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对节瓜4个品种花芽分化的节位进行了组织学观察,并对其开花节位和性别表现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品种节瓜的花芽分化规律一致,都在植株第2片真叶展平时期、第6节处开始花芽分化;分化节位与植株展平叶片数之间呈显著线性关系;不同生长阶段花芽分化速率不同,苗期较快,抽蔓期较慢;田间栽培节瓜的现蕾节位和植株花性别表现因品种不同而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对节瓜生产历史与现状,节瓜育种研究进展、栽培技术研究进展及制种技术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对这一领域提出了前景预测.  相似文献   

3.
李丽 《吉林蔬菜》2007,(2):30-31
本文从节瓜的类型、品种、播期、育苗、以及施肥、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几方面对节瓜的栽培技术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4.
广西节瓜种质资源研究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种植观察27份节瓜种质资源,并对参试材料的成熟期、丰产性、瓜形、抗病性和单瓜重等5个农艺性状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桂优l号毛节瓜等6份优良节瓜种质材料及新育成的品种。  相似文献   

5.
‘花玉女’节瓜是以‘甜宝’节瓜作母本、‘梅花’节瓜作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1代品种,为江心类节瓜。露地栽培种植全生育期春季106 d、秋季91 d;从播种至始收春季70 d、秋季56 d,延续采收期春季36 d、秋季35 d,第1朵雌花着生节位9.5~11.2节,第1个瓜坐瓜节位10.0~11.9节。瓜呈长圆筒形,瓜皮青绿色,无棱沟,花点稍大且数量相对较多、麻点明显,肉质致密。瓜长22.3~22.6 cm,横径6.94~7.18 cm,肉厚1.79~1.87 cm,单瓜质量667.2~704.1 g,单株产量1.84~2.45 kg,667 m^2产量3653~3919 kg,商品率高,品质优,粗蛋白质量分数0.496%,维生素C质量分数212 mg·kg^-1,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3.0%。田间表现耐热性、耐寒性、耐涝性和耐旱性强。适合华南地区春秋季栽培。2019年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6.
温度和光周期对苦瓜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苦瓜苗期所处的环境条件会影响其性别表现,株洲长白和英引苦瓜品种的光周期反应表现为短日效应,即短日使植株的发育提早,并促进雌性发育,长日的效果恰好相反。苦瓜苗期短日处理时期以出苗至6片真叶(苗龄20天)为宜。低温可以增强短日效应,高温则使苦瓜的生殖生长推迟,并削弱短日效应,短日低温是苦瓜苗期最适宜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7.
杨美玉 《蔬菜》2017,(7):10-12
对8个节瓜品种生育期、商品性状、产量等进行分析,筛选出适合在辽阳地区推广种植的节瓜品种。夏冠1号、高产6号产量高、长势强、综合性状较好,适宜在当地推广种植。其次,粤农节瓜和粤农6号也可以在辽阳地区适当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8.
 ‘桂优2号’节瓜是以优质抗病早熟自交系‘W3’为母本, 以分枝性强, 结瓜数多的自交系‘N2’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瓜长28~32 cm, 横径7~8 cm, 嫩瓜单瓜质量0.60~0.75 kg, 老熟瓜1.20~1.50 kg。瓜肉丰厚, 紧实, 心室小, 味清甜爽脆。具有优质、高产、抗病、瓜型小、单株结瓜数多等特点, 嫩瓜总产量93.05 t·hm- 2 , 老熟瓜总产量90.60 t·hm-2。  相似文献   

9.
以飞碟瓜为试材,在飞碟瓜苗期进行光周期和温度处理,研究其对飞碟瓜性别表现的影响.通过对雌花数、雌花节位、雌雄比率等指标的统计分析,发现8 h的光照处理和温度20℃/10℃(日温/夜温)的温度处理有明显的提高雌花数和雌雄比率,降低第一雌花节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三种生长调节剂对西葫芦性别表现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西葫芦苗期用生长调节剂处理对性别表现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乙稀利可以增加雌花的发生,减少雄花的发生,但浓度达100毫克/千克时会产生药害;赤霉素(GA)与硝酸银都可以促进雄花的产生,减少雌花数。②在幼草子叶充分展开期用赤霉素与硝酸银处理,诱雄好于4叶期处理。③硝酸银分别处理幼苗茎尖和下部的1~4片真叶,对性别表现的影响差异不显著。④赤霉素、硝酸银和乙烯利可以诱导西葫芦花芽的性别发生转化,也可以诱导西葫芦分化更多的花芽。  相似文献   

