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然保护区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拯救濒于灭绝的生物物种,保护代表不同自然地带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而划分的区域。它是自然标准的样本,人类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方向和进程,就是通过与自然样本的对比作出评价。自然保护区的主要单元是由地理因素和历史因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生态系统,保护管理生态系统,其实质是保持保护区的自然性、永久性、多样性,让其发挥出人类所希望的各种效益,满足经济建设、教育文化、科学研究等多方面的需要,为当代和子  相似文献   

2.
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天阶山国家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现状的调查,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旅游环境质量、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对其旅游风景资源进行评价,为森林旅游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和生存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属性。文中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个维度分析我国林药植物的生物多样性,从林药植物物种数量递减、生存环境恶化以及野生近源物种减少3个方面探讨了林药植物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从药用植物栽培保护园、药用植物资源保护区、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库等方面提出了我国林药植物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策略,以期实现林药植物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和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 ,是地球上功能最完善、结构最复杂、产量最大的生物库、基因库、碳储存库和绿色水库 ,是维持陆地生态平衡的重要因素。森林所包容的丰富多样的生物 ,是地球上经历 4 0亿年的自然演化、自然选择、自然资源优化配置的人类最珍贵的资源。林木遗传资源是地球上保存最完整、最重要的复合生态系统的基础资源 ,是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的基础。因此 ,开展林木遗传资源保存对策研究是保存和利用林木遗传资源 ,促进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发挥森林多功能效益的重要课题 ,保存林木遗传资源 ,对于为…  相似文献   

5.
张艳华 《国土绿化》2022,(11):73-74
<正>绿道是一种线性绿色开敞空间,通常沿着河流、溪谷、山脊、风景名胜区、历史名园、文化长廊、旅游景点等自然和人工廊道建设而成,供行人和骑行单车者进入的景观游憩路线。绿道作为连接公园、自然景观线路和人工景观线路的空间纽带,具有低碳环保、安全美观和交通运输功能,更是不断完善着的连续的、规模性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绿道概念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是一种与景观相交叉的人为开发的走廊,以自然要素为依托和构成基础,以游憩健身为主,兼具市民绿色出行和生物迁徙等功能。绿道是一种“绿色”景观线路,主要由人行步道、自行车道等非机动车游径和停车场、租车店、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竹景观资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竹景观是一种特殊的景观资源,由竹的自然景观和竹的人文景观构成。竹的自然景观主要包括风景竹林景观、专类竹园景观、庭园竹景观和盆景竹景观;竹的人文景观主要由竹建筑景观、竹制器具、竹工艺品、竹食品、竹民俗和竹文化博览等组成。  相似文献   

7.
古树名木作为"绿色文物"、"活化石",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可复制和再生的宝贵资源,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具有极其重要的生态、经济、文化、社会和遗传学价值。保护一棵古树名木,就是保存一部自然与社会发展史书,就是保存一件珍贵古老的历史文物,就是保护一座优良种源基因库,也是保护一种人文和自然景观。河北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和悠久的历史文化造就了丰富的古树名木资源。但是,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受自然和人为等因素影响,我省古树名木遭受破坏的情况十分严重,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已刻不容缓。一、河北省古树名木资源特征  相似文献   

8.
古树名木基因资源的挖掘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株古树名木,不仅是一部自然与社会发展史,一件珍贵、古老的历史文物,一种人文和自然景观,还是一座优良种源的基因库。但是由于自然或人为等因素的影响,部分古树濒临或已经死亡,某些特有基因就此丢失,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此,如何借助先进技术把古树名木的基因资源保存下来是我们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创建(一)保护利用在城市发展中,一些特殊的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保护尤为显得重要,如湿地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等,这些特殊的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是长时间自然演替和进化的结果,成为了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生态系统,如果破坏其中的一部分景观元素,势必导致生态链的破坏,从而破坏系统的和谐与统一。  相似文献   

