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中国城镇化过程中村庄土地整理潜力估算 总被引:40,自引:8,他引:40
该文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创建了一个定量的数学模型来估算村庄土地整理净增加的潜力。估算结果表明,全国平均整理系数2010年为1.42~2.42、2030年为2.27~3.27,分别可净增加耕地面积173.81~296.58万hm2、279.10~401.86万hm2。通过对不同时间和不同生态区的整理系数比较,村庄土地整理潜力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规律。在时序上,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我国农村人口会逐渐减少,整理潜力逐渐增大;在空间上,东部和中部村庄土地 相似文献
2.
土地整理效益研究是土地整理理论及实践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土地整理活动对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社会发展等引起的效应,不仅可以丰富土地整理的理论,而且对规范与指导土地整理的实践活动也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土地整理具有效益的统一性,土地整理的经济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国民经济与整理区农户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功能与环境的影响;土地整理的社会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社会环境、社会经济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贡献与影响;土地整理的景观效益表现为土地整理活动对农村景观的影响;而土地整理的综合效益为土地整理经济效益、生态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与景观效益的综合。 相似文献
3.
与水土保持密切相关的土地整理项目其区域分布主要是在风沙区和山地丘陵区,其中以丘陵区为最多.论文选取处于丘陵区的河南省唐河县土地整理项目为研究区,从项目的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两个方面探讨土地开发整理中需注意的水土保持问题.坡度是丘陵山区造成水土流失的一个重要因素.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应基于坡度规划适宜的土地利用方式(1)0~3°为耕地,以增加有效耕地面积;(2)3~6°为果粮间作地,增加耕地的同时,结合水土保持发展经济林果业;(3)6°以上为林地,保持水土,为农业发展提供保障.此外,还要根据当地自然条件设计好梯田田块和田面,以防治水土流失. 相似文献
4.
在全国土地整理区划的基础上,对一级区和二级区的土地整理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提出在东部发达地区土地整理的方向是以市场为导向,建立以有机农业为特征的高标准农田,进行土地深层次整理;中部农业区土地整理面向我国大型现代化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建设,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作为该区土地整理的主要方向;西部开发区土地整理以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同加强农田基本建设相结合为土地整理的主要方向。同时,在一级区的控制下,分别探讨了全国22个亚区土地整理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土地整理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依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或城市规划所确定的目标和用途,采取行政、经济、法律以及工程技术等手段,对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调整、改造、综合治理,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的过程。通过土地整理,可以增加大量的耕地,缓解日益突出的人地矛盾。土地整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工程,必须做好加强宣传、科学规划、协调组织、筹集资金、完善政策、优质服务等项工作。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集约利用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城镇化建设是我国今后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城镇化的发展必将占用大量农地。同时,城镇化也加快了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转移,如若不重视对农地的集约利用,必将造成这些劳动力转移后剩下农地的粗放经营。我国农地有限,所以必须充分利用好每块农地。城镇化的发展为农地集约利用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要充分利用好这些条件,一方面加快发展城郊农业,集约利用城郊土地;另一方面要在远郊农村实施规模经营,增加农地产出,实现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集约利用。 相似文献
7.
土地整理中的生态服务价值损益估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土地整理所引起的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也必然会对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产生影响,分别从中国东、中、西三大地带中各选取一个土地整理项目作为典型案例,估算由于土地整理活动而引起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损益,可以为土地整理的决策提供定量依据,有助于实现土地整理的可持续目标。研究表明,3个土地整理项目在整理后总生态服务价值均有所减少,生态服务价值损失率最小为0.94%,最大达到23.63%,说明在中国土地整理实践中出现了忽视生态环境建设的问题。另外在3个项目区,土地整理后气候调节功能价值、土壤形成与保护功能价值、食物生产功能价值都有所增加,水源涵养功能价值、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和娱乐文化功能价值都有所减少,其他功能价值在不同的项目区变化不同。 相似文献
8.
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应分析 总被引:6,自引:8,他引:6
土地整理活动是一个重建生态环境系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将会对区域环境要素及其生态过程产生影响。该文将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归纳为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土地整理后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以及土地整理后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其中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会对土壤质量、水文环境、生物多样性、农田小气候等产生影响;未利用土地的开发、交通用地的增加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一化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可能会影响动物生态行为,同时会提高区域整体的环境美学价值。 相似文献
9.
土地整理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丹江口市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适当的土地整理方式、方法和技术措施,会对农田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导致环境质量下降。研究土地整理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对于在可行性研究阶段为项目决策提供支持,避免重大环境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湖北丹江口青塘河流域土地整理项目实例,将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用于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有效地将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11.
12.
论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 总被引:83,自引:33,他引:83
论述了土地整理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阐述了现阶段积极推进中国土地整理工作的重大意义,提出了中国土地整理的总体方略,明确了土地整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当前土地整理工作应突出抓好的若干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自2005年7月国家出台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开始,土地开发整理有了专门的行业标准。在此基础上,从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的重要性谈起,论述了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原因,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以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县/市尺度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评价——以浙江省温州市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提高县(市)尺度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评价效率、精度,降低评价成本的方法,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土地整治专项规划提供参考。[方法]以GIS全域空间分析方法为主的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评价技术方法体系,即基于区域"二调"更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农用地整治经验等国土数据成果,在现阶段县/市尺度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评价技术思想及技术原则下,先确定待整治农用地规模,再测算新增耕地面积,最后计算新增耕地系数,进而进行新增耕地潜力类型区划分。[结果]温州市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测算结果合理,且具有较强的实用性。[结论]该技术方法体系实现了从基础图件数据输入整理、到潜力测算评价、再到成果图表输出的程序化操作,不仅有效提高县/市尺度农用地整治新增耕地潜力评价效率,降低评价成本,而且紧密衔接于当前土地管理工作实际,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相关的基础理论为指导,认真研究相关标准,总结多年来土地开发整理的实践经验,界定了《土地开发整理工程建设标准》的内涵、定位、特性、应用及指导意义,同时对《标准》与其他相关规范、规程的关系等提出了个人的一些认识。 相似文献
18.
19.
研究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机理,对有效调动农民参与积极性,促进农地整治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社会资本"理论为指导,从信任、互动、网络、规范4方面考察农民的社会资本,利用湖北省和湖南省部分粮食主产县(区)的农户问卷调查数据,通过因子分析测算出农民的社会资本指数,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揭示了社会资本与农地整治项目农民参与行为的关系。结果表明:(1)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程度与其社会资本指数呈正相关关系;(2)社会资本中的社会信任因子、政治信任因子、情景互动因子、内生互动因子、社会网络因子、社会规范因子对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且作用程度存在差异;(3)政治信任程度不高、情景互动不足是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程度较低的主要原因,其次农民的社会网络水平不高、缺乏一定的内生互动、村庄内部尚未形成一定社会规范以及缺乏社会信任也将影响农民的参与行为。因此,应通过多种途径大力提升农民的社会资本,以提高农民参与农地整治项目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