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灵芝一般都采用室内瓶栽。由于瓶装料太少,转化率不高。笔者用塑料袋培育菌丝,然后脱袋加土垒菌墙栽培,获得了较高经济效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一)配料灭菌 棉子壳44%,木屑44%,麸皮10%,蔗糖1%,石膏1%,含水量65%左右。采用15×35cm聚丙烯袋装料,常压灭菌10~12小时,冷却后接种。  相似文献   

2.
香菇袋式栽培对薄薄的塑料袋提出了极为苛刻的质量要求,即使只有针头大小的孔,在高温季节也难免招来杂菌污染,影响香菇菌丝的生长。为此,笔者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推出了双袋法栽培香菇新工艺。 具体操作方法:用常规的筒袋装料扎口后,在料袋的适当位置上扎一个孔,然后套上外袋。外袋袋口用活结扎好入锅灭菌,冷却后,脱下外袋按常规法打孔接种。注意灭菌前扎的孔也应接入菌种。接种后仍套上外袋,扎好袋口培菌,待菌丝圈长到直径10cm左右时,解开袋口通气以代替刺孔,菌丝进一步生长后再脱去外袋进行刺孔等常规管理。脱下的外袋保管好可重复使用2~3次。 双袋法因在灭菌前预先扎孔,大大减少了因涨气袋破裂以及沙子、锯末刺破等造成的污染;又省去了封胶布,不仅节省成本,还可避免因操作不当划破筒袋而  相似文献   

3.
用塑料袋制作菌种,在高压锅内灭菌出锅时常发现有膨胀的料袋。这是由于高压灭菌时袋内空气被加热,当达到1.5个压安全阀开始自动排气,袋内外压力突然短时失衡,袋内空气膨胀而使塑料袋局部膨胀。胀袋后极易招致杂菌污染和破损。特别是在制作黑木耳菌袋时,料与袋膜分离不利划口出耳。笔者在多年的科研与生产中摸索出一个解决胀袋的好办法:首先在装料时不可装的过松或太紧、太满,要在料面以上留8~10cm空袋。然后不封口装入锅内,在最上层用报纸或麻袋盖好即可灭菌。灭菌结束待压力回到零时趁热在锅内将袋口扎紧后取出,再用事先备好洁净的皮筋固  相似文献   

4.
目前,灰树花多采用瓶栽式和聚丙烯塑料袋扎绳式栽培,生物效率较低,为提高灰树花产量增加经济效益,笔者近年来探索用塑料袋套环棉塞封口栽培灰树花,获得了较好的产量。现将该技术简介如下: (一)培养料配方 选用干燥、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配方:①木屑80%,麸皮18%,石膏1%,白糖1%;②木屑40%,棉子壳40%,麸皮18%,石膏1%,白糖1%。按配方把料拌匀,调含水量在65%~70%,用手握料指缝间有2~3滴水珠为宜。 (二)装袋与灭菌 栽培袋采用14×28×0.03cm的聚丙烯袋,先用绳扎紧一端袋口,装料要松紧适宜,  相似文献   

5.
黑木耳代料栽培由于极易污染杂菌,因而生产发展不快。近两年来,盐城市有不少菇农和菌种场试种黑木耳,多数因杂菌污染而失败。我们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在袋栽黑木耳防杂菌污染技术方面取得了较好效果。1987年6月8~20日,共生产1120袋(17×33厘米聚丙烯袋),其中青霉和水霉污染的仅32袋,没有出现链孢霉污染。菌丝50~55天发到袋底,成品率97%。其中污染杂菌的29袋重新灭菌接种,发菌正常,实际只报废3袋。现将防污技术要点简介如下:发菌栽培期避开高温梅雨季节我地区袋栽黑木耳一般都安排在7月中旬,此时正值梅雨高温期,空气湿度常达90%左右,气温有时达32~34℃,杂菌污染率高,一旦发生链孢霉污染,很可能导致绝收(?)椐我们试验(?)秋耳袋栽可提早到5  相似文献   

6.
我县自推广袋栽黑木耳技术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杂菌污染也较严重,给耳农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为此,近几年来我们在栽培过程中,对杂菌的污染进行了重点探索,现就杂菌污染的原因及防治措施谈点浅见.(一)灭菌不彻底污染的杂菌,最常见的是霉菌.我区菇农大多是采用常压灭菌,因锅封闭不严,锅内装料又较多,常常灭菌不透,幸存的霉菌孢子萌发繁殖造成料袋污染.灭菌不透的料袋(17×35cm),接种  相似文献   

7.
香菇塑料袋制种,经过高压灭菌,袋子往往胀气破裂。聚氯乙烯袋消毒后不脆化,但具有毒性。聚丙烯袋虽无毒,消毒后则脆化脱壁,易引起杂菌污染。加之上海制备香菇栽培种时正值高温季节,空气中杂菌孢子基数大,萌发条件适宜,对塑料袋制种带来不便。为了防治污染,提高塑料袋制种的成品率,我们作了各种单因子试验,结果如下: (一)消毒时间塑料袋料重比瓶装多2~2.5倍,用进口的聚丙烯塑料制袋,按常规木屑培养料的配方,每袋湿料1.8斤,消  相似文献   