10.
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四川盆地与青藏高原的过渡地段,自然条件复杂,因受特殊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气候、人文因素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有很高的旅游开发价值。本文通过对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及其开发现状的调查,分析与评价二郎山国家森林公园旅游资源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森林公园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在对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进行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阐述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现状,分析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并从森林风景资源可持续发展、空间布局、森林旅游产品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兰溪市森林风景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国土绿化》2014,(7):1-1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关系到国家、民族安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带给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环境退化和生态破坏所引发的全球性的环境问题和生态灾难,一次次地向人类敲响了警钟。我国的生态安全形势也比较严峻,土地退化、生态失调、植被破坏、生态多样性锐减并呈现加速发展趋势;森林生态系统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中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其安全性也不容乐观。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许多动植物处于濒危状态,自然湿地资源锐减,  相似文献   

13.
风景名胜区和森林公园都是自然留给人类的珍贵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国家资源。作者通过对风景名胜区规划和森林公园规划的比较,找出两者在具体规划中的联系和区别,从而在实践中来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使得两者能够得到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节约型园林城市的创建(一)保护利用在城市发展中,一些特殊的自然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保护尤为显得重要,如湿地保护、自然水系和山林的保护等,这些特殊的景观元素或生态系统是长时间自然演替和进化的结果,成为了一个稳定而和谐的生态系统,如果破坏其中的一部分景观元素,势必导致生态链的破坏,从而破坏系统的和谐与统一。所以,如果开发利用这些生态系统,必须依据和不能够破坏原生态系统关系。如今在城市化发展的进程以及经济开发等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5.
生态城市是以人与自然为核心,由自然、社会、经济等共同组成的多层次、多级别的人工生态系统。主要目标是实现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生态城市作为未来城市发展的一种理性模式,旨在为人类建设一个自然、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生产高效、生活舒适,生态良  相似文献   

16.
森林公园是一种以森林景观为主体,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的生态型郊野公园。以河洑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对其风景资源特征及景观规划加以分析,结果表明:河洑国家级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类型多样、森林生态状况良好、潜在开发价值高、景观结构清晰,是一块亟待开发亦极具价值的"处女地"。根据资源特征对该公园进行了生态功能的分区,并对其植物景观进行了规划,以期为公园的合理建设提供依据和保障。  相似文献   

17.
生态旅游是指在被保护的自然生态系统内的自然景观为主体,融合区域内人文、教会景观为对象的城郊旅游;旅游者通过与自然的吻合,达到了解自然,享受自然生态功能的好处;产生回归自然意境,从而自觉保护自然,保护环境的一种科学,高雅,文明的旅游,它既是大自然向人类展示自身无穷奥秘的一种形式,也是人类保护大自然的一种积极措施。生态旅游对象包括~切自然生态系统(动物、植物)如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自然动物园、植物园、复合生态区(如深圳内伶什岛)、人工模拟生态区(如西双版纳植物园)等。开展生态旅游既是经济发展,人们…  相似文献   

18.
湖南有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154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2处;国家级森林公园15个,省级森林公园11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处,省级自然保护区22处。湖南的风景旅游资源,既有奇特的自然景观,又有丰富的人文景观。本文简介了重要风景名胜区及探讨了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湿地作为独特的自然景观与自然的综合体,更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起到重要的维持作用。阐述了我国湿地资源现状、退化原因及在管护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湿地资源管护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七星岗森林公园位于番禺区南村镇,占地53hm2,主峰海拔83m。有维管植物236种,其中野生植物108种,栽培植物128种;园内分布有如意湖、厚德瀑布、桃花园、七星塔旧址、广游二支队战壕遗址等自然和人文景观,包含5个风景资源主类和14个风景资源亚类。根据《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南村镇七星岗森林公园风景资源综合得分为32.6分,达到二级(30~39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在科学、合理地开发下,适合开展休闲游憩、森林康养、自然观光等旅游活动;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可规划为集生态保护、科普教学、生态游憩为一体的森林公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