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保持耕地质量等别数据的现势性,服务于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和"藏粮于地"战略,本文以湖北省南漳县为例,通过因素综合法对耕地质量进行评价,同时对收集的2014—2016年度各等别的面积数据运用一次回归模型对其趋势进行预测,揭示耕地面积变化趋势,对促进耕地保护和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文章引入"种植强度指数"的概念,对现有评价指标进行改进,利用基于遥感数据的种植强度指数实现耕地集约化利用程度的精细化表达。【方法】该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融合Landsat 8遥感数据和MODIS时间序列植被指数数据,构建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估算湖北省耕地种植强度。【结果】利用BP神经网络提取的研究区耕地种植强度与验证样区耕地种植强度间决定系数达到0.923,证明了该研究方法的可靠性。【结论】人工神经网络模型估算方法得到的高时空融合的种植强度数据集,可为智慧农业提供技术方法和基础数据,对于耕地集约化利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正6月29~30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全国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结合当前国家一系列重大耕地质量保护任务,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  相似文献   

4.
基于GIS的耕地地力等级评价研究——以浙江省海宁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浙江省海宁市为试点,在GIS系统的支持下,利用耕地质量调查数据,农田水利设施状况数据及实验室分析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和数学建模的方法,对海宁耕地进行了耕地地力的分级评价。评价得出的耕地分布状况和属性信息基本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表明将GIS技术运用到耕地地力评价是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法,对科学管理耕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西农业科学》2016,(2):260-265
依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采用土壤调查与3S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基于补充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的质量评价体系,测算耕地的质量等别。结果表明:研究区2011—2013年,补充耕地的数量较占用耕地多21.65 hm~2,质量略有提高,较好地落实了耕地占补平衡政策,做到"数质并重"。其中,土地整治、农业结构调整补充的耕地质量等别较高。在质量建设耕地中,中低等别耕地建设后质量提升幅度大于高等别耕地。以耕地质量更新评价结果为基础,结合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土地整治规划等成果,将县域耕地划分为4类保护区,实现了耕地资源的分区保护。  相似文献   

6.
正6月29—30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兰州市举办全国耕地地力评价与耕地质量大数据平台建设技术培训班。培训班结合当前国家一系列重大耕地质量保护任务,分析了耕地质量评价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对进一步做好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出了要求。培训采取专家授课、经验介绍与交流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对《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办法》、国家标准《耕地质量等级》进行了宣传贯彻;就耕地质量变更调查评价与统计工作方案进行了详细  相似文献   

7.
多源遥感数据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可为土地整治、占补平衡、新增耕地质量评估和基本农田管护提供科学依据,多源遥感为实现长时序大范围的耕地质量监管提供了数据基础和技术支撑。【方法】文章从耕地质量的定义出发,研究了基于遥感技术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的两种策略:(1)从地学特征、土壤特性、环境状况、建设水平和生物多样性等5个维度表达耕地质量的科学内涵,构建以多源遥感数据为基础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并梳理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各关键指标因素的方法;(2)从系统思维的角度,利用长时间序列遥感数据监测作物长势间接反映耕地质量综合状况。【结果】以多源遥感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体系可实现耕地质量信息的实时、大范围获取,对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遥感技术支撑的耕地质量监测与评价,逐渐向更高精度、更多样化和更融合的方向发展。【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耕地质量的实时大范围监管和耕地资源的"三位一体"管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1月,《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正式对外发布。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耕地质量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适用于各级行政区及特定区域内耕地质量等级划分,将为开展耕地质量调查监测与评价工作,提供科学的指标和方法。《耕地质量等级》对全国耕地土壤健康情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农产品持续生产的能力等进行评价,将耕地质量划分为十个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标准将全国耕地划分为东北区、内蒙古及长城沿线区、  相似文献   

9.
岩溶山地区耕地质量评价是岩溶山地区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以广西靖西县为研究区域,以农用地分等成果数据、第二次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成果、实地调查数据和其他资料数据为数据主要来源,应用MapGIS软件叠加分析,获取综合反映耕地质量特征的评价指标属性数据,运用多因素综合评价模型,计算耕地质量得分并划分质量等级,进而分析耕地质量总体特征及空间地域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靖西县耕地质量利用等别以中、高等地为主,占全县耕地面积的68.58%,水田质量整体上高于旱地,耕地质量空间分异特征呈现"西北部低,中、东部高"的特点,与当地实际情况符合,能够为国土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正>近日,农业部首次发布《全国耕地质量等级情况公报》,透露出我国耕地质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尤其有5.1亿亩耕地基础地力相对较差,亟待提升其内在质量。根据《公报》,全国18.26亿亩耕地(二调前国土数据)质量等级由高到低依次划分为一至十等。其中,评价为一至三等的耕地面积为4.9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7.3%。这部分耕地基础地力较高,基本不存在障碍因素。评价为四至六等的耕地面积为8.18亿亩,占耕地总面积的44.8%。这部分耕地所处环境气候条件基本适宜,  相似文献   

11.
数字     
<正>8029.15万亩国土资源部近日发布全国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结果,全国新一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数据表明,全国耕地后备资源总面积8029.15万亩,可开垦土地占96.4%,全国近期可开发利用耕地后备资源3307.18万亩,当前可供开发利用的耕地后备资源数量有限。552万元为贯彻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精神,确保储备粮食安全,近日市财政拨付专项资金552万元,用于支持粮食质量安全检验监测能力建设,提高本市粮食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水平。  相似文献   

