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7 毫秒
1.
番茄不同品种间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普通番茄和樱桃番茄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的番茄红素含量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所有试材番茄红素含量均随果实发育逐渐增加。半熟期和成熟期间番茄红素含量差异显著(P<0.05),半熟期到成熟期是番茄红素合成的关键时期;黄果的番茄红素含量在各时期均显著或极显著低于其他品种。其他品种间含量在成熟期差异显著(P<0.05),在完熟期差异极显著(P<0.01),番茄红素含量最高的是樱桃红色番茄Q0523;黄果番茄品种整个发育期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新生儿颅内出血患者血浆、脑脊液(CSF)中生长抑素(SS)和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水平变化与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对19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血浆、脑脊液SS和VIP的含量作了测定,并与以无神经系统疾病的入院新生儿12例作为对照。结果颅内出血新生儿CSF的SS和VIP含量高于其在血浆中的含量(P<0.01);颅内出血急性期患儿血浆和CSF的SS和VIP含量均显著高于恢复期和对照组,恢复期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浆、CSF中SS和VIP含量的变化可反映脑组织损伤的分期,推测病情和预后。  相似文献   

3.
曹荣峰  崔丽春  马泽芳 《特产研究》2009,31(2):57-58,61
采集梅花鹿不同饲养时期的血液,经离心、过微孔滤膜后上HPLC柱,测定尿嘧啶和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发现,用HPLC测定尿嘧啶线性方程为Y=6478.2x-75.5,r=0.99996;次黄嘌呤线性方程为Y=4372.36x-0.74,r=0.9981;分别计算出待测样品中尿嘧啶、次黄嘌呤的含量。经统计学分析发现,梅花鹿血液中尿嘧啶含量在生茸期和配种期差异不显著,恢复期和生茸前期差异不显著;而生茸期、配种期和恢复期、生茸前期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而不同饲养时期次黄嘌呤含量不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在饲喂棉籽壳的条件下三类利尿药对羊饮水量、排尿量的作用效果。[方法]采取自身对照方法,选用5只从未摄入含棉酚类饲料、2岁龄、体重约40kg的雄性哈萨克羊。分5期试验,即对照期、添加氢氯噻嗪期、添加呋塞米期、添加350mgGY-01期、添加200mgGY-01期。对照期饲喂精料和棉籽壳,剩余4期在此基础上投放相应利尿药。称量各期试验羊饮水量、排尿量,测定血清中激素和离子的含量。[结果]给每只羊每天投放350mgGY-01后,羊饮水量比对照期增加了60.14%,排尿量为对照期的2.67倍,差异均极显著(P<0.01);抗利尿激素比对照期降低32.59%,差异显著(P<0.05);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含量比对照期上升81.93%,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中钾、磷含量分别比对照期升高了28.04%(P<0.05)、39.39%(P<0.01)。[结论]在日粮中投放GY-01可提高家畜在食用棉籽壳的利尿效果,并且投放200mgGY-01为宜。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选用60只体重为30.9±3.2kg的肉羊,随机分为4组,即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每组15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Ⅰ组、Ⅱ组和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3%、0.06%、0.09%沙葱多糖,预试期15d,正试期60d.在正试期第0d、15d、30d、45d和60d清晨空腹颈静脉采血,并测定了血清中的抗氧化指标,旨在探讨沙葱多糖对内羊体内抗氧化的作用.结果表明:试验Ⅲ组的血清T-SOD、GSH-PX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显著降低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的生成量(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30d时,试验Ⅱ组血清中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第45d时,试验Ⅲ组血清中CAT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但各试验组之同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试验期的延长,试验Ⅲ组血清T-AOC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试验Ⅰ组(P<0.05),高于试验Ⅱ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沙葱多糖能够有效提高内羊体内的抗氧化能力,并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种鸡在产蛋后期产蛋量开始下降,种蛋合格率降低、蛋壳变薄、蛋壳强度降低.为提高种鸡产蛋后期种蛋质量和种蛋合格率,选择60周龄的贵州黄鸡种84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21羽,试验周期为35 d,预试期为7 d,正式期为28 d,每天统计产蛋数、产蛋总质量以及饲料消耗量,正式期14、28 d测定蛋品质,正试期21 d,收集7 d孵化种蛋,统计每组受精率、孵化率、健雏数等孵化指标.结果发现,正式期14 d时,试验组Ⅲ与对照组、试验组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Ⅰ、Ⅱ蛋壳厚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和Ⅱ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其他项目差异均不显著(P>0.05).正式期28 d时,试验组Ⅱ与试验组Ⅲ、对照组蛋形指数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Ⅲ与Ⅰ、Ⅱ蛋壳强度差异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质量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试验组Ⅱ、对照组蛋白高度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和Ⅲ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与试验组Ⅱ、Ⅲ蛋黄颜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Ⅲ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Ⅰ与Ⅱ、对照组哈氏单位差异极显著(P<0.01),试验组Ⅱ与Ⅲ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7.
不同日粮精粗比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5头健康的干奶期荷斯坦奶牛[体重(502±25)kg],研究9种不同精粗比日粮(30∶70、35∶65、40∶60、45∶55、50∶50、55∶45、60∶40、70∶30、100∶0日粮组)对奶牛血脂和血清游离脂肪酸(FFA)动态变化的影响。5头奶牛连续进行9期饲喂试验,前8期试验每期30 d,最后1期试验为3 d。结果显示,随精料水平的提高,血清TG含量逐渐升高,100∶0日粮组TG含量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HDL含量显著高于30∶70、35∶65、40∶60、45∶55日粮组(P<0.05),55∶45日粮组血清LDL含量显著高于30∶70、40∶60日粮组,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CHO各日粮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月桂酸(C12∶0)、棕榈酸(C16∶0)含量在55∶45日粮组达到最大,显著高于30∶70日粮组(P<0.05),豆蔻油酸(C14∶1)、亚油酸(C18∶2)含量55∶45日粮组最小,显著小于30∶70、35∶65、40∶60日粮组(P<0.05),豆蔻酸(C14∶0)、油酸(C18∶1)含量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硬脂酸(C18∶0)含量55∶45日粮组显著高于30∶70、60∶40、70∶30、100∶0日粮组(P<0.05),其余各日粮组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总胆固醇同血清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有显著相关性(P<0.05),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上升后略有下降,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先下降后略有上升。结果表明,随精料水平的提高,奶牛血脂和血清饱和脂肪酸含量逐渐升高,达到一定水平(55∶45组含量最高)后就处于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血清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变化与饱和脂肪酸变化相反。  相似文献   

