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耒阳市马水镇燕中村原有建档立卡贫困户50户、贫困人口190人,是省级贫困村。该村通过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带动村民致富,助力脱贫攻坚,顺利实现贫困村"摘帽"目标。燕中村坚持以党建引领集体经济发展,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摆上重要位置,扎实推进抓党建促脱贫攻坚,坚持多措并举、联动发力,推动集体经济进入发展快车道。充分利用党委政府实施精准扶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政策,用好用活政策、争取上级支持,不断改善村级集体经济发  相似文献   

2.
正2017年以来,祁阳县围绕"贫困户脱贫、贫困村出列、巩固脱贫成效"脱贫攻坚三大主体目标,将产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通过加大政策扶持、突出产业培育、强化技术培训,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带动4000余贫困户、1.5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坚持规划引领,确保工作有章可循在科学制订产业扶贫行动计划和年度实施方案的基础上,祁阳县农委牵头组织水利、林业、农机、畜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广元市大力开展现代农业园、村特色产业示范园和户办产业小庭园建设,通过"三园联动"建立起贫困群众分享产业发展红利的有效机制,带动贫困群众进入产业、就业、提能和增收,广元市14.23万人依靠农业产业成功脱贫,贫困户年人均产业收入达到3343元。"三园联动"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和助推脱贫攻坚的有效载体。  相似文献   

4.
正2月27日,汪清县召开脱贫攻坚领导小组2019年第一次全体(扩大)会议暨脱贫攻坚摘帽动员大会,9个乡(镇)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递交了责任状,全县各级干部和22万名群众迅速行动,坚决打赢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这场硬仗中的硬仗。经过三年集中攻坚,汪清县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体制基础和群众基础,全县累计退出贫困村42个,贫困户8346户14346人,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底的23.2%下降为3.3%,贫困村面貌、贫困群众生产  相似文献   

5.
<正>产业扶贫是贫困户脱贫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梨树县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为主线,用足用活好政策、因地制宜上项目、精挑细选重服务,让产业扶贫成为梨树脱贫攻坚战役的排头兵。截至2018年年末,梨树县已脱贫人口9465人、31个贫困村整体"出列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5年的4.5%降至2018年的0.55%,贫困村面貌得到明显改善,贫困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坚持"四个强化"  相似文献   

6.
正2个贫困乡镇、34个贫困村、69270人脱贫出列,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200元标准,21224户脱贫对象全部享受1项以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一串串数字展现出会泽县2016年脱贫攻坚取得的辉煌成就。去年,该县紧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创新思路,强化措施,重点在易地搬迁、产业发展、教育培训等方面下功夫,圆好群众安居、致富、就业三个"脱贫梦"。易地搬迁圆"安居梦"。该县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  相似文献   

7.
正产业发展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之一。近年来,我省各地尤其是贫困地区,不断创新思路和方式方法,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林果业、光伏、旅游等扶贫产业,通过产业项目覆盖贫困村、贫困户,努力提升扶贫质量和水平,并取得突出成效。但在实际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诸如特色产业不够突出、产业项目覆盖面不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贫能力不强、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等问题,影响我省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8.
<正>自2005年起青龙县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围绕县域主导脱贫攻坚产业"林果、畜牧、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种养业,先后选派185名科技特派员,带项目、技术、资金深入贫困村、贫困户科技帮扶,形成了由点及面、由"线"到"块"的星火燎原之势,成为助推脱贫攻坚的驱动器,引领贫困户脱贫致富。截至2017年7月,组织实施科技扶贫项目331项,引进新品种388个、新技术236项、领办协办企业240家、累计培训农民16.5万余人次,带动4.2万人脱贫致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南靖县积极探索党建统领、培育产业、项目对接、创新带动的"四轮驱动"扶贫模式,立足党建优势和基层组织基础,坚持问题导向,聚焦致贫诱因,通过转方式、创模式、建机制,做到任务明确、责任到人,在全县脱贫攻坚竞赛中努力。2016年全县完成3491名贫困对象和10个县级贫困村脱贫摘帽,今年将确保完成1892名贫困对象和22个贫困村脱  相似文献   

10.
正西华县总人口96万人,现有贫困村69个,贫困户1.6万户,贫困人口5.8万人,2012年被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近年来,西华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当作头等政治任务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按照中央扶贫攻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紧盯2018年整县脱贫和年度目标任务,精准识别贫困对象,精心制订脱贫方案,全力发展富民产业,全县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明显成效,受到了省扶贫工作督导组和扶贫考核组的充分肯定。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751元,比2012年增长67.6%,10.6万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  相似文献   

