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微格教学是一种参与人数少、时间短的小型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中,利用现代的录音、录像媒体,以反馈和评价为依据,以训练某一技能为目的的教学方法.为了使微格教学达到最好的效果,从实际教学角度出发,通过在微格摄像过程中恰当的运用推、拉、摇、跟、移镜头技巧,实现突出教学细节,追求画面“从局部到整体”的变换效果,展示受训者的横、纵向空间,说明起幅与落幅画面之间的空间联系,跟踪被摄主体,配合拍摄特写,采用不同的视角进行拍摄等效果.利用稳定的中景镜头有利于对场景的整体把握,可以避免由于执教者的快速移动、视角的频繁转换、课堂演示等因素的影响而丢失画面.摄像技术是微格教学中的关键技术之一,注意摄像技术的特点,掌握摄像技术的正确应用,才能将微格教学的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相似文献   

2.
拍摄是电视节目制作的第一个技术步骤。由于技术运用和表达要求的差异,电视摄像大致可以分为新闻(纪实性)摄像和虚构(创造性)摄像两大类。新闻摄像侧重于新闻性,不在影像美学方面有苛刻要求,在特殊情况下,尤其是突发事件现场,有时甚至连画面稳定、亮度等基本技术要求都可以忽略,最为遗憾也是最为可贵的是,新闻摄像不能重新而来,除非是不影响新闻性的组织拍摄。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在师范生微格教学采用的一系列改进措施,即以学生互相观摩教学、互评教案和教学、抓住重难点、少量多次等方法改进微格技能训练方式,提高教学技能的一些体会,取得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相似文献   

4.
扛麻袋     
<正>本文中的三幅插图拍摄于四五十年以前,表现的是当年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知青,在夏季麦收时节的场院上扛麻袋做囤时的情景。画面中所展现的劳动场面,对于我们来说是那样的熟悉而亲切。看到这些生动的画面,使我不禁想起了许许多多当年的往事。那些未曾摄入镜头的画面,也一幅幅展现在了我的眼前。思绪随着画面的展开,被带回了那遥远的过去,仿佛自己回到了阔别的连队,来到了日夜奋战的麦场。麦收时节的场院上,处处呈现着一派丰收的景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摄像解析法,对获得2011年全国长投公开赛女子链球冠军张文秀的投掷技术进行拍摄、解析,对单、双脚支撑时间、旋转阶段时间特征、速度及加速距离变化、链球的旋转半径等进行运动学分析并与国外优秀女子链球运动员相比较,收集数据并作统计学处理。从录像和数据分析中,找出张文秀旋转技术上的不足,针对问题提出了改进旋转技术的建议,为训练提供参考,为提高我国链球运动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实践教学是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也是非常重要的人才培养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劳动就业能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受到时间、空间、成本等限制,现代农业技术专业诸多重要生产实践难以开展.为解决现代农业技术专业实践教学难题,有效提升学生专业技能,本研究利用智慧农业虚拟仿真教学平台,通过构建"校内实验实...  相似文献   

7.
运用分形理论从空间形态视角基于分形维数模型对1995-2015年三峡库区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形研究.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研究区土地利用斑块分形维数均小于临界值1.5,分形维数平均值由1.162 1下降至1.126 6,整体空间形态随时间变化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②1995-2015年,耕地斑块分形维数呈增加趋势,空间形态趋于不规则,空间结构趋于不稳定,林地、水域和草地分形维数呈降低趋势,空间形态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③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分形维数呈"先升后降"趋势,由于上升幅度均小于下降幅度,因而建设用地和未利用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规则,空间结构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8.
旅游英语作为一种实用型英语,以旅游专业知识为基础,属于专门用途英语的范畴。而模块化教学是先确定一个中心,再将相关知识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按照规定的目标进行学习。从ESP视角切入,主要探讨旅游英语教学中引入模块化教学的可行性;事实上,这种模块化学习正是利用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累积部分,构建整体;拆分整体,细化知识,从而达到教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观察与体验在建筑设计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空间建构正是以模型为手段的建筑设计研究方法,即从模型空间的构建过程认知空间,明确不同建筑空间、建筑材料和技术的逻辑关系带来的不同体验。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建筑设计中空间建构教学的模式及特点,旨在以此为新视角来更新设计和教学能力。  相似文献   

