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正近年来,海南发挥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工作部署,打造共享农庄新业态,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预计2017年,海南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将达1350多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135多亿元。海南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统计,目前海南已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海南发挥生态立省、经济特区、国际旅游岛"三大优势",结合全域旅游示范省创建、美丽乡村建设以及脱贫攻坚等工作部署,打造共享农庄新业态,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提质增效。预计2017年,海南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将达1350多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综合收入135多亿元。海南以共享农庄为抓手,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据统计,目前海南已创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2个、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既能促进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兼顾"三农"问题和乡土情结等社会效益的新兴旅游业态,很适合当前精准扶贫的大背景,笔者总结了古丈县发展乡村旅游扶贫的几个突破点。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体建设重点培育一批现代农业综合体,在农业园区建设和设施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强化休闲观光功能,打造具备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科技示范、科普教育、农事体验、餐饮娱乐、休闲度假等多种功能的现代农业综合体。如默戎镇应以牛角山国家级现代农业  相似文献   

4.
马剑平 《农技服务》2011,28(1):82-84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将农业自然资源和乡村文化资源结合起来的一种休闲方式,对推进旅游业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以贵州桐梓县加快农业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农业农村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为例,阐述桐梓县立足"三农"资源,依托良好生态环境,借助特色民俗文化,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业功能拓展,吸引游客观光休闲,实现农民就业增收,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进一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7月31日,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培训班暨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产业联盟成立仪式在四川省成都市举行。农业部总农艺师孙中华在成立仪式上强调,联盟要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部署要求,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服务产业、服务会员为核心,充分发挥平台与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新化县委、县政府站在"旅游立县"的战略高度,牢牢把握创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文化旅游特色产业重点县"这一契机,紧紧围绕"全民兴旅、全业融合、全景梅山"的目标,有力推动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2015年,全县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生产总值达2.4亿元,接待人数31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452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总结起来,主要归功于以下几方面:1.支撑强劲一是顶层设计。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提到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议程,明确纳入省文化旅游特色县  相似文献   

7.
"农村大视野旅游新天地——中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首批星级企业(园区)新闻发布会"于2011年2月25日在北京举行,长沙市浩博农庄荣获"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园区)"称号,正式步入全国首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企业的行列。2007年,在山东举行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中,浩博农庄已荣获"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称号。浩博农庄成为湖南省首家2次荣获休闲农业国家级荣誉的有机休闲农庄。  相似文献   

8.
正近日,农业农村部印发通知,部署开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推动业态升级、设施升级、服务升级、文化升级、管理升级,到2020年,产业规模进一步扩大,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力争超万亿元,实现乡村休闲旅游高质量发展。通知强调,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升级行动要体现"五个升级"。一是培育精品品牌促升级。创新推动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牌体系建设,建设一批天蓝、地绿、水净、安居、乐业的美丽休闲乡村(镇);建设  相似文献   

9.
国家为了推动农业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接二连三进四"的农业发展理念,这其中农业表示一、工业表示二、第三产业表示三、第四产业表示四,"接二连三进四"指的就是农业也要依托于工业,发展第三产业,进而壮大第四产业,其中第三产业指的是农业观光,也就是和农业有关的旅游项目,第四产业指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本文主要研究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就是"接二连三进四"的三,我国为了让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更加规范化,近年来依据各地不同的农业产业推出了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以地区特色农业带动了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农业旅游项目的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强大动力。本文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助推全区域美丽乡村建设做了具体分析,旨在进一步推动我国的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吉林省将旅游产业发展与生态乡村建设、推进精准扶贫有机结合,"以景点景区为依托,以乡村旅游为重点,开发旅游项目、包装旅游产品,以旅游带动百姓脱贫",打开了美丽乡村的致富之门。未来,将积极探索"基地+企业+合作社"的开发式扶贫新模式,到2020年,吉林省将建立起乡村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扶贫产业体系,建成休闲农业与乡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国家旅游局办公室联合发出通知,部署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点创建有关工作。计划2014年在全国择优创建35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0个示范点,进一步探索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理清发展思路,树立发展典型,优化发展环境,引领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通知要求,各地在创建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满足城乡居民休闲消费为核  相似文献   

