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协同创新是知识经济社会转型后提出的新的发展目标,而近年来我国高校体育产业协同创新发展在政府和市场发展的迫切需求下逐步发展,通过探究高校体育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迫切性,并思考其存在的诘症以及未来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2.
运用SWOT分析法,对大连体育产业发展进行分析,认为:目前大连体育产业发展的优势是大连市拥有良好的体育传统,被誉为"足球之乡"、"田径之乡"、大连体育旅游丰富,是加快其体育产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劣势是体育产业意识淡薄,经营管理人才匮乏、经济危机正在冲击体育产业快速发展;面临的机遇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给大连体育产业发展带来的有利契机、城市化进程加速带来的机遇;面临的威胁体育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问题及后奥运时期的低谷效应。并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体育本身所蕴含的经济功能与价值被人们所认同。体育产业作为朝阳产业,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改善民生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今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体育产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待以逐步发展壮大。体育表演业、体育健身业、体育培训业等均已取得相当规模的发展,但整体来看,浙江体育产业目前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将于2022年在浙江杭州举办的亚运会必将给浙江的体育产业链带来冲击,这既是挑战也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 以产业价值链为理论依据,釆用了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逻辑分析法和实地考察等方法,从产业价值链的视角研究浙江省体育产业的发展规律、存在的问题和影响机制。研究结果显示,浙江省体育产业价值链的构建和整合,提高了其产业活力和竞争力,为促进浙江体育产业健康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同时,有利于完善我国体育产业理论研究基础,完善体育产业理论研究框架体系,丰富体育产业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加快低碳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实现体育产业的低碳化发展。学者从生态文明与体育产业的关系、低碳体育的内涵、体育产业低碳化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动向与对策等视角进行了深入研究,但还存在许多不足。没有从学理层面深刻挖掘低碳体育或体育产业低碳化的基本内涵,没有充分研究体育产业低碳化的时代背景和现实意义,实证研究不够,地方政府对体育产业低碳化的政策鼓励与扶持力度不够。需要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高度,深入研究体育产业低碳化的系列问题,推进中国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5.
区域“增长极”理论支撑着我国西部地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研究意义。通过研究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必要性和当前西部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结合区域“增长极”理论,探索我国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的发展路径,为促进西部城市体育产业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6.
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我们的体育产业进行分析。体育产业的框架基本形成,多种力量兴办体育产业等是优势;体育产业结构不合理,高素质体育管理人才缺乏等是劣势;机遇是经济快速发展和未来的体育消费市场规模大;挑战是体育管理体制的制约和激烈的外部竞争。最后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产业属新兴产业,文化内涵丰富。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既有来自国外的挑战,又有来自国内因素的制约。发展体育产业,完善政策法规,以竞技体育为主导,大力发展体育旅游、体育保健和老年体育用品生产。  相似文献   

8.
基于2014年9月2日国家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关于体育产业发展工作部署的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法,在分析体育产业概念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出我国体育产业崛起的四大因素是国家级政策的支持是体育产业崛起的坚强后盾,蓬勃兴起的全民健身产业化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有力推手,良好的国内发展环境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有力保障以及民间社会资本的高调引入是体育产业崛起的推进剂。通过对体育产业四大崛起因素的分析,以期能为当前体育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进而推动中国梦实现的进程。  相似文献   