8.
《中国食用菌》86年第4期上,吴长春同志介绍了一种用耐高温的塑料纸包扎袋口的最新方法。我认为他的作法,虽然能防止杂菌侵染,但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是塑料纸包扎袋通气性较差;二是菌丝细弱,发菌速度较慢;三是灭菌时用棉塞,接种时再换塑料纸,增加了生产环节。笔者认为,棉花容易感染杂菌,采用海绵塞代替棉塞。简便易行,且菌丝生长快、粗壮,不污染杂菌。材料:长3厘米,母指粗细的海绵塞数块。16厘米长棉线或乳胶圈数根。具体方法:把培养料装入17×34厘米塑料袋内。装至袋的一半时,用二厘米粗的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塑料袋制种的基础上,又摸索出了双头接种法。其方法是:首先选取质量好的聚丙烯塑料圆筒袋(宽15厘米、长45厘米),装料时,先把一头折叠另一头装料,装到离袋口5厘米时,用绳扎紧袋口(不用配备棉塞)再反过来装另一头,装满后用绳同样扎紧。在灭菌灶内常规灭菌。接种  相似文献   

10.
王寿先 《食用菌》1994,16(2):35-35
黑木耳的生活能力较平菇弱,用生料栽培很难成功,即使是用熟料栽培,因其发菌慢,极易污染杂菌,故生物效率低。针对这一问题,笔者经三年时间探索,摸索出一套快速栽培黑木耳的高产技术。去年春天,应用该技术栽培1000kg料的冀诱1号黑木耳,在室温下,发菌时间近45天,污染率仅0.5%,生物效率达200%。现将该技术总结如下: (一)适时制母种原种 于1月1日开始制母种,同时制备原种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80%,麸皮10%,黄豆粉、玉米粉各5%,糖、硫酸钙各1%,磷酸二氢钾、硫酸镁各0.1%,含水量65%),用罐头瓶装料,聚丙烯  相似文献   

11.
灵芝具有较高的药用、保健价值,随着灵芝制品的投产,栽培灵芝的热潮正在掀起.笔者经常收到读者来信询问袋栽灵芝技术,现对几个共性问题谈点浅见.(一)选用什么规格的塑料袋好? 用塑料袋栽培灵芝,比用瓶子栽培可减轻劳动强度,提高产量,增加经济效益.塑料袋一般是选用4丝米厚的低压聚乙烯或聚丙烯筒料制作,具体规格与采用的接种方式有关.如采用袋口一端接种的,宜选用15×30或17×32cm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一种见效快,效益好,原料易得的金针菇快速高产栽培方法。 1 配料装袋 配方为高粱98%,白糖、石膏各1%。将高梁入沸水中煮10分钟,使其熟而不破,中间有白心,捞出用清水冲洗晾干表面水分,加入白糖、石膏混匀,装入30×18cm聚丙烯袋中,每袋装湿料约600g,料要装紧些,使之紧贴袋壁,尤其上部尽可能装紧,用线紧贴料面扎口,常压灭菌8小时或高压灭菌1小时。 2 接种培养 当料温降到20℃时,置接种箱中,解开袋口接入原种,用量占料3%,袋口加棉塞后用绳扎紧。全部接完后取出,上下左右晃动菌袋,使种块与料混合均匀,置培养架,袋与袋紧贴,在温度18~25℃、空气湿度60%左右、暗光或无光下发菌,约15天菌丝发满袋。 3 出菇管理 菌丝发好后去除棉塞,撑大袋口,直立于菇架,去除凸出料面的老种块及畸形小菇,但不必搔菌。向袋口喷雾水保持料面湿度在90%左右,在袋上盖一层纸,以利保湿和提高CO_2浓度。温度控制在8~10℃,根据天气情况进行通风换气,暗光培养约10天,  相似文献   

13.
袋式栽平菇虽然是个好方法,但在大面积生产中由于装料松紧度和料含水量不一,常常会出现菌丝生长慢或中途停止生长,培养料变酸,杂菌污染率高。我们采用菌袋通氧法,有效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发菌成功率达100%,不仅缩短了发菌时间,且可提早20天左右出菇,产量提高20%,具体方法如下:(一)装袋接种用厚5丝米、宽23~30cm,长40~50cm 的聚乙烯薄膜料筒作栽培容器。装料前要准备好长50~60cm,直径3cm 的塑料管或竹筒作通气管。配方可因料而异,采用常规制备。装料时把通气管竖放在塑料袋中央,底端塑料袋口撮台并塞入通气管口内,先撤一层菌种,再放一层培养料,边装边压实直到装满袋,拔出通气管,向空洞内塞菌种,再在袋口撒一层菌种,撮合袋口塞入中心孔内,最后用卫生纸将两头孔塞严。每个塑料袋装干料1.5~2公斤,用种量10~15%。  相似文献   

