态用地、基础设施用地有所增加,利于荣昌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有保有压,土地利用集约度大幅提高;未利用地减少29.70 hm2,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9.
戎晓红  李春侠  张晓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2267-12269,12316
基于徐州市2005~2009年土地利用数据,运用景观生态学中多样化指数、优势度指数、均匀度、区位熵等有关结构数量分析的方法,对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以来徐州市土地利用结构变化更趋于多样化和平均化;2005~2009年土地利用变化强度在不同的地类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2009年各区县均有2~6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区位熵大于1,表明该土地类型相对于徐州市而言具有明显的区位意义,空间聚集程度高。最后根据研究结构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新疆吐鲁番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守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4):6549-6551
以吐鲁番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统计资料及相关资料为基础,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采用相关分析软件和数学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分析了1996-2005年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对吐鲁番市土地利用变化规律得到初步认识。并针对吐鲁番市土地利用的特点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实现吐鲁番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