9.
对2010年广州亚运会背景下的广东体育产业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广东体育产业已经发展成一个独具特色的产业,体育健身娱乐业快速发展、体育彩票销售额在全国独占鳌头、体育用品产销优势明显,体育产业市场日趋规范。面对召开亚运会的机遇,为推动民营资本投资广东体育产业,应采取加强政策引导、及时公布体育产业有关投资信息、适当放宽市场准入限制、提供公平的竞争环境等措施。以期能更大地发挥民营资本对广东省体育产业发展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对比与归纳等方法,依据区域经济学发展理论及辽宁体育产业的城市发展现实情况,通过依托“两核四极”城市节点的体育产业支撑,构建具有辽宁体育产业地区特色的“伞状地域发展模式”。辽宁整体经济水平及城市经济发展条件、体育人文环境等社会条件给辽宁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伞”状模型构建不仅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而且将辽宁体育产业发展归结到围绕城市集群空间范围内协调发展,起到调节、协调、推动的历史作用,也将会形成辽宁体育产业及城市间体育产业共同提高、协调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1.
王磊  袁芳  高彦祥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477-6479
分子蒸馏是在高真空下对轻重组分进行分离的一种连续蒸馏过程。详细描述了分子蒸馏技术的概念及其原理,并重点介绍了目前分子蒸馏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及发展情况。  相似文献   

12.
吴业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949-16951,16954
分析了浙江省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的模式,以及农业产业与职业教育对接的机理,进而提出对接路径,强调涉农院校应立足于职业教育与产业的对接和融合,在农业产业链提升的过程中进行专业建设、中高职的合理衔接,加快进行体制和机制创新,加快进行产教结合和校企合作,为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培养复合型、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阐述植物新品种保护涵义及我国品种权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植物新品种保护与种子科技产业发展的关系,进而提出顺利实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发展种子科技产业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发展,促进高等院校改革。随着高校的兼并重组、招生规模的扩大、新校区的新建与搬迁,都使高校的发展已经与计划经济下的高校不能同日而语。高校如何经营管理,才能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发展中办出特色,在竞争中得以生存,这是高等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本文将从职能、层次、产业特色、服务对象等几方面探讨高校经营管理的定位。  相似文献   

15.
以我国31个省的1999~2011年的面板数据为基础,实证中国不同地区人力资本投资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对旅游产业发展的作用显著,而中等教育的作用不显著,且存在区域差异;在高等教育发达地区,高等教育对旅游业发展的效应不显著,而在高等教育落后地区则较为显著。中部地区高等教育的旅游产业反馈效应一般。因此,高等教育落后地区要重视旅游高等教育的规模和质量,教育发达地区要重视旅游教育的结构和层次。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体育院校学生的抽样调查,认为体育院校图书馆服务意识滞后、馆藏结构不合理、学生课外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以及教师阅读量下降是影响体育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下降的主要因素。提高体育院校图书馆资源利用率,应重点抓图书馆内涵建设,馆藏要体现体育院校特点,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相似文献   

17.
张士伦  常胜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0):4291-4293
以湖北恩施为例,分析了交通条件对山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认为交通不便是山区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制约因素。进一步分析了宜万铁路、沪蓉西高速公路的建设对该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影响,并提出了该地区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我国生物肥料产业发展迅速,产业格局基本形成,产品标准趋于完备,市场空间巨大。但黑龙江省生物肥料产业发展不容乐观,企业规模小、登记产品少、缺少行业领军企业,并且创新不足,质量难保证,院企联合创新机制尚未形成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黑龙江省生物肥料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此,必须采取措施,克服障碍因素,在促进创新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化进程、发挥合力效应上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19.
基于2012-2019年中国制造业行业数据,在投入产出指标体系中,以能源消耗作为生产要素投入、以CO2排放量作为非期望产出,采用ML生产率指数法测算林产工业及制造业分行业GTFP指数。结果表明,中国林产工业GTFP增速处于制造业中等水平,且增速逐渐减缓;纯技术进步是GTFP指数增长的主要动力,纯效率下降是GTFP指数增长减缓的主要原因;传统TFP指数过高地估算了行业经营效益,GTFP指数能更真实地反映行业发展状况。因此,促进林产工业GTFP增长和实现高质量发展,既要重视内部自主创新,也要重视内部技术推广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20.
宁南山区马铃薯产业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治国 《北京农业》2011,(36):99-100
马铃薯产业已成为增加农民收入、培植地方财源、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以宁夏彭阳县马铃薯产业发展为例,从加快或强化发展共识,解除弱化制约因素着手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