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西藏尼洋河水质时空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西藏尼洋河的调查过程中,对其水样中的溶氧值、水温和p H无机营养含量以及悬浮物进行分析后,结果发现5至9月份是尼洋河溶氧的最低值,11月份、12月份,另年1月和2月以及3月份是尼洋河水溶氧的最高值;5、6、7和8以及9月份是尼洋河水水温的最高值,尼洋河水温的出现最低值的月份是1月份和3月份以及11月份;尼洋河p H值的范围区间为7.9至8.4,因此它属于碱性;西藏尼洋河的悬浮物为0mg至16.4 mg。L-1。以上这些受时空的影响非常大,也就是说水样中的溶氧值、水温和p H无机营养含量以及悬浮物如果时空的条件改变,其也会有所变率。西藏尼洋河水样中:硝酸盐氮大于氨氮,氨氮大于总磷,总磷大于亚硝酸氮,其中锌是金属成分当中最高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大通县植被变化规律。[方法]基于Landsat TM卫星遥感影像数据,通过ArcGIS10.0与ENVI5.1软件,提取并分析了大通县不同时期的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总体特征及其变化原因,并结合大通县DEM数据提取地形因子,研究了不同海拔对植被覆盖度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通县2000年、2005年、2010年、2014年的平均植被覆盖度依次为73.57%、67.53%、56.13%、69.18%,植被覆盖度fc>0.65的区域和植被覆盖度稳定区的面积占总面积的比例均达到60%以上,植被覆盖总体情况良好;随着海拔的上升,植被覆盖度总体上呈现出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海拔高度低于3 500m的地带,中高与高等植被覆盖度占比在40%以上,但随着海拔的升高,植被覆盖度下降明显。[结论]引起大通县植被覆盖度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社会经济政策与人类活动的共同影响,有效的政策引导以及森林生态安全屏障的构筑是大通县植被覆盖度提高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利用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相关统计数据,探究研究区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单产和面积作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 近62年来,研究区的棉花种植面积、棉花产量和单产均呈上升趋势,而且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波动性,1949—1985年间增长缓慢,1986—2011年增长迅速。(2) 就棉花总产波动来看, 单产的作用占42.04%,面积作用占50.96%,在1949—1985年间单产增加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在1986—2011年间棉花种植面积扩大对棉花总产量提高的贡献较大。(3) 1985年前棉花种植面积较稳定,波动不大,主要靠挤占粮食作物面积来扩大,1986年之后棉花种植面积扩大迅速,主要途径为开荒造地。(4) 棉花市场价格的波动、生产成本的上升、产量的徘徊、生产环境的恶化和品种等直接影响着研究区棉花生产的竞争力和棉农增收。  相似文献   

4.
博斯腾湖水质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博斯腾湖大湖区内17个固定采样点2000—2017年监测数据,分析近18年博斯腾湖水质的动态变化特征,并采用普通克里金差值和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博斯腾湖8种水质指标的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结果表明:(1)2000—2010年博斯腾湖8种水质指标含量呈上升趋势,水质逐渐恶化;2010—2017年,虽然博斯腾湖水位逐渐下降,但博斯腾湖水质逐年回升,截至2017年博斯腾湖生化需氧量、溶解氧、总磷达到Ⅰ类标准,氨氮达到Ⅱ类标准,高锰酸盐指数、总氮达到Ⅲ类标准,化学需氧量为Ⅳ类标准,矿化度属于微咸水类;(2)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可知,博斯腾湖湖水总磷与总氮呈极显著负相关,氨氮与总氮呈极显著正相关;(3)通过普通克里金差值分析可知,博斯腾湖水质存在空间分布极为不均的情况,其西北部和东南部水质指标含量较高,湖中心区和西南部水质指标含量较低。建议改变博斯腾湖的出水口,以便利于博斯腾湖的水体循环。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倒水河红安段水质污染情况,以倒水河红安段为研究对象,通过水质监测,结合综合污染指数评价法,分析倒水河红安段水质时空变化特征及水质污染情况.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倒水河红安段流域水体中COD、NH3-N、TP的浓度分别为5.92~24.56、0.06~3.52、0.00~0.99 mg/L,枯水期超标现象最严重,多出现在中下游的城关镇、高桥镇和八里湾镇.对倒水河红安段干流上的13个监测断面进行水质评价,发现倒水河红安段在枯、丰、平3个水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超标情况,其中以枯水期水质最差,丰水期和平水期较好.  相似文献   