8.
临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蓝耳病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该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相似文献   

9.
临诊症状该病的潜伏期差异较大,引入感染后易感猪群发生蓝耳病的潜伏期最短为3天,最长为37天。该病的临诊症状变化很大,且受病毒株、免疫状态及饲养管理因素和环境条件的影响。低毒株可引起猪群无临诊症状的流行,而强毒株能够引起严重的临床症状,临诊上可分为急性型、慢性型、亚临诊型等。  相似文献   

10.
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于1980年5月和10月分两批共测定了179头黑白花母牛的血清甲状腺素(T_4)含量;其中不同泌乳月份的母牛131头,不同月令的续牛和发育牛39头,干奶期的母牛9头。全部血清样本的T_4含量平均为2.360μg/100ml±0.100(标准误);其中泌乳牛平均为2.252±0.084;犊牛和发育牛平均为3.046±0.209;干奶牛平均为1.609±0.284。甲状腺活动在生长发育期最高,泌乳期稍低,干奶期最低。泌乳牛与犊牛和发育牛的血清T_4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01);发育牛与干奶牛的血清T_4含量差异也很显著(P<0.01);泌乳牛与干奶牛的血清T_4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不同泌乳月份的泌乳牛以及不同月令的犊牛和发育牛,血清T_4含量都有波动;波动幅度有显著差异。血清T_4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血清T_4含量与产乳量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生育期(抽穗期、开花期、结实期)的新疆小芦苇为实验材料,同一生育期采用鲜贮、鲜草+糖蜜10和15 g/kg、鲜草+甲酸2和3 mL/kg等5种青贮处理,并对其相互间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三个生育期中,以鲜贮的pH效果最差、甲酸组效果最好;CP含量在同一生育期内各处理组与对照组(原料草)之间具有显著差异(P<0.01),特别是在抽穗期鲜草+15.0 g糖蜜组及2.0 mL甲酸组比原料草分别高2.05;、2.53;;NDF和ADF含量变化依生育期的推进其含量逐步增加,而同一生育期的各种处理组之间ADF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抽穗期里各种处理的NDF含量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结果表明:添加甲酸可明显降低新疆小芦苇青贮pH值,最佳青贮时期是抽穗期,最佳青贮方式是鲜草+3.0 mL甲酸/kg处理.  相似文献   

