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城市森林建设越来越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2009年5月,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授予宝鸡市为“国家森林城市”。现就宝鸡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实践与思考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该文介绍了平顶山生态经济状况与国家森林城市创建的历史必然性,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规划的指导思想、建设目标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效与经验。  相似文献   

3.
根据上饶森林生态现状,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创森"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应从强化资源管护、加强生态产业建设等几方面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相似文献   

4.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是全面提升城市水平的一项基础工作。介绍了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总体要求和评价指标,分析了大同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该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路径。  相似文献   

5.
《广西林业》2011,(9):55-56
2009-2011年,玉林市将用三年时间争取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九大举措,全力推进城市森林化建设工程,逐步打造一个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现代化森林城市,使之成为北部湾的一道绿色生态屏障。  相似文献   

6.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的新亮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森林城市建设中,江西省峡江县积极倡导"让森林走进城市、让城市拥抱森林"的理念,定位于建设以自然森林生态为特色的旅游休闲城市,并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城  相似文献   

7.
《中国城市林业》2010,8(1):23-23
<正>2010年3月1日,赤峰市召开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动员大会,会议提出了"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生态宜居赤峰"的创森理念,并对创森工作进行全面动员和部署。题目  相似文献   

8.
加快桐乡市森林城市创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桐乡市曾先后获得多项园林绿化先进称号,截至2010年底已有23个村被命名为"浙江省绿化示范村",但对照浙江省森林城市评价标准还存在着建成区林木覆盖率较低,森林结构与布局不尽合理,生态功能脆弱,绿化用地、资金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藉此,提出强化力度,扎实稳妥地推进工作,因地制宜地完善城乡森林生态体系,创新思维,积极引导社会化绿化理念等加快创建森林城市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城市森林面积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生活在城市森林当中,城市中各类植物的火安全性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问题之一。本文根据森林防火的基本理论,提出合理应用防火植物、城市规划设计中合理布局各种景观植物、对城市景观植物进行精心养护管理等三项措施提高城市植物的性能,为我国城市林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把宜宾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一级中心城市,这是宜宾市在西部大开发中的明确定位。城郊环城绿化是城市生态圈的重  相似文献   

11.
《湖北林业科技》2017,(3):65-67
本文通过对太子森林小镇建设思路和建设实践进行分析,指出森林小镇建设既能保护森林资源,又能提供宜居宜养宜游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加大了生态产品的供给,拓展了农民增收渠道,对实现生态文明建设、乡村绿化和林下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林长制的安庆实践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长制是落实属地责任、健全长效机制、完善生态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的重大制度创新。安徽省安庆市地处大别山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和长江中下游湖泊群集中分布区,生态区位极为重要。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提升林业治理能力现代化,安庆市先行先试,2017年开始建立以党政领导负责制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构建了林长制制度的运行机制,包括科学规划林长制的目标任务、系统构建林长制的组织架构、创新设计林长制的运行机制、定期开展林长制的考核评价和全程实施林长制的智慧服务,在守住生态红线、拓展生态空间、管控生态风险、创新治理机制、惠益社会林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林长制应有系统思维、推动林长制从“有效”向“长效”发展、从“林长制”向“林长治”转变,以及应聚焦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文简述了湖北省林木育种工作的基本情况,分析指出了育种工作中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建议、对策以及近期目标和重点项目。  相似文献   

14.
湖北森林公园建设与森林旅游产业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在总结湖北省森林公园发展的情况与特点,分析了当前湖北森林公园建设和森林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该省实际,提出了加快森林公园建设,进一步推进森林旅游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湖北省地处长江中游,地域辽阔,气候类型多样,森林资源较为丰富.本文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现状,分析了全省森林资源的主要特征,以及当前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关发展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16.
湖北森林是国家建设宝贵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湖北工农业生产建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自然环境的改造方面发挥了重大的作用。采用中国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研究规范》的相关研究方法和指标体系,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一、二类清查数据及样点调查监测数据,对湖北省森林环境的价值进行了计量。结果为森林吸收大气污染物价值为64.87亿元/a;滞尘价值为309.06亿元/a;降低噪音价值为16.50亿元/a;改善小气候价值为0.45亿元/a。  相似文献   

17.
笔者结合湖北林业资源特点,选取森林涵养水源、固土保肥、固碳释氧、改善环境、改善小气候、堤岸防护、农田防护、生物多样性保护、旅游休憩、湿地蓄水调洪、净化水质十大功能的15项指标,对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价值(2009年度)进行了评估,评估结果表明:2009年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总价值为4718.68亿元,其中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为3476.51亿元,湿地生态效益价值为1242.17亿元。最后对评估结果进行了相关说明与分析,提出了关于评估工作的完善措施和提高湖北省林业生态效益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湖南省森林保险的实践与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湖南省森林保险开展的具体形式与做法,以及2000—2007年森林保险的投保赔付情况,分析了森林保险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湖北省2009年森林资源二类清查数据为基础数据,结合野外调查实测数据和公开发表的文献数据,采用国家林业局颁布的林业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1721-2008),对湖北省不同森林类型的生态服务功能及价值进行了评估,以期探讨马尾松林在湖北省森林资源中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湖北省马尾松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总价值985.5亿元·a^-1,各类别服务价值顺序为:固碳释氧(363.7亿元·a^-1)>生物多样性保护(256.2亿元·a^-1)>涵养水源(149.0亿元·a^-1)>净化大气环境(112.9亿元·a^-1)>保育土壤(79.5亿元·a^-1)>积累营养物质(24.2亿元·a^-1)。湖北省马尾松林面积占湖北省所有森林面积的24.3%,在不考虑提供负离子和物种保育价值的前提下其生态服务价值为728.8亿元·a^-1,占湖北省森林生态服务总价值的27.3%,远大于其他林分类型(栎类13.0%,灌木林12.6%,其他硬阔叶林11.5%,阔叶混交9.5%,杨类5.1%,其他针叶纯林4.4%,杉木4.0%,针阔混交3.6%,其他软阔叶林2.4%,竹林1.5%,针叶混交林0.4%,经济林0.3%)的生态服务价值。马尾松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为32699.1元·hm^-2·a^-1,高于杨类、栎类、软阔叶林、阔叶混交林、经济林、竹林和灌木林的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湖北省马尾松林的生态服务价值主要体现在固碳释氧、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涵养水源价值上。因此,应当加强对马尾松林的保护和科学管理,以发挥其作为重要造林树种的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湖北省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分析了湖北省森林退化的原因,提出了湖北省森林恢复的基本途径、主要模式及技术策略,为我省森林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