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海南花生果腐病菌的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花生果腐病是花生上发生较为严重的一种病害,为明确海南花生果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有效开展病害防治工作,降低该病危害,采用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通过对其培养特性、形态特征的观察及rDNA的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序列测定,与GenBank中同源性较高的菌株进行序列对比,最后将菌株JGF2确定为镰刀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JGF2菌丝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丝生长的最适宜温度为20~35℃,最适pH值为8,乳糖为最佳碳源,牛肉浸膏为最佳氮源。  相似文献   

2.
2016年7月在辽宁省北镇市的茄子大棚内发现了一种茄子花腐病,该病害发病初期表现为花瓣上产生水渍状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变褐,进而侵染茄子幼果。湿度较大时,发病的花瓣和幼果均产生白色霉层,果实干瘪。为了鉴定自茄子花腐病斑上首次分离出的疑似镰孢菌Fp01,利用柯赫氏法则验证了其致病性,并且对菌落的形态、色素颜色、菌落生长速率、分生孢子的形态进行观察,初步将病原菌鉴定为层出镰孢菌;采用真菌rDNA ITS区的通用引物ITS4和ITS5对DNA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经过测序后,测序的结果在Gen Bank中进行BLAST分析,分子鉴定结果表明茄子花腐病的病原菌是层出镰孢菌(Fusarium proliferatum),其序列在Gen Bank中的登录号为KY237800。结合不同的培养基、温度、酸碱度、碳氮源等生理指标研究该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对茄子层出镰孢病菌花腐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菌株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SA培养基,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麦芽糖,最适氮源为硫酸铵,菌落致死温度为55℃10min;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最适碳源为1%葡聚糖溶液,最适氮源为1%氯化铵溶液,致死温度为54℃10min。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水稻主产区,近年水稻穗腐病(rice spikelet rot disease,简称RSRD)对黑龙江省水稻产区的产量与质量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本研究旨在对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致病菌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p.)菌株的种类及生物学特性进行分析,为水稻穗腐病的防控提供参考依据。从黑龙江省病害发生区采集病穗样本,分离获得病原菌纯培养,利用分生孢子及菌落形态做形态鉴定,结合内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s,简称ITS)进行分子鉴定,菌丝生长速率法明确其生物学特性再采用水解圈法测定3种外分泌酶的产生情况。研究结果表明,黑龙江省水稻穗腐病的主要致病菌为Alternaria spp.,占总病原数量的83.43%;根据菌落及分生孢子形态把Alternaria spp.分成8种类型,ITS分子鉴定结果可将Alternaria spp.分为3类,分别为细交链格孢菌(Alternaria tenuissima,Ⅰ类菌),占Alternaria spp.总数的48.65%;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Ⅱ类菌),占48.6...  相似文献   

4.
《吉林农业科学》2014,(6):28-30
为明确齐齐哈尔市玉米穗腐病病原菌,于2013年自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玉米种植区采集玉米穗腐病样品,进行病原物分离、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研究。结果表明:分离的菌株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形态与禾谷镰孢菌相同,但不分泌色素;ITS基因序列与Genebank登记中的禾谷镰孢菌HQ671191.1同源性为100%;系统发育树状图结果显示该菌株与禾谷镰孢菌位于系统发育树的同一分支;按照科赫氏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证实分离的病原菌可造成严重的玉米果穗腐烂。因此将该菌株命名为禾谷镰孢菌齐齐哈尔变种。  相似文献   

5.
为了对火龙果黑腐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从火龙果黑腐病病株上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致病性以及核糖体 DNA.ITS 序列分析。结果表明,引起火龙果黑腐病的病原只有1种,其分生孢子单生,梭形,PDA 培养基上菌落生长圆形;克隆分析菌株的核糖体 DNA.ITS 区域序列,该病原菌与B.cactivora的菌株同源性高达100%。引起火龙果黑腐病病原菌为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平脐蠕孢属(Bipolaris)的 B.cactivora。  相似文献   

