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姜瑞平  董宇  高宇  高郡  李乃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427-16428
[目的]通过阿魏酸和异Vc钠的系列复配试验,得到了一种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的复配型肉类食品添加剂。[方法]选用蒸煮香肠体系,测定了亚硝酸盐残留量、酸价(AV)、过氧化值(POV),辅以感官评定,综合评价此复配添加剂的性能及对产品风味和质量的整体影响。[结果]在原配方的基础上,亚硝酸盐减半使用,同时添加75 mg/kg阿魏酸和500 mg/kg异Vc钠,能显著抑制香肠的脂质过氧化,延长保质期,降低产品中亚硝酸盐的残留量,同时维持香肠应有的感官品质。[结论]阿魏酸作为一种有潜力的天然肉制品抗氧化剂,可以部分替代亚硝酸盐添加到肉制品中。  相似文献   

2.
施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3077-3078
[目的]研究用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复合护色剂配方。[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异抗坏血酸钠、红曲色素添加量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正交试验设计考察红曲色素、异抗坏血酸钠、亚硝酸钠添加量以及贮藏时间对中式香肠护色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结果]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中式香肠发色效果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异抗坏血酸钠〉贮藏天数〉红曲色素〉亚硝酸钠;最佳复合护色剂配方为:红曲色素0.24 g/kg、异抗坏血酸钠0.60 g/kg、亚硝酸钠40mg/kg,在0~5℃下贮藏天数可达60 d。[结论]研究结果为生产出替代部分亚硝酸盐的中式香肠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外源绿原酸对黑莓汁花色苷的辅色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外源绿原酸对黑莓汁中花色苷的辅色稳定作用,本试验采用可见吸收光谱和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研究了绿原酸不同添加浓度、pH值和温度对黑莓汁中花色苷的最大吸收波长和最大吸光度及花色苷组成变化的影响,比较了绿原酸辅色前后花色苷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绿原酸对黑莓汁花色苷产生了增色效应(△Aλmax>0)和红移效应(△λmax>0).辅色效应随绿原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强,最适辅色pH值为3.6,低温有利于绿原酸的辅色.绿原酸辅色后黑莓汁中花色苷的组成不变,花色苷热稳定性增强.表明适量添加绿原酸有助于黑莓汁颜色的稳定.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野生樱桃李色素的稳定性,拟研究比较7种有机酸和3种糖对野生樱桃李花色苷的辅色作用。结果表明,在邻苯二甲酸氢钾(KHP)缓冲体系(pH值=3、4)和HAc-NaAc缓冲体系(pH值=4)中,花色苷浓度为4.3×10~(-3)mol/L(以矢车菊-3-葡萄糖苷计)和辅色剂浓度为0.01~0.10 mol/L时,草酸、丙二酸、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和丁二酸对野生樱桃李花色苷具有不同程度的辅色作用,辅色处理后提高了花色苷的热稳定性,其中草酸辅色作用最强。葡萄糖、果糖、蔗糖在3种缓冲溶液体系中对花色苷的辅色作用不明显,葡萄糖、果糖对花色苷有促降热解作用,蔗糖能够明显抑制亚硝酸钠对花色苷的氧化降解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黑糯米酒花色苷保健品和天然食品添加剂的开发应用提供依据,促进黑糯米酒产业发展,采用盐酸化乙醇超声波提取法、微弱发光仪化学发光法和HPLC法相结合研究黑糯米酒酿造过程中多酚类物质的变化及其生物活性。