11.
节瓜果皮颜色遗传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2个果皮青绿色自交系桂优1号毛节瓜、环江节瓜和1个果皮深绿色自交系七星节瓜作亲本,通过正、反交及回交组配,对其杂交组合(桂优1号毛节瓜×七星节瓜、环江节瓜×七星节瓜)的F1、F2、BC1和BC2各世代的果色进行统计.结果表明:F1果色表现一致,无论正、反交均表现为深绿色;F2果色无论正、反交都分离出深绿色和青绿色两种果色,且分离比率接近3:1;BC1(以深绿色的自交系作父本进行回交)果实颜色均表现为深绿色,BC2(以青绿色的自交系作父本进行回交)果实颜色则表现出深绿色和青绿色的分离,分离比率接近1:1.根据经典遗传学原理对节瓜果皮颜色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初步推断出:节瓜果实的深绿色与青绿色受一对核基因控制,深绿色对青绿色为显性.  相似文献   

12.
为探索适合于江门地区绿肉节瓜高产栽培的最适间距,选取江玉11号节瓜品种进行行距为60 cm,株距分别为35、45、55 cm的种植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行距60 cm,春季株距35 cm,秋季株距45 cm,为江玉11号节瓜最适间距。  相似文献   

13.
以节瓜的成熟干种子、子叶和不同发育阶段的真叶为材料,选用尿素提取法、高盐低pH值法、SDS法和CTAB法等4种DNA提取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节瓜材料均可以提取到基因组DNA,其中子叶和第1片真叶的提取效果最好;尿素提取法提取种子DNA最为简便快捷,CTAB法提取叶片能得到纯度较高的基因组DNA。经PCR检验,干种子和子叶提取的基因组DNA都可用于PCR扩增。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甜菜碱的生产工艺、营养功能与机理,及在饲料、食品、化学等行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食用菌菌渣利用研究现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发展,食用菌菌渣的开发利用受到广泛关注。详细综述了食用菌菌渣利用的研究进展,从食用菌菌渣成份到综合利用各方面,包括食用菌栽培再利用以及用作饲料、肥料、生态环境的修复材料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系统总结和概括,并提出菌渣利用研究中存在问题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秋施硼肥在苹果植株中的分布与利用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顾曼如  彭福田 《园艺学报》1998,25(2):147-153
对盆栽苹果树施H310BO3,于主要物候期测定,结果表明,生长季地上部全B的变化呈双峰曲线,根系仅出现一次高峰;枝条与粗根皮层的全B量一般比木质部高3~4倍,但从肥料中吸收的B占全B量的百分率(Bdf%)二者相差无几。地上部新生器官在新梢旺长期Bdf%值迅速提高,其后处于高水平的相对稳定期,细根随时间进展不断下降,粗根则缓慢上升。秋施10B肥后的第3年花期测定植株不同器官的Bdf%值仍可达12.7%~33.6%,而土壤仅为4.2%,并且10B在植株中的分布发生了变化,一年生枝与粗根含量显著上升,约比翌年同期增加2倍左右,而主干与细根含量显著下降,说明硼肥在树体内具有长效作用,可再利用。  相似文献   

17.
青霉素对板栗花性别分化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陈顺伟  李春才 《园艺学报》1996,23(4):339-342
研究不同浓度青霉素对板粟花性别分化及其部分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100mgL’青霉索处理可显著促迸板栗雌花分化和新梢加粗生长,抑制雄花分化和新梢伸长生长,调整雄花雌花数比,提高树体氮代谢水平和光合作用强度。而300和500mgL’青霉素处理虽也具促雌抑雄效应,但同时也刺激新梢伸长生长,对提高树体氮代谢 水平、光合作用强度和新梢加粗生长效应不明显。6—BA和CCC对青霉索有一定的协同或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南京野菜的研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南京8种野菜芦蒿、菊花脑、马兰、荠菜、南苜蓿、马齿苋、枸杞和香椿的栽培现状和形态分类等方面进行了描述,并对其研究利用现状进行了分析评价。  相似文献   

19.
王荣华  王维成 《中国甜菜》2010,(3):63-64,67
主要介绍了新疆糖区甜菜生产发展动态、新疆甜菜品种的利用现状及应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