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6 毫秒
1.
昆虫卵黄蛋白的研究是近年来昆虫生理学和生化学最活跃的领域之一。桑蚕是鳞翅目昆虫,其卵黄系统和其它昆虫有所不同,卵黄蛋白质主要包括三种蛋白质分子,即卵黄磷蛋白(Vitellin,简称Vtn)、卵特异蛋白(egg-specific protein,简称ESP)和30K道尔顿蛋白(30KDa protein,简称30KP)。自7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对它们的生物合成、理化性质、激素调节等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但对桑蚕三种卵黄蛋白的生理功能却缺乏详细的报道,且前人的研究多局限于某一蚕品种,从未对不同蚕品种间三种卵黄蛋白的含量、组成及在胚胎发育中的  相似文献   

2.
柞蚕胚胎发育期蛋白质的2D-PAGE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SDS-PAGE和2D-PAGE技术分析柞蚕胚胎期不同发育阶段的蛋白质组成和含量变化,为从蛋白质水平探讨柞蚕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顺序表达模式积累基础信息。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在柞蚕胚胎的发育过程中共分离到相对明显的32条蛋白带,包括分子质量约70、60、30 kD的高丰度蛋白条带,随着胚胎的发育,这些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而40、15 kD左右的蛋白质含量逐渐增加,到孵化成蚁蚕(324 h)时,分子质量约70、60 kD的蛋白条带基本消失。进一步分析柞蚕胚胎发育不同时期蛋白质的2D-PAGE图谱:蛋白点数量随胚胎发育逐渐增多,胚胎发育12 h检测到370个蛋白点,胚胎发育300 h的蛋白点达到422个;胚胎发育132 h及276 h的蛋白点与胚胎发育早期36 h蛋白点的匹配率分别为52.4%和28.4%。此外,孵化蚁蚕总蛋白2D-PAGE图谱与胚胎期相比存在较大差异。研究结果提示,柞蚕胚胎发育前期,从胚胎形成期到附肢发生期(12~60 h),蛋白质种类相对较少,且变化不大;胚胎发育的气管形成期(228~276 h)开始,蛋白质种类变化剧烈,偏酸性蛋白质增加,蛋白点的匹配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柞蚕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转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免疫扩散和脂蛋白染色方法证实柞蚕印黄原蛋白系雌性所特有.卵黄原蛋白的免疫学一致性也得到确定.柞蚕卵黄原蛋白在进人预蛹期开始出现于雌体血淋巴中.在整个蛹滞育期间.卵黄原蛋白含量约为血淋巴总蛋白的50%;在成虫发育期印黄原蛋白含量剧降,与此同时.卵黄蛋白含量则激增,约占卵黄总蛋白的80%.卵巢摘除导致血淋巴印黄原蛋白含量剧增.  相似文献   

4.
测定了柞蚕吐丝当日至化蛹第 1日不同日龄雌体脂肪体和吐丝期第 5日雄体RNA的含量。雌体RNA的含量随发育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吐丝第 5日达到高峰 ,脂肪体RNA的含量为 2 4 1μg/mg,化蛹当日脂肪体RNA的含量开始下降。雄体中的RNA含量甚少。柞蚕体液SDS PAGE分析结果 ,吐丝当日已出现卵黄原蛋白 ,随日龄的增加而增加 ,第 5日达到高峰 ,化蛹当日有所下降 ,这与测定的脂肪体中RNA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Northern印迹分析的结果表明柞蚕雄体中的RNA并非是卵黄原蛋白mRNA ,卵黄原蛋白的表达具有时期特异性和性特异性。证明了柞蚕卵黄原蛋白的合成与家蚕和惜古比天蚕一样 ,从吐丝期到蛹初期的脂肪体卵黄原蛋白mRNA的增加和体液中卵黄原蛋白量的增加的时期一致。  相似文献   

