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为唯一氮源,从江苏省沿海滩涂植物根际土壤中筛选到4株促生菌株,测定其ACC脱氨酶比活力、产吲哚乙酸(IAA)和产铁载体能力。结果表明:菌株SC-12在以ACC为唯一氮源条件下,其ACC脱氨酶比活力达0.087U·mg-1,且具有较强的产铁载体能力。通过菌株形态、生理生化特征和16S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为同温层芽孢杆菌(Bacillus stratosphericus)。种子发芽试验表明,菌株SC-12在100、200 mmol·L-1硝酸盐胁迫条件下,能显著促进辣椒、番茄发芽率和芽长生长。  相似文献   

2.
ACC脱氨酶活性细菌筛选及其对番茄初生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采用富集筛选法,以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 m inocyc lopropane-1-carboxylate,ACC)为唯一氮源,从不同蔬菜植株根围快速筛选出46株ACC脱氨酶活性细菌。其中菌株LA1、XG32、YC1的ACC脱氨酶酶活性较高,并可促进番茄初生苗生长,且浇菌液接菌促生效果好于浸种接菌。同时试验表明3株酶活细菌可以缓解0.5%NaC l和间隔5℃低温胁迫对番茄初生苗伤害的影响。B iolog系统鉴定LA1为恶臭假单胞菌B型(Pseudo-m onas putidab iotype B),菌株XG32为波纹假单胞菌(P.corrugata),菌株YC1为假单胞菌(Pseudom onassp.)。  相似文献   

3.
乙烯释放剂克服香石竹试管苗玻璃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香石竹(Diamthus caryphyllus L.)为试验材料,乙烯前体ACC和乙烯释放剂乙烯利为生长调节剂进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ACC对克服香石竹试管苗玻璃化有显著效果,并能一次成苗,正常试管苗的诱导频率达98%。从外部形态观察,茎叶充实度好,根系发达;茎横切面显微观察,茎内厚壁组织发达,细胞排列紧密;生理指标测定结果,蛋白质、干物质、叶绿素含量均高于玻璃苗,干物质为玻璃苗的1.7倍,叶绿素为玻璃苗的5.5倍。乙烯利培养的试管苗生长情况与ACC培养的相近。添加ACC、乙烯利的培养瓶中,乙烯释放量明显高于对照,说明乙烯对克服香石竹试管苗玻璃化有良好作用。  相似文献   

4.
用富集培养法,从农药厂的工业废水中分离到高效降解除草剂阿特拉津的AD26菌株,通过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该菌株被鉴定为节杆菌(A rthrobacter sp.).降解基因的PCR分析表明,AD26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trzN和atzBC,它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蔗糖或柠檬酸钠为碳源生长,将阿特拉津降解成氰尿酸,降解速度快但降解不完全.假单胞菌(Pseudomonas sp.)ADP是Waekea实验室分离的阿特拉津降解菌株,含有阿特拉津降解基因atzABCDEF,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柠檬酸钠为碳源(不能以蔗糖为碳源)生长.将阿特拉津降解成NH3,和CO2,降解完全但降解速度慢.在阿特拉津浓度为200 mg·L-1的无机盐培养基中进行的AD26和ADP混合培养表明,它们对阿特拉津的降解发生了互补和增强作用,两个菌株能在以阿特拉津为唯一氮源、蔗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而且生长和降解速率都好于单个菌株,培养72 h后阿特拉津去除率达到99.9%,其中76.7%的阿特拉津被降解成NH3和CO2.这表明由节杆菌AD26和假单胞菌ADP组成的混合菌株在阿特拉津废水处理和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中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5.
苯磺隆降解菌生长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苯磺隆微生物降解机制,从长期使用苯磺隆的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降解菌株,命名为BHL,研究了温度、初始pH值、通气量、碳源、氮源等因素对该菌株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磺隆降解菌的最佳生长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值7.0,苯磺隆质量浓度100 mg/L,装液量50 mL,Mg2+质量浓度200 mg/L;以酵母膏为氮源和以葡萄糖为碳源时,菌株BHL的生长最好;并且菌株BHL也能够以苯磺隆为唯一的氮源、碳源生长。  相似文献   

