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探讨山茶Camellia品种的叶色变化规律,以5个品种10~15 a生的植株为材料,在冬季叶片变色期间,每隔30 d测定1次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青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值,并通过相关性分析探讨5个山茶品种冬季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山茶品种冬季叶片色素含量的波动趋势不尽相同,其中花青苷含量及其各种色素含量的比例发生变化是5个山茶品种冬季叶色变化的主要原因;(2)5个山茶品种的叶色参数随时间发生波动的趋势基本相同,只是在变化的时间和程度上有所差异,L*值均呈现上升趋势,a*值先上升后下降,b*值先下降后上升,其中a*值可作为描述5个山茶品种冬季叶色变化的代表性参数;(3)叶色参数(L*、a*、b*)值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5个山茶品种冬季叶片中花青苷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的高低。  相似文献   

2.
在盆栽试验条件下,以7个彩叶草品种为试材,对其叶片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及叶色参数(L~*、a~*、b~*)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珊瑚红、晚霞色品种彩叶草颜色最为艳丽,色素含量高;各品种叶片色素含量变化影响叶色表达参数,其中类胡萝卜素与亮度值L*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花色素苷与叶色参数饱和度b*呈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刺柏属Juniperus彩色树叶色参数与色素变化规律。  方法  以欧洲刺柏‘金叶疏枝’Juniperus communis ‘Gold Cone’ (JC)和鹿角桧‘金叶’Juniperus×media ‘Pfitzeriana Aurea’ (JM) 2年生扦插苗为对象,测定不同季节叶色参数(L*、a*、b*)、光合色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质量分数和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并进行相关分析,建立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回归方程。  结果  ①不同季节欧洲刺柏‘金叶疏枝’和鹿角桧‘金叶’的叶色参数变化趋势不同。‘金叶疏枝’的L*、b*值变化趋势相同,始终为正值,a*值秋冬季显著升高,由负变正;‘金叶’的L*值春夏显著上升,a*值波动幅度不明显,色相始终偏绿,b*值春夏显著上升,秋冬季无波动,色相始终偏黄;春夏秋季‘金叶疏枝’的L*、b*值显著高于‘金叶’。②‘金叶疏枝’的花色素苷相对含量与L*、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与a*值呈极显著正相关;‘金叶’的光合色素与b*值呈极显著负相关。③逐步回归结果表明:a*值与b*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疏枝’花色素苷相对含量的年变化和秋季变化,b*值和L*值可以准确预估‘金叶’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年变化和夏季色素变化。  结论  2种刺柏属彩色树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关系显著相关,不同树种不同时期存在差异;‘金叶疏枝’叶色观赏性整体好于‘金叶’。建立的叶色参数与色素含量回归方程,可以实现以叶色参数精确预估叶片色素含量。图2表4参32  相似文献   

4.
美洲黑杨新品种全红杨叶片色素含量与叶色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全红杨叶片内在色素与外在色相的特性及其关系,探讨全红杨的呈色机制,比较分析了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中红杨和2025叶片中色素含量和叶色参数的差异。结果表明,全红杨叶片含有较多的光合色素(叶绿素a、b和类胡萝卜素)和非光合色素(花色素苷),尤其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高于中红杨和2025,三者叶色差异明显。全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始终为正值,色相b*值为较小的正值,叶色始终以红色为主;中红杨色相a*值和色光值由正值变为负值,色相b*值为正值并逐渐变大,叶片红色转淡,出现返绿现象;2025杨色相a*和色光值为较低的负值,色相b*为较高的正值,叶片始终呈现黄绿色或绿色。此结果与叶片色素比例的变化对叶色的影响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5.