5.
以柞蚕5龄幼虫为材料添食柞蚕微孢子虫(Nosema pernyi,Np),通过测定与分析不同性别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和组成变化的差异,为探究柞蚕对柞蚕微孢子虫感染的免疫应答提供依据。感染柞蚕微孢子虫的不同性别柞蚕5龄幼虫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随蚕体发育进程出现不同的变化:雌性个体与雄性个体分别在添食Np后24 h与48 h,血淋巴蛋白质含量极显著增加(P<0.01),且持续至添食后96 h,其中雌性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又极显著高于雄性个体(P<0.01);在添食Np后120 h,雌、雄个体的血淋巴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SDS-PAGE分析表明,添食Np后的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组成与对照组基本一致,均显示出20条分子质量在20.1~97.2 kD的蛋白条带,其中雌、雄个体在添食后96 h,大小约44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大小约28 kD的蛋白条带雌性个体在添食后144 h、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 h明显加深,且雄性个体在添食后120~168 h大小约42 kD的蛋白条带明显加深,但在添食后192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研究结果说明Np侵染后,柞蚕5龄幼虫血淋巴蛋白质的含量及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并且雌雄个体间的变化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从组织学观察多滋式卵管卵的发育在家蚕上分为:球状期、杯状期、滋养细胞退化期、卵壳分泌期和完成期等七个时期(小泽,1959)。吴必强(1964)在研究饰腹寄蝇胚胎发育的过程中将卵管内卵细胞的发育分为五个时期即球状期、杯状期、半球状期、卵黄细胞退化期和完成期。本文根据柞蚕卵管内卵细胞的发育及多糖类的分布初步分为九个时期。  相似文献   

7.
正鸡蛋营养很丰富鸡蛋的蛋白质品质仅次于母乳,在人体中消化利用率很高,是食物中最优质的蛋白质之一。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  相似文献   

8.
家蚕卵和幼虫、蛹、蛾血液蛋白成分的电泳观察与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蚕卵和幼虫、蛹、蛾血液蛋白成分的电泳观察与比较张剑韵,黄龙全,徐永镇(安徽省农业大学蚕桑系)家蚕卵黄蛋白质是胚胎发育的重要素材和能源物质。它的形成主要通过卵母细胞从雌蛹血液中摄取并积累。探讨家蚕一生主要蛋白成分的变化和生理功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这...  相似文献   

9.
徐世清  陆星垣 《蚕业科学》1989,15(4):233-235
<正> 家蚕卵内含有保幼激素活性物质(Gharib,B.,et al,1983).向家蚕滞育性卵内注入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5能促使滞育性胚活化(徐世清等,1989).然而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蚕卵内发育胚有何影响至今还不清楚.在半翅目昆虫菩提蝽中,Slama,K.(1974)报道过用昆虫保幼激素类似物处理卵发生期的雌虫或刚产下的卵,能够抑制卵内胚胎的发育,为了探讨保幼激素类似物对家蚕卵内胚胎发育的影响,做了以下试验.  相似文献   

