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包启龙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7):123-124
本文对景观生态林的设计、营造模式及树种选择和配置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云和县三沿景观生态林建设现状,结合云和县多年建设景观生态林工作经验,对景观生态林建设管理机制进行了探讨,为加强云和县景观生态林建设工作,全面提高云和县景观生态林建设的综合管理水平以及景观生态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在进行长白山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时要充分考察长白山周围的地理环境,充分利用吉林延边地区的地理环境,对该地区的景观生态林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在对该地区进行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调查的基础上,将生态学理论作为依据研究景观生态林的建设,这对长白山区域生态林建设具有极高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景观生态林建设的重要性、原则和模式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并对长白山区域景观生态林建设的主要技术要求进行了概括。  相似文献   

4.
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景度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提高城市景观生态林美学质量,以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美景度评估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简称SBE)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综合分析,建立相关线性方程作为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符合正态分布;合肥城市景观生态林美景度值分布在1.2以下,整体偏低;影响城市景观生态林景观美学质量的关键要素有5个,按影响大小排序为阔叶树比例、平均胸径、平均冠幅、有色树木比例及草坪盖度。  相似文献   

5.
查季清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5):188-190
对景观生态林理论的内涵进行分析探讨,景观生态林应具有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化城市两种功能,以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和居民的生活质量。该文以合肥市董铺水库水源涵养林建设为例,探讨景观生态林在城市林业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天目山林区景观格局时空变化及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研究南方集体林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因素,可为森林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采用景观类型面积转移矩阵和景观格局指数分析方法,对比研究了浙江天目山自然保护区国有林和周边社区集体林2000、2010和2017年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结果  生态林是保护区和社区的优势景观。保护区整体呈生态林面积增加,经济林面积减少趋势,而社区生态林面积逐年减少,经济林面积不断增加;保护区的竹林和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林向生态林转化,社区呈现生态林向经济林、建筑、道路转化,经济林之间相互转化,经济林和耕地相互转化的特征。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化不大,社区景观的破碎度、异质性和均匀性逐年上升,生态林的优势地位逐年下降。政策因素、市场需求变化和道路是导致保护区和社区森林景观格局变化差异的主要驱动因素。  结论  社区景观格局的变化会影响森林的生态和文化功能,可以从政策、旅游业发展和道路建设等方面制定相关措施。图1表8参17  相似文献   

7.
米伟  林伯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3009-13010,13022
通过景观恢复措施,营造自然景观,解决深圳市下围岭的余泥渣土受纳场封场后人工化痕迹明显,与周边景观不协调的问题。该项目景观定位为常绿落叶混交景观林,以花海、色斑、丰富的季相变化为景观特色,将山体分为上、下部两块,分别营造道路原野型生态林景观区和城市背景型生态林景观区,形成"小群落大混交"和"大群落大混交"两种形式。综合考虑植物花期、色彩差异体现景观林的季相和色彩变化,大尺度营建特色鲜明的森林景观斑块,丰富林际线和季相景观,采用群落混交的方式配置植物,并利用生态挡渣坝、坡地覆土、土壤改良、绿化浇灌措施最终营造远、近景自然交融的景观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8.
马潇源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643-6645
探讨了湿地植物的配置方法,认为在植物种类选择方面,水面应以水生植物成片种植为主,陆地以乔灌草搭配种植为主;在湿地植物配置方法上,应注重湿地植物的色彩景观营造,并将乔灌草搭配种植,营造陆地空间层次景观。以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为例,介绍了公园概况及其植物配置现状,指出其植物配置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湿地水生植物景观单一,陆地植物选择及配置单一。在此基础上,研究了阅海国家湿地公园的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方法,以营造多样性的生物景观序列,构建丰富的景观类型。  相似文献   