12.
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了50头中国荷斯坦牛产后23d内及发情前后12d内乳中的孕酮(P)和雌二醇(E2)的含量。结果表明:产后23d内不同胎次的奶牛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不显著,而产后不同天数之间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胎次间发情前后12d内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发情不同天数之间的孕酮、雌二醇含量差异极显著(P<0.01)。  相似文献   

13.
高春生  范光丽  王艳玲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1):6440-6440,6546
为了研究饲料中添加牛磺酸对黄河鲤鱼生长性能和血清T3、T4含量的影响。选用体重121 g左右的黄河鲤鱼450尾,随机分为5组,每组3个重复。在饲料中添加04、008、001、200和1 600 mg/kg牛磺酸,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牛磺酸促进黄河鲤鱼的生长,添加量为800 mg/kg时生物学综合评价最高、饲料系数最低(P<0.05);添加8001、200 mg/kg牛磺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清T3含量(P<0.05);添加1 200 mg/kg牛磺酸,能够显著提高血清T4含量(P<0.05)。综合考虑,黄河鲤鱼饲料中牛磺酸的最适添加量为800 mg/kg。该研究为牛磺酸在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复方中药超微粉对鸡蛋胆固醇含量及肝apo A-I、apo B基因mRNA表达的影响。选300日龄崇仁麻鸡90羽,随机分成2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鸡。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上添加1%复方中药超微粉(TCM)。试验期60 d。(结果)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第30、60天鸡蛋胆固醇含量和血清甘油三脂(TG)水平显著下降(P0.05),肝载脂蛋白A-I(apo A-I)mRNA表达量显著上升(P0.05);试验组第60天肝脏载脂蛋白B(apo B)mRNA表达量和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上升(P0.05),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水平显著下降(P0.05)。结果显示:饲粮中添加TCM能够降低血脂水平和鸡蛋胆固醇含量,同时上调肝apo A-I、apo B基因mRNA表达量。  相似文献   

15.
天然植物提取物对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容珍  田允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4866-4868
考察饲粮中添加0.3%天然植物提取物对杜长大仔猪生长性能、肠道菌群、血清生化指标和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添加常规抗生素添加剂CSP-250的对照相比,仔猪日粮中添加0.3%天然植物提取物,使仔猪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分别提高了10.50%(P<0.05)和6.03%(P<0.05);使仔猪盲肠内双歧杆菌数、乳酸杆菌数分别增加了69.65%(P<0.05)和29.69%(P<0.05),大肠杆菌数和梭菌数分别下降84.38%(P<0.05)和58.07%(P<0.05)。使仔猪血清TP、GLO、CHO和TG3含量,分别增加了13.74%(P<0.05)、35.79%(P<0.05)、19.64%(P<0.05)和22.35%(P<0.05);使仔猪血液中的cAMPc、GMP含量分别提高了164.07%(P<0.05)、69.43%(P<0.05),使cAMP/cGMP比值提高了55.80%(P<0.05);使血清IgG和IgM水平分别提高了23.75%(P<0.05)和25.04%(P<0.05);使C3、C4水平分别提高了12.16%(P<0.05)和13.51%(P<0.05);使白细胞数量增加了46.31%(P<0.05),其中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细胞和嗜中性细胞分别增加了80.79%(P<0.05)、76.60%(P<0.05)4、40.00%(P<0.05)和28.02%(P<0.05)。  相似文献   

16.
益生素对雏鸡肠道黏膜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观察益生素对雏鸡肠道黏膜免疫的影响,将60只雏鸡随机分为益生素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灌服益生素后1,4,7,10和18 d,采集肠液、十二指肠派伊尔结和盲肠扁桃体,观测肠道黏膜抗体生成细胞数量、T细胞数量和肠液免疫球蛋白相对含量的变化,并在服用益生素后4 d对盲肠扁桃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常规透射电镜及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在服用益生素后7 d,雏鸡肠液的IgA高于未服用益生素的对照雏鸡(P<0.01),十二指肠派伊尔结的IgG生成细胞数量在10 d、Ig M生成细胞数量在7 d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盲肠扁桃体弥散区的IgA生成细胞数量在7~10 d、IgG生成细胞数量在7 d、Ig M生成细胞数量在4~7 d明显高于对照组雏鸡(P<0.05);盲肠扁桃体的T淋巴细胞在雏鸡服用益生素后7 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盲肠扁桃体绒毛表面的微绒毛密度和长度在服用益生素后3 d也明显提高;随着雏鸡日龄增加,益生素的影响逐渐减弱。可见,益生素能够提高雏鸡生长初期的肠道黏膜免疫。  相似文献   

