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从2016年起,优化完善“保险+期货”模式连续8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农户规避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提供有效途径,也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助力。以宁夏回族自治区平罗县玉米“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试点项目为研究对象,从试点项目基本流程、项目内容和亮点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梳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开展“订单农业+保险+期货+融资”项目提供优化建议,也为其他试点项目提供经验借鉴。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业保险落实农业扶持政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促进农业稳定发展是落实民生保障的根本大计。农业保险对于保护农业生产,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发挥农业扶持政策效用,提高农业抗风险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应大力加强市场调查研究,建立农业保险基金,把政府补贴扶持政策和商业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并对农业保险实施政策倾斜和税收优惠,使农业保险成为为农业生产发展保驾护航的有效政策。 相似文献
5.
“农业保险+期货”模式通过资本市场实现了农业市场风险的转移,但却存在着风险管理成本高、“农业保险+期货”产品不完善、农业生产者参保意愿不足三个突出问题,限制了“农业保险+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更好地响应党中央关于服务“三农”号召,立足“保险+期货”服务地方特色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的维度,提出了多渠道分散风险、完善“农业保险+期货”产品种类、提高农业经营者参保积极性等改进建议,以期促进辽宁省“农业保险+期货”模式稳步推进。 相似文献
6.
7.
《农村.农业.农民》2021,(3)
目前,如何巩固脱贫成果,成为下一步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现有保险+期货模式的现实应用进行分析,明确其存在的问题,对此提出农户+银行+保险+期货的优化模式,激发农户和保险公司的参与热情,推动当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多方利益共享格局。 相似文献
8.
9.
《农村.农业.农民》2018,(10)
正近年来,我国传统农业补贴渐近天花板,实施了棉花、大豆、玉米等重要农产品价补分离市场化改革。笔者在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调研发现,为规避市场化改革后日益凸显的市场风险,保障农民种植收入,第三方专业金融服务正积极介入上述三个市场化改革品种,运用市场手段和金融衍生工具,提供收入保险、场外期权、订单农业等三农服务。保险+期货不但为我国农业支持政策从黄箱向绿箱转变提供了新路径,而且发挥了保障农民种植收益稳定器作用。笔者了解到,2017 相似文献
10.
11.
规避农业生产风险对保障中国粮食安全、防范规模性返贫至关重要,传统农业保险仅能对自然风险进行有效规避,但对市场风险束手无策,“保险+期货”模式的出现为解决该问题提供了新思路。美国作为世界农业发展强国,其“保险+期货”模式的实践应用较为成熟,在保障农民收入、促进农产品市场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从发展演变、优势比较、组织结构、运行机制、价格确定、理赔测算和影响效果七个方面对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展开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经营主体多元、产品种类丰富、定价机制完善和风险对冲灵活是美国“保险+期货”模式助力农业发展的突出优势和显著特征。对此,中国应当推动“保险+期货”模式在经营模式上向商业化、市场化方向发展,在产品设计上向多样化、个性化方向发展,在制度建设上向合理化、安全化方向发展,为助力农业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有力支持。 相似文献
12.
《农村.农业.农民》2017,(12)
正保险+期货模式2015年首次出现并迅速推广,让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了甜头。经过两年多的发展,如今保险+期货有哪些应用,产生了怎样的效果,未来的发展预期又如何?围绕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采访。鸡蛋价格跌跌不休,保险撑腰处乱不惊不久前,国内首单由地方财政补贴保费的政策性农产品(鸡蛋)保险+期货项目,获得了2017年青岛市金融创新奖一等奖。虽然这只是个地方奖项,但对当地 相似文献
13.
14.
《农业展望》2021,(2)
2008—2016年中国在东北以及内蒙古实行玉米临时收储制度,对玉米市场价格、农户收入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16年开始对当地玉米临储制度进行改革,调整为"市场化收购+补贴"。为了有效减少玉米生产过程中自然风险、市场风险带来的收入波动,契合中国农业保险的发展趋势,首先,以转移玉米产量风险—价格风险—收入风险为主线,研究相应的农业保险在玉米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机制;其次,以辽宁省铁岭市为例,对玉米"收入保险+期货"模式进行阐述,收入保险为农户分散了农业生产中遇到的产量和价格两个核心风险,期货市场的套期保值功能对市场风险进行转移和对冲,为保险公司的赔付风险提供保障,实现了再保险的作用;最后,运用ARIMA模型以及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方法对玉米产量保险和收入保险进行纯费率计算,结果得出在同一保障水平下,玉米收入保险费率低于产量保险费率。因此,中国应积极推动农业收入保险创新,建立"收入保险+期货"长效机制,达到玉米市场化过程中风险规避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5.
16.
17.
《农村.农业.农民》2019,(12)
<正>近年来,在积极响应并支持农业保险创新发展的背景下,农产品保险+期货应运而生。保险+期货从2015年开始试点,目前已经在各地取得了良好成效,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在试点中也发现了一些突出问题,需要通过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保险+期货的实现路径。实施效果保险+期货实质上是价格保险+场外期权+场内期货,其具体操作过程是:保险公司根据期货市 相似文献
18.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背景下,发展农村金融有助于乡村振兴的实现,然而当前其助力效用较为有限。基于提升农业经营主体融资水平,推动“三农”工作增质增效,以陕西省延长县苹果“保险+期货+银行”模式为例,探析“保险+期货+银行”实施效果、模式优势,并总结其存在长期补贴压力大、银行经营风险高等痛点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提出“保险+期货+银行+担保”四合一模式并构建运行机制,指出其积极作用如缓解融资供需矛盾、实现各方共赢等,进而提出相关可行性实施建议。 相似文献
19.
随着农业生产市场化和全球化的程度不断加深,农户面临的市场风险形势日趋严峻,农产品价格大幅波动引致的农户收入不稳定将直接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本文基于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省和辽宁省463户玉米种植户的调查数据,利用Probit模型、层次回归法等,探讨农户的市场风险经历对其“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与权威信任度对市场风险经历影响农户“保险+期货”投保意愿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市场风险经历显著提高了农户的投保意愿;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未起到调节作用,而权威信任度起到正向调节作用,即市场风险经历丰富且权威信任度高的农户,更倾向于采纳“保险+期货”;上述研究结果在不同收入水平的农户中存在异质性,成本保险的投保经历仅在高收入农户中起到调节作用,权威信任度对高收入农户和低收入农户均有正向调节作用。故此,未来试点的开展过程中需提升农户对市场风险的认知、发挥权威群体的引导作用,进而提高农户的投保意愿,推动“保险+期货”的广泛普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