6.
滨海盐碱地产ACC脱氨酶细菌的筛选及根际促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山东省滨海盐碱区生态环境改良方式,从盐碱土壤中筛选具有耐盐活性的产ACC脱氨酶菌株。以ACC为唯一氮源富集筛选目标菌株并对其产酶活力、耐盐碱性、生理生化特性、对小麦种子发芽的促生作用等方面进行检测研究。结果显示,zhs2和zhs3菌株酶比活力分别可达0. 3167 U/mg和0. 2800 U/mg。筛选出的5个菌株均可耐受pH=9的环境,抗盐碱特性比较突出。初步鉴定,zhs1和zhs3与假单孢菌属Pseudomonas特征相符,zhs2、zhs4、zhs5菌株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特征相符。用5个菌种悬浮液浸种对盐胁迫下的小麦种子发芽有良好的促生作用,其中zhs2的小麦相对根长、相对芽长分别比对照平均提升26. 19、20. 08个百分点; zhs3比对照分别提升22. 29、24. 77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耐盐菌株的筛选及其促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1-aminocyclopropane-1-carboxylic acid,ACC)为唯一氮源,从辽宁省营口沿海产业基地的?根际盐碱土中,快速筛选出了82株具有ACC脱氨酶活性的菌落.其中7株的ACC脱氨酶活性较高,初步的耐盐检测发现洛菌株在6%盐浓度的TSB培养基中仍可生长,并且菌株对草籽生长有一定的促生作用.其中菌株GPI和GP2的促生作用最为显著,根系长度分别比对照提高29%和28%,且GP1和GP2的ACC脱氨酶比活力分别比作为对照的枯草芽孢杆菌的酶比活力提高了867%和719%.  相似文献   

8.
从长期施用多菌灵农药的土壤中,通过富集筛选,获得1株新的多菌灵高效降解菌株.通过生理生化实验和16S rD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该菌株,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纯培养条件下菌株的降解特性和粗酶提取液的降解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筛选所获得的菌株与Raoultella菌属的亲缘关系最近,将其命名为Raoultella sp.MBC,该菌株能在以多菌灵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中生长;25℃、pH7.0、200 r·min-1的最适生长条件下避光振荡培养72 h,多菌灵的降解率达到100%;在最适培养条件下外加氮源和碳源在培养后期均可以提高多菌灵的降解率,外加氮源对多菌灵的降解效果优于外加碳源;该菌体的粗酶提取液具有降解多菌灵活性,且多菌灵降解酶为诱导酶.研究结果为多菌灵污染土壤的生物修复和酶修复提供了材料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阿特拉津降解菌ADH-2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长期施用阿特拉津的玉米地中采集土样,通过富集培养的方法分离出一株能以阿特拉津为唯一碳、氮源生长的细菌ADH-2,结合生理生化特性及16S rRNA基因的相似性分析将其初步鉴定为节杆菌属(Arthrobacter sp.).该菌在10h内对100mg·L-1 阿特拉津的降解率为99.9%.外加氮源能促进菌株的生长,但对阿特拉津的降解有轻微的抑制作用.外加蔗糖和葡萄糖能显著促进菌株的生长,但对阿特拉津的降解表现出显著的抑制.而淀粉既能促进菌株的生长又能促进阿特拉津的降解.对其降解基因的初步研究显示,该菌含有trzN、atzB和atzC 3个阿特拉津降解相关基因.通过与本实验室另外两株阿特拉津降解菌比较,菌株ADH-2具有更好的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菌有拮抗作用的几丁质酶产生菌,以几丁质为唯一碳源进行几丁质酶产生菌筛选,然后通过平板对峙试验,从几丁质酶产生菌中筛选出1株香蕉枯萎病拮抗菌,通过形态特征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其为解淀粉芽孢杆菌并将其命名为DF.LB培养液测定的生长曲线显示24 h内该菌株生长达到稳定期;生物学特性数据显示该菌株在pH为5.15~8.94范围内生长良好,最佳pH为7.09;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脲(尿素);拮抗试验可见病原菌菌丝发生膨大,凸起变形,原生质外漏造成菌丝中空干枯.  相似文献   

