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采用不同光照、不同温度预处理板栗离体叶片,测定其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采用自然光照、12h光照和25℃温度处理能明显降低板栗叶片中总酚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并都在处理后的第2天降到最低值。  相似文献   

2.
多酚氧化酶催化漆酚的氧化聚合反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初步探索了以丙酮、二氧六环为溶剂,多酚氧化酶为催化剂催化漆酚在空气中的氧化情况。紫外可见光谱测定表明,反应体系在409、490、653nm处有3个吸收峰,在酶催化下,此3处吸收峰发生明显变化。在218、228nm处共轭双烯和三烯键发生明显变化;它的紫外光谱变化与漆树酶催化类似,据此提出了可能的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3.
对板栗仁速冻过程细胞结构的影响与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变化进行实验研究,发现不同的冻结速率和冻藏条件对板栗仁细胞结构的影响与酶活性变化关系重大,并对速冻板栗仁的质量影响进行了分析,认为冻结冻藏过程对速冻板栗仁的保存质量有非常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以峨眉拟单性木兰嫩枝茎段为测试材料,研究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和总酚含量及其季节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测定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的最适pH值为7.0,最佳底物为0.14 mol.L-1的邻苯二酚,最佳温度为25℃;峨眉拟单性木兰PPO活性在生长期明显高于休眠期;峨眉拟单性木兰总酚含量在每年的4月、5月、9月3个时段最低,为无性繁殖取材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5.
气温骤降对杨树叶片总酚、木质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秋季气温骤降的特定时期,银中杨、迎春5号杨叶片总酚物质含量总体首先呈现上升趋势.到10月25日达到最高,此后呈现降低的趋势,而对银中杨、近春5号杨叶片木质素含量影响较小,且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铜锌对华北落叶松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华北落叶松3年生幼苗为试验材料,对不同生育期4种处理(对照、锌、铜、铜 锌)下各器官(叶、枝、干、主根、侧根)多酚氧化酶(PPO)活性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华北落叶松幼苗各器官内多酚氧化酶活性差异极为显著,干中PPO活性在3月达225.2 U·g-1,而叶中PPO活性在5月仅为57.3 U·g-1.叶子中PPO活性呈递增变化趋势,10月最高,枝、干、主根、侧根的PPO活性在年循环周期内呈规律性变化,7月均达高峰期.铜、锌对各器官内PPO活性有明显的影响,而且与生育期有关.铜对PPO活性的增强作用达显著水平,尤以枝最为突出,10月份铜处理后枝中PPO活性比对照提高95.1%;锌对主根PPO活性的提高也有较明显影响,对其他器官PPO活性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10月份锌处理后干中PPO活性比对照下降35.5%;铜、锌互作对干和主根PPO活性的提高表现出较大的协同作用.华北落叶松幼苗体内铜元素含量与PPO活性呈显著的正相关,铜、锌元素通过影响PPO活性而影响幼苗的生长及抗寒性.  相似文献   

7.
为给核桃采摘、生产及加工中褐变现象的抑制提供理论参考依据,从核桃青皮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采用光谱法研究了不同抑制剂及其复合物对其PPO活性的影响情况。单因素试验结果显示:不同抑制剂对核桃青皮PPO酶活性的影响差异明显,亚硫酸钠(Na_2SO_3)、氯化钠(Na Cl)、L-半胱氨酸(L-Cys)、芦丁对核桃青皮PPO活性的最适抑制浓度分别为0.3、0.6、0.3、0.3 mol/L,其中,L-Cys对其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为显著。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0.4 mol/L的Na_2SO_3、0.5 mol/L的Na Cl、0.2 mol/L的L-Cys和0.8 mol/L的芦丁配制的复合液对其PPO活性的抑制效果最好。文中综合分析认为,核桃青皮PPO是引起其酶促褐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在核桃采摘、生产及加工中可通过添加L-Cys或多种抑制剂的复合物来抑制其PPO活性。  相似文献   

