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马铃薯叶面喷施PP333的作用及施用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叶面喷施PP333后,可矮化植株、提高产量、并增强马铃薯植株的抗病能力。但若使用方法不当,会给生产带来许多副作用。该文概述了马铃薯叶面喷施PP333的作用及施用要点,以利于在生产中正确使用PP333。  相似文献   

2.
通过测定马铃薯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相关指标,探究喷施硫酸钾对干旱胁迫下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及抗性生理的影响及其抗旱机理。以大西洋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在幼苗期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硫酸钾,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导致马铃薯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降低、抗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脯氨酸和可溶性糖)含量升高,根系活力下降,马铃薯生长发育受到抑制;叶面喷施硫酸钾后,较未喷施硫酸钾的幼苗,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升高,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先升高后下降,抗氧化酶活性增强,K-1和K-2处理MDA含量下降,马铃薯株高、基径、地上部分重、根重、根长和薯重增加;通过叶面喷施不同量的硫酸钾,结果显示,以3.5 g/株硫酸钾对促进干旱胁迫下马铃薯生长发育和抗性生理效果最佳。说明通过叶面喷施方式增施适宜浓度的硫酸钾可以增强马铃薯植株对干旱胁迫的抗性,增加光合产物的积累,缓解干旱胁迫对马铃薯植株造成的伤害,促进植株的生长发育,提高马铃薯块茎的产量并改善块茎的营养与品质。  相似文献   

3.
为探究DSE真菌对马铃薯生长的促进作用,首先测试了前期获得的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CTW-9菌株在受紫外线、不同pH、碱性盐和热处理胁迫下的耐逆性,然后将菌株接种在马铃薯植株根部,测定接菌马铃薯植株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的营养生长和抗旱生理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CTW-9菌株的菌落和菌丝直径相比,受逆境胁迫菌株的菌落和菌丝直径虽然明显下降,但下降到一定程度后趋于稳定,菌丝的伸长受到明显抑制,菌丝隔间距缩短,但菌丝的加粗生长受抑制较弱,部分菌丝形成厚垣孢子状结构,总体上仍能正常生长;在接菌30d后的马铃薯植株根部观察到CTW-9菌株定殖并生长;不同干旱胁迫下,接菌马铃薯植株的株高、鲜重、干重、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相对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均有提高。综上可得,CTW-9菌株具有较强的抵御非生物胁迫的能力,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植株的抗旱能力,并促进植株生长。  相似文献   

4.
用两个马铃薯栽培品种“鄂马铃薯3号”和“甘农薯2号”的试管薯为供体材料,建立了一种农杆菌介导的简单、快速和高效的遗传转化系统。在含有75mg/L卡那霉素的选择培养基上,2~3周可产生抗性芽,4~5周获得完整的转基因植株。筛选出了试管薯遗传转化的优化条件,特别是在再生培养基中加入2mg/L玉米素,两个品种的转化频率分别高达45.5%和43.9%。周期短(4~5周)、一步培养和转化频率高,使该转化体系能够广泛用于马铃薯转基因的研究。用含有反义class Ⅰ patatin基因的表达载体pBSAP转化两个品种,共获得120株卡那霉素抗性植株。PCR、PCR-Southern和Northern杂交分析证明,此反义基因已整合到马铃薯基因组中并在转基因植株中正常转录。反义基因的表达导致部分转基因植株的试管结薯株率和单株结薯数降低。结果表明,该class Ⅰ patatin基因可能参与了块茎形成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付庆中 《耕作与栽培》2011,(6):38-38,44
脱毒马铃薯费乌瑞它以施硫酸钾32.2kg/667 m2产量最高,经济性状表现较好,单产达1711.1kg/667m2;其余依次为:施硫酸钾16.1kg、48.3 kg/667 m2、不施硫酸钾.试验说明钾素对马铃薯物质代谢和有机物的合成起决定性作用,钾素充足.植株生长健壮,钾素缺乏,植株生长受到抑制,节间缩短,叶片暗绿...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退化是病毒和高温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表现为生活力的降低.所有病毒的发生、抗病力下降、植株的次生现象、薯块畸形和逐渐变小、烂薯率高、不耐贮存等等均可理解为马铃薯退化.马铃薯脱毒可以除去已侵染到植株体内的各种病毒,但却不能解决种薯繁殖过程中的再侵染、再退化问题.建立和健全切实可行的脱毒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是减缓马铃薯退化,保证高质量种源,促进马铃薯生产发展的根本途径.豫西具有适宜马铃薯种植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是中原地区马铃薯种薯生产、集中发运的天然基地.  相似文献   

