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塔里木河上游地区植物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与3层土壤12个环境因子进行相关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物种多样性指数与20 ~ 6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质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60~ 100 cm深度的土壤有机质有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与3个层次的土壤含水量均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与60~ 100 cm深度的土壤pH值有显著的二次曲线关系;与60~100 cm深度的土壤SO42-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20 ~ 60 cm深度 的土壤Mg2+、Ca2+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60~100 cm深度土壤总盐有显著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新疆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土壤理化因子与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关系进行研究.[方法]根据野外典型群落的样方调查数据和对应土壤的室内实验数据,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结果]调查区内的植物群落归属于15个群落类型.各群落的组成简单,多样性指数值都较低,且不存在较大差异.有机质含量和pH是影响艾比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均匀度的主要因子.植物群落多样性的变异被土壤理化因子第一典型变量解释的比例仅为5.8;.[结论]土壤理化因子对植物群落多样性的解释比例相当小,这说明还有很多未被测定的土壤环境因子影响着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全面地对该地区的土壤微环境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3.
汪晓帝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521-1523,1526
对濮塘风景区植物群落的10个乔木样地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调查样地中共存在维管植物143种(含变种),隶属于101属,62科。该区群落以山胡椒(Lindera glauca)、茅粟(Castanea seguinii)和朴树(Celtis sinensis)重要值最高,分别为36.82、31.09、24.13。各样地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较高,分布均匀,其Simpson指数、Shannon—Winner指数、均匀度指数均值分别为15.069、3.16、0.82:对样地的植物生长型与物种多样性关系分析表明,群落内各层物种丰富度的大小顺序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群落总丰富度主要受灌木层丰富度的影响,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均为灌木层最大,乔木层和草本层的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nner指数变化不规则。  相似文献   

4.
对目前洛阳关林庙13 hm2范围内的植物群落进行调研分析,运用植物群落学方法,比较植物群落的优势度、重要值、Simpson指数等数据,结果表明洛阳关林庙目前存在维管植物24种,隶属于21属,17科.祠庙内优势树种为乔木,其中常绿乔木占整体植物群落的主导地位;洛阳关林庙内关羽冢样地物种丰富度指数高于祠堂样地,据此分析,关林冢物种丰富度相对较高.园内整体乔灌层Pielou均匀度指数均较高,说明关林祠庙园林绿地植物数量分布均衡,群落层次结构合理.  相似文献   

5.
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柞水溶洞风景名胜区地处秦岭南坡,植物区起源古老,种类繁多,植群落多样性丰富。区内植物落主要有16个类型,在对春丰富度,均匀度和物种多样性指数进行分析后得出它们多样性大小顺序  相似文献   

6.
荆州市西郊乡村沟渠湿地植物群落结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湖北省荆州市西郊乡村沟渠湿地植物种类、数量特征、物种多样性指数和植被类型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沟渠岸边植物种类分属17科35属39种,群落结构水平分布格局为斑块状;沟渠湿地植物10科16属18种,分为3种生活型,即挺水植物、浮水植物和沉水植物,其中挺水植物占有优势.降水、人为干扰和污染是影响水生和湿生植物群落生长和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7.
采用典型抽样法对北京市通州区部分公园绿地共计42个群落进行了调查,统计其树种组成,在计算各树种重要值的基础上分析了各公园绿地的生态优势度、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大光园和万春园生态优势度较高;生态公园和运河城市绿地具有较高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也较高。表明人工配置力度越大的群落其优势种地位越不明显,物种更丰富且分布均匀,更适合给人们创造活动空间。  相似文献   