10.
鸡蛋是一种最为普遍的食物过敏原.蛋清是引起过敏的主要因素,目前已经证实蛋清中含有4种蛋白质具有过敏原性,分别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转铁蛋白和溶菌酶.其中,卵类黏蛋白是引起免疫反应的成分,当体内摄入卵类黏蛋白后,血液中会产生更多的IgG与IgE来对抗它.卵白蛋白是蛋清中的主要蛋白质,含有8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以及人体必需的金属微量元素.鸡蛋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其中一些属于具有生物活性的功能蛋白,如卵黄高磷蛋白,它是鸡蛋中已知磷酸化程度最高的蛋白质,具有的多种功能特性包括抗氧化性、乳化性、热稳定性、抑菌性等.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性质使之在食品工业和医学领域具有良好的开发价值和应用前景.卵类黏蛋白、卵白蛋白、卵黄高磷蛋白3种蛋白无论是在食品加工还是医药应用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专题对这3种功能性蛋白的结构、理化性质、分离纯化、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详细阐述,期望通过对其功能的深入研究,进一步拓展应用领域.1 卵类黏蛋白的结构鸡卵类黏蛋白的鸡蛋蛋清中存在的一种糖蛋白,饮食20%~25%的糖基组分.卵类黏蛋白约占蛋清蛋白问题的11%,由18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为28ku.经过化学去糖基化后,卵类黏蛋白包括分子量从20.7~21.5ku的5个亚型.分子包含3个独立的结构域,这3个结构域连续排列,分别称为结构域Ⅰ、结构域Ⅱ、结构域Ⅲ.各结构域间由分子内二硫键连接,卵类黏蛋白中存在9个二硫键.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热空气、大肠杆菌K_(12)D_(31)诱导柞蚕蛹(Antheraea pernyi)血淋巴溶菌酶活力提高的最适条件以及从柞蚕蛹免疫血淋巴中提取溶菌酶.以Sephadex G-50和CM-Sepharose柱层析法从柞蚕蛹免疫血淋巴中提取溶菌酶,并首次获得柞蚕蛹溶菌酶结晶,溶菌酶制剂比活力达到57353单位/mg蛋白,提高了257倍,总活力回收79.2%.首次应用选择性热变性,等电点沉淀、DEAE-纤维素离子交换层析、包被甲壳素-纤维素亲和层析等分离技术从柞蚕蛹免疫血淋巴中提取溶菌酶.溶菌酸制剂比活力达25 375单位/mg蛋白,提高了140倍,活力回收51%.用15%、pH4.0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和3.0-100%.pH6.7-8.9SDS-PAGE鉴定了酶制剂的纯度,并测定了柞蚕蛹溶菌酶的部分氨基酸组成.  相似文献   

12.
柞蚕是以蛹滞育越冬的昆虫之一,研究滞育蛹及非滞育蛹的蛋白质种类及含量的变化规律,有利于其滞育机理的解明。通过SDS-PAGE获得滞育与非滞育雄性柞蚕蛹的蛋白质图谱在分子质量16~105 kD范围内均出现清晰的25条带,其中大小为79、54、48、29 kD的蛋白质表达量较高,79 kD的蛋白质为高丰度表达的大分子质量蛋白质;采用2D-PAGE技术分析,在滞育蛹蛋白质样品中检测到的总蛋白质斑点数为400个,非滞育蛹蛋白质样品中检测到的总蛋白质斑点数为619个,非滞育蛹蛋白质斑点明显增多,二者蛋白点匹配率仅为37%,蛋白质的等电点变化剧烈,差异性较大,匹配率较低。研究结果提示柞蚕蛹滞育过程中蛋白质的数量和种类发生了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采用放射免疫法(RIA)检测了柞蚕蛹暖茧阶段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在雌雄蛹中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但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有一个峰,整体蛹20-羟基蜕皮酮有两个峰。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与积温为曲线回归关系(p<0.01),血淋巴20-羟基蜕皮酮的含量变化可作为鉴别蛹体发育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家蚕二化性品种的卵滞育与否受上代环境影响,25℃高温明催青将产滞育卵,而15℃低温暗催青将产非滞育卵。为探究催青温度调控二化性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对从家蚕卵巢细胞中克隆的家蚕滞育激素受体基因(Bmdhr)的5种cDNA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Bmdhr基因的5种cDNA由相同的mRNA转录本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而来,其中Bmdhr mR-NA-1与Bmdhr mRNA-2编码的氨基酸序列相同,Bmdhr mRNA-4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与家蚕滞育激素BmDHR-1的序列相似度达99.2%。将家蚕二化性品种秋丰的蚕卵用蛾区半分法分成2组,分别以15℃暗催青和25℃明催青,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催青温度对家蚕不同发育时期及蚕体组织中Bmdhr基因mRNA转录的影响。结果显示:Bmdhr mRNA-1主要在蛹期卵巢中表达,在对滞育激素最敏感的化蛹后4 d时,其转录水平急速上升至峰值,并且高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低温催青;Bm-dhr mRNA-4主要在各发育时期的蚕体血液中表达,特别是在高温明催青条件下,其在蛹期血液中的转录水平是低温暗催青的7.7倍,说明BmDHR-4可能是决定家蚕二化性品种卵滞育与否的关键因子之一;Bmdhr mRNA-5在化蛹后2~3 d的卵巢中转录水平高,且低温催青的转录水平高于高温催青,化蛹后3 d其转录水平开始下降,至化蛹后4~5 d 2种催青处理间的转录水平无显著差异。研究结果为阐明家蚕滞育的分子机制积累了实验数据。  相似文献   