14.
在指导食用菌生产的过程中,发现陕西省汉中市各县(区)黑木耳原种生产成品率普遍不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易感染杂菌。主要原因有:①培养料灭菌不彻底。表现为整个培养袋上都长出均匀的杂菌菌落,污染率达90%。②接种过程不规范或菌袋有问题。表现为杂菌在袋口周围或培养袋被刺破的地方形成圆形扩散的菌落,且菌丝稀疏。③菌种本身  相似文献   

15.
利用凤尾菇菌丝生长快,抗杂菌能力强等特点,用生料制作凤尾菇栽培种,可以减少灭菌工序,具有省工、发菌快等优点。我们做了如下试验,介绍于后供参考: 一、料材和方法凤尾菇系我所选育,编号018327。配料:棉子壳98%,石灰1%,过磷酸钙1%,含水量65%,以常规装瓶灭菌为对照。制作方法:料配好后拌匀,加水至正常含水量,再将发满菌丝的原种(玉米粒种)掏出,拌在料中,每百斤料需原种20~30瓶。然后装袋,袋长33cm,宽17cm,每袋干  相似文献   

16.
用塑料袋制菌种,常用棉塞或扎线封袋口,前者在灭菌时棉塞易受潮而增加污染率,后者则由于通气差而导致后期菌丝长速慢、纤细长势不良。我们采用厦门市厦青塑料制品厂生产的无棉盖体塑料双套环制菌种,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无棉盖体结构 分套环和盖两部分。盖中央有一直径1.1cm的孔,下垫一层无棉盖体,盖体下衬一张有6个小孔塑料薄片。使用时在套环上盖上盖子,压紧即可。 2 试验方法 基质配方为木屑78.5%,麸皮20%,石灰0.5%。共试验两批。第一批封口材料:a.无棉套盖;b.套环加棉塞。15×30cm的聚丙烯袋,高压灭菌。第二批封口材料:c.无棉套盖,d.棉线扎紧袋口。17×34cm的低压聚乙烯袋,常压灭菌。分别于1998年6月12、16日接毛木耳193,每组60袋,27~31℃培养。菌丝封面后隔7天测菌丝长速,各测2次,记录污染袋数。 3 试验结果 ①菌丝长速:接种后7~8天,菌丝封面,各组差异不显著。采用无棉盖体套盖的菌丝日均长速与用棉塞封口的差异不显著,但显著快于用棉线扎袋口  相似文献   

17.
袋栽香菇污染率高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淑芳  张占兴 《食用菌》1998,20(1):38-39
近年来,我国香菇代料栽培发展很快,但由于有些菇农对生产中的关键技术环节重视不够,导致污染率高,造成香菇减产或绝收。 1 污染原因 1.1 料袋灭菌不彻底造成污染 特征是杂菌在料袋内普遍发生,种类多样。有时前期无任何表现,后期突然暴发。造成灭菌不彻底的原因:①灭菌灶设计不合理,仓内有“死角”。②温度达100℃保持的时间太短,袋料中心由于传热慢灭菌不彻底。③原料严重霉变,杂菌基数大,按常规灭菌达不到彻底灭菌要求。 1.2 表面微孔造成污染 特征是出锅后5~10天,在袋表有杂菌小斑点,细查在袋膜有小孔。造成微孔污染的原因:①塑料袋质量不高,韧性差,本身存在有微孔。②在装料、出锅、转运过程中操作粗放,造成的小孔。③灭菌灶仓壁粗糙,在装锅过程中扎破袋造成的微孔。 1.3 接种过程中造成污染 特征是接种穴周围有杂菌斑。主要原因:①接种室消毒不彻底有杂菌孢子存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在山西吉县指导地栽黑木耳生产,纠正了生产不规范的操作,找出影响黑木耳栽培袋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将污染袋回锅灭菌,改接种平菇,减少了损失。菌种为朝阳黑木耳888,适应性好,品质好。  相似文献   

19.
黄毅  朱坚 《中国食用菌》1993,12(3):30-31
3.栽培袋制作 (1)塑料袋选择:在福建闽南产区塑料袋多选用对折口径宽为17±0.5厘米,长38厘米,厚50微米的聚丙烯袋。若选用栽培袋口径小于16厘米,则影响栽培袋手工填料的速度,同时也给栽培管理上带来困难。此外,随着子实体发育,常由于栽培袋口中部供氧不足,造成无效菇蕾增加,影响产量。反之,若栽培袋口径过大,有增加污染率的可能。  相似文献   

20.
李庆利 《食用菌》2007,29(1):65-65
我地长丰县,个体种菇户很多,除了双孢菇外,多数用塑料袋栽。栽培场地接种室长期得不到更换,使杂菌基数逐年增多,致使不少种菇户接种后菌袋受杂菌感染加重。杂菌感染袋,有些虽能发好菌,但出菇偏少,病害多。上述情况发生,究其原因跟接种时把关不严有一定关系,有些种菇户把灭菌后的料袋放到室内或菇棚内简单的点燃一些灭菌药品即接种导至如此。笔者用简便方法可使接种成功率得到提高,具体做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