8.
叶海跃  谢春平  汤庚国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35-17737
选择了南京地区的10个寺庭和10个寺园作为调查研究对象,运用植物群落学的方法,共记录维管植物146种(含变种),隶属于96属.63科。对各植物群落优势种群、物种丰富度、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相似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①寺庭和寺园的优势树种均为乔木。乔木在整个植物群落中占主导地位;灌木层(0.32株/m^2)的总体密度大于乔木层(0.21株/m^2)。寺园的乔木密度(2.4株/m^2)和灌木密度(4.5株/m^2)均大于寺庭。②寺园样地物种丰富度和Simpson指数均高于寺庭样地,反映了寺园样地为寺庙附属绿地,物种丰富度较高,群落层次与结构较合理;乔木层和灌木层的Pielou指数均较高,说明寺庙园林中各树种的数量分布均匀。③各寺园的相似性系数相对高于寺庭,但均未超过50%,反应了寺园中物种的种类相对丰富度较高,相对于树种较少的寺庭,树种重复出现几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林下植物群落数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黄土高原半湿润丘陵区不同森林类型林下植物群落的现状,为该区森林植被建设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标准地+样方"法,对黄土高原中部半湿润黄土丘陵区(延安)的林下植物群落进行调查,统计并计算林下植物群落的生活型谱、盖度、优势度及物种多样性。【结果】(1)小叶杨、白桦、油松、油松+小叶杨、油松+白桦林地林下植物生活型谱均以高位芽植物种占绝对优势,白榆、刺槐、沙棘、茶条槭和侧柏林地则以非高位芽植物为主。(2)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的总盖度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刺槐林(22.22%~22.65%)>油松+小叶杨林、白桦林、白榆林(9.78%~14.11%)>侧柏林、沙棘林、茶条槭林、油松+白桦林(3.72%~5.20%)>油松林(2.38%)。(3)林下灌木层优势植物种类因地而异,并以苦糖果(Lonicera standishii)、牛奶子(Elaeagnus umbellate)、杠柳(Periploca sepium)和白刺花(Sophora davidii)最为常见;林下草本层优势植物种类以羊胡子草(Carex riges-cens)占绝对优势,其次有冰草(Agropyron cristatum)、胡枝子(Lespedeza formosa)、野棉花(Urena lobata)和蒿类植物(Aremisia)。(4)林下植物(灌木层+草本层)总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和大小顺序为小叶杨林(7.29)>刺槐林、白桦林、油松林(6.03~6.61)>侧柏林、油松+小叶杨林(5.72~5.90)>茶条槭林、天然草地、油松+白桦林(4.44~4.85)>白榆林、沙棘林(3.49~3.50)。【结论】该区林下植物群落盖度及其物种多样性普遍不高,多数阔叶乔木树种林下植物群落要比针叶树种和灌木林丰富,所以在针叶林中积极引进阔叶树种形成混交林,是增加林下植物盖度及其多样性、维持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北京雾灵山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雾灵山固定标准地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分析比较了不同植物群落的结构特征及乔灌草各层的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①不同植物群落高位芽植物种类最多,地下芽植物种类次之,地上芽植物、地面芽植物和1年生草本植物缺乏。②植物群落乔木层层片结构差异明显,天然次生林层片结构复杂,以落叶阔叶中高位芽层片和小高位芽层片为优势层片;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以落叶针叶大高位芽层片为单优层片,层次结构简单。③雾灵山植物群落物种组成较丰富,在群落梯度上,总体物种丰富度指数大小顺序为群落Ⅰ>群落Ⅲ>群落Ⅱ。④天然次生林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一致,均为草本层>乔木层>灌木层;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变化规律为草本层>灌木层>乔木层。⑤天然次生林的草本层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大,乔木层次之,灌木层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最小;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不同生长型的物种均匀度指数没有明显的规律。  相似文献   