15.
柞蚕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及溃疡病病原菌的杀菌作用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首次报道柞蚕(Antheraeapernyi)抗菌肽对柑桔黄龙病病原类细菌(BacteriallikeOrganism,BLO)及溃疡病黄单胞菌(XanthomonascampestrisPVcitriDye)的杀菌作用,分别在平板培养基上用孔穴法注入5—10μl免疫血淋巴,则出现明显的抑菌圈。用纯化的抗菌肽10μg/ml处理BLO及X.citri20─60min,用电镜及激光共焦扫描显微镜观察到病原菌细胞膜的损坏、内容物泄出乃至死亡的过程,对抗菌肽的杀菌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柞蚕育种是柞蚕研究的一个重要环节,相对于家蚕等其他物种来说,柞蚕育种技术相对落后。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分子标记技术不断完善,并应用到多个物种的育种工作中。简述了分子标记技术种类,原理,特点及研究成果,并比较几种常用标记方法,尝试从中找出更适合柞蚕的分子标记。介绍了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概况,对柞蚕分子标记技术的前景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试验采用正已烷处理法(S2)和水煮处理法(S3)两种工艺对蚕蛹粉(silkworm pupae meal,SM)进行脱脂处理,以未经任何处理的蚕蛹粉(S1)为对照,通过比较三种蚕蛹粉物理性状、常规营养成分、氨基酸组成及必需氨基酸评分和脂肪酸组成,评价两种处理工艺对蚕蛹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己烷处理的蚕蛹粉无臭,无色,容重、粗蛋白、粗灰分含量显著提高(P<0.05),粗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水煮处理法对蚕蛹粉脱脂和脱色效果甚微(P> 0.05),但有除臭效果。正己烷处理后显著提高了蚕蛹粉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和鲜味氨基酸含量(P<0.05),且处理后的蚕蛹粉更接近FAO/ WHO 规定的理想蛋白源标准。正己烷处理显著影响蚕蛹粉脂肪酸组成,其中C18∶0、C18∶2n-6水平较其他两组显著提高(P<0.05),C18∶3n-3水平显著降低(P<0.05),C18∶1n-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S1),但与水煮法组(S3)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正已烷脱脂不但操作简便,费用低廉,且可以达到除臭、脱色、脱脂、生产优质蚕蛹蛋白粉应用于饲料工业中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诱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龙全 《蚕业科学》1992,18(1):25-29
探讨了植源性蜕皮激素对家蚕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诱导作用。结果表明:植源性昆虫蜕皮激素可以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形成成熟卵;其成熟卵,经人工单性生殖处理表明,具有和正常卵相同的生理活性。在蜕皮激素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的过程中,保幼激素类似物具有拮抗作用,影响卵巢的增重。在苏5、苏6、苏5×苏6、苏3×苏4的不同蚕品种间,诱导结扎蛹卵巢发育所需的蜕皮激素剂量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9.
家蚕(Bombyx mori)线粒体DNA的经济快速提取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碱裂解法进行了改良,采用不同pH值的均浆缓冲液从家蚕5龄幼虫后部丝腺.蛹和卵中提取mtDNA,调查其得率和纯度,建立了家蚕线粒体DNA经济快速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