8.
该文利用药剂喷洒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辛硫磷和氟虫腈对杨树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0,400 mg/L辛硫磷和氟虫腈处理杨树24,48,72 h,以及800 mg/L辛硫磷和100 mg/L氟虫腈处理杨树24,48 h,均明显诱导杨树PPO活性增强;而800 mg/L辛硫磷和100 mg/L氟虫腈处理杨树72 h,对杨树PPO没有显著影响。此研究为杨树害虫的防治和杨树的保护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研究中国板栗柱头形态.板栗为典型的针状形柱头,在其顶端有一个很小的开孔,直径约为50μm.在云南4月底到5月初柱头的先端可见有分泌物溢出,一个星期后分泌物迅速增加,并可把整个开孔全部覆盖.“生长健壮树”的柱头开孔要比“生长衰弱树”的大,后者柱头开也又比“空苞树”大.而且,“生长健壮树”的柱头分泌物最多,其次是“生长衰弱树”,“空苞树”的柱头分泌物最少.  相似文献   

10.
板栗膏药病对树皮电阻值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板栗膏药病的防治和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对安徽省舒城县河棚板栗产区板栗膏药病与树皮电阻值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树皮电阻值与病情呈显著的正相关,即感病程度越重树皮电阻值越大,感病越轻电阻值越小;同一植株上同一病斑的不同位置,树皮电阻值差异极显著,即病斑中央树皮电阻值最大,高于病斑上方、病斑下方、病斑侧面和健康处。  相似文献   

11.
在1978~1981年云南全省森林病虫害普查的基础上,1992~1995年又专门对全省的板栗病虫害进行了调查。经整理分析,云南板栗的害虫,分属6个目32个科计97种,本文按目分科记录了97种害虫的名称,为害部位和分布情况,并对其中5种主要害虫作了简述。  相似文献   

12.
为了确定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指标,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树皮和叶片内含胶率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以及不同无性系的各器官杜仲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果实>树皮>叶片;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4.34~4.89倍;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3.79~5.47倍;不同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2.98~6.75倍;杜仲果实内杜仲胶的开发利用潜力远远大于杜仲叶.果园化栽培是今后杜仲综合利用的主导栽培模式,利用杜仲果实提取杜仲胶是今后杜仲胶产业化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今后杜仲培育技术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13.
TDS调节剂对板栗叶片光合强度及其产物输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TDS调节剂对板栗叶片光合强度及其产物输出的影响苏梦云,胡小明,吴祖洪,应廷龙,周国璋关键词TDS调节剂,板栗,光合强度,光合产物输出TDS调节剂处理对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具有提高结果率和增加产量的作用[1,2],但对其...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天保工程不同区域存在的基本矛盾和问题,从面临的众多问题中总结归纳出退化天然林恢复与重建、非木质林产品资源开发利用、天然林近自然采育更新和结构调整、工程区防灾减灾和森林健康状况保持、天然林资源动态时空分析与评价等5个重大而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提出了推广应用现有技术成果、针对新问题设立课题研究和引进国际先进理论技术为工程服务的总体对策;并针对5大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人工促进退化天然林恢复、森林近自然经营及健康状态监测等解决问题的关键理论和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杉木林采伐迹地两种更新方式(人工营造杉木纯林、自然更新)的林地的土壤物理化学性质进行了定位观测,研究了杉木林不同更新方式对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杉木林地土壤粘性明显高于针阔叶混交林,自然更新形成的针阔叶混交林对林地土壤质地、通气性有了明显的改善;两种不同更新方式林地土壤自然含水量动态变化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季节变化规律,但在0~10cm、10~20cm土层中,不同季节,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高于杉木人工林地,在垂直方向上,自然更新林地土壤含水量在不同层次空间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而杉木人工林地的变化却不明显;与杉木林地相比,自然更新林地的pH值、有机质含量和营养元素含量增加的程度更为显著.说明针阔叶混交林能够更好地维持和恢复林地土壤肥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