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刘新民 《河南农业》2003,(10):16-16
绿豆生象虫,是件烦人事。绿豆一旦生虫遭蛀即成空壳,失去食用价值;再者,绿豆象成蛾后,会满屋乱飞,不卫生,不雅观,令人不悦。众所周知,大批库储绿豆主要是采用磷化氢薰蒸法防治绿豆象的。但对城乡居民讲,化学薰蒸法会污染环境,且不安全,多有不便。首先将绿豆晾晒干燥,放入清洁容器,按每公斤绿豆用食用植物油(包括米糠油、芝麻油、菜籽油、花生油、棉籽油等)3~6毫升,均匀地喷洒在绿豆粒上,用筷子或手按顺反两个方向,交替进行搅拌,务必使所加入植物油能均匀地粘附在绿豆表面,然后,按常规收藏。该法简便易行,安全、有效。在室温下,能使绿豆安全…  相似文献   

2.
4种植物性物质对几种仓库害虫驱避性的估价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选用4种易于取得的中草药、香料和食用油,分别对玉米象、赤似谷盗和绿豆象的驱避性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山柰、黑胡椒、米糠油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和绿豆象成虫及八角对玉米象成虫、赤拟谷盗幼虫都有明显驱避作用,其中山柰的驱避作用最强。当按0.3ml·皿(-1)的浓度拌小麦和绿豆时,处理48h,山柰对玉米象和绿豆象的驱避率高达100%;黑胡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86%;对绿豆象为80.5%;八角对玉米象的驱避率为78.2%。用滤纸法处理72h,山柰、八角、黑胡椒、米糠油对赤拟谷盗幼虫的驱避率依次为94.7%、84.3%、50.1%和33.2%。  相似文献   

3.
极限温度对绿豆象及绿豆种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仲建锋  万正煌  李莉  陈宏伟  伍广洪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3):2719-2722,2727
对绿豆[Vigna radiata(L)Wilczek]储藏期间害虫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各虫态对极限温度的耐受性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蛹和幼虫耐极限高、低温的能力均大于成虫和卵;蛹是绿豆象最耐低温的虫态,-5℃时完全杀灭蛹需要256 h,-10℃时完全杀灭卵、幼虫、蛹均需32 h,而杀灭成虫仅需8 h,-20℃防治所需时间较短,4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蛹也是绿豆象最耐高温的虫态;45℃处理下完全杀灭需要32h,而50℃防治见效较快,4h即可完全防治绿豆象;极限高温处理对绿豆种子生命力和萌发率均无显著影响.利用极限温度可有效防治绿豆象且对绿豆种子无影响,在保证食品安全、促进绿色储粮等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吉林地区绿豆象生活规律及防治的详细研究与总结,提出了对绿豆象的可靠、可行的防治方法,为绿豆、红小豆和豇豆等作物的农业生产部门和储存部门提供防治绿豆象的依据和方法,使这些部门及种植业者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吉林省绿豆象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经济有效地防治绿豆象对绿豆等豆类的危害,根据绿豆象的习性和发生规律,选择在田间对绿豆构成威胁的重要时期,使用具有熏蒸、触杀作用的药剂,对有豆象成虫活动的绿豆田进行处理。在室内用多种不同的药物和方法对接虫绿豆进行防治试验,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6.
采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对4种豇豆属食用豆的9个品种开展去皮和带皮豆粒对绿豆象的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绿豆象在绿豆、豇豆、小豆和饭豆上均能产卵,着卵量跟豆粒大小成正相关;受害情况存在差异,绿豆、小豆受害较为严重,豇豆次之,饭豆没有受害。绿豆象去皮豆粒的着卵量均比带皮豆粒减少,受害程度降低。  相似文献   

7.
绿豆象的辐照致死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60Co射线源对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的致死效果,以探索其用于防治绿豆象的可行性。通过60Co射线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辐照,辐照剂量为0、20、40、80、160、320 Gy。结果表明,60Co射线辐照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的LD50分别为19.16、21.19、31.86、73.27 Gy,表明绿豆象成虫对60Co射线辐照的耐受能力最强。高剂量辐照后绿豆生命力和发芽率都有所降低,但是差异不显著。320 Gy能有效抑制卵的孵化(孵化率0)、蛹的羽化(羽化率7.33%)、造成幼虫(死亡率100%)和成虫的死亡(死亡率90.67%)。建议采用320 Gy的60Co射线辐照作为有效防治绿豆象的参考剂量。  相似文献   

