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介绍中央储备粮临沂直属库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以为中央储备粮食的规范化管理、业务管理信息系统的完善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卢波  陈彤 《新疆农业科学》2006,43(6):539-545
中央储备粮是保证粮食宏观调控的物质基础,是政府可控制的用于粮食危机事件的主要物质资源.中央储备粮规模管理的目标是储备粮调控效用最大化.研究认为建立储备粮管理的动态储备机制将有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动态储备包括若干方面的动态要素,例如:储备粮总规模、库存形态(储备粮实物库存与现金库存的组合)、品种结构或时空布局等.合理地运用这些要素,可以提高储备粮利用效率,优化储备粮调控成本.  相似文献   

3.
印度储备粮流通的管理机构主要为印度粮食公司和中央仓储公司。按照储备粮食的收购原则和程序,印度粮食公司及其邦代理机构收购了大部分储备粮。储备粮的运输是印度粮食公司的主要职能,主要通过铁路和公路两种方式运输。储备粮库存的出清主要通由国内公开市场销售机制和国际出口两种途径。印度储备粮流通制度对中国的启示主要有:紧守政府粮食收购量,始终把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充分利用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加快储备粮流通;运用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调节储备粮的供求。  相似文献   

4.
<正>"民为国基,谷为民命",历朝历代,粮食储备都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我国储备粮制度也在不断完善。1990年,新中国建立专项粮食储备制度,这是国家第一次具备了在全国范围内调剂粮食余缺、稳定市场储备调控的能力。经过不断改革和发展,2000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受命组建,对中央储备粮实行垂直管理,国家粮食储备制度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2017年,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更名为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积极发挥调节市场、应对灾害等一系列作用。  相似文献   

5.
《饲料博览》2006,(4):41-41
2006年4月19日上午,湖南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划转接收暨授牌仪式在长沙市举行,上收后的湖南盛湘粮食购销集团有限公司被命名为中央储备粮长沙直属库。这是长沙市政府、市粮食局为推进长沙地区粮食产业化经营,挂强靠优,做大产业的重大举措。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2月24日,四川省委副书记、省长尹力调研粮食安全工作并主持召开专题会议,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粮食安全战略部署,强化问题导向,狠抓工作落实和责任到位,扎实推进粮食生产能力、储备能力和流通能力建设,坚决确保我省粮食安全。尹力来到位于成都市新津县的中央储备粮成都直属库,详细了解粮食储备情况,登梯入库查看现代存储技术应用和标准化安全管理情况。在成都国家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15,(1):1
<正>2014年12月30日,副省长隋忠诚深入松原市调研粮食收储、玉米深加工等情况。松原市委书记高福平一同调研。在中央储备粮松原直属库分库,隋忠诚察看了粮囤建设情况,详细了解储备库储备条件和储备情况。他强调,要全力以赴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突出抓好库点布设工作。各收储库点要落实好质价政策,严格以质论价,对农民交售符合质量标准的粮食,要敞开收购、应收尽收、不限收、不拒收。要充分利用露天储粮设  相似文献   

8.
正中储粮原本是为了"粮食安全"的目的而生。从2000年诞生始,这个国家的"大粮仓"就一直执行国家托市收购政策,负责国家政策性粮食收购和储备,收储国家战略储备粮以及用于调节粮食市场的托市收购粮、临时储备粮。每年,中储粮以托市价从农民手中收购粮食,留下战略储备粮之后,再将剩余部分以市场价格销售给各类粮食企业,粮企再向市场销  相似文献   

9.
我国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现状与完善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粮食储备是粮食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及粮食供求平衡和市场价格平抑的重要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粮食调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表现在能有效应对不确定性的气候灾害变化所引发的粮食生产遭灾减产、能应对世界粮食价格异动和对我国粮食市场及供求平衡冲击以及调节区域粮食供求平衡、缓解国内粮食供求矛盾.当前,我国虽然建立了相对完备的粮食储备体系及管理制度,储备能力和储备技术水平不断增强,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的看到,粮食储备体系中仍然存在有对储备粮功能认识不足,储备结构、布局不合理,储粮基础设施落后,农户储备条件落后,各储备主体之间的协调不力等问题.接着分析了影响粮食储备的主要相关因素,如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需求、粮食价格、粮食储备政策制度和粮食进出口贸易及国际粮食形势,最后从粮食储备体系、承储主体、农户储备这几个角度提出了完善粮食储备调控体系的对策建议,以期保证粮食安全稳定.  相似文献   