6.
7.
对2000—2009年巢湖双桥河入湖口水质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入湖口水体中氨氮值一直维持在Ⅴ类,超过地表水Ⅴ类标准限值1.11~1.55倍;COD_(Mn)基本维持在Ⅳ类;DO值波动较大;pH值始终维持在Ⅲ类。  相似文献   

8.
利用1963~2012年的14期Keyhole、KATE-200和Landsat MSS/TM/ETM+遥感影像,分别提取了山丹绿洲的分布范围,采用绿洲动态度和叠置分析对绿洲的时空变化过程进行了分析,并对其成因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50a年来山丹绿洲变化总体上呈波动性扩张趋势,其中1986年以前以波动为主,以后以扩张为;绿洲空间变化可划分为稳定、波动、扩张和萎缩4种类型.其中,稳定绿洲主要分布在其境内中部地势低平、水源保证程度相对较高的区域,主要有霍城镇、清泉镇、位奇镇、陈户乡和大马营乡;波动绿洲主要位于短小河流所在的山前地区,其中以老军乡最为突出,其波动面积占该乡绿洲总面积的88.85%;扩张绿洲主要分布在稳定绿洲和波动绿洲的外围,以位于中部上下游连接地区的位奇镇最为典型,扩张面积占其绿洲总面积的36.75%;萎缩绿洲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末端或地势略高水源保证程度差的区域,如东乐乡的东部以及陈户乡的东北部和西南部;绿洲时空变化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水利设施建设和人口增长对绿洲扩张具有促进作用,相关政策导向对绿洲变化具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滦河干流水质时空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7 ~2011年水质监测资料,对滦河干流CODMn和NH3-N浓度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枯水期污染物浓度较低,而平水期浓度则较高;2007~2011年污染物浓度呈现逐渐降低趋势,即水质有所改善.以2010和2011年为例,对滦河干流进行简单的水质水量联合评价,郭家屯和乌龙矶站点水量较大时水质较差,水量较小时水质较好,呈现面源污染的特点;滦县站点水量较大时水质较好,水量较小时水质相对较差,呈现点源污染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利用宁海县国家一般气象站1957—2014年及21个区域站2009—2014年的降水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归纳出近59年宁海县降水时空变化特点为降水量充沛,降水的年度、季节、水平分布不均匀,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地形差异。  相似文献   

11.
基于内梅罗污染指数的和田河源流水质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采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分析和田河源流水质状况。[方法]基于2001~2005年和田河源流(喀拉喀什河、玉龙喀什河)4个监测断面实测数据,利用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和田河源流水质进行研究。[结果]2001~2005年,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水质均属一级清洁水。玉龙喀什河河首、河尾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分别为0.15~0.69、0.23~0.46,河尾断面水质变化不大,河首断面水体污染指数总体呈下降趋势;喀拉喀什河河首、河尾断面内梅罗污染指数分别为0.23~0.65、0.23~0.47,河尾断面水体污染指数呈下降趋势。[结论]和田河地表水环境质量分级属于一级清洁水质。  相似文献   

