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一般情况下,母鸡在第一个产蛋周期完成后的脱羽是正常的,而在产蛋期内发生脱羽则属非常脱毛。无论发生哪种脱羽现象,均需经过3一个月,羽毛长齐后才会再正常产蛋,应多加预防。这里给广大养鸡场户以下几点提示。  相似文献   

2.
鸡蛋破损一直是困扰养鸡场(户)的一个难题。破损蛋既影响养鸡的经济效益,又污染设备和正品鲜蛋,是个不可忽视的问题。正常情况下,鸡蛋破损率一般在1%~3%,而有的养鸡场破损率高达6%以上,尤其是初产或产蛋后期表现更严重。因此找出高破损原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对提高养鸡效益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养鸡业的飞速发展,鸡病不断增多,尤其是养鸡场户的鸡出现产蛋下降及产畸型蛋的现象时常发生,有些场户有40%左右的鸡发生类似现象,给养鸡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为了尽最大可能避免类似损失,现把该病产生的原因及防制对策总结报导,供养鸡场户参考。1临床表现产蛋率下降10%~50%,产软壳蛋,无壳蛋,沙壳蛋,无黄蛋,蛋壳有螺纹状等。脸肿,头肿,冠和肉髯发紫,腿鳞片紫红色出血等。有的流泪,流鼻液,张口呼吸,咳嗽,喷嚏,气管罗音,甚至呼吸困难等。精神沉郁,腿软,羽无松乱,失去光泽。体温升高,食欲减退。神经症状,震颤,头扭曲,翅和腿麻痹,运动…  相似文献   

4.
产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突然下降的原因很多,养鸡场(户)应及时分析原因,采取措施,减少损失.  相似文献   

5.
<正>2008年入冬以来,山西省晋中、吕梁、临汾、运城等地区的养鸡场大量来我单位就诊,几乎都是一个问题,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的鸡突发产蛋下降,而且难以恢复,一时养鸡场人心惶惶,淘汰鸡的数量猛增,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找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殖业的兴起与发展,各种疾病发生率也呈上升趋势。而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频繁发生向人们敲响警钟。此痛可使产蛋鸡群产蛋率下降IO%~30%,蛋破损率达38%-40%,无壳蛋、软壳蛋可达15%,给养鸡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许多养鸡场(户)对这种病了解不多,又未采取预防措施,发病时措手不及,鸡群产蛋率大幅度下降。  相似文献   

7.
(一)改善鸡舍环境营造小气候蛋鸡最适宜的产蛋温度是13~25℃,而夏季气温一般超过25℃,因此,改变环境温度,为产蛋鸡群创造一个良好的小气候条件是安全度夏的当务之急。养鸡场(户)最简单的降温方法是:在鸡舍向阳面搭建凉棚,鸡舍周围种植树木及藤蔓类植物,让鸡舍顶部被植物茎叶覆盖起来,  相似文献   

8.
2007年,我们动物门诊处理了9起养鸡场、户饲养的5个品种产褐壳蛋成鸡以肿头为主要特征的疫病。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勇 《畜牧市场》2009,(9):35-35
鸡产蛋下降综合征又称减蛋综合症或产蛋率低下症,是由一种腺病毒(EDS-76病毒)引起,产蛋鸡以产蛋率迅速下降,产异常蛋且蛋品质低劣等特征的病毒性传染病。本病在规模化养鸡场发生较多,给养鸡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0.
200d以上的产蛋高峰鸡,并非什么奇特现象,深入养殖一线的业内人士,可能会遇见产蛋高峰达300d的养殖场(户)。  相似文献   

11.
限制给饲方法作为产蛋鸡的一项饲养管理技术,已在许多养鸡场当作调整开产日龄,改善产蛋性能,提高饲料利用率和节省饲料费用等而得到广泛应用。本试验就育成鸡在育成期,进行短时间的限制给饲,以及在产蛋后期限制饲料10%和20%,对产蛋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现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入冬以来,山西省晋中、吕梁、临汾和运城等地区的养鸡场大量来我单位就诊,几乎都是一个问题,产蛋高峰期和产蛋后的鸡突发产蛋下降,而且难以恢复,一时养鸡场人心惶惶,淘汰鸡的数量猛增,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为了尽快找到病因,笔者开展了调查研究工作,现报道如下:1流行病学及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杨贵坦 《中国家禽》1998,20(9):30-31
由于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鸡蛋的用途不同,对鸡蛋大小的要求亦不同。下面就影响鸡蛋大小的因素做一探讨,以使养鸡场户根据生产目的和市场需求控制蛋的大小,从而提高经济效益。1鸡的品种众所周知,不同品种鸡,甚至同一品种的不同品系鸡所产的蛋大小不同。大体型鸡要比小体...  相似文献   

