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母猪不去势育肥实验母猪不去势育肥已在国外广泛应用,而我国都是采用传统的去势方法。为此,我们进行了母猪去势与不去势育肥试验。卫材料和方法1.1材料:采用本地三元杂交50日龄断奶仔猪34头,其中试验组(不去势母猪)24头,对照组(去势母猪)10头。1.2...  相似文献   

2.
母猪不去势育肥已在国外广泛应用,我国去势育肥还比较普遍,为此,我们进行了母猪去势与不去势育肥试验。1.试验材料和方法1.1实验猪采用本地三元杂交50日龄断奶仔猪34头,其中实验组(不去势母猪)24头,对照组(去势母猪)10头。l、2试验组与对照组在同等饲养管理条件下育肥。实验组分成4个圈舍饲养.对照组分成2个圈舍饲养。1、3试验时间自1993年5月1日至9月13目共计135天。2.试验结果(见表)从表中数据看出试验组比对照组头均日增重增加25克。试验表明,猪不去势育肥比去势育肥增长快。瘦肉猪届大型晚熟种,生长快,性成熟晚,5-6…  相似文献   

3.
近年出现了许多养猪大户和养猪场。有的养猪场可繁殖母猪达 1 0 0头以上 ,如果按1 0 0头计算 ,每头母猪每年可产仔猪两窝 ,每窝 8头 ,每年可产仔猪 1 6 0 0头。仔猪去势育肥非常麻烦。我想 ,如仔猪不去势育肥是否可行 :(1 )仔猪不去势可以减少创伤 ,加快生长速度。 (2 )许多资料记载和实践证明 ,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3)未去势的仔猪若有需要还可以作后备种猪。 (4)现在采用快速育肥 ,一般杂交品种猪从出生到出栏仅用 4~ 5个月的时间。杂交品种的猪一般 4~ 5个月才达到性成熟 ,这样对育肥影响不大。据此 ,我做了两组对比试验。这两组母猪…  相似文献   

4.
《饲料与畜牧》2009,(4):60-61
水解羽毛粉日粮中添加氨基酸对育肥猪的效果 本研究探讨了在育肥猪日粮中完全用水解羽毛粉代替豆粕的可行性。45头小母猪和45头去势公猪(每栏3头小母猪或3头去势公猪,每栏平均体重57.8±0.8kg)随机分5组,每组6个重复,饲喂1号育肥猪日粮。每栏试验猪平均体重达到81.0±1.4kg时,饲喂2号育肥猪日粮。玉米一豆粕日粮、1号育肥猪日粮和2号育肥猪日粮作为正对照日粮(PC),每kg日粮配方中分别含有6.1g和4.7g表观回肠可消化赖氨酸(AID)。  相似文献   

5.
母猪不去势育肥,不仅可以避免许多麻烦,而且实践证明还可以提高胴体瘦肉率;此外一旦生产需要还可以用来做种猪,所以国外许多国家都采取这种方法。但是在我国由于原有地方猪种性成熟较早,育肥期较长,不去势会因母猪发情而影响肥育效果,所以凡准备肉用的猪不论公母一般都要在育肥前进行去势。近年来,随着国外瘦肉型猪种的引进,各地都广泛开展了引入品种与当地品种的杂交试  相似文献   

6.
1.公母分饲去势公猪与育肥小母猪分开饲养,对用补充氨基酸日粮的养猪生产是有益的。去势公猪比育肥小母猪吃的料多,生长也快;而育肥小母猪的饲料效率较高,胴体较瘦。在肥育阶段至50千克上市体重期间,这种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7.
选择日龄相近、生长发育良好、体重在10 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商品仔猪60头(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头)以常规法饲养,试验组(30头)饲养在发酵床圈舍,饲养体重达到110 kg左右后出栏.结果表明:生长育肥猪达到110 kg出栏体重的时间试验组比对照组缩短10d,试验组头均日增重高出对照组0.045 kg(P< 0.01);料重比比对照组降低了0.29(P< 0.05).  相似文献   

8.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其发病率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64%。某猪场有502头猪,其中育肥猪448头,空怀母猪19头,怀孕母猪21头,产仔母猪14头。饲养期间育肥猪和怀孕母猪突然发病,育肥猪在5 d内发病死亡46头,怀孕母猪有15头流产。1临床症状育肥病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食,精神  相似文献   