结果表明:黑糯米原料中主要含飞燕草色素(Dp)、矢车菊色素(Cy)和芍药色素(Pn)等3种花青素。随着花色苷浓度的升高,其对DPPH自由基清除率随之增大,二者间呈剂量-效应关系;花色苷浓度为50mg/mL时,对·O_2~-抑制率为63.60%,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39.63mg/mL;花色苷浓度为20μg/mL时,对·OH的清除率为55.01%,IC_(50)为19.72μg/mL,花色苷对羟基自由基的清除率效果最为显著;花色苷浓度为20mg/mL时,对DNA损伤抑制率为55.80%,IC50为19.43mg/mL。花色苷浓度为200mg/mL时,对DPPH·的清除率达64.51%。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在蔬菜中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技术对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进行检测,并分析了吸光度与丙森锌农药含量的关系。[结果]向菠菜汁和油菜汁中逐量添加丙森锌药液之后,2种蔬菜汁的特征吸收峰都有偏移现象,证明2种蔬菜汁都和丙森锌药液发生了相互作用。对油菜汁在269 nm波长处和菠菜汁在265 nm波长处的吸光强度值与丙森锌药液浓度进行线性拟合,得到2种蔬菜汁的预测模型,拟合系数均达到0.99以上,拟合误差均小于0.000 3,预测准确率高于89%,该预测模型验证了利用吸收光谱测定蔬菜中丙森锌药液残留量的准确性。[结论]试验结果为蔬菜中丙森锌农药残留定量检测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绿茶提取物对意大利发酵香肠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天然无毒的抗氧化剂,以提高香肠(Pepperoni)的抗氧化性能,延长货架期。[方法]研究0.02%、0.05%、0.10%、0.50%绿茶提取物和合成抗氧化剂丁基羟基甲苯(BHT)对意大利发酵香肠(Pepperoni)在发酵过程中的TBARS值、pH值、颜色以及感官的影响。[结果]添加绿茶提取物能够显著降低TBARS值(P〈0.05),0.05%绿茶提取物能将TBARS值降低20%左右,与0.02%BHT的效果近似;而对Pepperoni的pH值、颜色和感官的影响不明显。[结论]绿茶提取物的最佳浓度为0.05%。  相似文献   

8.
蓝莓米酒中总花色苷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消光系数和pH示差2种方法对自制蓝莓米酒中总花色苷含量进行测定,测定值分别为16.82(±0.36)mg/100mL和17.48(±0.40)mg/100mL。2种方法均较为准确地反映了样品在溶液体系中的浓度,消光系数法所测值略小于pH示差法,后者操作难度比前者大。建议相关产品研发时可选用较为简便的消光系数法,最终产品选用较为准确的pH示差法。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黄瓜、水萝卜、西红柿、白萝卜、西葫芦5种蔬菜汁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榨取新鲜蔬菜汁,在模拟人体胃液的条件下,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浓度的单一蔬菜汁和混合纯蔬菜汁对亚硝酸钠的清除能力。试验表明,蔬菜汁清除亚硝酸盐能力与浓度呈正相关,单一蔬菜汁中黄瓜汁的清除能力达88.14%,水萝卜汁77.88%,西红柿汁64.96%,白萝卜汁56.11%,西葫芦汁的清除效果较差,最高为18.94%;混合蔬菜汁的清除能力比单一蔬菜汁高,其中黄瓜汁和水萝卜汁混合可达87.08%,黄瓜汁和西红柿汁85.31%,水萝卜汁和西红柿汁混合80.71%,白萝卜和西葫芦清除率最低,为34.34%,5种蔬菜汁混合清除率达78.23%。试验所选蔬菜汁对亚硝酸盐有一定的清除能力,混合蔬菜汁的清除能力高于单一蔬菜汁。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调控肉制品脂质氧化程度的新方法。[方法]以TBA、POV和pH为评判指标,借助铁盐协同超高压调控肉制品中脂质氧化程度,并优化工艺参数。[结果]试验得出,评判指标TBA为2.78 meq/kg,POV为35.80 meq/kg,pH变化不显著;优化的工艺条件为:压力200 MPa,保压时间12 min,亚铁离子浓度0.085 mg/g。[结论]添加铁盐并经超高压处理,可促进肉制品脂质适度氧化,增加羰基化合物的生成。  相似文献   

11.