8.
苦皮藤素微粉剂对绿豆象种群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苦皮藤素制成微粉剂1和微粉剂2,以不同浓度混入绿豆中,研究苦皮藤素做粉剂对绿豆象种群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苦皮藤素微粉剂浓度达到4000mg/kg时,对绿豆象成虫15 d的校正死亡率郁为100%,120 d后的繁殖抑制率分别为9 4.74%和91.80%,能有效控制绿豆象成虫的危害,但对幼虫和卵的控制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南阳地区绿豆象发生与防治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绿豆是南阳地区的主要秋粮作物之一。近年来,由于推广了优良品种,加强了田间管理,产量和贮量显著增加,但与此同时,绿豆象的危害也日趋严重。据1987年在南阳地区多点调查,绿豆被害粒率一般11.3%~47.7%,严重的达95.3%,发展成为绿豆贮藏期的主要虫害,严重影响绿豆的贮藏和品质。为摸清绿豆象的发生消长规律,探讨经济有效的防除方法,1987—1990年,我们采取田间观察和室内饲养相结合的办法,对其  相似文献   

10.
吉林省绿豆象生活史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绿豆象各世代不同生育期的变化观察及不同环境下绿豆象活动的对比,对绿豆象这一农业害虫和储粮害虫的世代变化及生活史进行了细致观察。结合吉林省气象资料,利用绿豆象各虫态的活动积温范围归纳出绿豆象在吉林省的生活史和一年内发生世的代数。研究结果表明,在吉林省仓储绿豆中,绿豆象完成1个世代,所需最短时间为23 d,活动积温为574℃,最长时间为87 d,而活动总天数是153 d,由此可知,一年中经过一个生长季节,在仓储绿豆中绿豆象可以发生1.5~5.0代。在田间,绿豆荚自鼓粒至收获时间一般在8月1日至9月23日,逾50 d绿豆象可发生1.0~2.5代。经过田间观察,可以确认绿豆象在吉林省产卵时期比有关资料记载晚3~5 d,着卵部位均为鼓粒的豆荚上。为其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明确绿豆象最耐受高温的虫态,获得该虫态完全防控温度和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支撑。试验选择35℃、45℃、55℃3个温度对绿豆象的卵、幼虫、蛹、成虫分别处理30min、60min、90min、120min、150min、180min,测定不同温度条件不同处理时间后绿豆象各虫态的死亡率。结果显示:4种虫态中耐热性最强的虫态为绿豆象蛹期,绿豆象蛹期经55℃处理150min后,其死亡率达100%。因此,利用高温方法防治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吉林地区绿豆象的取食范围和田间来源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吉林地区绿豆象的取食范围与田间来源研究表明,不论是田间还是仓储,在吉林省地理区域内,绿豆象的寄主只有3种,就是绿豆、红小豆和豇豆,对其他粮豆籽实虽然能造成轻微伤害,但不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绿豆象在不同豆类上的生长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室内30℃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 L.)在不同豆类的卵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绿豆象在供试的8种豆粒上均能产卵,但是卵在不同豆类上的孵化率间存在差异。其中,在绿豆上卵孵化率最高,为(78.47±6.70)%。卵孵化后,幼虫仅在绿豆、红小豆、豌豆、蚕豆和鹰嘴豆5种豆粒上蛀入危害,但是世代存活率间存在显著差异,在绿豆上世代存活率最高,为(68.75±9.08)%,蚕豆上的世代存活率最低,为(26.39±10.28)%;绿豆象在绿豆上世代发育历期最短,为34.78±2.02 d,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均较大,分别为0.041 09和1.041 95。以绿豆为食物,可以在短时间内繁殖出大量的绿豆象。  相似文献   