11.
洞庭湖湿地土壤动物群落特征与土壤质量的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洞庭湖湿地汉寿县青山垸、岳阳市君山农场、沅江西畔湖和湘阴县白泥湖乡4个地方的土壤动物进行了调查。定性、定量分析了土壤动物的群落结构、分布特征和季节变化以及退田还湖对土壤动物的影响,并对土壤动物与土壤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土壤动物与土地污染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土壤动物指标可作为监测土地污染程度的一个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2.
艾比湖流域土壤呼吸日变化及水热因子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研究干旱区植物群落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及影响因子,利用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LI-8100测定艾比湖流域四种植物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结合实测的温度、湿度因子,分析土壤温度、湿度,大气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对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胡杨、梭梭、芦苇、盐节木四种群落土壤呼吸速率日变化基本都呈单峰曲线.在日时间尺度上,胡杨群落、梭梭群落、盐节木群落、芦苇群落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上10和150cm高度处气温均表现为显著正相关.各群落土壤呼吸速率与不同深度土壤温度并没有固定的相关关系.不同的植物群落,对土壤呼吸起首要作用的温度因子不相同,且气温通过土壤温度对土壤呼吸的间接影响不相同.可用一元或二元线性函数来描述温度与土壤呼吸速率关系.各群落的土壤呼吸速率与地上10和150cm处空气相对湿度均呈显著负相关.在日变化尺度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气温、空气相对湿度共同影响了土壤呼吸速率,由温度和湿度共同拟合出的模型能解释土壤呼吸速率变化78;以上的原因.  相似文献   

13.
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入冬期土壤呼吸日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研究艾比湖湿地典型植物群落下土壤呼吸变化的规律,采用LI-840A土壤碳通量自动测定仪监测了入冬期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和柽柳(Tamarix ramosissima)植物群落下的土壤呼吸过程,结果表明:(1)典型植物群落柽柳和芦苇土壤呼吸速率在入冬期日变化呈现不对称单峰曲线,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1:00和13:00,最小值都出现在凌晨6:00;(2)全天土壤呼吸平均速率芦苇(0.162 μmol·m-2·s-1)小于柽柳(0.364 μmol·m-2·s-1),但在13:00-17:00时段,芦苇土壤呼吸速率高于柽柳,其余时段相反;芦苇土壤呼吸速率在22:00-10:00左右,柽柳在凌晨4:00-9:00左右均出现负值,表现为碳汇现象,其中芦苇碳吸收高于柽柳;(3)芦苇和柽柳土壤呼吸速率与5 cm处土壤温度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Q10值分别为2.69和2.04,显示出入冬期艾比湖芦苇植物群落土壤呼吸对土壤温度变化的响应更显着;两种植物群落的土壤呼吸与5 cm处土壤水分关系不显着;芦苇和柽柳土壤呼吸速率与近地表气温存在显着的线性关系,Q10值分别为1.89和1.64.  相似文献   