11.
从长期施用阿维菌素农药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能以阿维菌素为唯一碳源、氮源和能源的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tandoii)AW1-18。研究了该菌株对阿维菌素的降解曲线、生长条件以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W1-18生长所需阿维菌素的最佳浓度为100 mg/L,最适pH值为7.0,温度为30℃,通气量为60 m L,细菌接种浓度为3%,培养至6 d时,该菌对阿维菌素的降解率可达76%。加入较低浓度的碳氮源,能促进该菌对阿维菌素的降解。  相似文献   

12.
从施用由猪粪堆肥制成的有机肥的土壤中筛选、驯化出一株能以氯霉素为唯一碳源的降解菌.经形态学特征观察及16S rDNA序列分析,初步鉴定该菌株属于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 sp.),命名为CAP_CXMF.通过控制单一变量探讨菌株的最佳生长条件以及不同外加碳氮源对降解菌降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氯霉素初始浓度为300 mg/L、接种量10%、温度20℃、转速160 r/min、pH为7时,该菌株对氯霉素的降解率达72.55%,添加一定量的酵母膏和葡萄糖后的降解率分别为73.15%和72.80%.该菌株对氯霉素有良好的降解性能,可以用于治理环境中的氯霉素污染问题,并为生物降解抗生素提供一种新的优势菌株.  相似文献   

13.
在土壤做支撑物的培养基中接种无核枣试管苗茎段进行培养,探讨土壤支撑培养基对无核枣试管苗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中含有不添加大量元素的MS培养基成分、15 g/L蔗糖和0.4 mg/L IBA时,可以形成正常的试管苗,虽然试管苗茎长和根长等指标明显低于琼脂支撑培养对照,但试管苗生根率明显高于对照,并达到95.8%。在土壤支撑的培养基中添加大量元素对无核枣试管苗的生根与生长有明显抑制作用,添加蔗糖则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结果可降低无核枣试管苗生产成本,并为其移栽的简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培养基,提高马铃薯试管苗的质量。[方法]配制了不同糖分含量的9种培养基对马铃薯中薯3号的茎段进行琼脂固体培养,观察试管苗的长势,研究不同糖分含量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糖分含量的培养基对马铃薯试管苗生长的影响较明显,试管苗的生长状况不尽相同。马铃薯培养基+1/4 MS(NH4NO3+KNO3+KH2PO4)+0.4 mg/L6-BA+0.1 mg/LIBA+30 mg/LB9+4%糖处理的马铃薯试管苗的长势最好,节间均匀,叶面积大,茎秆粗壮,无玻璃化现象,其马铃薯产量最高,其次是马铃薯培养基+0.4 mg/L6-BA+0.1 mg/LIBA+30 mg/LB9+4%糖、MS+0.4 mg/L6-BA+0.1 mg/LIBA+30 mg/LB9+4%糖2个处理。[结论]糖分含量为4%的培养基最有利于马铃薯试管苗的生长,苗壮、苗匀、苗齐,其保护地栽培成活率达100%,且马铃薯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5.
范秀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1):6318-6319,6401
[目的]为葡萄试管苗培养过程中的光照和氮素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地球葡萄试管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光照强度和NH4+-N、NO3–-N不同配比对葡萄试管苗的生长发育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随氮源中NH4+-N所占比例增加,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也相应增加。在光强为5 000 lx、NH4+-N∶NO3–-N为5∶5条件下生长的葡萄试管苗,叶绿素含量最高。在相同氮源条件下生长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升高。当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改良B5培养基配方氮素比例)时,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结论]在光照为5 000 lx、NH4+-N∶NO3–-N为0.8∶9.2条件下有利于葡萄试管苗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的积累。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人们对能在北方正常越冬的鱼腥草有利变异种苗的需求,以具有侧芽的嫩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鱼腥草变异植株侧芽的生长、生长芽的生根、试管苗生根的继代增殖培养,以及试管苗的移栽、扦插和定植研究。结果表明,MS+1.0 mg/L GA3+1.0 mg/L 6-BA+0.1 mg/L NAA是侧芽生长培养的理想培养基;1/3MS+0.6 mg/L IAA是生长芽生根培养和试管苗生根继代增殖培养的理想培养基。试管苗移栽成活率为95%以上,扦插成活率为87%以上。定植的试管苗保持了在北方能正常越冬的有利变异性状和其它所有鱼腥草的植物学性状。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定不同生长条件对枣树干腐病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了解菌株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该病菌对蛋白胨培养液的利用效果最好,分别在以蔗糖为碳源的无氮基础培养基和以KNO3为氮源的无糖基础培养基中菌丝生长最快;在27~31℃温度范围内菌丝均能正常生长,以31℃生长最快;光周期对其菌丝生长影响较小,24L和12L/12D条件下均能良好生长;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30~35℃,最适pH值为6,且只有在液滴中才能萌发,光照对其孢子萌发率的影响较小,但暗培养孢子萌发率大于光照培养。  相似文献   

