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应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邀请,10月14日-15日,台湾农场经营协会理事长刘贤谈一行前来北京参加"2019京台美丽乡村论坛"。期间,双方就开展海峡两岸热带农业合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中国农垦经济发展中心副主任、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陈忠毅出席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国农垦经济研究会介绍了农垦的历史、现状与成就,大陆热作产业发展规划、政策以及  相似文献   

2.
"乡村振兴战略"为美丽乡村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以全新视角、全新理念审视,研究北京美丽乡村景观设计原则、景观布局、景观要素配置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报告和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构筑了"美丽中国"的美好蓝图,建设"美丽中国"离不开"美丽乡村"的建设,"美丽乡村"建设是对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而农村生态文明与当下社会所提倡的"美丽乡村"之间有着和谐统一的关系。本文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入手,从"美丽乡村"的视角出发,从观念、管理、规划及资金4个方面探寻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最美乡村评选活动从2006年至今走过了5个春秋,共评选出获奖村53个,获得提名的村庄累计达到106个。这些关注度越来越高的村庄现在在网上也安家了。北京美丽乡村网站(www.bjmlxc.cn)以"最美的乡村"为核心内容,力争打造一个宣传北京新农村建设的公益性服务网站。北京美丽乡村网站内容丰富多彩,有历届"北京最美的乡村"获奖村和提名村的介绍;有汇集京郊三农方方面面的三农报道;有为市民提供京郊吃喝玩乐方面的旅游资讯;有促进乡村发展和城乡交流的乡村论坛;还有不但能够展现乡村的风土民情,而且为摄影爱好者提供展示窗口的摄影月赛。近期,网站还推出了"回家·过年"主题摄影月赛,意在让摄影见证我们回家的脚步,让摄影见证我们回家的迫切心情,让摄影记录我们的乡情、民俗、团团圆圆。网站将请专家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分别  相似文献   

5.
正九台区坚持以绿色发展推动美丽乡村建设,依托独特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围绕地域特点、乡村民俗,高标竞进、握指成拳,打造了九台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目前,建设新农村示范村重点村69个,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13个。2016年,龙家堡村、平安堡村获得国家级"美丽乡村百家范例"、全国"最美休闲乡村"称号,龙家堡村等7个村荣获省级"美丽乡村"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4月9日,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例揭晓仪式暨农村改革与发展座谈会在北京举行。农业部党组成员、人事劳动司司长毕美家出席活动并讲话。毕美家指出,近年来,农业部按照中央决策部署,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在推进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生态优先、规划先行,因地制宜制定各类乡村的创建目标,以此次获选村庄为代表的一大批生态环境优美、产业功能多元、村容景致独特、精神风貌良好  相似文献   

7.
中共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大力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一时间席卷全国,浙江省也出台《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大力支持"美丽乡村"建设,然而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难免出现一系列的问题阻碍乡村的积极发展。旨在发现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给予相应的对策,推动浙江省"美丽乡村"更好、更快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长白县农业局坚持以"惠民、利民、富民"为主线,以美丽乡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创建为抓手,大力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和绿化美化工程,美丽乡村建设持续深入。目前,全县共落实创建美丽乡村示范村8个,落实美丽庭院600个、干净人家1600户。打造美丽乡村精品路线。大力实施休闲农业发展战略,坚持走依托旅游、发展特色、保护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吉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理念,确立并颁布了"五美"建设标准、"八不八多"以及"八个禁止"等政令,并总结了吉安市美丽乡村建设的经验,坚持规划为先、注重文化传承、建管并举、重视产业富民,以期为在全市上下形成浓厚的美丽乡村建设氛围。  相似文献   

10.
乐冰馨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01-202,209
"十三五"以来,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的未来指明了方向。在针对南京市高淳区、溧水区和江宁区等地进行实地考察,并与区镇领导召开座谈会的基础上,提出空心化的治理必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将乡村依据空心化程度分为两类:近郊空心化程度不严重的乡村和远郊空心化程度较严重的乡村。在拆迁资金投入,盘活建设用地指标和与当地农民利益共享的方法等方面采取不同的方式,实现空心化治理与美丽乡村建设的双赢。  相似文献   