12.
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是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重要途径,本文以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浙江奉化为例,介绍了奉化休闲农业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将休闲农业与景区建设互动发展、整合资源融合区域发展、协同新业态创新发展等经验,并提出了可供其它地区借鉴的相关启示: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努力实现规范化和特色化的统一,根据市场需求不断创新。  相似文献   

13.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解决"三农"问题、促进乡村新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就业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做出了积极贡献。平山县作为河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打造了一批生态优、环境美、产业强、农民富、机制好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有效地推动了当地农业、农村和旅游产业的发展,但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背景下,产业转型升级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从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历程和资源禀赋出发,结合对产业发展的SWOT分析,从战略选择、布局优化、产业融合、服务提升、品牌塑造等方面提出平山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提档升级的发展路径,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1月20日,我国第一个全国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电商平台"蜜蜂游"(www.mifengyou.com)正式上线运营。该平台以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网络生态系统为核心,实现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网上预定、网上展示、网上销售、网上付款和网上宣介等功  相似文献   

15.
正金秋时节,旅游佳季。为方便城乡居民体验农耕乐趣,享受田园生活,感知民俗风情,在各地休闲旅游农业主管部门上报、省级遴选的基础上,省农委向社会推荐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4条精品线路和109个精品景点,引导城乡居民根据需要进行选择,乐享吃、住、行、游、购、学、观、教、娱的高品质休闲体验。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一:长春市—吉林市—蛟河市—敦化市—汪清县—珲春市—防川—延吉市—和龙市全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二:长春市—双阳区—东丰县—梅河口市—柳河县—通化县—集安市  相似文献   

16.
<正>6月25—27日,云南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培训班在楚雄市举办,乡村产业发展处高蓓副处长做了开班动员和开班授课,本次培训班,全省16个州(市)农业农村局负责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的业务负责人,获得"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的县农业农村局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管理的业务负责人,从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企业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揭示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剖析其影响因素,探索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路径,进一步优化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休闲农业的发展格局。【方法】以大湾区内地九市 160 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为研究样本,结合区域休闲农业年营业收入、接待人次,采用最邻近点指数、核密度估计和 GIS分组分析的方法对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并通过缓冲区分析和相关分析等方法探究影响其空间布局的主要因素。【结果】肇庆、中山、东莞等市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较多,但营业收入和接待人次较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平均实际最邻近距离为 7.90 km,理论预期最邻近距离为 9.27 km,最邻近指数 R=0.85 < 1;核密度分析呈现 1 个“Y”状高密度区和 2 个点状次高密度区;根据伪 F 统计量,大湾区内地九市各县(市、区)可分为 3 个组别;城市总体规划缓冲区 20 km 范围内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数量最多,休闲农业与经济状况、旅游资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结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凝聚分布态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的的高密度区和次高密度区,适宜建设乡镇振兴示范带、乡村精品旅游线路、乡村休闲旅游示范单位等。内地九市中,形成两个休闲农业发展较好的组别,包含广州市从化区、增城区,惠州博罗县,东莞市,中山市,佛山市顺德区,珠海市斗门区和江门市新会区,适宜建设都市农业休闲核心区。休闲农业旅游的布局主要受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旅游资源禀赋和区域特色农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河北省沧州市青县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紧紧抓住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发展契机,于2007年,以"特菜基地、瓜果采摘"为基础,突出"旅游、生态、和谐"主题,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农业观光中心。经过近8年的打造,司马庄绿豪农业专业合作社至今已发展成为集农业观光、乡村旅游、农事体验、教育培训和休闲娱乐于一  相似文献   

19.
正把农业基地打造成旅游景点,把农村建设成乡村旅游景区,把农产品开发成旅游商品。近年来,新化县坚持"农旅结合、农旅共强、以农促旅、以旅兴农"的乡村旅游发展战略,将地域特色与文化禀赋、农业资源与旅游要素相结合,以农耕文化为魂,以美丽田园为韵,以生态农业为基,大力拓展乡村旅游发展空间,走出了一条特色文化旅游、农业生态旅游、原生态休闲旅游相互融合的新路子,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一个农业基地就是一个旅游景区  相似文献   

20.
<正>为加快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推进农业功能拓展、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决定开展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和全国休闲农业示范点创建活动(以下简称"示范创建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