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2011及2012年的6~8月,对广西天堂山自然保护区的两栖和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天堂山保护区分布有两栖爬行动物共82种。其中有两栖类动物25种,隶属3目7科16属;爬行动物57种,隶属3目12科38属。根据其资源特点,提出了对天堂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保护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
为摸清保护区内两栖爬行动物组成及资源状况,于2007-2009年对重庆市缙云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6科47种,其中,两栖类22种,爬行类25种.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分,该区所有两栖爬行动物绝大多数是东洋界种,并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以及资源进行分析评价,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于2007年4月~2008年5月对广西地州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地州自然保护区现已记录44种两栖爬行动物,隶属2纲2目14科29属。其中两栖纲1目6科10属20种;爬行纲1目8科19属24种。分析了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组成特点,并对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进行了评价,最后提出了保护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4.
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宏群  刘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7):13107-13108
2006年3~9月对陕西黄龙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确认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8科18种。其中两栖类5种,爬行类13种。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分,该区所有两栖动物都是古北界种类,而爬行类大部分是古北界种类。同时,对陕西两栖爬行动物资源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宏群  刘晓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5):2391-2392,2395
通过2005~2007年对重庆市金佛山自然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资源进行调查,确认保护区有两栖爬行动物4目12科40种。其中两栖类15种,爬行类25种。根据动物地理区划分,该区两栖动物绝大多数属于华中华南区,而爬行类大部分是属于华南种和华中华南区。对保护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以及资源进行评价,并提出了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6.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现状及保护利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贵州省两栖、爬行动物资源丰富。根据相关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目前贵州省境内有两栖动物有68种,其中有尾目12种,隶属3科7属;无尾目56种,隶属6科20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3种,贵州特有物种8种。爬行动物103种,其中龟鳖目6种,隶属2科4属;蜥蜴目20种(包括亚种),隶属5科11属;蛇目78种(包括亚种),隶属6科27属,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种,贵州特有物种5种。综述了贵州省境内两栖爬行动物的资源现状和特点,并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1年的调查,初步查清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共有6属16种3变种。叙述了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的药用部位、功能或用途、地理分布,保护及开发利用马鞭草科植物资源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8.
杨红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8):8972-8973
经调查,发现豫东黄河故道湿地有两栖动物6种(隶属1目3科3属)、爬行动物9种(隶属2目5科8属)。区系特点以广布东洋界和古北界的种类与主要分布于古北界的种类占优势。近年来,两栖爬行动物的生存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所以提出了合理利用和保护两栖爬行动物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10.
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爬行动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9年3~8月,对广西元宝山自然保护区的爬行动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该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丰富,现已记录爬行动物41种,隶属32属11科3目:动物地理区划属东洋界华中区西部山地高原亚区黔桂湘低山丘陵省,区系组成以华南区物种和华中区与华南区共有种为主.根据资源现状提出了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11.
2015年4—11月对鸡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爬行类资源进行调查。通过调查,得出保护区爬行动物物种丰富,共发现爬行动物2目7科32种,占河南省爬行类动物总数的80.0%,为该保护区野生动物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闽东野生药用蕨类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历史资料并结合补充调查可知,宁德市有野生蕨类植物30科53属93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有28科49属72种。通过对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的分布现状和药用价值分析,提出了宁德市药用蕨类植物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2014—2015年对朝阳凤凰山保护区两栖爬行类动物进行调查,保护区内有两栖动物5种,隶属于1目3科,有爬行动物11种,隶属于2目2科。保护区分布的5种两栖动物中,有3种是典型的古北界成分,占两栖动物总数的60%,2种属于广布种,占两栖动物总数的40%。保护区分布的11种爬行动物中,古北种7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63.63%;在古北界和东洋界均有分布的广布种共有4种,占爬行动物总数的36.36%。  相似文献   

14.
江西齐云山自然保护区药用真菌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齐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真菌资源的调查,报道和评价了该保护区药用真菌资源。该区有药用真菌49种,隶属16科23属;具重大药用价值的药用真菌有33种,并较详细地描述了其功效和生态习性。  相似文献   

15.
江西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赣江源自然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调查统计得知:该区内药用野菜资源丰富,共有320种,隶属于219属82科。含药用野菜种类最丰富的科为菊科(41种),其次为唇形科(33种)和豆科(23种),含10种以上的科有壳斗科(12种)、蔷薇科(12种)和百合科(11种),构成该区药用野菜的优势类群。数量多、分布广、储量大、营养成分丰富是该保护区药用野菜的重要特征,具有较大开发潜力。同时,笔者对赣江源保护区药用野菜资源的利用现状及其存在问题进行阐述,提出了搞好综合开发、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贵州省从江县太阳山两栖爬行动物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永宏  龚大洁  闫礼  田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94-195,202
2010、2011年对从江县太阳山两栖爬行动物进行了野外考察,据野外实地调查所得的标本,记录到该地区有两栖动物20种,分隶2目8科14属;爬行动物9种,分隶2目4科7属。对该地区两栖爬行动物区系、生态类型、保护等级及物种多样性所受威胁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该地区动物保护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苏仕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3):5376-5380
为掌握大石围天坑群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现状,通过野外实地考察、标本采集、资料查阅及标本鉴定等方法,对该地区药用蕨类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大石围天坑群区共有蕨类植物40科84属224种,其中具有药用价值的蕨类植物有37科63属139种.对药用蕨类植物生境及其药用状况进行了介绍,并为其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首次对景宁畲族自治县药用苔藓植物资源进行了详细地调查和研究,发现景宁县有药用苔藓植物31科46属77种,阐述了常见苔藓植物的生境和药用功效,旨在为科学保护与合理利用苔藓植物资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实地调研、访问观察、查阅资料,得知安徽省金寨县天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药用价值的蓼科植物共6属23种(含2变种),占该地区蓼科植物6属的100%,36种(含4变种)的63.9%。对该自然保护区内23种药用蓼科植物的形态特征、生境、药用部位、药用功效等进行了描述,提出药用蓼科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2007年7月起对广西大王岭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植物的种类组成和药用状况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该保护区有药用蕨类植物29科61属113种,绝大多数以全草入药。大王岭自然保护区药用蕨类资源丰富,但已被开发利用的只是极少一部分,绝大多数种类有待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