12.
正近日,《耕地质量等级》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这是我国首部关于耕地质量的国家标准,这一标准的制定将为土地流转等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耕地质量等级》对全国耕地土壤健康情况和田间基础设施是否满足农产品持续生产的能力等进行评价,将耕地质量划分为10个等级。一等地耕地质量最高,十等地耕地质量最低。根据不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我国耕地总体质量如何?优等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国土资源部日前发布的2016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更新评价给出了这些问题的答案。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末,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与评定面积为20.19亿亩,全国耕地评定为15个等别,1等耕地质量最好,15等最差,全国耕地平均质量等别为9.96等,与2014年末的9.96等相比,全国耕地质量状况总体稳定。优、高、中、低等耕地面积比例分别为2.90%、26.59%、52.72%、17.79%。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江睦县是江汉平原上的主要商品粮基地之一,对于湖北省的粮食安全和国民经济的稳定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耕地数量减少和耕地质量下降直接影响着全县粮食生产的安全基础。文章结合湖北省荆州市耕地质量评价工作,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作为研究工具,在查清江陵县耕地资源质量、数量及其分布的基础上,科学分析耕地对确保粮食安全的影响。结果表明:江陵县耕地地力可分为1、2、3、4等,其所占耕地面积的比例分别为:23.46%,52,10%,21.14%,3.30%。其中大部分耕地地力处于中上等,说明该地区耕地质量总体水平比较高,为确保粮食安全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结合来安县测土配方施肥土壤测试数据、新建高标准农田耕地质量等级数据、来安县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数据和来安县土壤图对来安县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进行评价。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平台,建立来安县耕地质量评价数据库,完成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评价。结果显示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分布在1-9等,2022年耕地质量等级为4.375等,比2021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提升0.028等。2022年来安县耕地质量等级主要分布在3-6等,占来安县耕地面积的80.86%,其中5等地占23.10%,其次为3等地占比20.97%,6等地占比19.08%,4等地占比17.71%。  相似文献   

16.
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理论与方法构建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研究农户决策行为与耕地质量评价和保护之间的规律,提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方法和耕地质量保护对策势在必行.在对国内外农户耕地利用决策、耕地质量评价进行回顾总结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是未来耕地质量评价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为此从耕地质量评价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的相关理论、指标体系构建及其相关研究方法.在理论研究方面,重点研究农户耕地利用目标差异性及其时间空间变化规律,分析农户在不同耕地利用强度下的耕地质量影响过程及其效应,分析这种影响效应的自然过程与农户耕地利用之间的协调和复合关系.在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方面,要构建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并从农户对于耕地质量评价要素的影响关系出发,构建合适的耕地质量评价要素的分值体系,以分析由于农户决策行为差异性造成耕地质量空间变异性的特征规律.在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方法方面,不仅要借助传统的学科方法,还要引进遥感信息识别技术、地理空间分析技术、空间尺度分析技术,以提升基于农户决策行为的耕地质量评价研究水平.  相似文献   

17.
刘洋 《西南农业学报》2006,19(5):867-870
重庆市三峡库区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生态脆弱区,耕地整理的作用在这一地区显得尤其重要。依据耕地整理目标和潜力评价的原则,以实践工作为基本,指出评价工作应从多指标综合考虑,提出耕地潜力评价体系应包括增加耕地系数、耕地产出提高率、投入产出比、林地面积比重提高率等方面,以期在评价工作中做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统一。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分遥感的县域耕地质量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耕地作为土地资源的精华,其质量变化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目前耕地质量监测技术存在监测范围小、投入大、效率较低等问题,难以实现耕地质量快速监测。本研究以中国自主高分遥感卫星数据及其他耕地相关数据为基础,依据"状态-压力-响应(PSR)"框架,从生产压力指标(PPI),耕地状态指标(LSI),社会行为指标(SAI)三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利用遥感反演得到耕地质量评价指标,快速获取耕地质量分布信息。以广州市从化区为例,对监测的耕地质量评价结果与实际耕地质量评价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利用本研究建立的监测模型获取的从化区耕地质量为11~16等的面积分别为98.89 hm~2、813.06 hm~2、4 994.10 hm~2、9 927.60 hm~2、5 630.21 hm~2和1 811.69 hm~2,总体精度达到77.84%,Kappa系数为0.720 9,模拟结果可靠。这为耕地质量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河南省近十年来耕地质量演变规律及其主要驱动力。[方法]采用农用地分等因素法评价河南省2002年和2012年耕地质量及其变化规律;采用相关系数法筛选影响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因素。[结果](1)近十年来全省耕地质量总体上有小幅提升,空间上存在未变区、下降区、提升区3种区域,耕地质量演变在空间上显示出"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规律,这种演变趋势是未来耕地质量保护和管理应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等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对河南省耕地质量提升贡献显著(贡献率达60%);(3)突变区与缓变区耕地质量演变的驱动力存在显著差异。[结论]以耕地质量评价为基础,进行耕地质量演变及驱动力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而且可为管理者制定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和政策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试点工作日前通过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财务司组织的专家评审。专家评审认为,试点工作所提出的技术规程和信息技术,系统先进,技术路线正确,可操作性强,可保证全国耕地地力调查与质量评价项目的顺利开展,建议国家加大投入力度,及早在全国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