6.
百合鳞茎腐烂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确定北京市昌平区百合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采用组织分离、致病性测定、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对病原菌进行鉴定,并利用菌落生长法和血球计数板孢子计量法研究了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引起当地百合鳞茎腐烂病的病原菌为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在分离数量上占优势,腐皮镰刀菌的致病性较强。尖孢镰刀菌的最适培养基为PDA培养基。菌丝生长和产孢的最适温度为25℃,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5,产孢的最适pH值为7。12∶12光暗交替条件下菌丝生长最快,产孢量最高。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乳糖和硝酸钠,产孢的最适碳源和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甘氨酸。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从羊肚菌白霉病子实体中分离纯化病原菌,通过形态学观察病原菌的菌落形态特征,采用ITS鉴定病原菌,并测定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pH对病原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从羊肚菌染病子实体分离得到的病原菌菌落形态、显微特征与长孢卵单隔孢霉Diplo9spora longispora基本一致,ITS序列与长孢卵单隔孢霉相似度为99.44%,经鉴定分离得到的病原菌可能为长孢卵单隔孢霉;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其最适培养基为MYG培养基,25℃为菌丝最适生长温度,对pH适应范围较广,最适碳源、氮源分别为乳糖及酵母浸粉。以上结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害的发病规律及田间防治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对广东栽培墨兰(Cymbidium sinense (Andr.) Willd.)和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Blume)的镰刀菌病害进行了鉴定.经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培养与回接、病原菌形态观察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序列分析,鉴定出墨兰茎腐病、蝴蝶兰茎基腐病和蝴蝶兰花梗腐烂病等3种镰刀菌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镰刀菌(F.solani)和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其中,蝴蝶兰花梗腐烂病(F.fujikuroi)为兰花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9.
墨兰和蝴蝶兰镰刀菌病害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广东栽培墨兰(Cymbidium sinense (Andr.) Willd.)和蝴蝶兰(Phalaenopsis amabilis Blume)的镰刀菌病害进行了鉴定.经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培养与回接、病原菌形态观察和内部转录间隔区(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ITS)、延伸因子-1α(Elongation factor-1α,EF-1α)序列分析,鉴定出墨兰茎腐病、蝴蝶兰茎基腐病和蝴蝶兰花梗腐烂病等3种镰刀菌病害,其病原菌分别为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茄镰刀菌(F.solani)和藤仓镰刀菌(F.Fujikuroi).其中,蝴蝶兰花梗腐烂病(F.fujikuroi)为兰花上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玛咖根腐病病原菌Fusarium avenaceum ROT-2的生物学特性和最佳的室内抑菌药剂,为玛咖的高产及高品质栽培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法,考察不同培养基配方、不同碳源、氮源、温度、pH、光照与通气条件对燕麦镰刀菌菌丝生长的影响,并选用3种常见农药对病原菌进行室内药剂筛选研究。【结果】马铃薯葡萄糖培养基(PDA)和燕麦培养基(OA)最利于该燕麦镰刀菌的生长,菌落直径大且菌丝浓密,碳源和氮源以淀粉和硝酸钠较适宜,最适生长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55℃,在p H 4~10条件下均生长良好,在p H为6时生长最佳,黑暗及不通气条件更有利于燕麦镰刀菌丝生长。【结论】在供试的3种药剂中,80%代森锰锌抑菌效果最好,在质量浓度1.00 mg/m L时相对抑菌率为88.8%,EC50为0.140 9mg/m L。  相似文献   

11.
为了确定肾茶叶枯病致病病原菌,笔者从肾茶云南产区采集的肾茶叶枯病样本中分离到1株病原菌,并对其进行了病害症状观察,病原菌分离、鉴定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其在PDA培养基上菌落为白色,气生菌丝发达,菌落初期下部淡粉色,后期为深黄棕色,分生孢子顶胞钩状,成熟的大型分生孢子有3~5个隔膜。将病原菌离体接种到健康肾茶叶片,保湿培养数天后接种部位出现黑褐色病斑,与田间症状一致。病原菌基因组DNA经真菌rDNA-ITS通用引物ITS1/ITS4 扩增及同源性分析,病原菌与Fusarium nematophilum,Fusarium equiseti,Fusarium chlamydosporum,Fusarium longipes聚为一支,核酸序列同源性为99.40%~99.60%。结合形态特征观察、ITS序列分析及柯赫氏法则验证结果,初步确定该病原菌为镰刀菌。  相似文献   

