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吉林畜牧兽医》2014,(7):54-54
<正>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养羊业生产发展和羊肉产品有效供给,省畜牧业管理局要求全省各地要严格按照农业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活羊跨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农办医〔2014〕35号)要求认真做好活羊跨省调运监管工作。一、关于商品活羊的跨省调运(一)在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之间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免疫后超过21天,并在有效免疫保护期内;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物卫生监督机构负责人签字。  相似文献   

2.
<正>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养羊业生产发展和羊肉产品有效供给,现就做好活羊跨省调运监管工作通知如下。一、关于商品活羊的跨省调运(一)在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之间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免疫后超过21天,并在有效免疫保护期内;所在羊群最近21天内未引进活羊;在实验室血清学检测基础上,经产地检疫合格,且动物检疫合格证明A证经县级以上动  相似文献   

3.
《中国动物检疫》2014,31(8):1-1
<正>农办医〔2014〕3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畜牧兽医(农牧、农业)厅(局、委、办),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畜牧兽医局,部属有关事业单位:为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降低疫情传播风险,切实保障养羊业生产发展和羊肉产品有效供给,现就做好活羊跨省调运监管工作通知如下。一、关于商品活羊的跨省调运(一)在实施小反刍兽疫免疫的省份之间调运活羊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免疫后超过21天,  相似文献   

4.
2008年以来,甘肃省启动实施了草食畜牧业发展行动,重点支持牛羊产业大县建设,有力推动了全省肉羊产业的发展,全省肉羊产业发展呈现了规模、数量增加、生产方式转变、龙头企业不断涌现的良好局面,养羊业已经成为农村经济的支柱产业。2013年底省内首次发现小反刍兽疫,禁止活羊跨省调运,同时,国家对羊肉的进口放宽,进口数量增加,一定程度上冲击了省内的羊肉市场,致使羊价回落,规模化养羊企业、农户的养羊效益同比出现不同幅度下降。根据省农牧厅安排,省畜牧产业局对当前的肉羊生产现状进行了调查,在此基础上查阅了相关资料,对甘肃省肉羊生产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导致活羊和羊肉价格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发的一种急性接触性传染病,由于传播范围广、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对健康羊群造成极大的威胁,给养殖户带来难以估量的损失。由于市场对活羊及羊肉产品的需求量逐年增长,因此,加强小反刍兽疫的防控,对促进养羊业经济的发展,维护人们的生命健康具有关键性的作用。1流行病学小反刍兽疫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在干燥寒冷或多雨季  相似文献   

6.
小反刍兽疫是近几年才传入我国的典型的外来动物疫病,我国自2007年在西藏阿里地区首次报导发生疫情,以后便在多个养羊省发生疫情,特别是随着种羊、商品羊的流动造成疫情传播加快,严重危害我国羊养殖。而我国已经提出要在2020年消灭小反刍兽疫,面对新问题,笔者介绍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正1概述2015年羊肉31.7万吨排名第四位,羊存栏1450.1万头,排名8位。2016年羊肉32.4万吨,同比增长2.2%,排名第4位,羊存栏2303.8万头,同比增长58.87%,排名第4位。2017年效益比2016年转好,养殖数量增速较快,规模化程度逐渐升高。2 2016年1周-2017年49周河北省羊肉及活羊价格走势3近年来羊业生产变化的原因3.1前几年来的各类炒作,养羊需求增大,使种羊、商品羊价格居高不下,羊小反刍兽疫病的突然发生与传播,各地禁止跨省调运销售,商品羊价格下跌,羊病的发生与传播是活羊价格下降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1.什么是小反刍兽疫,全球流行情况如何,有什么危害小反刍兽疫又称羊瘟、小反刍兽瘟,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山羊、绵羊、野生小反刍兽的高度接触传染性疾病。小反刍兽疫病毒不感染人,不属于人畜共患病。  相似文献   

9.
2015年8月18日,江西省发生一起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为了解此次疫情暴发的主要原因,分析疫点向外传播疫病的风险,紧急开展了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首先建立病例定义,采集样本进行检测;然后采用座谈、实地调查和问卷等方式进行调查。经实验室检测,此次暴发确诊为小反刍兽疫疫情,袭击率为100%(148/148),病死率为85%(126/148)。调查认为,本次疫情主要来源于病羊的购买、混群与跨省运输,人员和车辆的流动引起了一定的疫情扩散。按照《小反刍兽疫防治技术规范》要求,对养殖场进行了处置,并对全县养羊场户进行了疫情排查,未发现其它疫点。调查结果提示,应规范产地检疫,严格活畜调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调运,连续监测当地养羊场。  相似文献   

10.
正河北省是全国养羊大省之一,养羊业在我省畜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加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我省地理位置优越,饲草料资源丰富,地处内蒙、东北等地肉羊南运重要通道,毗邻京津都市消费圈,形成了肉羊育肥和屠宰基地,肉羊短期育肥产业发展迅速。我省已形成了黑龙港流域、丘陵山区和坝上地区为主的肉羊产业带,并不断向规模化方向发展。1当前存在的问题1.1调运活羊频繁2014年我国发生的小反刍兽疫(PPR)疫情大多由活羊调运  相似文献   