18.
为了提高甘薯脱毒试管苗的移栽成活率及简化移栽方法,以土壤、细沙及泥炭土混合物取代琼脂为支撑物的甘薯脱毒试管苗培养基对试管苗进行培养测定其成苗率,以及对试管苗不同移栽方法的研究。结果表明:以土壤混合物为支撑物的培养基培养试管苗35 d后,均能较琼脂支撑培养基提高试管苗成苗率,明显提高了试管苗的茎粗、叶片数、株高等,形成壮苗;同时,脱毒试管苗带坨移栽大棚,空气相对湿度低至50%~60%的条件下,成活率均在92.8%以上,且较琼脂支撑物培养基培养试管苗移栽大棚降低环境条件,操作简便,减少移栽次数,缩短了从移栽至成活的生长周期,降低了生产成本。综上,本研究为脱毒甘薯产业化生产提供一种崭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外源脱落酸对黄独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研究了添加不同浓度脱落酸(ABA)对黄独试管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黄独试管苗在ABA浓度为0~1.6 mg/mL(0,0.4,0.8,1.6)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且在0和0.4 mg/mL时黄独试管苗长势最佳;当ABA浓度在3.2~6.4mg/mL之间时,黄独试管苗生长缓慢;ABA浓度为12.8和25.6mg/mL时,黄独试管苗不生长,其叶片及茎部出现枯萎甚至死亡现象,根部萎黄.由此可知,低浓度的ABA有助于黄独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高浓度ABA会对黄独试管苗的生长发育造成胁迫和毒害.  相似文献   

20.
一株羽毛角蛋白降解菌的鉴定与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长期堆积羽毛废弃物的土壤中分离到1株高效降解羽毛角蛋白的菌株JJD-1,该菌株能在以羽毛为唯一碳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克隆了该菌的16S rDAN序列(GenBank接受号:FJ765512),并以其同源性为基础构建了相关属种的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16S rDAN序列全长1489 bp,BLAST显示该菌株与微杆菌属同源;JJD-1菌株在进化关系上也与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聚成一族.特别是与Microbacterium sp.YK18的同源性最高,其序列相似性达99 %. 结合形态学、生理生化特征,将其鉴定为微杆菌属,命名为Microbacterium sp.JJD-1.该研究结果为研究和应用微生物降解羽毛提供了新的菌种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