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赏植物多倍体诱导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园艺植物多倍体的特点及其应用进行了简介,列出了近三十年成功诱导多倍体的主要观赏植物种类,对观赏植物多倍体诱导中诱变材料和诱变剂种类的选择,主要诱导方法中的化学诱变结合组织培养法、胚乳培养法、原生质体融合法、2n配子法等,主要鉴定方法中的染色体计数法、形态性状和生长发育观察法、生理指标测定法、细胞水平和分子水平分析法等进行了综述和分析,并对多倍体诱导中存在的嵌合体筛选、多倍体低稔性等主要问题进行了讨论,以期为今后观赏植物多倍体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禹华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2,(19):10079+10085
[目的]对福建金线兰多倍体进行诱导和倍性鉴定。[方法]以福建金线兰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用浸泡法和涂抹法处理福建金线兰试管苗不定芽,进行多倍体诱导,并在显微镜下观察鉴定其染色体的倍性。[结果]以浓度0.05%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涂抹法处理72 h的效果较佳,加倍率为35%;对多倍体材料进行染色体鉴定发现,二倍体染色体为2n=40条,四倍体为4n=80条。[结论]该方法可以培育福建金线兰多倍体,能提高其移栽成活率和亩产量。  相似文献   

3.
多倍体育种是创制和选育植物新品种的重要途径,秋水仙素是目前植物多倍体诱导使用最广泛和有效的试剂。文章综述了近年来秋水仙素在林木多倍体诱导方面的研究进展,归纳了林木多倍体诱导中诸如秋水仙素浓度、诱导时间、处理方法等影响因素及鉴定多倍体的方法。指出林木多倍体存在嵌合体分离纯化繁琐缓慢、新诱导剂亟需开发、林木多倍体评价周期长、同源多倍体分子机理研究不足等问题,进而对上述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和建议。该综述旨在为林木多倍体育种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亚麻多倍体诱导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比较了不同浓度和时间对亚麻种子进行处理的诱导效果。种子处理以0.2h处理多倍体诱导率为12.75%,是获得诱变多倍体可行的最佳实施方案,根据亚麻多倍体主要特征特性,采取大田目测和结合成熟花粉粒镜检进行初选,最后以染色体计数为准的鉴定程序。  相似文献   

5.
石刁柏多倍体的诱导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刁柏品种UC800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浸泡法和涂抹法处理石刁柏试管苗,进行多倍体诱导.结果表明:以0.10%秋水仙素为诱变剂,用涂抹法处理72 h的效果较佳,形态学分析显示其加倍率可达94%;对多倍体材料进行染色体鉴定,涂抹法染色体加倍效果(细胞加倍率96.1%)也优于浸泡法(细胞加倍率86.4%).  相似文献   

6.
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菍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蒸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菍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菍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菍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菍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菍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菍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菍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菍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7.
植物多倍体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阐述植物多倍体的基因组形成途径的基础上,总结了植物多倍体特征和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以及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提出了植物多倍体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概述了我国蔬菜多倍体育种研究在蔬菜多倍体诱导与鉴定方法、蔬菜多倍体育种与应用等领域所取得的主要成就;分析了目前蔬菜多倍体育种中尚存在的4个方面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提高蔬菜多倍体育种水平的对策,即选择适宜的诱变材料、提高蔬菜多倍体的孕性、扩大多倍体原始材料的选择范围、完善诱导方法与技术、多倍体育种与其它育种方法的结合等。  相似文献   

9.
植物多倍体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多倍体是高等植物染色体进化的一个显著特征 ,约 70 %的被子植物在其进化过程中曾经历过一次或多次多倍化事件。多倍体在植物中广泛存在 ,由于其具有一些独特的性质 ,已逐渐成为广大育种学家研究的热点。文中介绍了植物多倍体起源、诱导方法、鉴定方法及多倍体应用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对植物多倍体研究过程中所存在的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利用秋水仙素诱导地艹念多倍体的可行性。[方法]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对地艹念无菌试管苗丛芽进行多倍体诱导,研究秋水仙素浓度、处理方法和处理时间对地艹念组培苗丛芽诱导效果的影响。经纯化和鉴定后,分析地艹念多倍体的外部形态和叶片气孔特征。[结果]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对地艹念处理14 d的诱导率达28%,明显优于浸泡法。秋水仙素浓度对地艹念染色体的加倍率影响显著。采用不定芽技术切取变异株顶芽继代5次后,可得到纯合四倍体地艹念植株,染色体数目为2n=56。与正常二倍体相比,四倍体地艹念植株表现出多倍体巨大型特征。[结论]采用混培法用0.1%秋水仙素处理地艹念试管苗丛芽21 d,可获得最好的诱导效果。  相似文献   