9.
选取48头杜长大三元杂猪,24头公猪,24头母猪,85±3日龄,研究不同性别和免疫去势对猪生长性能、屠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分四个处理组,手术去势公猪组(SCM),免疫去势公猪组(ICM),完整母猪组(EF),免疫去势母猪组(ICF)。手术去势组,选12公猪在5±3日龄手术去势;免疫去势组选12头公猪和12母猪分别在试验开始和试验第28天两次接种疫苗ImprovacsR。本试验猪的目的是生产干腌火腿,所以需要达到一定体重(平均126kg,167日龄)以及至少20毫米的背膘。试验全期0-82天,手术去势公猪组(SCM)饲料转化效率显著低于其他组(P=0.049)。屠宰后,免疫去势公猪组的屠体重要高于手术去势公猪组和免疫去势母猪组,其次是完整母猪组。免疫去势公猪与完整母猪相比,第十肋骨(P=0.05)处背脂较厚,臀中肌(P=0.043)中脂肪较多,手术去势公猪组和免疫去势母猪组脂肪含量介于前两者中间。完整母猪组(EF)与其他组相比有更高的瘦肉率(P=0.048),并且有25%的数量由于脂肪不够而被淘汰。免疫去势母猪组(ICF)肌肉红度(a*)显著高于免疫去势公猪组(ICM)(P0.001)。手术去势公猪组(SCM)与完整母猪组(EF)相比肌肉亮度值(c*)显著提高(P=0.03),氧化肌红蛋白(P=0.061)和正铁肌红蛋白(P=0.082)有降低的趋势。公猪和母猪免疫去势对其皮下脂肪和肌内脂肪的脂肪酸比例没有显著影响。结论,免疫去势猪更适合做干腌火腿,因为公猪免疫去势改善饲料转化效率,而对屠体性状和肉品质没有显著影响;而母猪免疫去势可以提高背脂厚度,降低屠体由于背脂厚度不达标而引起的淘汰率。  相似文献   

10.
伏罗希洛夫格勒州斯维尔德洛夫斯克区第1—2国营农場,对育肥猪的去势問题进行了下列的試驗: 共选择了45头年今4个月,体重相同的猪,品种为大白猪,按每组15头共分成三組,育肥試驗继续了11个月。三組中的一组系在育肥开始(年今个月,全組体重396公斤)时即进行了去势,另一組在6个月龄时去势,第三组不去势做对照用。  相似文献   

11.
<正> 1 猪场概况辽宁省盖州市某猪场共饲养基础母猪180头,育肥猪500余头,暖棚式猪舍,分顿饲喂,鸭嘴式饮水器自由饮水,母猪每栏4头,2平方米/头,育肥猪每栏8头,1平方米/头。舍内湿度较大,棚顶有水珠滴下。2 发病治疗情况主诉:猪群3日内共死亡育肥猪18头,母猪2头,尚有20余头猪废食、拉稀与便秘共存,整群状态不佳。使用过青霉素、痢菌净、地塞米松等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19,36(12):28-31
免疫去势(IM)技术是通过免疫,抑制小母猪繁殖行为并提高其生长性能,将小母猪饲养成具有较高屠宰重量的一种方法,是近年来才发展起来的一种仔母猪育肥技术。据报道,IM技术与制剂RAC(雷托帕明:ractopamine,一种动物生长促进药)联合使用有利于提高动物的生长性能以及胴体特性。然而,一些研究报告了RAC对猪行为的不良影响,主要是它可引起猪的攻击性增强。研究的目的是评价IM和RAC对上市前重量级母猪行为反应的交互作用。用72头仔母猪(2头仔母猪/圈)测定育肥阶段母猪的行为特征以及人-猪的交互作用参数。试验设计了两种免疫类型(非免疫母猪,免疫母猪)和两种RAC添加水平(0,10 mg/kg日粮)。分别在小母猪15周和19周进行第1次和第2次免疫。RAC分别在小母猪21周至25周(此时所有的母猪每天都接触到性成熟的公猪)时添加。在23周龄时,24 h观察母猪的行为,同时评估试验猪圈中的母猪与观察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在24 h的观察期内,免疫和添加RAC处理对母猪的进食、饮水、躺卧、争斗、坐姿等均无显著影响(P 0.05)。IM处理使母猪的站立行为频率显著降低了32.4%。为了评估IM和RAC对人猪相互作用的影响,每个处理的4头小母猪被暴露在一个站在试验猪圈角落的观察者面前。免疫去势母猪均在显著较短的时间内(33.70 s,P 0.001)越过1 m线(距离观察者)并接近观察者,而未免疫去势母猪则极明显地花费较多的时间(62.70 s,P 0.001)越线和接近观察者。动物与观察者的交互作用显然不受各个处理的影响(P 0.05)。IM和RAC处理的猪在育肥后期时完全没有任何攻击性行为,并且IM处理提高了它们接近人(观察者)的意愿。因此,无论是否补充RAC,针对重体型上市母猪GnRH免疫去势都为之带来了其行为上的益处。  相似文献   

