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朱安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9):10433-10435
19世纪中后期美国农业职业教育的开展与农产品流通的加快,促使城市化专进一步发展,专业化城市出现,城市的优越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和破产农民迁入城市,加速了美国城市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英国几百年来农场制度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梓 《世界农业》2006,(12):12-15
英国在欧洲各国中,产业革命和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最早,其演变过程也很独特。它原先是小农为主的国家,从16世纪开始经过几百年的演变,到19世纪中后期,农业生产组织变成以雇工农场为主的格局。但是,此后过了100多年,又演变为以家庭农场为主。英国的农奴制度在14世纪末已经解体。1  相似文献   

3.
关于调整农业结构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结构调整的目的是优化产业结构,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随着全球一体化趋势的加剧,农业发展的目标条件与环境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已从过去的资源约束为主转向以需求和资源双重约束为主;农产品供求的主要矛盾开始从供给总量不足的的数量问题转变为供求之间因品种和品质不适宜而形成的结构问题和"农民增产不增收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经济半径内,由于土壤产品专业化、商品化所带来的集约利用,使土体性质发生显著改变的土壤,称为城市土壤,也包括农村中庭院经济利用的土壤。城市土壤概念的提出,突破了传统土壤学认为土壤是独立自然体、地理体、历史体的局限性观点,使农业土壤业从研究人化的自然土壤过渡到土壤人工体和人工模拟土的研究。城市土壤的研究,对实现我国农业从自给农业向商品农业、从掠夺农业向生态农业、从传统经验农业向科技农业的转变,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日本的蔬菜、水果,牛奶、鱼类,肉类、蛋类等供应充足,使日本的消费水平和饮食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从以主食大米和吃饱为主转变到讲究食品质量和各种营养成分,以副食为主。目前,年人均大米消费量从1950年的110.4公斤减少到70公斤左右。为适应这种新的消费需求,日本的空运农业应运而生,人们用飞机将各种新鲜蔬菜、水果、花卉,鲜蘑等从原产地及时迅速地空运到大工业城市。由于空运时间短、能保证农产品新鲜、卫生、质量好,所以价格虽较高,  相似文献   

6.
<正>进入21世纪后,我国农业机械快速发展,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由传统的手工及畜力作业向以机械化为主转变,农业的生产和经营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为此,党的十八大强调,要在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社会化同步发展中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构建集约化、专业化、组织化、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稳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体制的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土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  相似文献   

7.
信息荟萃     
★我国农业和农村的六大历史性变化农业部部长杜青林最近指出,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的13年来,我国农村改革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农业和农村发生了六大历史性变化。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特别是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三、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四、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重大变…  相似文献   

8.
影响我国农业科技发展趋势的几个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初,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势态将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即:从主要追求数量,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增产服务,转向为生产、生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为主,向资源开发和市场开拓技术相结合转变;从主要面向国内市场,向面向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转变.  相似文献   

9.
现代农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政府管理创新对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职能实现的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从现实情况与农业科技服务与管理发展趋势来看,当前迫切需要实现由政策调控为主到法制化服务与管理方向的转变,以政府、事业单位单向供给为主逐渐向社会化的网络式供给为主转变,以管理型为主向服务型为主转变,由供给驱动型服务向需求驱动型服务转变,以技术传播型向促进农民全面发展型转变等五大转变.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是美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时期,美国农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不仅对当时美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先导作用,而且也为后世美国农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19世纪美国农业耕地面积、农业生产力、农业生产模式、农业科研与教育等方面的变革进行分析,探讨农业革命与19世纪美国农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自20世纪40年代末期以来的60余年中,中国台湾先后经历了三次土地改革,其农业生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基本实现了农业专业化、企业化和机械化.但在城镇化风潮及工业化蓬勃发展趋势下,人口大量向城市集中,造成农村人口外移严重,农村发展严重滞后,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农村生活及文化特色逐渐丧失.中国台湾农业管理部门为了重振农村经济,制定了<农村再生条例>.  相似文献   

12.
畜牧分院隶属于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是一所以畜牧应用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为主的公益型省级农业科研单位。其前身始建于1913年的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农事试验场畜产部,后经历伪满州国国立农事试验总场畜产部、东北行政委员会农业处公主岭农事试验场畜产系、东北人民政府农林部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中国农业科学院东北农业科学研究所畜牧系,到1959年成立了吉林省  相似文献   

13.
田野 《甘肃农业》2014,(14):95-96
近年来,随着气候环境的变化,农业生产受到各种灾害的蚕食,其中影响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的病虫害防治问题,不仅影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而且还直接影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针对如何防控农作物病虫害、转变农业生产方式等问题,甘肃张掖植保以绿色环保为主的专业化统防统治进行了回答。记者调查发现,以绿色环保为主要内容的专业化统防统治,已成为当地制种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护伞"。  相似文献   

14.
一、结构调整是新阶段农业发展的主线随着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和加入WTO后国际竞争的加剧 ,我国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新阶段的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1 )农业获得了全面发展 ,农产品供给由普遍短缺转向总量基本平衡和结构性、地区性相对过剩 ;( 2 )农业发展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转向对资本和技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 ;( 3 )农业生产开始向商品化、专业化和区域化方向转变 ;( 4 )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 ,而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不断下降 ;( 5 )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结构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农业从业人员不仅绝对数量减少 ,而且占全社…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地区,是我国重工业基地之一,为国家提供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煤炭资源以及木材资源。黑龙江省的东北部地势偏高,中南部地势偏低,地势地貌以平原为主,适合农业发展。黑龙江省的林业总面积占全省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全国最大的种植林业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木兰县属于农业的县级城市,木兰县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百分之六十左右。本文以木兰县为例,分析在黑龙江省中南部的林区如何做到了集水抗旱,保证了林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福山区地处山东半岛的东北部,濒临黄海、渤海,在中国环渤海经济圈中处于重要位置。近年来,福山区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和条件优势,大力扶持发展以大樱桃和蔬菜草莓为主的高效特色农业,实现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都市农业既包括市区农业,也包括郊区农业.都市农业不同于城郊农业,虽然二者都是依托城市、服务城市、适应城市发展、纳于城市建设发展规划的农业,但城郊农业主要以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满足城市物质性需求为主,发展水平较低,位于城市周边地带,而都市农业是以满足城市多种需求为服务宗旨,是多功能农业,发展水平较高,位置包括城市中心及周边地区,都市农业涵盖郊区农业.  相似文献   

18.
《福建农业》2004,(4):24-24
郭山村地处同安区洪塘镇东北部,是部级科教兴村计划试点、省级高优农业示范点和市级首个科技示范村。该村农户具有较强的应用和发展高优农业新技术意识,蔬菜以优质高效品种为主,建设了  相似文献   

19.
2011年12月18日,泰国东北部坤敬府农业协会主席兼东北部农业协会副主席宋萨表示,该协会准备在东北部20个府鼓励推广种植油棕树以生产棕油,相信这样可以帮助并提高东北部农民的生活水平。该计划将在东北部总共开辟100万莱土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初,我国的农业科技发展势态将在全球农业科技发展的大背景下,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强化技术与经济的结合。即:从主要追求数量,向在保持总量平衡的前提下,更加注重质量效益的方向转变;从主要为农业增产服务,转向为生产、生态农村经济协调发展服务;从以资源开发为主,向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