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雷电灾害出现频率较高,常常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影响。广大农村地区是防雷基础薄弱地带,常出现雷击伤亡事故,严重阻碍新农村建设持续、健康推进。本文主要根据驻马店市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特点,简要总结了农村地区雷击隐患,指出新农村建设防雷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农村建设防雷技术服务工作的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2.
雷电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比较普遍的一种,每年的雷雨季节各地都会发生雷电灾害。雷电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特别是我国广大农村,由于对雷电知识的缺乏,在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中,雷电灾害的发生频率要比城市高许多,成为雷电灾害发生的重灾区。雷电灾害虽然不可控,但却可以预防,只要掌握雷电发生的规律,采取有效的措施,对于雷电灾害的发生是可以减少其发生或降低灾害程度的。本文主要针对防治雷电工作中进行检测工作的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希望在防雷检测及避免灾害发生方面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雷电是一种十分严重的自然灾害,一旦发生雷电现象,往往会造成财产损失及人员伤亡。我国地形变化较为复杂,雷电灾害也较多发,据统计,雷电灾害的财产损失主要在城市,而人员伤亡主要发生在农村,农民是最易遭受雷电灾害的高危群体。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雷电的成因及农业生产中防雷电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希望有助于广大农村地区的防雷防电,保证农业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4.
子君 《新农村》2010,(8):42-42
雷雨天气常常会发生一些雷击事件,给人类的生命财产及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威胁。其实雷电的发生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如果我们能多了解一些在不同场合防避雷电的常识,某些雷击灾害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5.
雷电灾害一直是我国常见的一类自然灾害,其经常给各个地方带来极大危害,尤其是我国农村地区防雷措施十分薄弱,一旦发生雷电灾害,不仅会对农村人民的正常生产生活造成不良影响,还会对农村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因此,结合福建省宁德市雷电防护经验,重点剖析了宁德市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为不断提升农村地区防雷减灾水平,更好地降低农村雷电灾害事故发生的损失,保护农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6.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与社会进步,我国农村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电器设备与个人移动通信装置获得普及和应用,雷电事故发生率同步上升,在城乡接合部的新农村地区未能及时建立雷电防护区,居民缺乏雷电安全知识,不了解正确的雷电防护措施,容易做出错误行为受到雷击灾害的伤害,间接导致农村地区经济生产活动无法正常开展,给参与农业建设的农户带来额外经济损失。为解决该类问题,必须加大防雷机制建设与雷电灾害知识科普宣传的力度,建立覆盖多方面的雷电防护安全网,有效抵御雷电灾害。基于此,主要分析了我国新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风险的基本类型与负面影响,指出了现阶段农村防雷工作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应对雷电灾害风险、促进新农村建设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利用2019—2021年的雷电灾害资料,对潮州地区的雷电活动特征及其造成的损失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若干防御措施。结果表明:2019—2021年潮州市6—9月均有雷电灾害发生,月份分布呈单峰型,峰值出现在8月;夏季是雷电灾害多发期;雷电灾害与雷暴日数的时间分布大体一致;2019—2021年潮州市雷击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为0;雷击事故地区分布具有明显差异;在所有雷击事故类型中,电子电器设备占雷击事故总数的75%;农村是雷电防御薄弱区和雷电灾害多发区。针对雷电灾害事故,潮州市气象部门应科学指导大众采取有效的雷电防护措施;加强防雷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提高雷电监测水平和雷电灾害的预警预报能力,从而更有效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减少雷电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气候复杂多样,雷电活动十分频繁,全省每年因雷电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危害,并且雷电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85%以上发生在农村地区。因此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是关系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本文总结四川农村地区常见雷击事故,分析四川农村地区防雷现状,提出了合理化的雷电防护措施和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气象灾害中,雷电灾害也是一种具有多发性、造成损失比较严重的灾害类型,其危害程度不亚于暴雨洪涝、滑坡塌方等自然灾害。其产生多缘于雷雨云中的大气放电,一旦发生,就会通过球形雷击、接触电压、旁侧闪击及跨步电压等多种形式对建筑、设施及人员产生危害,特别是农村防雷电设施薄弱,灾害活动频繁。本文主要针对农村雷电的活动规律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了一些防雷电的措施及方案。  相似文献   

10.