9.
【目的】城市公园景观能够改善和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以城市景观为载体进行海绵城市建设,最终实现景观植物配置科学合理地融入雨水基础设施中,形成生态功能与雨水管理功能结合的美学价值与可持续发展。【方法】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调查记录、专家咨询等方法,分析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植物配置的作用,以及柳州可供选择的公园景观植物种类。【结果】结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公园景观植物选择与配置原则,讨论了海绵城市建设中公园景观常用的屋顶绿色、雨水花园、雨水湿地、下沉式绿地、植被缓冲带和植草沟等生态设施的植物配置应用。【结论】在营建柳州海绵城市公园景观植物应该因地制宜,结合生态学和园林美学原理,实现生态雨水管理设施与景观植物配置合理的融合,使城市景观公园向着健康、生态、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林规划区的生态适宜性评价机制,对重庆鸿恩寺公园的地形地貌、土壤、植被进行调查。采用因子加权叠加法对研究区域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确定山地公园景观生态林营造的适宜度等级。结果表明,重庆鸿恩寺公园景观生态林保护、营造生态适宜性评价值(SL)等级划分为理想(5.80~7.15)、较好(4.90~5.80)、一般(4.05~4.90)、较差(2.45~4.05)4个等级;具体的影响因子排序为坡度覆盖度土壤有机质高程郁闭度土壤类型坡向土壤厚度土壤p H。研究结果可为重庆鸿恩寺公园景观林规划决策提供相应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社会配置的不断完善,城市生态林的地位逐渐显著。目前,城市生态林建设逐渐成了城市建设中的重要部分。其不但可以保护和平衡城市的生态环境,而且可以增强城市的主体功能。基于此,对生态林的概念、性质、特点、分类以及作用进行阐述。1生态林的概念生态林是指以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路小春  许菊芬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4):7644-7646
笔者介绍了校园植物配置的物种选择、配置原则、配置模式,并以曲靖师范学院新校区为例,对校园绿化现状及景观构成进行了调查分析,指出校园绿化植物配置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学校各功能区植物配置方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延庆区平原地区生态林概况,着重论述了造林后林地实际管护情况。根据市、区政府关于平原地区生态林管护的通知,就市、区提出的生态林管护措施,以"创新意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管理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中心,以保护自然生态、改善林木生长环境、提升森林景观、为人们提供良好的憩息地为目的,应加强森林保护的要求,为森林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提出了平原地区生态林管护的模式,并对平原生态林管护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陈晋 《农业与技术》2010,30(4):20-23
在校园生态环境构建中,植物的选择和配置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利用植物景观的功能性结合现代校园植物景观营建的发展趋势,创建合理的校园景观植物配置,是现代高校校园生态环境构建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5.
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能较差,为此,本文对其透水性进行优化。重构海绵城市设计中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土壤配比,以及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垂直渗透距离与渗透率;对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实施模式优化,提升海绵城市中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整体叶面积复合指数;推行景观效应、生态效应以及雨水截留量兼顾的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模式;通过铺设树皮碎末、锯末、稻壳、碎木块、碳化木等地表覆盖物实现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为了验证该透水性优化性能,将原有常规景观植物配置组合的透水性优化方法与该方法进行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证明该方法的透水性能优于原有方法,实现了透水性能的提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福建滨海地区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种类、群落结构和适宜的配置模式,为福建滨海地区绿化工作提供借鉴与参考。【方法】采取野外实地调查获取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植物种类,通过访谈、专家咨询与资料查阅相结合的方法,对岩岸景观、沙岸景观和泥岸景观进行耐盐园林植物选择与配置。【结果】岩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44种,以岩生灌草丛和亚热带阔叶乔木山地林构成植物群落;沙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50种,以沙生草本植被、沙生灌木植被、沿海防护林和混交林构成植物群落;泥岸景观可选择的耐盐园林植物有60种,以真红树植物、海岸陆缘半红树林和岸后季节性雨林构成植物群落。【结论】3类海岸景观的园林植物种类选择与配置构想模式,可作为福建滨海地区耐盐园林绿化植物应用工作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7.
旅行费用法是近年来国内外研究最多的森林游憩价值评估方法之一,通过对大青山生态林区景观要素进行划分,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游客基本资料进行分析,并对旅行费用法进行修改,运用修改后的个人旅行费用法(ITCM),计算得出研究区生态林景观效益为763.83万元。  相似文献   

18.
生态餐厅的室内景观主要通过植物来营造一种生态、自然的就餐氛围,本文分析了生态餐厅中植物景观的作用,明确了生态餐厅中植物种类选择的方法,提出了不同功能区的植物配置模式,从而为生态餐厅营造自然的植物景观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植物对人的生理和心理具有康复作用,通过保健植物在全部植物种类中的配置比重将康复景观划分为植物主导型康复景观和植物辅助型康复景观两种类型。以保健植物为核心、注重植物生长习性、以人为本、保证植物多样性、注重景观美感度和植物安全性为植物配置依据,分别提出适用于养老社区、综合性医院和社区花园3种康复景观植物配置方案,并从康复景观植物需求、植物选择、植物季相、植物生长习性、植物功能、配置优势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0.
在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设计中,植物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自然因素,对于城市道路景观所达到的成效来讲,植物景观独具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能够起到巨大的提升作用。基于此,从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中常用的景观植物入手,对景观植物配置方法进行具体论述,同时提出景观植物配置方法的未来发展方向,以期为今后城市道路景观植物配置方法的选用起到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