12.
张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327-4329
通过对历史灾害史料的搜集整理,研究淮河流域汉唐时期蝗灾发生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蝗灾的发生具有很强的阶段性和集中性,但并无明显的周期性,同时它和旱灾之间存在着极高的相关度。从月份分布来看,阴历4~8月是蝗灾的高发期。从季节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夏、秋季,尤其夏季是蝗灾最为高发的季节。蝗虫可以大规模迁徙,因而其灾区具有流动性和广泛性,从总体上说,汉唐时期大部分蝗灾发生于淮北地区,淮南地区只有十几次记录。淮北蝗灾的分布具有普遍性的特点,几乎每个地区都有发生,而淮南地区则以西部为多,东部则主要发生于今扬州附近一带。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广东重点整治河流淡水河下游流域为研究对象,探究其主要支流污染物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方法】通过遥感影像判读结合实地调研的方法,针对广东淡水河下游各支流流域不同土地利用功能区域河段布置监测点,开展断面水质逐月实地监测,利用单因子评价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距平系数法等对其水质时空变化特征进行评价分析。【结果】淡水河下游主要支流中,除麻溪水外,其他支流汇水断面各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源头水质,总氮是主要污染因子;研究期间区域水体的氨氮达标率从 69.70% 提升至 79.17%,化学需氧量的达标率从 68.94% 提升至 70.08%。在年内变化上,麻溪水综合污染指数波动较小,大沥水波动较为剧烈,在 1 月、4 月、11 月和 12 月时明显高于其他月份,氨氮贡献占比达到 15%~37%,与总氮同为大沥水流域的重要水污染物;而各支流枯水期总氮污染指数均明显高于丰水期,但总磷污染指数则略低于丰水期,总体上各支流枯水期的综合污染指数高于丰水期;在空间上,淡水河西岸支流水质优于东岸,工业区、城镇生活区和农村居民区分别对流经河段的总氮、氨氮和总磷产生较大影响。【结论】淡水河下游西岸麻溪水水质整体较优,东岸大坑水、沙田水和大沥水水质相对较差,各支流综合污染指数年内变化无明显规律,工业、城镇及农村居民点附近河段污染指数高于其他河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1956~2007年河北地区气候变化时空特征。[方法]选取河北地区(包括京津)均匀分布的23个气象站点1956~2007年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该地区气温、降水等主要气象要素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分析,探讨该地区52年来的气候变化事实和演变规律。[结果]1956~2007年河北地区年和四季气温均表现为波动上升趋势,冬季增温幅度最大,对该地区年气温的上升贡献率最大;全区气温均为升高趋势,其变化差异具有规律性。年和四季降水量的波动幅度均较大,且呈现不同的线性变化趋势,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减少的趋势;降水量变化的空间差异性较显著,全区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且其减少幅度由东北到西南基本呈现低—高—低的形态。全区潜在蒸发量20世纪60年代达到最大,之后其并没有随着升温而继续增大,相反的是呈明显下降趋势;各季节潜在蒸发量也呈下降趋势;全区除丰宁、蔚县等个别站蒸发量呈微弱上升趋势外,其余站均为下降趋势。相对湿度的变化趋势总体为缓慢减小;全区相对湿度仅有承德、秦皇岛、南宫等站呈上升趋势,其他站均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结论]该研究为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用索伯网(Surber)定量采样法,在河南省沙河上游水系1、2、3和4级支流的18个样点采集108个样方,总面积27m^2,共获水生昆虫9目78科95属种4842只,并分别利用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和科级水平生物指数法对沙河上游水质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6.
采用WASP模型,利用梯级电站开发及调水前后汉江干流水文、水动力参数、水质以及污染负荷变化等数据,对中线调水工程及梯级电站建设前汉江水质进行模拟,并预测调水及梯级开发后汉江水质变化趋势.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对汉江中下游流域水质模拟精度达到要求,调水及梯级电站开发后汉江中下游有些区域水质将会出现恶化,尤其是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变化较为明显.此预测结果为该流域水污染控制规划、污染物总量削减等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1980-2014年新疆地区时空尺度上碳库的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997年之前气候变化波动相对较小,碳收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1998-2008年有2次较大的碳流失现象发生.南疆和北疆呈现出不同的碳汇趋势,碳汇发生在天山及阿尔泰山等山区的中低山带,昆仑山北部山区以及阿尔泰山南缘出现较大程度的土壤碳降低态势.  相似文献   

18.
南淝河水污染综合治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南淝河流域水污染严重的现象,在对水质现状、水量构成和大量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流域内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治理策略,为南淝河水环境达标治理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9.
赣东北低丘红壤区水资源的特点及其综合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全面分析了低丘红壤区的降水蒸发,土壤贮水供水和作物的耗水规律。表明降水量超前于潜在蒸发量变化是伏秋旱的主因。红壤的贮水空间又不多.能够供植物利用的有效水更低,仅占红壤总库容的1/5。只是其通透库容较大,深层水分比较丰富而稳定,通过农林复合等途径调控深层水分,促进土壤一植物一环境间的水分交换,是开发利用该区农业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根据1960—2010年大渡河上游逐日降水资料及汛期标准,运用气候倾向率、小波分析法,分析了这50年来大渡河上游汛期降水日数的时空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