丁楠  王玉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71-12673
[目的]降低肉制品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并有效利用废弃的血资源。[方法]将牛血制备的亚硝基血红蛋白添加到灌肠制品中,通过对照试验,分别对灌肠产品的感官、色度、物性、微生物水平、挥发性盐基氮、亚硝酸钠及铁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在斩拌时添加亚硝基血红蛋白的灌肠品质明显优于添加亚硝酸钠的灌肠,降低了灌肠中亚硝酸钠的残留量,同时增加了铁含量,抑制细菌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结论]亚硝基血红蛋白替代亚硝酸钠应用于灌肠制品中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香菇汁添加量对香菇蛋糕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连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639-3640
[目的]研究香菇汁在蛋糕糊中不同添加量对蛋糕品质的影响。[方法]应用传统蛋糕制作配方和制作工艺,通过改变在蛋糕糊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香菇汁,观察测定影响蛋糕质量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结果]添加10%香菇汁的蛋糕蓬松程度较差,不能体现香菇香味,产品色泽无影响;添加20%的香菇汁即可改善蛋糕的蓬松度,增加了产品的香菇香味,稍微改善了蛋糕的色泽;香菇汁添加量达30%则降低了蛋糕的蛋香味和色泽。综合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几个方面,添加20%~25%的香菇汁最为合适。[结论]香菇汁在蛋糕糊中的添加对蛋糕的理化指标和卫生指标无影响,其不同添加量会影响到蛋糕的色泽、香味和蓬松程度。  相似文献   

13.
贾素中  杭晓敏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2):172-174,188
[目的]优化益生菌发酵桑葚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桑葚汁为主要原料,以植物乳杆菌和副干酪乳杆菌为发酵菌种,对桑葚汁添加量、蔗糖添加量、发酵时间、接种量4个因素进行了考察,通过单因素及正交试验,对所制得的发酵桑葚汁饮料进行感官评价,得到发酵工艺的最佳组合,同时对其货架期进行预测。[结果]优化出的最佳发酵工艺:桑葚汁添加量为50%,蔗糖添加量为5%,发酵时间为24 h,接种量为3‰,由此所得的发酵桑葚汁呈红棕色,具有果香及发酵风味,口感酸甜。在0~4℃冷藏条件下贮藏28 d后,活菌数仍有2.1×10~8CFU/m L。[结论]复合益生菌发酵的桑葚汁饮料可作为一款营养保健活菌饮料,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4.
黎晓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8):9764-9765,9780
[目的]研究风味型雪莲果饮料的工艺,为进一步加强雪莲果的深加工提供参考。[方法]以新鲜雪莲果为原料进行饮料加工,针对雪莲果在加工过程中出现的褐变、饮料的稳定性、饮料的风味进行了研究。[结果]采用打浆前加入0.20%的NaCl和0.10%的VC于90~95℃的热水中热烫3 min进行护色处理,效果最佳。通过正交试验选择产品配方中明胶为0.18%,CMC-Na 0.10%,琼脂0.12%,雪莲果汁25.00%的处理,产品的稳定性最好。最后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风味型雪莲果饮料的最佳配方:白砂糖3.00 g,柠檬酸0.08 g,蜂蜜2.00 ml,雪莲果汁50.00 ml。[结论]试验表明,在此工艺条件下生产出来的雪莲果饮料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15.