14.
异常蛋辨析     
所谓异常蛋,是指禽类所产之蛋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与正常蛋不同者的总称。种禽所产的异常蛋不能做种蛋,非种禽所产的异常蛋有的也不能食用,因而异常蛋会给养禽业带来一定的损失。异常蛋从大的方面可分为外观异常蛋和蛋内异常蛋两种。 1.外观异常蛋 1.1大小异常蛋 1.1.1过大蛋 也称巨形蛋,一般重量比普通蛋重30%~70%,但也有超正常10多倍的特大异常蛋。如湖南省于忠华的鸡产下了一枚重700g的特大异常蛋(正常鸡蛋重54~65g);山东省曲金寿养的鹅曾多次产下375g(正常鹅蛋120~160g)的过大蛋。这种过大蛋多为双黄或  相似文献   

15.
鸡抢食、甩料造成的饲料浪费,在养鸡生产中普遍存在。据试验,蛋鸡产蛋高峰期,在限制日粮的情况下,喂鸡由一次加料改为分两次加料后,饲养日平均产蛋重增加3.22克,提高5.81%;蛋料比由1:2.256到1:2.132,饲料利用率提高5.5%;只日平均少浪费饲料6.86克。在当前蛋价偏低,料价偏高,产蛋高峰阶段仅有微利的情况下,效益仍然可观。此喂法易掌握,易推广,在人工加料的养鸡场(户)中,很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蛋(种)鸭产蛋下降综合征是指蛋鸭养殖生产中出现的以产蛋数量下降、产异常蛋(软壳蛋、畸形蛋、大小不均、蛋壳形状异常等)、无产蛋高峰或持续低产蛋率的产蛋现象,也称种(蛋)鸭产蛋异常。给蛋鸭养殖生产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须引起养殖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县蛋鸡饲养量每年达至700余万只.蛋鸡饲养已成为我县畜牛5业发展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但随着养鸡业的发展,一些养鸡场户饲养的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的情况时有发生,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产蛋鸡群易出现产蛋率突然下降现象。正常情况下,蛋鸡达80%以上的产蛋率时间可维持34周左右并逐渐呈下降趋势,属正常下降,产蛋率非正常下降则直接影响到养鸡的经济效益。由于引起产蛋率下降的原因比较复杂,造成的经济损失巨大,养鸡户通称为“产蛋下降综合症”。为了查清我县蛋鸡产蛋率下降的确切原因,我们从1996年3月-2001年5月连续对有关商品蛋鸡群和个别父母蛋鸡群产蛋率下降的原因进行了调查,同时对不同原因引起产  相似文献   

18.
在现实生产实践中,一些养鸡场(户)育雏成活率不高,青年鸡发育参差不齐,产蛋高峰维持时间不长,或产蛋率始终上不去,饲料利用率低,鸡群疾病不断,死淘率高,养殖效益较低。表面上看,与自己养殖技术水平不高、管理措施失当有关,但透过现象从本质上看,与养鸡场(户)的麻痹大意、盲目自大、虚荣爱面子、大局意识淡薄、消毒盲目随意及大大咧咧等不良行为不无关系,甚至是起着决定作用。养鸡场(户)要想经营好,提高养殖效益,必须纠正9大不良行为。  相似文献   

19.
自2006年10月份以来,笔者在为养殖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过程中,发现在平度的部分乡镇有较多的养鸡场在产蛋高峰或还未达到高峰时即出现产蛋下降,幅度一般为7%~40%,下降后恢复缓慢,有的鸡群产蛋率上升到  相似文献   

20.
产蛋性能低下,主要表现为到高峰期的鸡没有出现产蛋高峰,饲养至200日龄左右的日产蛋率还在60%~80%徘徊,或者虽上了高峰期,但维持的时间太短;产蛋异常下降主要表现为蛋鸡在产蛋期间产蛋率的突然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