11.
正宜宾市翠屏区永兴镇狮子村为省定贫困村,狮子村在管理使用贫困村产业扶持基金中注重结合村情、民情,发挥本村资源和政策优势,吸引外出企业家回乡创业,大力发展茶产业和村集体经济,有效带动了全村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实现整村脱贫退出。1 坚定脱贫信心,发展优势茶产业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就必须发展效益好的经济作物,为此,经专家论证,结合"川茶"产业及"生态早茶"快速发展实际,决定把发展茶叶种植作为全村脱贫攻坚的支柱产业,并多次组织有回乡  相似文献   

12.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脱贫攻坚重要战略思想,卫辉市大力推进农业产业扶贫基地示范园(以下简称"示范园")建设,立足现有资源,充分挖掘各乡(镇)特色产业潜能,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和村集体经济收入为核心,贫困户、村集体、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方参与,共同分享农业产业链增值收益;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为龙头,连片开发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带动贫困群众实现稳定脱贫,对大型农业产业扶贫示范园贫困户覆盖不全的乡镇,实施小型农业扶贫示范园再覆盖。  相似文献   

13.
正不患寡而患不均。笔者走访扶贫一线了解到,随着脱贫攻坚工作深入,贫困县中非贫困村存在的发展不平衡、贫困村中非贫困户存在的心态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这"两个不平衡"拉响扶贫攻坚新警报,一旦处理不当,会使整个脱贫成效大打折扣,产生消极影响。"贫困村吃撑了,非贫困村却饿得不得了"豫南某县一个非贫困村党支部书记告诉笔者,近两年,他们村没有修过一条路,而相邻的贫困村两年里却修了4条路。"这还只是看得到的差别,还有很多直接看不到的政策支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以产业扶贫助推精准脱贫,通过大力探索产业扶贫新模式,实现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持续巩固脱贫成果,全市脱贫攻坚成效明显。2016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9.96万人,实现105个贫困村脱贫摘帽,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底的8.6%下降到了2016年的4.7%。特色当先、示范引领,贫困户"背靠大树好乘凉""扶贫是玉林的头号工程,越到攻坚时刻,脱  相似文献   

15.
正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2017年2月8日至9日,自治区农业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俊率第一调研组在南宁市开展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调研。2月8日,调研组一行到南宁市隆安县召开了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调研座谈会,参观了隆安县南圩镇銮正村銮正肥牛合作社、南圩镇百朝社区清水湾蔬菜基地等4个贫困村集体经济项目,详细了解了隆安县贫困村集体经济发展和产业扶贫情况。2月9日,调研组在南宁市委党校与前来参加南宁市"先锋引领.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16.
正祁阳县是传统的农业大县,有贫困村75个、贫困人口8.9万人。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将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根本之策,不断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大力发展优质稻、油茶、水果、蔬菜、茶叶、畜禽养殖等六大主导产业,投入产业发展资金3260万元,新增扶贫产业基地3667公顷,带动4000个贫困户、1.2万贫困人口实现稳定增收,为全面决胜脱贫攻坚打下坚实基础。该县新塘角村是省定贫困村,2017年在天子  相似文献   

17.
正通化市所辖县市区各贫困村,合作社扶贫、订单农业扶贫、旅游扶贫、产业园区扶贫等结合实地情况的创新扶贫模式和脱贫项目实实在在地为当地贫困户增加了收入,一条脱贫之路已然成型。"自去年底,通化市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全市围绕‘七个一批’,投资1.45亿元,谋划了脱贫项目232项。全市73个贫困村中,62个村的105个项目已落地实施。同时,还有市里的558个部门、11211名干部、241户企  相似文献   

18.
正为确保2016年脱贫攻坚首战必胜,按照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统一安排部署,2016年11月9-11日,由祝春秀厅长带队,省农业厅牵头会同省社科联、西南石油大学、省电信公司等单位组成工作组,对蓬安县2016年拟退出51个贫困村进行了全覆盖督查,随机抽查了255户拟脱贫贫困户,覆盖面达到10.9%,同时对43户非贫困村贫困户进行了督查。从督查的情况来看,蓬安县高度重视脱贫攻坚工作,  相似文献   

19.
1986年实施扶贫开发战略以来,国家扶贫开发取得了巨大成效。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全面打响了脱贫攻坚战。深度贫困村是脱贫攻坚中的"坚中之坚",如何实现深度贫困村贫困人口脱贫十分关键。研究以六盘水市水城县深度贫困村穆家寨村为例,从贫困现状、主要做法、存在问题、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当前深度贫困村的脱贫攻坚进行了分析,为推进深度贫困村脱贫攻坚、消除贫困、全面小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今年以来,陇西县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按照"兴办一个企业、发展一个产业,建立一个基地、带动一批农户"的原则,依托甘肃祥瑞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和甘肃融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食用菌产业链,以贫困村为主战场,充分利用扶贫资金,大力建设食用菌生产基地,带动贫困户发展以香菇、双孢菇和平菇为主的食用菌产业,不断提高贫困户自我"造血"功能,持续增加农户收入,为脱贫攻坚奠定了坚实的产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