14.
对艾比湖湿地不同土壤梯度环境因子与梭梭(Haloxylon bunge)进行调查研究,并利用国际通用植被数量分析软件CANOCO4.5对其关系进行了冗余度分析(RDA)。结果表明,土壤深度、Ca~(2+)和SO_4~(2-)含量3个环境因子组合对梭梭生长特征变异的解释量达到52.3%,说明这3个变量是影响梭梭生长变异的重要因子,盐分是关键驱动因子。土壤深度与梭梭株高、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随着深度的增加,梭梭的株高、生物量逐渐增加,梭梭的长势越好,表明了盐分对植物生长的抑制作用。Ca~(2+)和SO_4~(2-)含量与梭梭生长特征呈显著负相关。因此,中度盐碱湿地生态恢复需要重点考虑盐分对植物生长的影响,防治土壤盐碱化和次生盐碱化是湿地生态恢复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5.
以1990、1998和2007年Landsat-TM影像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技术,采用最大似然法、土壤动态度和转移矩阵3种研究方法对艾比湖流域土壤盐渍地现状、程度和发展趋势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在1990~2007年,艾比湖土壤盐渍化程度日益加剧。其中,重度、中度、轻度盐渍地分别增加了1.40、89.60、476.16 km2,而非盐渍地减少了567.16 km2;重度盐渍地集中分布在阿拉山口附近及湖滨区上部,中度盐渍地主要位于湖滨区中部和接近外围下风区的沙漠地带,而轻度盐渍地广泛分布于艾比湖外围和绿洲的交汇处;面积增加最少的重度盐渍地主要由中度盐渍地部分转化,增加次之的中度盐渍地主要由轻度盐渍地部分转化,增加最多的轻度盐渍地主要由非盐渍地部分转化,而非盐渍地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对艾比湖流域多时段土地利用动态变化、景观格局以及土地利用转换方式对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进行定量分析,阐述艾比湖流域近18 a间的土地利用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效应.[方法]运用相关分析方法论证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及其效应.[结果]从艾比湖流域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来看,景观分离度的逐步降低、破碎度的先升后降、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急升缓增;生态系统价值的不断增多;通过生态环境指数模型分析及土地利用转换和生态环境质量贡献率的响应研究,艾比湖流域各土地类型转换时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的降低.[结论]艾比湖流域总体生态环境质量呈现出恶化的趋势;区域各类具有高生态价值的土地利用类型面积的扩大有利于整个区域生态质量的改善,但生态环境仍然比较脆弱,还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阿拉山口大风对地表土壤粒度分布的影响,本文选取阿拉山口风向影响下的阿拉山口地区(A区域),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B区域),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C区域)作为研究区,三个区域的表层土壤作为研究对象,以艾比湖湿地表层土壤粒度测试实验为基础,分析土壤粒度及空间分布的特征。平均粒径结果表明:阿拉山口区、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粒径分别为101.49 μm、77.54 μm、49.82 μm;偏度特征为:三个区域的偏度均值结果显示为正偏态,分别为为4.01(阿拉山口区域)、3.71(博、精河区域)、2.77(阿其克苏河区域)。土壤质地分级结果为:阿拉山口区土壤质地以粗砂为主,博河,精河下游河岸带以沙砾和粉砂为主,阿奇克苏河下游河岸带以粉砂为主。上述结果定量地揭示了阿拉山口常年的风力侵蚀作用及其人类活动对该区域表层土壤粒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别从拟合方程和CO2通量差值计算两个方面对棉花与芦苇的光合速率和土壤呼吸速率进行整合分析研究,旨在分别从光合速率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定量分析中寻找定性分析途径,探讨干旱区两大碳循环过程之间的异同,揭示干旱区棉花群落与芦苇群落植物光合和土壤呼吸对生态系统CO2源/汇效应的贡献特征.[方法]利用LI -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和LI - 8100自动土壤呼吸测量系统,于2009年6月、9月同步测定艾比湖地区棉花(Gossypium)和芦苇(Phragmites australis)群落光合与土壤呼吸速率时间动态及主要环境影响因子,在对二者日变化动态及水热因子对比分析的基础上,分别从拟合方程和CO2通量差值计算两个方面进行整合研究.[结果]棉花和芦苇的光合与土壤呼吸速率在午前(约07:00~11:00)与午后(约15:00~17:00)具有相同变化规律,正午(约11:00~15:00)植物通过自身调控使光合和土壤呼吸丧失同步性;棉花和芦苇群落白天具有不同的净光合日总量和土壤呼吸日总量特征,棉花为1.207×103和0.613×103 mmol/(m2·d),芦苇为0.346×103和0.612×103 mmol/(m2·d).[结论]共同作用于棉花与芦苇光合和土壤呼吸速率的影响因子,彼此之间表现出的相关性和差异性,可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两者同步变化时各自的特征;从芦苇群落到棉花群落不仅改变了植物光合和土壤呼吸的强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改变了土壤碳库、植物碳库和大气碳库比重,对干旱区碳循环过程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估与保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选取新疆西部生态环境问题突出的艾比湖区域为研究区,正确认识和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本质,监测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并加以恢复和重建,为干旱区生态脆弱性评价提供示范性案例.[方法]采用区域综合生态脆弱度模型评价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结果]研究区的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脆弱性,而且局部区域的脆弱程度在不断加强.[结论]根据对艾比湖区域生态脆弱性评价的结果,说明在人类与自然的交互作用下,艾比湖区域生态环境脆弱性总体上随时间的推移由低脆弱度向高脆弱度演进.提出研究区生态脆弱性分区恢复与保护的对策,其目的是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退化,使其朝着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