随着极端天气出现次数的增多,雷电灾害的危害程度不断的加深,灾害程度低于地质灾害和洪涝灾害,尤其是农村地区。在农村地区的防雷电基础设施比较差,不能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农民的防雷意识比较低,管理也比较缺乏。遇到雷暴天气的话不能进行进行及时的预警。所以应该做好防雷电的普及工作,提升农民的防雷意识,做好相应的防雷工作,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本文主要对农村的雷电灾害的原因进行阐述,同时提出了提高防雷的错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农村在防雷技术方面的发展还相对比较落后。近年来,农村的雷电灾害发生次数越来越频繁,遭受雷电袭击的人数也越来越多,给农民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同时也对农村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基于此,本文通过对农村雷电灾害的成因进行分析探究,并相应的提出一些防雷减灾的策略,为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朱琳 《新农业》2023,(11):59-60
本文基于2000~2019年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数据资料,首先采用数理统计法分析该地区近20年来农村雷电灾害的雷击部位及伤亡情况,然后概述了延边州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农村防雷工作提出建议,以期为尽可能减少雷电对农村地区造成的影响及危害,保障农村地区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3.
雷电灾害是影响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最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尤其是近年来厄尔尼诺天气的影响,导致农村遭遇雷击的个案呈上升的趋势,在对雷击灾害分析的过程中发现,雷击伤亡大多发生在农民田间野外劳作的过程中,同时,自家房屋遭受雷击的情况也屡见报端。对此,为了更好地保护农民的人身财产安全,必须严格做好农村的防雷减灾工作,以实现农业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4.
我国雷电灾害频发,每年由于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不计其数,严重时甚至还会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安全。广大的农村,长期以来一直是雷电灾害防御的弱势群体,农村雷电灾害发生频率在雷电灾害中占据比较大的比重。因此,本文分析了农村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防护对策。  相似文献   

15.
农村雷电灾害原因及防雷减灾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雷电灾害是开封市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生产、生活,特别是农村地区雷电灾害极其严重。基于此,本文结合开封市气象局农村防雷现状,对开封市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的防雷减灾对策,以供相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因为雷电灾害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给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影响,甚至给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巨大威胁。经过相关部门的统计发现,雷电灾害的影响居于气象地质灾害和暴雨洪涝灾害,严重限制了地区的经济建设和发展。所以,本文针对雷电防治工作对与保证地区的生产安全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针对当前雷电防治工作面临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望对业界人士提供有效的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7.
根据对湖南省怀化市历年雷电灾害记录进行统计发现,农村地区的雷击灾害约占总数的3/4左右,特别是雷击造成人身伤亡的事例,大都集中在农村.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和经济水平的制约,目前农村还难以普遍规范安装防雷设施,农村成为雷电防护的薄弱环节.基于此,分析了农村雷电防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经济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居民居住生活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农村建设楼房数量越来越多,但防雷安全措施落实不到位,遇到雷雨天气后,完全处于危险状态。近些年,农村雷击安全事故不断增多,给农民的生产、生活造成较大威胁,从而大大降低整体经济收入。本文通过对近几年发生的雷击案例进行分析,并针对农村防雷工作的实际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解决,从而有效缓减雷电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农村雷电灾害现状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我国,雷电灾害发生频率最高的省份之一莫过于山东,灾害给其带来的影响可谓巨大。不仅给当地老百姓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不便,尤其是较为落后地区,经济更是受到显著影响,而且还威胁到人身安全等,从雷电发生的内部与外部条件入手,分析现状和防御对策,为了减轻雷电带来的灾害,加强对雷电的防护和研究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20.
夏季正是雷电的多发季节。由于农村地形相对复杂,田间比较空旷,是雷击灾害最容易发生的地点。农村房前屋后树木较多也容易引发雷击。所以几乎每年都有雷击事故的发生,对此,农民朋友应引起高度重视。一、住宅避雷设施要跟上近几年,农村建楼房的越来越多,虽然装修得也越来越好,但避雷电的防护设施却没有相应跟上,这样便增加了雷电灾害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