11.
黑果枸杞的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试验以黑果枸杞组培苗顶端叶片为试材,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采用施入法,对黑果枸杞进行多倍体诱导,通过染色体计数法鉴定出4株多倍体植株.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300 mg/L,处理时间为7天及21天的组合;秋水仙索浓度为400mg/L,处理时间为14天的组合;秋水仙素浓度为500 mg/L,处理时间7天的组合均成功诱导出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2.
该试验以黑果枸杞组培苗顶端叶片为试材,以秋水仙素作为诱变剂,采用施入法,对黑果枸杞进行多倍体诱导,通过染色体计数法鉴定出4株多倍体植株。结果表明,秋水仙素浓度为300 mg/L,处理时间为7天及21天的组合;秋水仙素浓度为400 mg/L,处理时间为14天的组合;秋水仙素浓度为500 mg/L,处理时间7天的组合均成功诱导出四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野生紫斑百合丛生芽进行多倍体诱导,以期获得多倍体新种质。【方法】以野外采集的野生紫斑百合为材料,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分别采用浸泡法和混培法处理野生紫斑百合试管苗不定芽,比较分析不同处理方式、不同质量浓度及不同处理时间的秋水仙素对野生紫斑百合的诱变效果,并通过形态、气孔和细胞学观测鉴定变异植株。【结果】用浸泡法进行多倍体诱导,秋水仙素的最佳浓度为0.3%,最佳处理时间为12 h,变异率达到10.0%;用秋水仙素混培法进行染色体加倍的最佳浓度为0.7%,诱变率达到46.67%。通过鉴定,初步筛选出了野生紫斑百合的四倍体植株。【结论】秋水仙素的浸泡法和混培法均可诱导获得野生紫斑百合的多倍体,但以混培法诱导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饲料作物的倍体性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倍体在饲料作物育处上可使植物细胞增大而导致植株茎粗、高大、叶片宽厚;并且使植的蛋白、糖分和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有较大的提高。文中介绍了由普通二倍体形成多倍体的细胞学机制,用秋水仙碱诱导多倍体的具体方法以及植物多倍体的四种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5.
以灵武长枣、中宁圆枣为试验材料,在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结果表明:不同浓度TDZ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4 mg/L时,愈伤组织等级最高。同浓度秋水仙素处理灵武长枣和中宁圆枣,在浓度为0.05%时,枣树诱变率最高分别为3.33%、4.33%。田间利用TDZ诱导枣树愈伤组织和芽再生,结合诱变剂秋水仙素诱导枣树多倍体,在枣树培育多倍体育种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多倍体具有提高作物环境耐受性以及生物量的优势,因而人工诱导多倍体为作物育种和开发提供了新思路。使用抗有丝分裂剂获得多倍体,其效果取决于抗有丝分裂剂的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本文对比了不同抗有丝分裂剂的作用原理及其诱导多倍体的处理条件和效果,以期帮助科研工作者选择合适的试剂,提高植物多倍体的诱导效率。  相似文献   

17.
秋水仙素处理杜仲种子诱导多倍体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杜仲成熟种子为试材,借助组织培养再生植株手段,研究了不同浓度、处理时间和处理方式的秋水仙素对杜仲多倍体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0.2%的秋水仙素水溶液浸泡处理种子48 h,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其它处理方法,可达13%.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再进行试管萌发处理,其多倍体的诱导率高于培养基中添加秋水仙素直接进行试管萌发的处理.试验共获得杜仲多倍体植株43株.气孔大小及密度可以作为鉴定杜仲多倍体的可靠间接指标.  相似文献   

18.
对秋水仙素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技术进行研究,以期筛选出诱导薄荷染色体加倍的最适体系,获得染色体加倍的变异植株。以秋水仙素为诱变剂对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进行处理,结合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对变异植株的倍性进行鉴定,比较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与处理时间的诱变效果。结果显示,用100 mg/L的秋水仙素处理带有腋芽的薄荷茎段1 d,诱变效果最好,诱变率可达33%。通过流式细胞检测、根尖染色体数目观察等方法鉴定获得多倍体植株10个,与亲本植株相比,其植株形态主要表现为叶厚、茎秆粗、锯齿较深,生长速度缓慢;有8个植株挥发油含量提高,其中最高含量达到2.21%,为亲本植株(1.12%)的1.97倍。本研究通过秋水仙素诱导成功获得染色体加倍的薄荷植株,为薄荷的品种改良和选育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青蒿多倍体诱导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改良青蒿现有品种,提高药用有效成分青蒿素的含量,采用青蒿植物外植体和培养无菌苗获得其愈伤组织,再用秋水仙素对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变处理。结果显示,经植物形态学和染色体数检测,诱导后的材料具有明显的多倍体特征。因此,用秋水仙素通过对青蒿愈伤组织进行多倍体诱导,成功地解决了利用青蒿种子进行多倍体诱导时出现的嵌合体问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生物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桑树多倍体鉴定和育种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发现桑属植物存在14条染色体的2倍体(2n=2x=14)物种,而过去认为桑树2倍体有28条染色体(2n=2x=28),这些研究引起对桑属植物染色体组基数的关注。本文概述在植物多倍体研究中细胞学和分子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应用;总结桑树多倍体类型、形成原因、表型效应及其生产应用;介绍桑树4倍体、3倍体的人工诱变创制技术,包括诱变处理方法、诱变后的管理、诱变体的选择、3倍体的人工有性杂交培育等,以及桑树多倍体的鉴定方法。指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诱导与杂交育种技术结合是桑树多倍体育种的关键技术。提出多倍体育种今后研究的主要方向,为桑树多倍体育种和应用研究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