17.
神经生长因子mRNA在鹅等级前卵泡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相对荧光定量PCR(RT-PCR)相对标准曲线方法,对籽鹅和卡洛斯鹅不同产蛋时期初级卵泡、小白卵泡、中白卵泡和大白卵泡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的表达量进行研究,同时检测血液中促卵泡素(FSH)的含量,并与NGFmRNA表达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蛋高峰期,籽鹅初级卵泡中NGF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卵泡(P0.01),卡洛斯鹅初级卵泡中NGF mRNA表达量显著高于中白卵泡(P0.05),其余卵泡间差异不显著。产蛋末期,籽鹅初级卵泡中NGF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中白卵泡和小白卵泡(P0.01),大白卵泡NGF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中白卵泡(P0.01),卡洛斯鹅初级卵泡NGF 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中白卵泡和小白卵泡(P0.01),大白卵泡极显著高于其他卵泡(P0.01)。2种鹅产蛋高峰期血液中FSH表达水平高于产蛋末期(P0.05);籽鹅和卡洛斯鹅的小白卵泡NGF mRNA表达量与血液中FSH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在大白卵泡中两者呈负相关,其他卵泡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为了探讨甜菜碱对肉鸭(1~42日龄)生长及胴体组成的影响。把690羽1日龄的商品代樱桃谷肉鸭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3个重复。饲养试验分成2个阶段:肉鸭前期(1~21日龄)和肉鸭后期(22~42日龄)。在肉鸭前期的5个饲粮处理组中,甜菜碱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饲粮0、500、1 000、1 500、2 000 mg,在肉鸭后期,甜菜碱的添加量分别为每千克饲粮0、250、500、750、1 000 mg。饲养试验结束后,选取90羽(每组18羽)进行屠宰试验,收集肝脏和肌肉样品。研究结果表明,在肉鸭前期,每千克饲粮中添加500~2 000 mg 甜菜碱均显著提高了肉鸭的平均日增重(ADG)(P<0.01),但对料重比无显著影响。在肉鸭后期,每千克饲粮中添加750 mg和1 000 mg甜菜碱也显著提高了ADG(P<0.05),其中1 000 mg甜菜碱还明显降低了料重比(P<0.05)。胴体性状分析结果表明,与不添加甜菜碱的对照组相比,甜菜碱能明显增加肉鸭的胸肌率(P<0.01)、降低腹脂率(P<0.01)。甜菜碱还显著提高了肝脏甜菜碱高半胱氨酸甲基转移酶的活性(P<0.01)、肝脏游离肉碱(P<0.01)和肌肉酸不溶肉碱(P<0.01)的含量。研究揭示,甜菜碱有可能是通过促进肉鸭机体甲基代谢和改善长链脂肪酸的β-氧化而促进肉鸭的生长并改善了胴体的组成。  相似文献   

19.
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选用健康的1日龄樱桃谷鸭128只,随机分为4组,其中1组为对照组(基础日粮),其它3组试鸭在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上加入不同剂量的大豆异黄酮,其添加水平分别为5、101、5 mg/kg.在21日龄和42日龄,将试鸭屠宰后测定血清和肌肉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在1~3周龄,大豆异黄酮5 mg/kg和10 mg/kg添加组樱桃谷公鸭血清羟脯氨酸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10 mg/kg剂量添加组,肝脏DN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RNA/DNA降低(P<0.05).15 mg/kg添加组樱桃谷公鸭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樱桃谷母鸭肝脏和胸肌DNA含量显著降低(P<0.05).其它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性别差异不显著.在4~6周龄,10 mg/kg大豆异黄酮添加组樱桃谷母鸭血清总蛋白含量显著降低,5 mg/kg添加组樱桃谷公鸭血清羟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P<0.05),其他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由此可见,大剂量大豆异黄酮对樱桃谷鸭的生长不利,尤其对幼龄樱桃谷鸭生长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20.
对转反义TrxS基因的小麦株系(00 T 89)进行纯合株系的子粒发芽试验和脱支酶活性、可溶性糖含量测定.结果表明,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10 d,00 T 89株系子粒发芽开始时间比对照推迟2 d,子粒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分别比对照降低22.1%和35.4%,差异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转基因小麦子粒的脱支酶活性在成熟至成熟后10 d平均比对照降低了27.3%,达到显著水平(P<0.05);在开花后35 d至成熟后20 d,转基因子粒可溶性糖含量平均比对照降低了31.6%,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子粒发芽特性与脱支酶活性及可溶性糖含量呈显著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