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枣棉间作不同模式对棉花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枣棉间作立体种植方式下的棉花为研究对象,在灌水模式相同的情况下以棉花品种一新陆中3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复合系统下棉花的光合特性,进而筛选出适合大田种植的枣棉间作方式.研究表明:高密度种植模式下的棉花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优于低密度种植模式下的棉花(即:m3 >m2 >m1),棉花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棉花叶片的蒸腾速率则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等;此外3种复合系统下棉花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m3的籽棉产量最高,光和物质累积较多,说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产量出现递增的变化特点.即通过实行适合的高密度间作栽培种植方式可有效改善系统内棉花光环境条件,降低系统内光的竞争.  相似文献   

2.
枣棉间作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间作的棉花种植密度,以期为南疆果棉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枣棉间作条件下,设置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31.27×104、25.01×104和20.84×104株/hm2),研究枣棉间作对棉花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枣棉间作条件下,25.01×104 株/hm2密度在各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大,蒸腾速率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晚,冠层结构合理,生育后期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累积多,皮棉产量较高.[结论]枣棉间作下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而适宜的种植密度则能优化这种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相关研究表明,用光合速率可以较好地模拟测算作物经 济产量。为全面快捷高效地筛选出更高效更适合南疆推广的枣棉间作棉花种植模式,以不同 的 行间距并结合差异化灌水对枣棉间作环境下的棉花进行处理,以此产生的不同光热环境为基 础,建 立叶片水平的净光合速率分析图。利用净光合速率折线图,结合使用棉花整个生长季实测的 叶片相关生理数据,对所建图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M3(距红枣行0.5 m种植棉花,枣行间 种6行棉花)、W3(按350 m3·667m-2灌水)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大田棉花的净光 合速率相似度最高。两者相交,M3W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也最大,最终产量也最高,符 合实验设想。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净光合速率能提前预计作物的经济产量,节约研 究时间,在枣棉间作种植生产中,可以筛选出更好的棉花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喀什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绝大多数棉花与果树间作,在生产上应选择使用株型紧凑,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种植宜于林、棉间作套种的耐阴的优质、高产的棉花品种。为此,开展棉花品种引进,对新陆中54号与73号进行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分析,筛选确定耐荫性好、吐絮较集中的棉花品种,为果棉间套作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奠定可靠的先决条件和稳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不同水肥界面交互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枣棉间作模式下作物全生育期水肥的交互影响,在枣棉不同生育期,分析了不同土壤界面水分和养分的空间分布差异性。结果表明:枣棉在不同生育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在7月至8月,作物对水需求随着生长进程逐渐增大,红枣耗水量较大,红枣在新梢增长期、花期、以及幼果期易与棉花产生水分竞争,土壤20~40 cm深度为最易产生竞争的区域。而在8月下半月至9月上半月枣树对水分的需求低于棉花对水分的需求,二者水分竞争趋于缓和;枣棉对速效磷的竞争不如水分那么剧烈,根据二者的生育期特点可将这种竞争降到最低;速效钾和钠离子的分布都与滴灌位置有关,离滴灌位置越远二者含量越高。红枣和棉花在整个生育期对土壤速效钾的利用存在着竞争,前期竞争较缓和,红枣进入幼果期及棉花铃期和桃期以后,这种竞争更加剧烈。两者在8月份0<H≤60cm土层对钾的吸收竞争最激烈。  相似文献   

6.
肖飞 《农村科技》2009,(9):16-17
47团4连自2007年起采取枣棉同作种植模式,试种效果明显,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的枣棉间作技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不同种植年限枣棉间作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以及科学地施肥管理.[方法]以南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枣棉间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2~4a枣棉间作土壤养分的短期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枣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和电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显著,土壤盐分有一定的累积;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而速效磷却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所降低;其中养分主要累积在距树东侧50~100 cm,这与施肥方式有直接关系.[结论]该地区枣棉间作土壤存在一定土壤盐渍化趋势且不同养分指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8.
枣棉间作系统枣树的补水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同时满足新疆枣棉间作系统中枣与棉花的需水规律,不影响棉花产量的情况下,提高枣产量.在棉花播种至开花前不需灌水的情况下,对间作地枣树进行补水,揭示枣与棉花的产量、效益差异,以期为新疆枣棉间作系统的水分调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于枣树萌芽期(4月下旬)和初花期(5月下旬)对枣树行补水,设置试验方案为补水1次、2次、对照(不补水),重复3次.生长季节定期测定枣树生长量,枣果成熟期测定标准枝的坐果数、单果重、产量,并测算间作棉花的单产.[结果]补水1次与2次后,枣树新稍增长量明显高于对照,灌水次数之间差异不显著;补2次水的坐果数略低于补1次和对照,但单果重和产量却显著高于其他2个处理;不同处理间棉花产量和品质无显著差异.[结论]枣棉间作系统中,应对枣树的萌芽期和初花期分别补水1次.这对提高枣树的生长、结实及产量非常有利,而对棉花的生长和产量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9.
<正> 1 枣油间作相得益彰 枣油间作能科学地提高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枣树是落叶乔木,具有发叶迟、落叶早、生长期短、枝稀叶小、透光度大的特点,其生长期主要集中在5月上旬~9月上中旬。油菜播种期在9月中下旬,在油菜播种、越冬到翌年返青、抽薹、开花、灌浆成熟期,枣树一直处于落叶、休眠及芽萌动期,5月中下旬油菜收割,枣树开始生长,可见一年中枣树  相似文献   