7.
马铃薯根结线虫病害具有侵染性、隐蔽性、突发性和流行性,一旦被感染,将造成严重损失。为进一步分析健康马铃薯与感染根结线虫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的群落结构及多样性,本研究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根际土壤细菌16S rRNA V3-V4区序列进行测序,应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分析测序结果。结果表明,感染根结线虫的马铃薯根际土壤细菌类群Shannon指数和Chao1指数均比健康植株的低,Simpson指数比健康植株高,说明感病植株根际土壤中细菌群落丰富度和多样性均比未感病植株低。从门(Phylum)科(Family)属(Genus)上分析菌群丰度,可看出感病植株中主要的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优势菌科为链霉菌科(Streptomycetaceae)和微球菌科(Micrococcaceae);主要的优势菌属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和节细菌属(Arthrobacter)。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马铃薯根际微环境菌群的多样性和平衡性,提高马铃薯产量和质量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马铃薯和番茄同属茄科植物。其部分野生品种的块茎、果实虽不能食用,但它们的植株却具有较强的抗病虫害、抗盐碱性和耐寒能力。因此,俄罗斯专家与德国和芬兰专家合作,用野生马铃薯和番茄分别与马铃薯、番茄作物杂交,培育出了生存能力较强的杂交系植物。  相似文献   

9.
利用扩增片断长度多态(AFLP)标记来分析了Solamum phureja DNA渗入马铃薯(Solamum phureja)双单倍体的情况。用马铃薯品种Pentland Crown与两个不同的S.phureja品种IVP 48和EC90(作为授粉者)杂交,产生了5个双单倍体植株,然后用17个AFLP引物对研究了这些双单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0.
根际通气性对大田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采用槽栽方法,在大棚中以根际全基质栽培为对照,研究了根际自然扩散通气处理(T1)、根际管通气处理(T2)和根际两端通气处理(T3)对马铃薯植株生长、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T3和T3处理的马铃薯植株生长比较旺盛,其株高、茎粗、生物量和块茎产量均大于对照和T1处理.其中,T2处理与对照差异达显著水平;各处理间的马铃薯块茎品质差异不大.说明增加根际通气性,降低根际CO2的过度富积,可促进大田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和提高块茎的产量.  相似文献   

11.
为检验增施CO2对马铃薯组培苗植株光合特性及微型薯产量的影响,选用马铃薯品种夏坡蒂组培苗为试验材料,于2015年在温室条件下进行了两批次试验。结果表明,增加CO2浓度可显著增加植株的叶面积、叶片净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且CO2 750μmol/mol处理>550μmol/mol处理>CK(空气),但增加CO2浓度降低了马铃薯植株叶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结果还表明,增施CO2增加了马铃薯单株结薯数、单个薯重和单株产量,其增幅随CO2量的增加而增加。上述结果充分证明在温室条件下增施CO2对加速马铃薯微型薯的繁育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铃薯在营养繁殖时易受病毒的浸染,当条件适合时,病毒就会在植株内增殖、转运和积累于所结块茎中,随着世代传递,病毒危害逐年加重,一般可造成减产50%以上。研究发现,有30多种病毒能感染马铃薯,并引起品种退化,严重影响到马铃薯生产。通过微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叶面喷施氯化钙溶液的方法,探讨了钙处理对连作马铃薯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及其机理,结果表明,钙处理可显著减轻连作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抑制,相对提高马铃薯块茎产量及块茎中淀粉、维生素C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及块茎硬度;减小了连作引起的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下降的幅度,相对降低叶片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提高了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并提高了叶片脯氨酸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及SOD和CAT的活性,同时降低了MDA含量和活性氧水平。可见,喷施氯化钙溶液通过提高马铃薯幼苗对连作障碍的整体抗性,减轻连作所造成的生理障碍,促进了连作马铃薯植株的生长发育,并改善了马铃薯的块茎营养和产量,而上述作用可能与喷施氯化钙溶液降低叶片的蒸腾、改善马铃薯水分状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基因枪法转化马铃薯及转基因植株的获得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应用基因枪法将携带有FMDV P1全长基因的质粒pBI131SP1导入马铃薯茎段,通过在抗性培养基上严格筛选,获得了马铃薯再生植株。PCR检测及PCR—Southern杂交分析表明,已成功地将目的基因导入马铃薯基因组中。  相似文献   