13.
一产母猪育肥法即凡能正常生育的小母猪不阉割,养至7~9个月,体重达70~80公斤左右配种,待其产一窝仔猪后再催肥屠宰。这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采用的一种先进养猪技术。 采用这种育肥法有三大好处:一是利用少数基础母猪很快生产出大量的肥猪。如按一般的养猪方法,一头母猪一年产两窝,每窝产仔10头,全年得仔20头。采用一产母猪育肥法,在每年春产仔中,每窝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去势对安草杂交牛生产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435 kg左右的16月龄安草杂交牛公牛12头(去势6头,未去势6头),通过15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增重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组的宰前活重、平均日增重较未去势组降低4.52%和14.91%,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胴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屠宰率和净肉重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去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说明未去势安草杂交牛公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去势公牛;但安草杂交牛去势育肥能够改善牛肉的风味,可见,去势育肥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肉鸡生产已迅速地发展起来,怎样合理利用大量的鸡粪已成为急待解决的问题。1985年5月份,我场利用淘汰的20头成龄瘦肉型去势母猪做育肥试验。采用10头喂鸡粪(试验组),10头没喂鸡粪(对照组)。现将肉仔鸡粪喂猪试验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断奶仔猪,体重在15公斤左右,公猪及时去势,母猪不去势,分3期饲喂,4个月即可育肥出栏。 (一)分期育肥杂种仔猪饲料配方 第1期(50天,猪体重15~30公斤)饲料配方(%):鲁梅克斯40、玉米40、麸皮15、豆粕4、鱼粉0.5,食盐0.5,并添加硫酸铜20克、硫酸亚铁10克、硫酸锌10克。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凉山猪的生长育肥性状情况,试验选择40头(公母各半,公猪去势,母猪不去势)体重20 kg、平均日龄为95日龄的凉山猪,在相同条件下饲喂至225日龄,发现,从95~218日龄之间,平均日增重持续上升,218日龄以后迅速下降;95~225日龄间的料肉比逐渐增加,饲料报酬越来越低,全程料肉比为4.18∶1。综合确定在集约化养殖的条件下,凉山猪的适宜屠宰日龄为218日龄左右。  相似文献   

18.
某农户散养猪75头,其中乳猪21头、育肥39头、种公猪1头、种母猪4头、怀孕母猪10头,全部患病十分典型,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疾病发生于阴雨季节,该农户家的猪全群乳猪、育肥猪、母猪、种公猪均受到感染发病。病猪精神不振,厌食或不食,喜饮水,体温升高,最高可达43°C,咳嗽,流鼻涕,腹式呼吸,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粪便干硬、带黏液,个别育肥猪腹泻,尿黄。怀孕母猪陆续死亡3头。采用青霉素和安乃近混合肌注后,猪只吃一些食物,但停药后照旧不食。2剖检变化剖检一头症状严重的育肥猪可见:淋巴结肿大多汁,尤以腹股沟淋巴结为甚。胸腹腔积液,心、肝、肺…  相似文献   

19.
<正>某小型养猪场饲养57头育肥猪,4头怀孕母猪,2头哺乳母猪。其中一头哺乳母猪产仔12头,仔猪15日龄;另一头产仔11头,仔猪12日龄。2014年1月3日,育肥猪群出现不食、腹泻等现象,随后病猪排水样稀粪,全群使用抗病毒药物和止痢药物进行治疗,1月13日全群腹泻停止,采食恢复。1月16日2窝共33头哺乳仔猪出现腹泻。期间所有母猪无异  相似文献   

20.
在实践中公猪去势后造成死亡的往往高于去势后的小母猪,术后出血、肠脱出、破伤风、化脓感染的极为常见,但术后继发内源性感染死亡的病例罕见。1 病例 某镇一个体养殖户养母猪1头,1996年秋产仔12头,在仔猪1月龄时,找一当地兽医去势其中小母猪7头、小公猪5头。于当年11月,7头小母猪已长至50kg左右,而此时5头小公猪体重仅35kg左右,并陆续死亡。临床表现食欲欠佳,采食量减少,逐渐消瘦,体温升高在40.5℃左右,阴囊部去势伤口愈合完好,但整个阴囊区内皮肤皱缩成疙瘩状,其大小如拇指头到小指头大小不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