干红枸杞果酒酿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色泽、香味、酸度以及单宁含量几个方面对枸杞果酒酿造工艺进行研究。[方法]在枸杞果汁中分别添加不同质量分数(w)的玫瑰茄和茉莉花,检测其对枸杞果酒色泽和香味的影响;在枸杞果汁中分别添加不同体积分数(V/V)的橘子果肉汁和果皮汁,检测其对枸杞果酒酸味和涩度的影响。[结果]由感官评分得出各物质的最佳添加量为:在枸杞果汁中加入玫瑰茄2.0%、茉莉花2.0%、橘子果肉汁8%、橘子果皮汁4%,按酒精度为11.0(V/V)进行酿造。[结论]在最佳配方下酿造的枸杞果酒呈现透亮的宝石红色,酒香淡雅,清新怡人,酒感稳定,口感饱满,和谐度强,余味丰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清除腊肠中残留的亚硝酸钠,寻求有效的清除剂。[方法]在腊肠加工过程中分别添加八角和丁香精油、超声-微波萃取的八角和丁香萃取液、VCNa、异抗坏血酸钠和VE作为清除剂,研究清除剂对腊肠中亚硝酸钠的清除效果。[结果]添加丁香精油的腊肠中亚硝酸钠残留量在烘烤结束后的第0、14和28天均最少,分别为9.38、8.76和8.53 mg/kg,其清除亚硝酸钠的效果明显优于丁香萃取液。VCNa清除亚硝酸钠的作用显著强于D-异VCNa,但稍差于丁香精油。八角萃取液可将亚硝酸钠含量降低到20.72 mg/kg,优于VE和八角精油。添加的清除剂对发色结束后的腊肠色泽变化的影响不大。[结论]7种物质清除亚硝酸钠能力的顺序为丁香精油〉VCNa〉D-异VCNa〉丁香萃取液〉八角萃取液〉VE〉八角精油。  相似文献   

17.
红枣-枸杞复合饮料配方及其稳定剂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及其稳定剂的最佳添加量。[方法]以红枣和枸杞为原料,先制取枣汁和枸杞汁,然后再制取红枣-枸杞复合饮料,采用稳定剂提高其品质。以红枣汁添加量、枸杞汁添加量、加酸量、加糖量为因素,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配方。选择CMC、黄原胶和海藻酸钠为稳定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3种稳定剂在复合饮料中的最佳添加量。[结果]红枣-枸杞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为红枣汁40%、枸杞汁30%、柠檬酸0.10%、蔗糖8%,其感官评分为89。3种稳定剂在复合饮料中的最佳配方组合为CMC0.08%、黄原胶0.10%、海藻酸钠0.06%,其感官评分为90。[结论]该复合饮料色泽美观,酸甜适口,口感细腻,风味纯正。  相似文献   

18.
刘月英  代莹  贾丽军  霍卫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353-8355,8357
[目的]优化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的加工工艺.[方法]以白粒糯玉米全籽粒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感官品质各因素的主次顺序及较优组合.[结果]试验表明,绵白糖的适宜添加量为4%;影响白粒糯玉米浊汁饮料沉淀率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 CMC-Na>卡拉胶>黄原胶;影响白粒糯玉米汁饮料感官各因素的主次顺序为吐温-80>黄原胶>CMC-Na>卡拉胶,较优组合均为黄原胶0.25%、CMC-Na0.15%、卡拉胶0.10%、吐温-800.15%.[结论]研究制得的饮料产品甜度适中,色泽洁白,糯玉米香味浓郁,稳定性极好,是一种适合各种人群的健康食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加工技术。[方法]以兔肉为原料,添加适量的平菇,制作出菇味兔肉香肠。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去除兔肉草腥味试验、腌制剂配方试验、原料最佳配方试验和调味料最佳配方试验;同时研究菇味兔肉香肠的工艺参数和营养品质。[结果]添加0.04%的β-环糊精、1.2%的白糖和1.2%姜可有效去除兔肉的草腥味;腌制剂最佳配方为:亚硝酸钠100 mg/kg、复合磷酸盐0.3%、腌制时间36 h;香肠原料配方为:肥瘦比2∶8、平菇添加量27%、淀粉添加量7%;香肠调味料配方为:白糖1%、食盐3.5%、味精0.3%、香辛料1.5%;该香肠在60~65℃温度下烘烤40~50 min,在80~85℃温度下煮制50 min左右,香肠质量较高。[结论]该研究丰富了兔肉的食品加工技术,是兔肉加工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