分析生长季不同时期全红杨叶色与叶片色素组成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花色素苷是影响全红杨叶色变化的最主要色素。花色素苷质量分数与叶色a*值、C*值和色光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呈显著正相关,利用a*值、C*值和色光值建立的回归方程得到的花色素苷质量分数预测值和实际测定值在0.01水平上无显著差异,用色差仪对全红杨叶片花色素苷质量分数进行预测是可行的;全红杨叶片在生长季以红色色调为主,同时在内部因素与外界因素共同影响下,不同时期叶片中色素比例的变化使叶色亦有所不同;a*值可作为叶色的代表性参数来反映不同时期全红杨叶片色彩的变化,5月14日到6月11日叶色a*值大于5.00,此时,全红杨叶片中花色素苷质量分数比例高于40.0%,叶片呈色泽浓亮的深紫红色,观赏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金叶白蜡色素含量与叶色参数的年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金叶白蜡的呈色机理,以白蜡为对照,对金叶白蜡叶绿素、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含量和叶色参数(L*、a*、b*)的年变化规律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1)5-10月,各色素含量及比例发生变化,金叶白蜡和白蜡的叶绿素含量均表现出先升后降的趋势,入秋后两者的类胡萝卜素含量都逐渐升高。花色素苷的含量稳定,且保持在较低水平,对两者叶片的呈色影响不大。(2)金叶白蜡各色素含量都低于白蜡,但其类胡萝卜素的相对含量却高于白蜡;7月~8月,叶绿素含量不断升高,类胡萝卜素含量不断降低,分别与生长初期的含量达到极显著差异(P<0.01)。(3)叶色参数(L*、a*、b*)随着季节的变化发生波动,金叶白蜡b*值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性,与叶绿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性,L*值与叶绿素含量达到极显著负相关关系,与类胡萝卜素含量达到显著正相关关系。花色素苷与各参数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性,叶片呈黄-绿-黄的变化趋势。白蜡叶绿素含量与L*值呈极显著正相关性,类胡萝卜素、花色素苷与各参数均未达到显著相关性,叶片呈绿-黄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紫叶狼尾草叶色退化的生理特征,以自然光照(CK)、叶色退化(T_D)及长期遮阴(T_S)的3种紫叶狼尾草(Pennisetum setaceum‘Rubrum’)为试材,对其叶色参数及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长期遮阴及退化的紫叶狼尾草叶色为黄绿级别,而对照为红色级别;3组紫叶狼尾草光合色素含量存在显著差异;长期遮阴及叶色退化的花色素苷和类黄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对照组的类胡萝卜素和总叶绿素含量占比低于其他两组;3组紫叶狼尾草PAL和CHI活性差异显著且对照组最高;叶色参数L、a、b值与光合色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PAL和CHI活性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相关.研究表明:对照组的叶色表现最佳,长期遮阴和叶色退化均为绿色叶,且遮阴和退化的色素占比相近,但光和色素含量差异显著;光合色素、花色素苷、类黄酮含量、PAL和CHI活性是影响紫叶狼尾草叶色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为了比较法师系多肉品种间的叶色差异,探究法师系多肉植物叶色的形成规律,以绿羊绒、紫羊绒、墨法师为材料,对秋季叶色参数(Lab色彩模型)与色素含量进行了测定两者的相关性.结果表明:3个法师系多肉品种的叶色差异较大,墨法师a值、c值最高,叶色最红、颜色最鲜亮,并分析了绿羊绒a值小于0,b值最大,L值最大,叶色呈亮黄绿色.紫羊绒L值及a值中等、c值最低,红度及光泽度中等,纯度最低.色素含量对叶色有显著影响,3个品种间有显著性差异,其中绿羊绒叶绿素a含量最高、花青素含量最低,叶片最绿;墨法师花青素含量最高、叶绿素a含量最低,叶色最红.红绿饱和度a值与叶绿素a含量呈显著负相关,叶绿素a含量是影响红色系法师多肉植物呈色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9.
为明确‘黄金水蜡’(Ligustrum obtusifolium)不同叶片叶色的生理差异,以‘黄金水蜡’的全黄叶、半黄叶、全绿叶3种叶色表型叶片为试验材料,测定叶片不同时期的叶色参数、色素含量、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及叶片叶绿体超微结构,旨在阐明叶片色素含量和解剖结构对叶色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黄金水蜡’叶色参数变化的时序性较强,与叶色表型的变化情况相符合;半黄叶、全黄叶的类胡萝卜素与总叶绿素的比值均显著高于全绿叶(P<0.05);与全绿叶相比,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素合成前体物质含量显著降低(P<0.05);半黄叶和全黄叶的叶绿体结构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类囊体片层系统严重退化,缺少正常的基质类囊体和基粒类囊体,类囊体膜降解为残存的膜结构和囊状小泡。研究结果表明‘黄金水蜡’属于总叶绿素及叶绿素b合成减少型突变体,表现为半黄叶与全黄叶的叶绿体发育停滞,类囊体结构异常,叶绿素前体物质含量减少,导致叶绿素严重缺失,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对升高,是‘黄金水蜡’叶片呈现不同颜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光强对水稻叶色白化突变体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水稻叶色突变体——高光A和9522中脉白苗期对光强的响应,在光照培养箱中采用遮光法,观测了6种光强下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出叶速度、苗高和叶绿体色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相同生长期内,各种光强下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龄和苗高均小于野生型,且高光A比9522中脉白对光强更敏感.高光强下的高光A叶片白化表现最明显,而9522中脉白的叶片白化最明显表现在低光强.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叶绿体色素含量与野生型差异最小时的光强均为90001x,但高光A和9522中脉白的差异最大时的光强分别为21000lx和18000lx,这为今后深入研究2个水稻叶色突变体的内在机制提供了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11.