10.
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园艺技术专业6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科学构建了基于微格教学原理与方法的园艺专业技能训练的优化设计实验方案;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证明,采用微格教学法进行园艺专业技能训练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教学法,对园艺专业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有效提高非常有利。同时,针对微格教学在专业技能培养中的推广应用,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一、加强科技培训力度,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利用冬闲时间深入乡村进行科技培训,共举办棉花等各类培训班108期,参加科技培训的干部、群众达7000人次以上,发放技术资料1000余份,病虫害预测预报16期580份,协助广播电视局拍摄"农事顾问"、"农业科技新天地"等农业电视片,适时为农民进行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技术服务等多种形式,提高了农牧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2.
信息化教学改革是"互联网+"背景下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等一系列的整体改革。该文从教学分析、策略选择、过程实施和教学总结等方面提出了高职水产养殖技术专业《水生观赏动物养殖技术》课程中"水族箱生态系统构建"项目的教学设计方案,总结了教学创新效果,旨在为涉农高职院校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以河南农业大学郑州市文化路校区为例,在校园内选取70个样点,采用植物冠层仪(CI-110)拍摄了107张鱼眼镜头照片获取SVF数据,分析校园内各场地空间围合程度,并在Rhino软件中建立校园模型,使用Lady-bug参数化插件,模拟校园场地的日照时长,找出其对绿地生长所需生态因子的影响.最终从城市局地气候、城市空间组成...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适合农业教学素材拍摄的数码相机选购与配置,从景深运用、特定拍摄、运动拍摄、光向运用等方面阐述了数码单反相机在农业教学素材拍摄中常用技巧,并结合实际经验就摄影过程中曝光、星茫效果、光圈与快门运用、图像质量控制以及相机保护等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具体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影视作品摄影的特殊镜头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影视拍摄图像处理效益,为影视作品拍摄更好的发挥出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本文将根据影视作品摄影的特殊镜头应用特点,对其在影视作品摄影方面的运用意义及途径等做进一步阐述,以此为更为科学的采用特殊镜头开展影视作品摄影提供参考性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2012—201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为样本,综合运用DEA模型和Malmquist指数,分析中国农产品物流综合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①静态角度,在观测期内,中国农产品物流综合效率整体偏低,时间上呈"W"字形走势,空间上呈显著的东高、中次、西低的阶梯状空间分布格局;②动态角度,从全国整体层面看,农产品物流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上升趋势,技术进步是促进其增长的首要因素;从区域层面看,全要素生产率增长速度呈中快、西次、东慢的格局;③纯技术效率较低且增速缓慢是制约中国农产品物流业整体发展的关键因素。最后,结合研究结果,为改善中国农产品物流效率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甘宁  沈彦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252-255
结合国家战略,从以人为本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视角探讨"多规合一"的城乡空间优化布局体系.以国家级湘江新区为例,分析其城乡空间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并在剖析生态文明与"多规合一"关系基础上,以人文本,从发展与保护协调、布局与功能配套、集约与生态并重等方面指出生态文明对"多规"空间布局的要求,从而提出以生态为导向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重构的总体思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经济社会发展评价、区域间协调发展等方面分析空间发展条件,进而确定空间管控分区和要素布局体系,以及其他规划与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的衔接.探索城乡空间格局可持续构建、城镇建设用地集约高效、生态底线控制与城镇边界合一等具体策略.  相似文献   

18.
风景园林设计过程中,时间、空间和人性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设计过程应该以这三个方面的良好结合为思考方向,抓住主要矛盾,综合协调空间、时间与人性,创造富有人情味、富于变化的可持续人居环境.本文主要从规划设计方法论方面对现存问题做一剖析,并提出风景园林设计的要点,以保证空间、时间、人性的合而为一.  相似文献   

19.
以空间为视角,以"农民上楼"为案例,说明了村民居住空间变化对其社会关系的影响。一是,积极性行动的空间性到场等因素为农村整体社会关系的维持提供了契机;二是,居住空间中阻碍因素影响下的空间定向使得村民主动寻找容纳传统礼俗活动的交往空间,礼俗集体社会关系的内核得以保留;三是,社交性行动的空间性到场将文化广场建构为社交场所,这种公共空间中密切的社会关系对居住空间中的社会关系实现了有益反哺。上楼后的农村社会关系呈现一种总体维持不变情况下的局部多维度及非线性的转变。  相似文献   

20.
以隐喻认知机制为支点,用原型范畴化理论对英语介词"from"的空间隐喻拓展进行认知研究.介词"from"是以"空间"原型为认知参照点,以隐喻为认知机制,利用家族相似性不断向外拓展和延伸,最终实现从空间概念的始源域到非空间概念的目的域的映射,即从空间域拓展到时间域、状态域、范围域、原因域、否定域以及其他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