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对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和泾阳链霉菌进行了抗药性和营养缺陷型突变株标记。2种链霉菌对NTG的诱变反应基本相似,在NTG用量为3mg/mL、诱变致死率达99%时,营养缺陷型突变频率较高,富集培养能提高营养缺陷型检出频率,所获营养缺陷型菌株以氨基酸缺陷型为主。  相似文献   

2.
根据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10—22”的一个文库质粒pHZ1392的测序结果设计了1对引物,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编码TetR的663bp基因,利用T载体和蓝白斑筛选构建了克隆质粒T-TetR,经序列测定确认扩增序列正确后克隆至pET24a,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4a—TetR,再经序列测定确认未发生移码后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D1521(DE3),IPTG诱导后的SDS—PAGE分析显示蛋白表达获得成功,并进一步利用Ni—NTA树脂纯化了TetR蛋白。  相似文献   

3.
农用抗菌素5102-1号是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var. yingchengensis Yan et Ruan n Var.)产生的一类碱性、水溶性糖苷类抗菌素,经Zeroit FF离子交换柱层析后得到四个组份,其中数量最大的第I组份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制作用最强烈,经鉴定与已知的井冈霉素A、有效霉素A相似。  相似文献   

4.
将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vgb基因)克隆至链霉菌的质粒载体pIJ702中,构建成表达载体pLY702,并将pLY702质粒转化阿扎霉素B的高产菌株——吸水链霉菌NND—52—C的原生质体,获得转化子H。经发酵实验表明,在限氧的条件下,可以使NND—52—C菌株的生物量提高14.4%,阿扎霉素B的产量提高30.8%。  相似文献   

5.
从湖北省房县郊区土壤中分离到的SH-92菌株,具有链霉菌属吸水类群的特征。但在形态上比较特殊,与该类群的已知种都不相同,因此定为新种,命名为湖北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hubeihygroscopicus nov.sp.Zhou et a1.)。我们在寻找农用抗生素的过程中,分离获得了一些链霉菌属吸水类群的菌株,其中有SH-92菌株,形态比较特殊,经鉴别为一个新种。本文报道这个新种的鉴别性描述。  相似文献   

6.
从广西桂林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2345),它的发酵产物对线虫、菜青虫、松毛虫等畜禽寄生虫及作物害虫等的防治效果显著,它对一些格兰氏阳性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的结果如下:按照链霉菌的分类法,该菌细胞成份属于细胞壁I型,糖C型。该菌在高氏培养基、ISP-4等培养基上产生丰富的孢子,在斜面上则呈现一片褐色斑。该菌在培养特征、碳源利用以及形态特征等方面均近似于淡紫灰吸水链霉菌,但对淀粉利用能力很强。另外,它对枯草杆菌、藤黄八叠球菌等阳性菌的抗菌作用强,尤其是它的发酵产物可以杀死禽畜体内的线虫,故属淡紫灰吸水链霉菌桂林变种Streptomyceslavendulohygroscopicusvar.guilinn.Xia.  相似文献   

7.
从广西桂林的土壤中分离到一株链霉菌(编号为2345),它的发酵产物对线虫,菜青虫、松毛虫等畜禽寄生虫及作物害虫等的防治效果显著,它对一些格兰氏阳性菌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其进行分类学研究结果如下,按照链霉菌的分类法,该菌细胞成份属于细胞壁I型,糖C型该菌在高氏培养基、ISP-4等培养基上产生丰富的孢子,在斜面上则呈现一片褐色斑。该菌在培养特征,碳源利用以及形态特征等方面近似于淡紫灰吸水链霉菌,但对  相似文献   

8.
通过活性测定和获得的阻遏突变株,进一步确证吸水链霉菌应城变种除了产生5102—Ⅰ号和5102—Ⅱ号抗生素外,尚能产生5102—Ⅲ号抗生素.采用吖啶橙处理这一菌株后获得的部分或全部抗生素生物合成能力受到阻遏的各种突变株,对进一步研究5102抗生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和生物合成基因的克隆均有重要意义.关于这些阻遏突变株的获得,究竟是由于与生物合成能力有关的质粒被消除,还是由于诱变引起染色体突变所造成的结果,尚待进一步研究才能证实.  相似文献   