11.
正一张蓝图绘"京"彩——北京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扫描在一些关乎国运的重大战略实施过程中,人们往往习惯于"看看北京怎么做",而北京也勇于探索经验以示范全国。新时代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亦不例外。从新农村建设到美丽乡村建设,再到谋划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十余年来,北京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着"大城市  相似文献   

12.
黄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128-130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依托北京显著的区位、政策等优势,北京乡村民宿日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北京乡村民宿各个郊区县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定位与发展条件各异.针对不同区域引导民宿形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是北京乡村民宿所要经历的必由之路,探讨实现北京乡村民宿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民宿典型发展模式,构建出北京乡村民宿应在坚持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民宿"网络平台支持、社区整体营造为基本管理形式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专业化公司运作资金监管等在内的民宿运行机制.通过拓展乡村民宿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北京乡村民宿找准特色定位,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农村》2015,(9)
<正>浙江省淳安县自2010年开始美丽乡村建设以来,坚持以"乡土气息、景观风貌、美丽元素"为方向,以"建设风格乡土化、基础设施生态化、环境提升多绿化、特色培育重文化、服务设施景点化、产业发展融合化"的要求,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县景区化相融合,体现村庄与山水的有机交融、乡村特色、文化韵味,较好地推进了"秀水家园、美丽乡村"建设,2012年被授予浙江省美丽乡村创建工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7日,美丽乡村建设国家标准发布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质检总局党组成员、国家标准委主任田世宏、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办公室负责人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标准《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等9家单位联合起草,以"规划科学、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宜居、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突出普适性、指导性、引领性、实用性、兼容性等特点,统筹考虑各地需求,对美丽乡村建设的  相似文献   

15.
<正>时间:2015年1月15日-17日地点:中国·北京2013年,农业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在全国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一场关于亿万农民的"中国梦"的大幕徐徐拉开。农业银行近期出台了《关于金融支持"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助推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建设。为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以民风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九大重点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部署"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强调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为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文章通过对京冀14个村美丽乡村建设情况的研究,分析其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的主要做法,总结出"城乡互动、三产联动、文化引领、创意小镇"四种典型模式,凝练其建设思路及启示,提出乡村振兴要重建乡村文化自信、美丽乡村建设关键要在传承创新上弘扬乡土文化、美丽乡村建设要因地制宜推进等推动四川省"四个好"美丽幸福新村建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新农业》2020,(10)
正在江宁的绿水青山间,坐落着网红民宿、设计师手工作坊、乡村野味餐厅等多个"好去处"。前不久,来自全国11个省份超百家知名旅行社,齐聚这里的美丽乡村"打卡",为下一步"带客"做准备。小小的乡村,何以名动天下?"最强大脑"功不可没。自2016年江宁发展全域旅游以来,先后有600多名大学生扎根农村创业,助力乡村振兴,把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  相似文献   

18.
在对J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第三方测评实践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透过测评数据与"农民对‘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满意度"的调查数据,从"政府标准化建设视角"与"农民生活者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面临"政绩考核"之忧、"千村一面"之虑、"环境正义"之难的困境;并尝试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步骤"发展、"孵化器"发展、"社会工作"发展3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对J市"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第三方测评实践基础上,通过相关文献的梳理,透过测评数据与"农民对‘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满意度"的调查数据,从"政府标准化建设视角"与"农民生活者视角"进行了对比分析,发现"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面临"政绩考核"之忧、"千村一面"之虑、"环境正义"之难的困境;并尝试从"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的"步骤"发展、"孵化器"发展、"社会工作"发展3个角度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美丽乡村建设必须激发乡村内部发展活力、调动村民积极性,提高乡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当前我国乡村建设中仍然存在主体单一、同质化现象以及政府过度干预等问题,乡村发展面临诸多"瓶颈",以桐庐县为例,深入探讨美丽乡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地方政府的发展策略。研究认为,要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目标,必须在乡村内生发展机制和多主体合作共建机制相结合的基础之上,创新融入互联网思维模式、倡导多元主体参与,形成美丽乡村建设自身独特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