12.
[目的]明确广西崇左市甘蔗梢腐病病原菌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为甘蔗梢腐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采集自广西崇左市甘蔗种植区的甘蔗梢腐病病叶为材料,采用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结合科赫法则进行致病性测定,通过形态学特征观察及rDNA-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种类鉴定;应用十字交叉法进行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分离获得的病原菌rDNA-ITS序列长度为496 bp,与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同源性达99%,与轮枝镰刀菌(登录号EU047)的遗传关系最近.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表明,该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8℃,致死温度为70℃;菌丝生长最适pH为8,光暗交替条件下生长较快;菌丝生长最适氮源为胰蛋白胨,最适碳源为甘露醇.[结论]引起广西崇左市甘蔗梢腐病的病原菌是轮枝镰刀菌,该菌适宜在高温高湿、弱碱性、光暗交替及富含有机营养的环境条件下生长.  相似文献   

13.
为确定辽宁省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网斑病病原菌,采用柯赫氏法则,测定从病样中分离的纯培养物致病性,根据其形态学特性及ITS序列分析,对病原菌进行鉴定。采用菌落生长法及凹载玻片萌发法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辽宁省花生网斑病病原菌为Peyronellaea arachidicola。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3℃,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适pH为7,光暗交替有利于菌丝生长,菌丝致死温度为45℃。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7,光照条件有利于分生孢子萌发。  相似文献   

14.
对红豆杉(Taxus yunnanensis Cheng et Lu)茎灰斑病进行病原鉴定,并研究其生物学特性和杀菌剂对其抑制作用。结果表明,该病原菌为拟茎点霉属真菌;该病原菌最适宜生长的碳源为甘油,氮源为硝酸铵。菌丝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较窄,25~28℃菌丝生长良好,分生孢子在32℃时萌发率最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范围均较广,分生孢子萌发率较高,菌丝适宜生长的p H为6.0~7.0,弱酸性更利于孢子萌发;光周期对菌落生长和分子孢子萌发的影响都不大。供试的杀菌剂中以代森锰锌的抑菌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老鼠簕(Acanthus ilicifolius)叶斑病的病原种类及其生物学特性。【方法】从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集病叶,采用离体组织分离法对病叶病原菌进行分离,采用形态学与分子生物学(ITS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的方法鉴定其病原菌种类,并对该病原菌的菌丝在不同温度、pH、碳源和氮源等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研究,以及对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漆酶、纤维素酶(CL)、β-葡萄糖苷酶(β-GC)进行活性检测。【结果】经鉴定该病原菌为真菌界子囊菌门镰刀菌科的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这是轮枝镰刀菌侵染老鼠簕引发叶斑病的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显示该病原菌生长的最适温度25℃,最适pH为10,最佳碳源为淀粉,最佳氮源为酵母粉。3种氧化还原酶中,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最高;3种水解酶中,纤维素酶(CL)活性最高。【结论】分离鉴定了福建省漳江口老鼠簕叶斑病病原菌为轮枝镰刀菌(Fusarium verticillioides),明确了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西藏设施西(黄)瓜根腐病原的种类和生物学特性,为西藏设施瓜类根腐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从西藏设施西(黄)瓜根部病健交界处分离到的2株真菌进行单孢分离、致病性测定、ITS序列分析、不同温度下PDA培养基上培养并定期测量菌落直径、含不同碳氮源的培养基上培养,定期测量菌落直径.【结果】西藏设施西(黄)瓜根腐病原菌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该菌在15~40℃均可生长,最适温度为30℃;该菌对供试的13种碳源和13种氮源在培养基上均可利用,但在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及以碳酸铵和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显著低于与对照(P0.05),在分别以树胶醛糖和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及以硝酸钠和组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上生长速率显著高于对照.【结论】茄镰孢菌(Fusarium solani)在不同碳氮源培养基上菌落形态有差异.以乳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及以碳酸铵和精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对该菌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分别以树胶醛糖和甘露糖为碳源的培养基及以硝酸钠和组氨酸为氮源的培养基对该菌呈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明确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以期更好地防治此病害。[方法]使用常规植物病理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分离和鉴定病原菌,并研究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结果]石竹茎腐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立枯丝核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8,最适生长的碳源为麦芽糖、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尖孢镰刀菌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pH为7~9,尖孢镰刀菌在果糖和蔗糖中生长速度最快,葡萄糖最不利于其生长,最适氮源为蛋白胨。[结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和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共同侵染石竹引起石竹茎腐病。这2种病原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明确广西百色市乐业县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种类,并探究杀菌剂对病原菌的室内抑制效果,以期为芒果蒂腐病的田间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对采集自广西百色市乐业县幼平乡百安村芒果种植区具有蒂腐病典型症状的芒果进行病原菌分离和纯化,利用柯赫氏法则对病原菌进行致病性测定,结合病原菌的形态学特征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鉴定病原菌种类。选取21种常用杀菌剂对病原菌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结果】通过传统真菌形态学、生物学分类鉴定及ITS、β-tubulin和EF-1α基因序列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引起芒果蒂腐病的病原菌为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杀菌剂对病原菌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测定结果显示,50%多菌灵、400 g/L氟硅唑、40%菌核净、250 g/L吡唑醚菌酯、430 g/L戊唑醇和450 g/L咪鲜胺的抑菌效果较好,其次是5%香芹酚、80%代森锰锌、20%春雷霉素和1%苯醚甲环唑,23.40%双炔酰菌胺、350 g/L精·甲霜灵和30%氟吗啉的抑菌效果最差。室内毒力测定结果显示,供试21种杀菌剂中对病原菌抑制效果较好的是5...  相似文献   