10.
刘鹏  丁乐 《安徽农业科学》2016,(35):213-216
面对2013年"5·31"中储粮大火事件,从根本上分析了中储粮基层粮库超负荷运转所带来的严重安全隐患,主要是由中储粮垄断托市收购和基层粮库逐利储备粮保管费这两方面的原因造成,其根源是现行的粮食储备制度所造成的政策执行主体"单一化"。为此,提出了改革现行粮食收储制度的建议:从制度层面适度突破粮食储备的现行体系,根据不同省份、城市的具体环境,在实践中逐步调整现行制度,适度改革中央储备粮和托市粮收购的垄断政策,堵住国家粮食储备政策的漏洞,遏制借机追逐经济利益的做法,以便从根本上提升粮食储备安全水平,确保国家、地方、人民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1.
高强  万兴彬  彭超 《世界农业》2021,(3):4-13,58,140
日本历来重视粮食安全问题。经过多年改革完善,日本政府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粮食储备制度,并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优化制度设计与运营模式。日本在储备量确定、竞标收购以及市场投放等方面进行了细化管理,并从完善政府管理体制、强化信息收集整理、稳定粮食供给以及促进价格流通等多方面入手,建立了粮食安全综合对策。中国应该借鉴日本建立严密的调查和信息发布体系、优化政府一体化管理体制、充分发挥民间储备的积极作用、综合运用多种干预措施等有效做法,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  相似文献   

12.
中央储备粮调控目标是应对粮食危机——实现市场粮食价格稳定和紧急供给。实现这一目标的基本手段是粮食实物吞吐,而保证这一基本手段的有效落实,既需要研究影响粮食实物吞吐的各种因素,还需要了解如何保证调控传导过程的畅通。影响调控传导过程的因素包括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它们共同作用于储备粮调控传导过程。理解和优化调控传导影响因素,有利于平衡市场供需,改变市场主体的当期(主要在流通环节,如粮食经营者)和预期(主要在生产环节,如粮食生产者)行为,防止因粮食市场过度失衡,造成潜在的生产、流通、分配的重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自然保护地作为管理严格的特殊生态环境区域,其自身运行与发展影响着更为广泛的生态系统的平衡,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中居于首要地位。通过对贵阳市自然保护地基本现状及在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提出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应坚持保护优先、应保尽保、实事求是、科学决策、多规合一、协调发展等原则以及整合交叉重叠自然保护地、归并重组相邻相连自然保护地、优化边界范围和功能区划定、补划生态保护空缺区的措施,对贵阳市自然保护地体系建设布局提出初步建议并对其发展进行探讨,旨在建立高质量的自然保护地体系,促进自然保护地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大数据改变了我们对数据的收集、存储、分析和利用的传统思维方式。农业大数据理念和技术在粮食安全领域中的运用,主要体现在粮食生产管理系统、粮食交通物流系统、粮食储备调控系统、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等方面。但是,大数据的运用也存在许多困难和挑战,数据收集不全面、非结构化数据难以整合、数据分析技术落后和信息安全等问题突出。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一套侧重水鸟保护的湿地自然保护区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该方法建立的指标体系经过专家咨询和会议讨论确定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递阶层次结构模型.指标体系共分为目标层1项、系统层5项、准则层11项和指标层26项.将获取资料的湿地自然保护区按国家有关分类标准与原则归为3个类型(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和野生动物类型),每个类型内的自然保护区再结合自身湿地主体进一步划分为4个小类型(近海与海岸湿地、河流湿地、湖泊湿地、沼泽湿地).实例分析了海洋与海岸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以近海及海岸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内陆湿地与水域生态系统类型中的以沼泽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和野生动物类型中的以河流湿地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区,并依照保护价值指数进行了等级划分.为湿地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价值和发展地位,总体规划和改建变更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探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自然保护区是人类为保护野生动植物、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最有效的措施之一。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概念以及管理体制的特点出发,找出它们在分类型管理、分级管理和分部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从法学的角度提出在完善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方面:一是要明确自然保护区的性质和功能,二是要实行多种管理费用负担原则,三是要遵守主管部门直接管理和行政首长负责制。  相似文献   

17.
以湖南省自然保护区现状调查成果为基础,从自然保护区数量与规模、类型结构、区域分布、管理现状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阐述了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现状,指出在区域分布和管理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建设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态度是决定自然保护区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基于浙江与陕西2省8个自然保护区周边24个社区,192个农户生计状况的实地调查数据,在对保护区管理和农户生计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建Ologit计量模型,定量分析保护区管理、农户生计状况对农户态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自然保护区对周边社区提供就业帮助和建立针对社区的补偿机制,有助于提高周边农户支持意愿,但目前的社区共管和旅游开发等对周边社区农户支持意愿没有显著影响。在当前周边社区农户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薪柴为主的情况下,农户能源消费水平越高对自然保护区发展支持程度越低;农户收入水平对支持态度的影响与预期判断相悖,但实际作用有限。建议进一步完善社区共管机制,充分发挥社区共管模式的效果;建立多元长效补偿渠道,改善农户生计方式,降低周边社区农户对自然保护区的直接依赖。表6参16  相似文献   

19.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近50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分类方法,并阐述了无形资源无形性、资产性、垄断性、利用的长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发展性等特征。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常见类型:名称、动植物种质资源、景观视觉欣赏、自然声音和森林精气等。根据自然保护区有形资源价值无限,无形资源价值量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形资源资源性管理和无形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路。图1参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