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唐开平同志立足当地资源和产业优势,走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新路子,在自己承包和经营的293.3公顷(4400亩)土地上,一方面发展优质小麦生产,另一方面发展有机塘贡米产业,实现了粮食生产的优质、高效,带动近2万户农民年增收4000余万元,户均增收2000元。  相似文献   

2.
特色农业是指各区域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业可持续发展为主要目标,凭借各具特色的农业资源,独特的农产品加工技术手段,开发出具有区域特色和较高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进行产业化生产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在这一生产经营模式中,特色农业资源是基础,特色农产品生产或加工产业是依托,特色农产品是核心,而农产品市场是实现价值的重要场所。现代经济学家一般认为特色农业包括水体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旅游农业、都市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高优农业)等。  相似文献   

3.
4.
王凤 《农村科技》2010,(1):66-67
近年来,五家渠市立足资源优势,按照建设“三大基地”的要求。有效提升了农业的总量和规模。从源头上激发了干部职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以芳草湖垦区为中心的优质棉花生产基地,以奇台垦区为主产区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以五家渠垦区为集中区的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以农6师与正大合作畜牧业产业化项目为示范区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建设驶上快车道,棉花、粮油、番茄、葡萄、马铃薯、啤酒花、红花、蔬菜、打瓜、畜禽十大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正在构建之中。在师市经济由温饱型向小康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5.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水平的提高。为了进一步提高农业经济、提高农民收入、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必然要大力推进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提高现代农业水平。本文首先从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的概念入手,分析了我国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现状,提出其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进而提出农业规模化产业化经营的政策及建议,为相关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7.
袁文 《福建农业》2004,(7):10-11
无公害农产品是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和产品质量均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经认证合格获得认证证书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者初加工的农产品。南平市市委、市政府根据闽北实际,把闽北发展定位为:建设用高新科技武装的可持续发展的旅游生态经济区。旅游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分工特色是  相似文献   

8.
绿色农业--现代农业发展的新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农业持续发展的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绿色消费将会成为本世纪的主要消费趋势 ,绿色需求是农业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和利润点。然而 ,面对国内及国际上呼声愈来愈高的绿色浪潮 ,面对WTO后我国农业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我们必须找准农业发展的方向 ,努力适应  相似文献   

9.
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应用在现代化农业的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结合我国和山西现代农业发展的实际,对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在促进山西现代化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进行了分析和综述。认为山西在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代农业中应高度重视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推广应用,使其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保障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杨耀峰 《北京农业》2013,(21):222-223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的一个组织形式,也是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以科技示范为先导,以规模化生产为基础,以龙头企业或合作经济组织为主体,通过实现种养加、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将农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化系统,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12.
曹明刚 《山东农业》2003,(12):76-76
发展现代农业是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必然趋势,当前则是解决“三农”问题、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今后一个时期,要紧紧抓住标准化、规模化和产业化三个重点,集中用力,扎实推进,实现现代化农业建设的新突破。一、着眼于增强产品竞争力,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标准化是现代农业的基础和根本。现在,国际市场“绿色壁垒”不断升级,国内市场准入越来越严,农业发展必须以标准化打响产品品牌,增创竞争优势。首先,政府部门要发挥好牵头作用。运用行政手段,参照行业标准、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组织制定地方生产标准,建立健全质量检测体系,加大…  相似文献   

13.
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伟 《宁夏农林科技》2004,(4):30-30,21
在我国农业发展的新阶段,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过剩。农产品结构中“好的不多,多的不好“问题很突出,不能适应新阶段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标准化、绿色化的消费需求。很多农产品不仅难以走出国门,反而被高价的外国农产品占去了消费市场。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差、加工水平低,也导致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低迷。如何改善目前农业发展面临的结构性过剩的问题,本文认为,发展特色农业是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4.
1南充市特色农业发展的现状1.1农业生产资源丰富南充市劳动力资源丰富,全市农业人口590万人。科教实力雄厚,有驻市高校6所,涉农科研院所4个,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和科研人员10万余人。自然及农业资源丰富,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左右,年日照时数1200~1500小时,年降雨量1100mm;耕地面积300.7km2;地貌类型以丘陵为主,  相似文献   

15.
16.
历史进入新时代,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低质农业向高效农业、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经营的转变过程中,政府如何引导农民按照市场取向调整结构、增加效益,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点。近年来,我们枣阳市遵循和把握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运用改革的思路和举措,积极组织政府部门、机关干部创办农业基地,大力发展公司制农业,做先进生产力的积极实践者,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目前,全市创办科技农业基地的单位达150多家、干部职工400多人,创办各类基地、公司280多个,仅基地面积就达3万多亩,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随着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产品供求格局的变化,优质安全的无公害农产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按照山东泰安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种植业、畜牧业、林果花卉等各占1/3的中期目标,大力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围绕建设6.66万hm~2标准化优质蔬菜、6.66万hm~2标准化优质果品、50万t标准化优质畜产品生产基地的规划,近年来,我  相似文献   

18.
对我省发展特色农业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达存莹 《甘肃农业》2004,(11):77-77
特色农业就是指充分利用一定区域内独特的优势农业资源,开发和生产出品质优、价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具有绿色和无公害特点的特殊农业类型.它具有生产的地域性、产品的优质性及市场优势和经济优势并存的特征。  相似文献   

19.
王伟 《云南农业》2003,(9):31-31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农村的整体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20.
西渚镇农业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良好,尤其是丘陵山区开发无公害大米生产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发展前景广阔。为充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让安全、放心、优质的大米走上餐桌,实现水稻增效、农民增收,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进程,2001年我镇创建了无公害大米生产基地。经3年努力,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