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敦化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突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农村美丽家园。(一)制定和编修相关规划,完善规划体系。以乡镇总体规划的制定与修编为重点,确定村庄发展类型和建设标准,统筹安排和布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相似文献   

2.
正几年来,辽源市始终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辽源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为动力,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突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农村美丽家园。一、新农村建设阶段性成果近年来,在辽源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省新农村办的大力指导下,辽源的新农村建设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  相似文献   

3.
正自新农村建设以来,辽源市以新农村建设为统领,以美丽乡村建设为目标,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突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力发展农村社会事业,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努力打造宜居、宜业、幸福、和谐的农村美丽家园。一、高度重视高位推动,为辽源农村发展创造广阔空间辽源是典型的资源枯竭城市,面临转型和发展的双重考验。着眼于未来,辽源的发展空间在农村,潜  相似文献   

4.
<正>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习近平总书记在延边调研时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我州民俗文化资源和乡村旅游资源,以民俗文化为灵魂,以乡村旅游为载体,以现代农业为支撑,深入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与民俗文化、乡村旅游、现代农业融合发展战略,丰富美丽乡村建设内涵,提升建设品质,努力打造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的美丽乡村,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美丽幸福新延边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以来,辉南县以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坚持把美丽乡村建设与产业发展、农民增收和民生改善紧密结合起来,全面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具有长白山门户特色的美丽乡村,以提高农民生活品质、促进农村生态文明、提升群众幸福指数。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显成效。实施县级领导和部门包保制度,县级领导每月深入基层指导,促使乡镇  相似文献   

6.
《吉林农业》2015,(6):4-5
<正>2015年我省统筹推进美丽乡村、新农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总的要求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总体要求,以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为重点,深入实施新农村建设"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推动新农村建设再登新台阶、再上新水平、开创新局面。重点抓好10项工作:高标准推进410个重点村建设2015年410个新农村建设重点村重点配套建设项目达到"六通、六改、六建、三化"等标准要求,即:实现农村通路、通水、通电、通气、通电视、通信息网络,开展改住房、改  相似文献   

7.
《吉林农业》2015,(4):9
<正>近年来,通化市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为契机,以"三线一环"为重点的整治主线,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全市新农村建设全面向纵深推进,实现向美丽乡村的嬗变。科学规划,提高新农村建设整体质量。各县(市、区)坚持统筹建设、因地制宜、提升内涵、彰显特色的  相似文献   

8.
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措施,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美丽乡村。打造"美丽乡村"是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9.
正近年来,伴随着"千村示范、万村提升"工程和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持续开展,吉林省的农村面貌有了较大改观。着眼于生产发展和民生改善,当前要下大力气推进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在建设农民幸福家园和美丽宜居乡村方面取得更多成绩。抓好新农村建设,做好公共服务工作是抓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顺利进行有赖于公共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提高农村公共  相似文献   

10.
美丽乡村建设工程是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结合我县实际,必须深入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强化农村社会治理,推动和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生活改善和农村人居环境优化,着力打造生产发展、生态宜居、环境优美、社会和谐"宜居、宜业、宜游、村美、民富、人和"的美丽乡村,进一步提升麻江县建设品质。打造"美丽乡村"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的奋斗过程,需要各项制度的建立健全。  相似文献   

11.
本文作者通过调研,系统总结了商洛市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情况,指出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问题,提出了统筹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5个对策建议,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富裕,为建设创新、美丽、幸福商洛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建设美丽乡村,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升农民生活品质、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幸福农村、和谐农村的重大举措,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抓手。为确保在2020年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榕江县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定成效。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此项工作,本人依次为课题,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了深入调查,结合榕江县的县情,提出了榕江县建设美丽乡村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和"两美浙江"建设在欠发达地区的具体实践,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丽水市以"还权赋能"为核心,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推进资产资本化、流转市场化、使用有偿化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新途径、新模式,进一步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发展、农村和谐。  相似文献   

14.
《吉林农业》2015,(3):30-31
<正>吉林要美,农村必须美。繁荣农村,必须坚持不懈地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14年,全省本着"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建设齐头并进的总体要求,突出农村生产发展和民生建设重点,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创建美丽乡村为突破口,全面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综合提高农村居民人口文明素质,让农村成为城乡统筹的亮点和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2014年7月19日,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到吉林调研,考察了绿园区新农家村,对我省新农村建设给予了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永仁县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以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为抓手,实施"四美"工程,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截至目前,全县共创建省州级美丽村庄6个,创建省级生态文明村63个,外普拉村、中和村列入国家级传统村落...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15,(5)
<正>美丽乡村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统筹城乡区域发展、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的重要抓手,是扩大有效投资、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是优化农村居住条件、提高农民幸福指数的重要途径,是建设生态文明、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是打造美丽幸福首善之区的  相似文献   

17.
<正>五年来,通化市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突出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全面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有效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环境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新村貌不断提档升级。按照先基础设施、后环境整治、再提升田园景观的建设步骤,下大力气打造新农村建设升级版,开启美丽乡村建设创建示范。重点围绕"产业发展型、民俗特色型、旅游兴村型和环境优美型"四种模式建设新农村,经过几年的建设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正>为了加快推进物的新农村和人的新农村同步建设,增强新农村文化底蕴,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决定从2015年开始,全省组织开展百名文化专家进百村打造文化品牌活动,制定方案如下。一、总体要求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美丽吉林为目标,协调推进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和党的建设,坚持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文化提升并重、改善人居环境与弘扬农村人文景观并重、建设美丽乡村与丰富农村文化内涵并重,以建设美丽乡村为核心,注重挖掘历史文化、名人文化、古迹文化和民俗文化,  相似文献   

19.
正2018年2月24日,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在长沙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在会上强调,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把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作为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原则,把振兴乡村作为建设富饶美丽幸福新湖南的一个重大任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省委副书  相似文献   

20.
<正>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战略部署,根据《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实施意见》(吉发〔2014〕21号)精神,制定我省2015年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实施方案。一、基本思路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重点整治建设任务,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吉林为根本要求,坚持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镇化发展、与新农村建设、与农业生产力水平同步推进的原则,从治理冬春垃圾入手,在高标准推动421个重点村的辐射带动下,以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以农村生活垃圾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