王永亮  赵歌  李叶峰  杨燕  陆小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6):3466-3467,3472
[目的]从叶片结构,叶绿体等亚细胞结构以及色素组成研究该突变体叶色白化的原因。[方法]以叶色白化的夹竹桃叶片为材料,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不同发育阶段的叶绿体形态;用板层析技术分析叶片中光合色素的组成。[结果]突变型与野生型的叶肉细胞无明显差异,但白化叶片中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几乎看不到绿色存在;分离2种叶色的叶绿体发现,突变型的成熟叶绿体数量很少;板层析结果显示,白化夹竹桃中光合色素基本缺失。[结论]夹竹桃叶色白化可能是因叶绿体合成受阻引起叶绿素缺失造成的。  相似文献   

12.
外源蔗糖对红花槭叶色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红花槭为试材,研究喷施不同浓度蔗糖溶液对其叶片叶色参数、花色素苷相对含量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溶液的作用下,叶色参数L先加速上升后加速下降,而参数a则上升显著。喷施蔗糖溶液对叶绿素含量影响不大,对花色素苷含量有显著提升。其中,以0.2mol·L-1蔗糖溶液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3.
叶色突变体是研究植物光合系统结构与功能、叶绿素生物合成与代谢以及叶绿体发育的理想材料。该研究以黄瓜黄绿叶突变体C777及其野生型CCMC为试材,对其苗期叶片的光合色素质量分数、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等进行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以及总叶绿素质量分数均显著低于野生型;光合特性方面,突变体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野生型,而胞间CO_2浓度显著高于野生型,表明突变体对CO2的利用率较野生型低;叶绿素荧光动力学参数的测定结果表明,突变体的F_o、F_m、F_v/F_m、F′_v/F′_m、Φ_(PSⅡ)、qP、ETR和NPQ均显著降低,说明光合色素质量分数的降低导致PSⅡ反应中心捕光能力较弱和光化学转化效率较低,使得突变体光合速率降低。试验为进一步阐明该黄瓜黄绿叶突变体的叶色突变机制和该种质的合理利用提供相关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以野生型辣椒6421经~(60)Co–γ辐射诱变产生的叶色黄化突变体R24–12–6为材料,比较辣椒叶色黄化突变体与野生型农艺性状、叶绿体超微结构、生理生化特性的差异。结果表明:辣椒叶色黄化突变体黄化性状受隐性单基因的细胞核遗传;R24–12–6果长比6421增加2.06cm,果宽、坐果数和单果质量均低于野生型的,其中坐果数与6421有显著差异;叶绿素含量、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野生型降低,差异显著;R24–12–6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_2浓度分别为6421的84.80%、87.96%、98.16%和80.5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射电镜扫描发现辣椒叶色黄化突变体叶绿体数量减少,基粒片层结构减少且排列不整齐。  相似文献   

15.
