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宝蕴 《农家顾问》1997,(10):25-26
  相似文献   

2.
3.
<正> 湖北省宜昌县地处山区丘陵,栽培板栗树具有300多年历史。板栗品种多达20多个,资源极其丰富。特别以盛产桑果特大、早熟丰产的优良品种一浅刺大板栗而著名。近年来,全县建成千亩以上的浅刺大板栗基地6个,万亩以上的基地1个。投产后,将新增年产值6千万元。浅刺大板栗具有早熟、优质、果大、抗病、丰产、遗传性稳定、寿命长等优点,尤以鲜食极  相似文献   

4.
板栗是我国特产的一种优良干果经济树种之一,果实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在小陇山林区或林缘区散生或群生于海拔1000米左右的坡麓和沟谷。采取劣种多头高接换优,培育良种壮苗,选择背风向阳的砂质壤土进行大穴坑整地,穴底镝草,施足底肥。3龄大苗适度密植、合理整形、四季修剪。突出栗瘿蜂等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适时采收、栗包杀菌杀虫、低温贮藏、能获得早期丰产。取得明显的经济、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太行山板栗低产的原因,研究了用插皮接及插皮腹接方法人工建造自然开心形的技术,以及用双枝更新稳定结果部位,混合施用氮、磷、硼肥,加叶面混喷氮、磷、钾肥的增产措施等。平均单株增产5.44kg,株纯增收68.75元。  相似文献   

6.
1993年建成8hm2板栗早果丰产园,经4a栽培管理,栗实的平均产量达1195.2kg·hm-2,结果表明,实施的这一套综合技术措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7.
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旭光 《安徽农学通报》2009,15(14):207-207,224
本文从施肥、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幼树防寒等方面介绍了华北地区板栗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8.
9.
10.
在河南引种栽培日本板栗试验结果表明,筑波、银寄等6个品种生长快、长势好、早实、早熟、丰产、粒大、质优。适当密植、幼树整形修剪、加强肥水管理及适时除雄是日本栗获得早实丰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板栗心材褐腐病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确定华中地区板栗(Castanea mollisima)心材腐朽病的病原菌,根据野外调查结果和室内显微鉴定,确定该病原菌为硬拟层孔菌(Fomitipsis spraguei(Berk,&M.A,Curtis)Cilb.& Ryvarden)。该菌主要危害板栗活树,造成心材褐色腐朽,最终导致受害树木死亡或风折后死亡。同时根据采集的标本,对该病原菌进行了详细描述和显微绘图。  相似文献   

12.
花生属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少数作物,其栽培条件对其产量影响尤为显著。花生新品种对产量的贡献率占20%~30%左右,而栽培技术对产量的贡献率达70%左右。随着种植制度的变革和市场发展的需求,花生栽培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笔者总结了近50年来北方区花生栽培技术的主要研究成果,目的在于为花生生产的发展和栽培技术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用香料加工酿造而成的具有独特香味、能对人体产生良好效果的酒即为香酒。本文在分析历史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酿造香酒的香料原料与香酒的加工方式,研究了香酒在中国古代加工的起源与进程,探讨了古人利用香酒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冷藏板栗上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冷藏板栗上微生物的研究田世民,张志铭,高秀鸿(河北农业大学植保系,保定071001)关键词冷藏;板栗;微生物StudyonMicroorganisminFrozenStorageHairyChestnut(Castaneamollissima)¥Ti...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新化县曹家镇园艺场、上梅镇龙王池村、琅塘镇晚坪村3处板栗园作为试点,于2007年11月从湖南省百果园等单位引进板栗新品种处署红、九家种等6个品种,以地方油栗作对照进行对比栽培试验,通过2007年11月至2015年10月近8 a的生物学习性观察记载对比果实品质及丰产性,筛选出适宜在新化栽植的3个优良品种:处署红、九家种及浅刺大板栗。并从定植、水肥管理、花果管理、主要病虫害防治及采收贮藏等几个方面总结出了一套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板栗为药食两用的果中珍品,多糖是板栗的主要活性成分之一,在此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板栗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含量测定、化学结构和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推进板栗向功能产品和医药用品等多领域延伸、充分利用我国板栗资源优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惠富平 《古今农业》2007,4(3):49-58
我国古代西部农牧业开发受到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的影响,三次农业开发高潮分别出现在汉唐盛世和清代前期。不论国力强弱、疆域大小,历代王朝开发西部农牧业的举措均以移民屯田、水利兴修和农牧技术引进、革新为主,农牧关系调整及边疆经营策略变化也对农牧业开发有重要意义。农牧业开发是古代西部经济、文化发展的基础,对于保卫边疆,维护边疆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历史的进程。同时,不合理的农牧业开发也带来了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等负面生态效应,制约了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水稻品种是水稻生产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改革水稻育种技术,加快育种进程,促进水稻生产的发展,是育种工作者的追求。以化学杀雄杂交技术作为重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9.
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可以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麦作改进的背景、因素有所不同;民国时期华北麦作改进以农业高等院校、政府农业改进机构和农事试验场为推进主体,以小麦良种选育及推广为重点,取得了一定成绩;民国时期华北地区以小麦良种选育和推广为核心的麦作改进在我国麦作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铃薯栽培史考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中国地方志记载的分析表明:川、鄂、陕、甘交界的山区是马铃薯的最早输入地和栽培区,并以此为中心向周围传播形成西南马铃薯主产区;从马铃薯名称的演变可说明中国马铃薯栽培走向成熟的过程,及以晋北为中心的华北马铃薯主产区和东北马铃薯主产区的形成;论证了台湾和闽粤沿海不是中国马铃薯最早或较早输入地的观点;讨论了研究中国马铃薯栽培史存在的3个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