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当前渔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几年,由于经济利益驱动,渔船发展速度过快,更新改造频繁,导致海洋捕捞强度迅速增长,无证、无序捕捞现象比较严重,这些问题给渔政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笔者从渔政管理渔船角度,结合渔政执法实践,对当前渔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一、存在的问题 1、渔船主机铭牌标定功率与实际功率不符。渔政部门为了限制捕捞强度,增殖和保护渔业资源,按主机功率收取资源增殖保护费和按马力档次收取专项资源保护费(如增殖对虾、海蜇等);渔监部门按主机功率大小收取渔港建设费和对职务船员(轮机)按主机功…  相似文献   

2.
正笔者从事基层渔港监督和船检工作多年,发现目前沿海小型渔船的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与矛盾,已严重影响到沿海渔区社会的稳定和海洋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结合工作实际,浅谈几点意见。1惠渔政策影响小型渔船管理小型渔船出现于2003年全国统一换发的渔船登记证和捕捞许可证,提出小型渔船三证合一。所提到的小型渔船是指44kW(60马力)以下,且船长12m以下。2003年,国家农业部开始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与周边国家的海上分界线尚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为妥善解决我国与周边国家的人渔问题,我国先后与日本、韩国签订了《中日渔业协定》和《中韩渔业协定》,两《渔业协定》分别于2000年6月1日和2001年6月30日生效实施。中日、中韩渔业协定实施后,本着友好合作的原则,我国和日本、韩国相互给予对方一定数量的渔船到本国专属经济区(和过渡水域)生产,维护了我国的传统渔业权益。在我国渔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正确引导与管理下,我国每年都有一定数量的渔船合法有序地到韩国、日本专属经济区(和过渡水域)进行捕捞生产,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2001~2003年,  相似文献   

4.
渔船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凤岗 《水产科学》2000,19(3):40-4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形势的不断深入,渔船管理工作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突出和主要问题是近海捕捞渔船发展过快,捕捞能力盲目增强和过度捕捞致使渔业资源利用过度,甚至出现严重破坏繁殖保护和竭泽而渔的情况.  相似文献   

5.
渔船节能减排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滨 《河北渔业》2012,(9):61-63
节能减排是推进国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国家战略,是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着力点和实现标志.渔船节能减排是实现国家节能减排战略和减排目标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6.
内陆的渔船管理由于起步较晚,加上内河狭窄,船只偏小,没有专业渔港,给渔船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随着加入WTO,我国加快了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内陆大型湖泊围网、围拦养殖的优质水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市场的青睐。同时,也为广大渔民由捕转养提供了新的舞台。但随之而来的是,大型湖泊渔船开始增多,事故频发,管理滞后。近年来,各地已连续多次发生沉船、碰撞伤人以及逃逸事件,严重威胁着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和社会稳定,内陆大型湖泊的渔船管理已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了。现就内陆大型湖泊渔船管理中存在问题和对策探讨如下:l、现状及问题(1…  相似文献   

7.
哈尔滨市辖7区12县(市),水域全长 2189公里,水产资源较为丰富,有二江(松花江、牡丹江)14条主要河流(呼兰河、阿什河、蚂蚁河、拉林河等),江河两岸泡沼星罗棋布。主要水产品有三花、五罗、大白鱼。市辖水域现有从事渔业生产的船舶2180艘。渔业船舶管理工作比较繁重。自1991年成立渔船检验、渔港机构以来,在市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领导和重视下,队伍不断发展壮大,工作中取得了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笔者就内陆小型渔船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谈一下工作体会。 一、存在问题 1、渔…  相似文献   

8.
引用相关资料说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迫切性。提出我国近期渔船节能减排的有效措施,有助于全国渔船在节能、减排、增效中,取得15%~20%的节油率和减少排放污染20%,大幅提升渔船的节能减排水平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正确制定能源的开发计划和利用措施,对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自从1972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范围内船舶及动力装置的发展情势,最引人注目的特征是节能.  相似文献   

10.
我国渔船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我国渔业及造船业的国际地位,论述了新世纪世界船舶技术及渔船发展趋势;简介了我国渔船发展概况;阐述了当前我国渔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速我国渔船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据统计,广东省现有渔港133个,其中规划建设国家中心渔港10个,国家一级渔港11个,省区域性重点渔港29个。全省渔业船舶数量众多,有渔业船舶7.4万艘、82万总吨、240万千瓦。  相似文献   