16.
RPP13是一种能够通过识别病原物效应子诱发植物免疫反应的典型R基因。植物病毒学实验室前期对马铃薯纺锤块茎类病毒(PSTVd)所侵染的5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分析,发现RPP13基因在5个马铃薯品种中均上调。为了研究该基因在马铃薯中是否与PSTVd抗性相关,应用DNAMAN 8.0软件对转录组测序所得到的RPP13上调基因序列进行序列比对分析,选取其共同的保守区域作为沉默对象,构建了以该保守区域为臂,马铃薯体细胞胚发生激酶类似受体基因(SERK1)(登录号为EF175216)内含子为环的茎环结构反向重复序列RNAi载体pROKⅡ-RPP13,通过冻融法将pROKⅡ-RPP13载体转入农杆菌LBA4404中,应用农杆菌介导的马铃薯遗传转化方法转化马铃薯品种民丰红,以苗龄28 d的健康马铃薯叶片为材料,经过预培养2 d、农杆菌浸染10 min、黑暗条件下共培养2 d,应用抗性筛选培养基诱导生根、生芽,将再生植株进行PCR检测,筛选得到3株阳性转基因植株;以马铃薯的ef1a基因作为内参基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马铃薯转化植株中RPP13基因的表达量。结果表明:所获得的3株转基...  相似文献   

17.
温度和光照对马铃薯微型薯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铃薯的块茎形成包括两个过程:一是匍匐茎的形成;二是匍匐茎的顶端膨大形成块茎。由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形成的脱毒微型薯,在形态建成上与大植株的块茎形成方式有所不同,它是由试管苗腋芽直接形成,主要依靠腋芽细胞的分裂及其相继膨大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都需要各种营养物质、能量、植物激素向腋芽运转和积累才能进行,才有形成块茎的可能。这一切物质来自于试管苗在培养过程中的贮备,以及在诱导过程中提供的诱导  相似文献   

18.
<正>马铃薯是黑龙江省克山县的主要栽培作物,也是黑龙江省马铃薯的主产区。微肥对于马铃薯生长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长期以来克山县生产中只注重施用大量元素,而忽略了微量元素的适量施入,导致土壤中微量元素缺乏,从而影响了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因此生产中必须注意施用微量元素。1微肥可提高马铃薯的生理机能1.1微肥可以使马铃薯光合速率增加由于施用微肥后马铃薯的植株长势增强,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增多,从而使光合速率增加,产生更多的光  相似文献   

19.
不同覆盖方式对冬闲稻田马铃薯生长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在冬闲稻田里以中薯3号为试验材料,进行了稻草覆盖、摆播稻草+地膜覆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地膜覆盖、敞土等不同覆盖方式栽培马铃薯的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冬闲稻田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最早,地膜覆盖和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的马铃薯出苗率最高;敞土栽培的马铃薯植株的株高显著低于覆盖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产量和商品薯率最高,稻草覆盖栽培和地膜覆盖栽培次之,产量和商品薯率显著高于敞土栽培;摆播或沟播稻草+地膜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高,地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次之,敞土栽培马铃薯的效益最低。  相似文献   

20.
马铃薯易受低温危害,造成减产。MAPK基因广泛参与多种环境胁迫,研究发现其参与低温调控。为探究马铃薯StMAPK4在响应低温胁迫过程中的功能,本研究以马铃薯栽培品种‘Atlantic’为试验材料,分析其在低温(4℃)胁迫下不同时间点在马铃薯根茎叶中的表达特性,并对StMAPK4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对其编码的蛋白进行亚细胞定位分析,构建StMAPK4的过表达和RNAi干扰表达载体,转化马铃薯获得转基因植株,并分析了在4℃处理下非转基因(NT)、过表达和RNAi干扰表达转基因植株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Pro)和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StMAPK4蛋白的等电点为4.97,属于酸性蛋白,该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膜;低温胁迫下,StMAPK4在根茎叶中的表达量显著升高;StMAPK4过表达植株的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T植株明显升高,而MDA含量明显降低;StMAPK4干扰表达植株的SOD、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较NT植株明显降低,而MDA含量明显升高;通过表型观察发现,非转基因和RNAi干扰表达植株的叶片萎蔫严重,而过表达植株的叶片受影响较小。因此,过表达StMAPK4基因可以增强马铃薯植株对低温胁迫的耐受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