14.
低温和高温对仓储绿豆象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确定绿豆象最耐受低温或高温的发育阶段,得到不同温度下完全防控该虫所需时间,为防治仓储绿豆象提供理论基础。【方法】在-5和40℃下,分别对绿豆象卵、幼虫、蛹和成虫进行处理,确定最耐受低温或者高温的虫态。在此基础上,对低温(-5、-10、-20℃)以及高温(40、45、50℃)下最耐受虫态做进一步的生物测定,从而得到完全防控绿豆象的时间。【结果】绿豆象幼虫和蛹耐寒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5℃的LT50分别是12.57、24.93、30.54和15.76 h。绿豆象蛹耐热能力较强,卵、幼虫、蛹和成虫在40℃时的LT50分别是4.29、17.76、22.33和14.50 h。绿豆象的蛹在低温-5、-10和-20℃下的LT50 分别是30.54、6.50和0.96 h,LT99分别是189.70、33.81和2.90 h。在高温40、45和50℃下的LT50 分别是22.33、3.64和0.85 h,LT99分别是169.43、17.77和3.71 h。【结论】绿豆象各虫态耐低温和耐高温的能力均为蛹较强,据此得到处于不同温度下完全控制绿豆象危害所需时间。因此,利用低温或高温防控仓储绿豆象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吉林省洮南市建立了国内最大的优质绿豆出口基地,面积达3.5万公顷.出口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法国、加拿大、美国等十多个国家。绿豆成为洮南市农民种植业的主导作物。绿豆价格也很稳定,近两年来市场价格每公斤都在4元以上,成为洮南市农民农业创收的主要经济来源。绿豆面积不断扩大,但单产并不高,  相似文献   

16.
比较10种除草剂组合对绿豆田杂草的防除效果及对绿豆表型的影响,从中选出对绿豆田间杂草防治效果较好的组合,为辽宁地区绿豆田间杂草防治提供安全经济有效的防治方法。结果表明,10种不同除草剂组合均能防治绿豆田间杂草,尽管对绿豆植株造成了不同程度的药害,但药害程度均很轻,并没有明显影响绿豆的产量。通过分析不同除草剂组合对绿豆田间杂草的防治效果及对绿豆产量和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认为4号(氟磺胺草醚、高效氟吡甲禾灵苗后喷雾)、5号(拿捕净、氟磺胺草醚苗后喷雾)、9号(精喹禾灵、氟磺胺草醚苗后喷雾)组合较优,其对绿豆田杂草的防治效果最好,分别为92.3%、95.5%、93.5%;同时对绿豆产量的提高作用也最大,产量分别达1 084.5、1 068.3、1 060.5 kg/hm2,显著高于无除草剂对照。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防治绿豆叶斑病有效的生物药剂,采用喷雾法,比较0.3%丁子香酚可溶液剂和30%吡唑醚菌酯悬浮剂、250 g/L嘧菌酯悬浮剂在田间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2年田间药效试验发现,丁子香酚对绿豆叶斑病的防治效果最好,最高防效达49.23%。喷施药剂防治绿豆叶斑病对产量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效果不显著。推荐在生产上使用丁子香酚防治绿豆叶斑病。  相似文献   

18.
赵成福 《新农业》2004,(2):19-20
这项高产快速生豆芽技术.是我的一位亲属经过1年多时间,反复试验摸索出来的高效生豆芽新技术。能达到的指标是.每公斤绿豆可生产出12~14公斤优质豆芽莱。生长期间豆皮自行脱落.不长叶不生根.嫩脆多汁.深受市场欢迎。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针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探讨分析。通过对猪疫病防治中,消毒的重要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防治猪疫病发生的消毒方法。消毒在猪疫病防治能有效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并确保肉类食品的安全,进而使生猪在养殖过程中的死亡率得到有效控制。采用热消毒法、光消毒法等物理消毒法,以及新洁尔灭消毒法能有效控制猪疫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绿豆在我省种植较广,其产品营养丰富,可食用、药用、饲用,经济价值较高。掌握绿豆的生物学特性和高效栽培技术能显著提高生产效益。一、绿豆的特征特性1、生育期。早熟型绿豆品种的生育期在70天以内,中熟型为70—90天,晚熟型在90天以上。2、温度要求。绿豆是喜温作物,最适宜发芽出苗温度为15—25℃。开花结荚期,18—25℃时生长发育良好,高于30℃时不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