12.
钢质渔船建立是适应渔业向外海发展,开展线外生产,渔船大型化的需要,它具有结构强,稳性好,速度快,拖力大,维修成本低优点,但对建造钢质渔船的有关知识,如有否造船条件,图纸设计需经审查,认可等问题和有关建造规范,规定等应加强宣传,提高质量意识,严格钢质渔船的审批的检验,以确保渔民,渔船和生产的安全。  相似文献   

13.
孙明壮 《齐鲁渔业》2001,18(5):39-40
在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渔业经济成份发生重大变革,形成了国有、集体、个体共同发展的新态势,建立在市场竞争基础上的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但给渔业行政执法管理增加了难度。特别是少数个体渔船违法违规现象严重,对近海渔业资源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对个体渔船的管理已成为当前渔业行政执法管理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加强管理乃当务之急。1 个体渔船管理难的表现1.1 控制数量难 近年来,个体渔船的发展极具盲目性和随意性,从某种程度上讲,是处于失控状态。许多渔民受眼前利益的驱动,大量发展捕捞船只,投入捕捞生产。私…  相似文献   

14.
一、芬兰、冰岛资源条件和渔业发展基本情况芬兰处于欧洲北部,近四分之一的国土位于北极圈内,是世界上最北的两个国家之一。渔业在芬兰国民经济中比重不大。近几年渔业利润下滑,商业捕鱼者数量有所下降。比较大的商业捕鱼公司有10多个,渔船大约在100-150艘之间,而且大多是木质;  相似文献   

15.
一、碰撞特点从1987年以来,长海县因碰撞造成的恶性事故4起,死亡26人。沉船3条。翻船1条,损失惨重、教训深刻。  相似文献   

16.
当前,渔船船证不符大体可以分为三种情况:一是证书载明主尺度与船舶实际状况不符;二是证书载明主机功率与船舶实际状况不符;三是证书载明的主机功率和船舶主尺度与船舶实际状况均不符,即通常所称的“套号”船,“套号”船占比最大,危害性也最严重。这种情况的存在,扰乱了国家关于近海捕搜强度的宏观调控,严重损害了近海渔业资源,造成长期以来的海洋捕榜强度居高不下,渔业资源无序开发,资源量每况愈下,同时,船证不符破坏了渔业船舶正常的管理秩序,造成大量渔船游离于管理部门的监管之外,给海上安全和海洋环境带来了极大隐患。  相似文献   

17.
小型木质渔船,在辽宁省营口地区近海捕捞生产中已占有主导地位。为加强渔船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沿海渔业资源,维护渔业生产秩序,保障渔船所有人、经营人的合法权益。针对目前渔船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进行以下解析,以供有关部门参考。一、小型木质渔船管理失控的主要表现1.新造木质渔船,更新、改造、外购渔船,自1985年以来在营口地区已达2000余条,其中大部分出自个体木工的“沙滩船厂”、“庭院船厂”。建造前均未向船检部门提出检验申请。造好后才向船检部门提出申请检验,使船检部门对这类新船失去技术监督和安全保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正>海洋捕捞业是公认的高危行业之一,特别是当前海洋环境污染加剧,过度捕捞,导致渔业资源衰退,海上捕获量越来越少,渔民在生产中为了追逐效益,时常发生争占渔场、抗风航行、越界生产、冒险生产等现象;海上交通日益繁忙、渔场与航线密集交叉,渔船之间以及渔船与商船间发生碰撞的概率加大;渔船海上受台风、大风、大浪、海雾等恶劣海况影响;外来渔工尤其是操作技能经验不足渔工增多等问题,增加了渔业安全管理难度和  相似文献   

19.
中国远洋渔业发展和渔船装备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中国远洋渔业创业发展25年艰难实践的经历、国际渔业管理制度日趋严格的形势和推进产业可持续发展任重道远的角度,客观总结我国远洋渔业的发展经验,研究当前整个产业遇到的紧迫问题,追踪国外渔船装备技术发展的新情况,简述加快我国渔船装备更新改造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根据产业长远发展规划和适应国家发展战略角度,代表从业企业为政府政策导向、管理重点和产业发展战略方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据最近渔船普查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机动渔船已达48万余艘,其中船龄20年以上老旧渔船占40%以上。随着时间推移,船龄老化,老旧渔船管理遗留问题日益突出,已成为渔船管理中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近年来,虽然有关老旧渔船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相继出台并不断趋于完善,《农业部关于加强老旧渔业船舶管理的通知》也将有关老旧渔船管理问题做到了制度明朗化,管理有法可依,有据可寻,但围绕小型老旧渔船管理依然存在诸多矛盾与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