9.
链霉菌(Streptomyces spp·)对几种蔬菜病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测定了26株链霉菌对番茄早疫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甘蓝黑腐病菌、白菜软腐病菌和大肠杆菌这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在供试的26株链霉菌中,菌株Men-myco-93-63、63、Mycostop、GS-93-10、GS-93-3和GS-93-23对番茄早疫病菌,菌株15、63、GS-93-10、93和Mycostop对番茄灰霉病菌,菌株32、GS-93-2、GS-93-3、GS-93-23和93对甘蓝黑腐病菌,菌株GS-93-3、GS-93-231、GS-93-10和Men-myco-93-38对大肠杆菌抑菌作用较强,它们的抑菌活性明显高于对照化学药剂,白菜软腐无抑菌活性强的菌株,只有菌株GS-93-10和GS-93-231抑菌活性中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农民肺(farmer′slungdisease,FLD)是由于反复吸入霉草粉尘引起的一种职业性,过敏性肺部疾病,也称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extrinsicalergicalveolitis,EAA)。热吸水链霉菌是我国引起FLD的主要病原之一,为了对FLD的血清学诊断提供依据,应用免疫印迹技术对该菌的抗原组分与实验性FLD家兔免疫血清的血清学反应进行了分析。方法:①热吸水链霉菌(ST)抗原的制备:热吸水链霉菌(H9-4株)由同济医科大学提供,将菌种接种于液体培养基52℃振荡培养4d,收集菌体反复冻融制成可溶性抗原,另将部分菌体干燥成粉状。②急性期FLD动物模型的复制:取健康成年家兔10只,模拟FLD自然感染途径,以ST干菌粉让其自然吸入。复制前后,分别取静脉血作免疫印迹用。③SDS-PAGE:电泳采用Larmali不连续缓冲系统,进行垂直平板电泳。④免疫印迹:按照Towbin所述的方法进行转移电泳,将凝胶上已分离的多肽转印到硝酸纤维素膜上。结果:①急性期FLD动物模型1-6周血清IB试验的动态观察:吸入菌粉前,家兔血清与ST抗原的IB结果均为阴性,1周后,家兔血清即能与NC上的73KD多肽反应,且以后  相似文献   

11.
张丽  王勇  谢程程  宫立晶  王雪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14):2864-2867
菌株Amy-627是一株从长白山地区分离纯化出的对22种植物病原真菌和3种致病细菌都有较明显抑制效果的放线菌,其抗菌谱较广,尤其对水稻稻瘟病病菌(Pyricularia oryzae)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通过形态特征、培养特征、生理生化检测及抑菌谱等一系列比较。结果表明,发现该菌株与链霉菌属的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的特征基本相符,通过16S rDNA序列比对同源性达99%。根据多项分类原则和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分析,将该菌株暂归入吸水链霉菌(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类。  相似文献   

12.
用RAPD分析6个艺性状不同的小麦-麦抗条锈病衍生系材料,建立与黑麦抗条锈病基因连锁的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所用6个随机引物中,4个引物在6个衍生系中扩增出6个黑麦特有的产物,其大小约197-980bp,分别被标记为J17,J18a,J18b,J11a,J11b和D5。  相似文献   

13.
自土壤中分离到链霉菌S-221菌株,该菌株对羽毛角蛋白有较强的分解利用能力。通过对该菌的培养特征、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测定,结果与已知的弗氏链霉菌(Streptomycesfradi-ae)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特性上基本相似,但在培养特征和分解利用羽毛角蛋白的特性方面有较大的差异。因此S-221菌株初步鉴定为弗氏链霉菌的一个变种,定名为弗氏链霉菌S-221变种(Streptomycesfradiaevar.S-221Tu,1993)。  相似文献   

14.
<正> 荧光霉素是从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Streptomyces ahygroscopicus gongzhulingensis n.val,Ruan et zhang)的固体发酵物中分离获得的抗真菌抗生素。经中国医科院抗生素所的抗生素生物理化特性数据库ADMS检索证明是一个新抗生素。1971年吉林省农科院植保所曾广然等曾用不吸水链霉菌公主岭新变种的固体发酵物水浸液处理禾谷类种子,经大面积推广证明对黑穗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是一种高效低毒的  相似文献   

15.
大白浆土条件下,对大豆根瘤菌工程菌株22-10B在大豆上试验结果表明,22-10B液体菌剂对大豆具有显著增产作用,可使植株生长敏茂,根瘤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6.
产杀虫活性物质的放线菌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放线菌类群中可以产生杀虫活性物质的菌种资源进行了综述,主要包括链霉菌亚目,微球菌亚目等,以链霉菌亚目的链霉菌为主。  相似文献   

17.
为提高不吸水链霉菌梧州专化型001菌株发酵的生物量,本研究采用响应面法对该菌株的液体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Plackett-Burman(P-B)试验设计证明可溶性淀粉(X1)、初始p H值(X4)以及温度(X5)3种因素对不吸水链霉菌生物量的积累存在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响应面分析(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中,X1、二次项X42和X52均能显著影响该菌株生物量的积累。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组成为:可溶性淀粉34.66g·L-1、p H值7.62、温度28.29℃,此时不吸水链霉菌菌体生物量达0.0137g·L-1。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在优化后的培养条件下菌体生物量要比优化前提高73.1%。  相似文献   

18.
对近年来吸水链霉菌类微生物的代谢产物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分别从杭州华家池黄松田稻田土和浙江金华老黄筋泥稻田土中分离得到能利用甲烷的Z5 6 菌株和J2 6 菌株,通过形态特征、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初步认为 2菌株属于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吸水类群(Hygroscopicus)的能氧化甲烷的菌株,暂命名为吸水链霉菌甲烷氧化菌株S.hygroscopicusstrainmethane oxidizingZ5 6 和S.hygroscopicusstrainmethane oxidizingJ2 6 。  相似文献   

20.
将带有组成型nifA基因的质粒导入慢生性大豆根瘤菌22-10中,得到携带双拷贝nifA基因的慢性性大豆根瘤菌22-10的重组菌:A2、A3、A9、A61、A6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