11.
<正>由于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对羊肉的需求加大,刺激羊肉价格持续坚挺,而养羊较其他养殖,投资成本低,相比较养羊驼,养肉牛,风险投资低,投资回报率高,而羊病相对简单,除羊痘,羊小反刍兽疫对养羊危害大,其他都是常见病,但羊痘,羊小反刍兽疫都有疫苗可防控。投资养羊是当前比较热的行业,也必然带动羊的频繁交易,但羊只购买过程中存在着误区或盲区,因此如何选择正常,无恙的羊,避免不必要经济损失,显得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2.
1例羊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畜牧与兽医》2015,(12):167-168
<正>小反刍兽疫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小反刍类动物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都非常高,主要感染绵羊、山羊和野生小反刍兽。2007年7月,在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现该疫情,目前该病在中国多地蔓延。现就其中1例羊小反刍兽疫诊断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14年8月25日,宿迁市沭阳县某肉羊养殖场从徐州某地调进波尔山羊杂交羊460只,在调运过程中因遭受雨淋,到场2日后便有部分羊只出现感冒和腹泻症状,曾用头孢(含青霉素等成份)、双黄连等  相似文献   

13.
<正>河北省养羊业从2014年初随着羊肉价格下滑,效益下降,并出现亏损,产业受到严重冲击。经过调查研究,现就羊产业2016年的特点和2017年形势分析,旨在提振从业者信心、保障其利益,增加羊肉产品的市场有效供给,推动产业的继续发展。一、河北省2016年养羊业特点河北省2016年的养羊业,是继2014年2月以小反刍兽疫发生为标志,羊肉价格下滑后的又一个艰难之年。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4.
<正>小反刍兽疫(PPR),也俗称羊瘟、小反刍兽瘟,国家中长期规划明确将其列入13种重点防范的外来动物疫病之一。此病是由小反刍兽疫病毒(PPRV))引起的一种急性或亚急性传染病,山羊、绵羊等小反刍动物是主要的易感动物,其中山羊的死亡率与发病率较高。此病对养羊业威胁很大,被列为一类动物疫病,发病率可达70%,致死率达50%以上,对肉羊养殖业造成极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对小反刍兽疫的流行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实验室诊断和防控措施进行了介绍,提出了小反刍兽疫的临床诊断要点和实验室诊断方法,旨在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小反刍兽疫(PPR)是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规定的通报性疫病和国内法定的Ⅰ类动物疫病,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健康发展。文章从国内近年来小反刍兽疫发病与流行的新特点,探讨小反刍兽疫诊断的新策略及检测方法,强化小反刍兽疫感染的早期诊断、病原流行病学调查和出入境检疫中动物携带小反刍兽疫病毒的监测。同时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小反刍兽疫防控的综合性策略,做好严格规范检疫和防疫监测与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7.
《兽医导刊》2014,(3):13-14
近年来,我国周边国家小反刍兽疫疫情多发,呈地方性流行。2007年.我国西藏阿里地区首次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2013年12月份以来,我国新疆、甘肃,内蒙古、宁夏等省区先后发生小反刍兽疫疫情,为有效保障养羊生产和羊肉市场供给,进一步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我们就大家关注的相关问题采访了小反刍兽疫防控专家、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总兽医师王志亮。  相似文献   

18.
<正>孟连县地处边境,国境线长133.399km,境外是小反刍兽疫、牛"W"病、高致病性禽流感、疫病等常发区。随着养羊业的快速发展,羊只及产品异地交易等,使疫病传播有了可乘之机。为做好小反刍兽疫防控工作,本文通过对小反刍兽疫病原、流行特征、临床症状等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1病原体小反刍兽疫(也称羊瘟)是由副黏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小反刍兽疫病毒引起的以发热、口炎、腹泻、肺炎为特诊的一种急性病  相似文献   

19.
羊小反刍兽疫病作为羊畜的常见疾病,因其疾病发展迅速传染力强,被我国列为一类动物疫病,为此羊小反刍兽病应成为大规模养羊首要防治疾病。随着我国养羊业总体经济的发展,羊等反刍类动物养殖规模显著扩大,为了保持养羊业市场效益稳步上涨,稳定羊畜整体数量、基本体质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羊畜疾病控制成为重中之重。本文着重探讨羊小反刍兽病的流行学病症、诊断、防治要点,为应对羊小反刍兽病处置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广西南宁市横县某养殖场自2016年8月2日起陆续出现羊只死亡情况。根据临床症状和剖检病理变化,判断为疑似小反刍兽疫疫情。为调查本起疫情的来源及扩散范围,开展了紧急流行病学调查。综合该疫情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测结果,确诊此次暴发为小反刍兽疫疫情,袭击率为91.0%(212/233),病死率为66.5%(141/212)。溯源分析显示,发病羊只来自江苏省徐州市某活羊交易市场,追踪调查发现本次疫情仅局限于该养殖场,未在全县其他养羊场户发现病例。调查结果提示,应严格活畜调运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调运,规范产地检疫,以降低疫情跨区域传播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