19.
穗腐病在湖北省内有少量发生,为防止病害流行与危害扩大,有必要了解引起该病害的病原真菌及其特性。采集病害样本进行病原真菌的分离,通过形态学和ITS进行鉴定、分类,并开展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稻区穗腐病害病原真菌包括岭南聚孢霉(Clonostachy epichloe)(菌Ⅰ)、稻毛锥孢(Alternaria padwickii)(菌Ⅳ)和稻黑孢菌(Nigrospora oryzae)(菌Ⅴ)3类菌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3类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25℃,极端低温(5℃)和极端高温(40℃)下3类菌的生长几乎停止;通过改变pH值(5.0~9.5)研究病菌生长的最佳酸碱环境,发现菌Ⅰ和菌Ⅳ培养基pH值的改变会影响菌落的生长,2类菌生长的最佳环境均偏碱,而菌Ⅴ的生长不受pH值的影响;3类菌PDA培养基中最适琼脂质量浓度不同,菌Ⅰ的最适琼脂质量浓度为20 g/L,菌Ⅳ为25 g/L,菌Ⅴ为10 g/L;菌Ⅰ生长最适宜的氮源为硝酸铵,菌Ⅳ为黄豆粉,菌Ⅴ为黄豆粉和甘氨酸,3类菌的最适碳源均是甘露醇。综上,湖北稻区穗腐病的病原具有多样性,其生物学特性也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油茶根腐病病原菌分子鉴定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油茶腐根中分离得到病原菌,通过对其形态特征的观察及该菌rDNA转录间隔区(ITS)序列的测定,与Genbank中经Blastn搜索获得的部分菌株构建分子系统发育树.基于形态特征和分子系统发育树,确定引起油茶根腐病的病原菌为镰刀属李瑟组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还对该菌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发现其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是6.0~7.0,最适碳源为可溶性淀粉,最适氮源为NH4C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