以广州市区域内部分苗圃的三角梅(Bougainvillea Comm. ex Juss.)叶色嵌合体为调查对象,观察形态特点;通过筛选不同类型的嵌合植株为试材,以正常叶色植株为对照组,测定并分析其叶绿素SPAD值、光合色素相对含量,研究三角梅属植物叶色嵌合特点及光合色素含量差异.结果表明:广州市区域内常见的三角梅叶色嵌合体共有51种,嵌合体表型可分成3大类:绿心黄边、黄心绿边以及混合型,且不同品种的嵌合体存在颜色差异;嵌合体植株叶片从绿色区域到黄色区域,叶绿素SPAD值不断下降,黄色区域仍有极低含量叶绿素;各光合色素含量均显著降低,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则均高于绿色区域,说明嵌合部位呈现黄色与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比值升高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萝卜作为重要的蔬菜作物,其叶色突变体是培育萝卜新品种的优良种质,是进行叶片色彩变异、色素合成、遗传发育调控机制等一系列研究的理想材料。以化学诱变获得的能够稳定遗传的萝卜叶色突变体mu17为材料,以突变亲本Ra9为对照,观测其植物学性状,测定了光合特性、色素含量、叶绿体超微结构,并采用qRT-PCR检测叶片花青素代谢与调控路径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显示:相比于同一时期的对照Ra9植株,萝卜突变体mu17的叶片在整个营养生长期内表现为紫红色,生长较为缓慢,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明显升高,但净光合速率显著下降;叶绿素a、b与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对照Ra9,叶片花青素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Ra9。由此,推测花青素含量的积累和叶绿素含量的降低是突变体mu17叶色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也是其光合作用下降、植株生长缓慢的主要原因。突变体mu17的花青素合成基因RsCHI、RsCHS、RsF3H及其调控基因RsMYB3、RsMYB4、RsMYB114、RsbHLH155表达水平,均与对照Ra9差异显著;推测RsMYB、RsbHLH等转录因子通过协同调控萝卜花青素合成相关基因RsCHS、RsCHI、RsF3H等的表达水平,促使紫红叶突变体花青素大量积累。上述从生理与分子水平上初步探究了萝卜彩叶突变体的叶色变化机理,为即将开展的突变基因精细定位与图位克隆奠定了良好基础,为改良和培育萝卜新品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杂交过程中亲本的配子重组及基因交换,创造变异丰富的子代群体,为后续林木良种及新品种选育提供物质基础。【方法】以3株紫雨桦为母本,7株白桦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共得到19个杂种家系,调查了各家系紫叶苗木的高和地径等生长性状,5-9月不同发育时期的叶绿素、花青素、叶色参数(L*、a*、b*)等叶色性状以及2个年度的保存率,对各性状在家系间的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1)生长、叶色等性状在家系间大多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不同性状的变异幅度差异很大,苗高、地径变异在25.00%左右,花青素相对含量以及黄蓝饱和度(b*)在33.67%~53.20%之间,其他性状的变异系数多为15.00%上下。(2)叶色性状随季节变化明显。花青素相对含量和红绿饱和度(a*)在5、6月最高,7、8、9份明显降低,这与紫雨桦叶色春季呈现紫色、夏季逐渐变绿色的季节变化吻合;b*随季节变化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这也与叶片颜色逐渐变蓝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定彩叶植物叶片中花色素苷、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等色素含量与叶色表现的相关性,建立通过叶色快速预估色素含量的方法,以春夏季转色期的红叶石楠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不同叶位叶片各色素含量,利用色差仪将不同叶位叶片的色彩量化,并用SPSS 21.0软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建立回归方程。结果表明,红叶石楠叶片转色期上位叶变化鲜明主要是花色素苷含量显著变化的结果。各叶位叶片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随时间的推移明显增加,同时色彩参数也呈现规律性变化;叶片的色彩参数与花色素苷、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相关性显著,有明显的线性关系,其中,色相a~*、色泽比H、色光值s与花色素苷含量拟合的方程:y=2.611+0.04a~*+2.703H-1.344×10~(-5)s,相关系数r高达0.999。色彩参数能够充分反映色素含量,通过拟合方程可快速准确预估色素含量,并根据叶片转色期的颜色变化确定叶片色素含量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19.
为了检测叶片中某一基团的差异,是否与色素有关的生物大分子物质有联系,通过对一个新的薄皮甜瓜叶色黄化突变体(9388-1)及正常叶色薄皮甜瓜(1号)进行农艺性状调查及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黄化性状在苗期即表达,整个生育期叶片均呈黄色,两者叶绿素含量有极显著差异,且为非致死性总叶绿素缺乏突变体。在植株形态上没有显著差异;两者叶片生物大分子中的OH、CH2、C-O-C等基团的红外吸收峰强度相近,CO2、C=O、CH3基团的吸收峰强度有差异,根和根的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20.
水稻叶色突变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水稻叶色突变体的产生方法、类型、遗传规律及突变基因的定位与克隆、叶色突变表型的光温调控和分子机理等方面系统综述了水稻叶色突变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叶色突变体的应用前景做了进一步分析,旨在为深入研究水稻叶色突变体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