10.
枣棉间作系统枣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环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阿克苏市的枣-棉花间作系统枣树吸收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枣-棉花间作系统枣树根系吸水运移模型的建立、枣树保护带宽度的确定及田间灌水、施肥技术的改进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根系分层挖掘法,挑拣每一个土层样方内的活根,清洁、阴干、分类、扫描,并用专业软件对根系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垂直方向上,枣树吸收根根量主要集中在0~ 120 cm土层内,约占总量87.09;;(2)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距枣树树干0~150 cm范围内,占总量的83.67;;(3)根据棉花根系的分布,得到枣树与棉花根系分布密集区在距枣树100~150 cm、土层深度0~80cm的范围内.[结论]保护带的设置对于枣树根系的生长、缓解枣树与棉花间水分、养分的竞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保护带宽度的设定值得探讨,需要根据枣树的年龄、冠幅等进行综合判断.就此试验地的情况来看,在不改变该试验地枣树保护带宽度的条件下,枣树的施肥区域应在距枣树树干100~ 150 cm.  相似文献   

11.
为探明适宜于南疆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合理的灌水量,设置4个水分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枣棉间作不同水分处理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枣棉间作群体产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灌水量5 25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为2 828.9 kg/hm~2,与灌水量3 750、4 500、6 000 m~3/hm~2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水分生产率有明显差异,依次为灌水量3 750 m~3/hm~2灌水量5 250 m~3/hm~2灌水量4 500 m~3/hm~2灌水量6 000 m~3/hm~2。因此,枣棉间作最佳灌水量为5 250 m~3/hm~2。  相似文献   

12.
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枣棉间作下不同施氮水平 (0、150、450 和750 kg·hm-2)对棉花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的效应,分析氮素对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150、750 kg·hm-2时,主根长度增速较慢,根长密度、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根系活力、氮素代谢相关酶NR活性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远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根长密度0~20 cm土层分别下降18.18%、25.97%、29.87%,20~40 cm土层分别下降31.43%、38.29%、41.14%。根系活力变化最为显著,在棉花生育T1时,近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分别下降36.01%、27.45%、9.74%,远冠区分别下降34.32%、23.53%、10.10%,说明氮素营养缺乏会加速棉花根系的衰老进程,抑制根系生长发育。因此,适当的施氮量,可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13.
为探寻枣棉间作下不同种植方式对棉花光合特性的影响并筛选出适合南疆阿拉尔垦区枣棉间作适宜的棉花种植密度提供理论依据,在枣棉间作条件下,设置m_1、m_2、m_3 3种不同的种植方式,分别距离红枣1.5、1.0、0.5 m种植棉花,研究不同种植方式对棉花光合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m_3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都有较强的优势,在日变化中蒸腾速率最低值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水分利用率相对较高。在南疆阿拉尔垦区,枣棉间作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光合特征具有很大的影响,选择头年嫁接灰枣与高密度棉花种植方式能有效改善这种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新疆枣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早期幼龄枣园,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探索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助力推动新时代下农户脱贫致富,在此背景下开展试验。选取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为试验点,在2019年春季平伐枣树,分别距离枣树1.45m、1m、0.5m处种植新陆中82品种,设置为M1、M2、M3、CK(棉花单作)、J(红枣单作),分析不同模式下经济产值、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土壤容重变化差异。研究表明间作条件下M3、M2种植模式下产生的经济效益优于CK、M1、J模式,枣棉间作模式下土壤容重CK模式显然最明显。  相似文献   

15.
棉豆间作种植模式优势与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江汉平原推广棉花与大豆间作种植模式的优势、经济效益 ,介绍了棉豆间作的配套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6.
枣棉间作对棉花产量和光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枣棉间作系统内的光环境特征,以及棉花产量的水平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为合理调控枣棉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棉花现铃期,通过TPS-2光合仪和LAI - 2000冠层分析仪,分别测定棉花冠层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以分析其与棉花产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距枣树距离的增加,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呈递增趋势;(2)枣棉间作系统内棉花产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枣树西侧的棉花产量高于东侧.[结论]在枣棉间作系统内,枣树和棉花的间距应保留1.2m左右,且行东间距应适当宽于行西,即可有效改善系统内棉花光环境条件,降低系统内光的竞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解析农林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机制。[方法]以西北极端干旱区典型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棉花种植行数和棉花株距研究空间布局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枣棉间作具有明显提高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优势,种植行数对间作产量的影响效应显著。间作条件下耗水量高于对应单作,但也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种植行数与棉花株距互作作用对间作水分利用效率的产生效应,通过空间布局能够协调枣棉间作种间关系,提高水分高效性。[结论]枣棉间作群体较单作更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农林复合群体中,林木根系一般较深,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营养物质和水分,农作物则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由于根系垂直生长呈多波顺次递推特点,使根系生长中心和吸收中心交错出现,提高了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8.
19.
探究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分布和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果枝类型的棉花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品种(P1:新陆中82号,P2:新陆中41号),副区为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24万株/hm2),分析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分布和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冠层开度减小,同一冠层的光照度逐渐减小,光截获率逐渐增大;P1品种比P2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大,垂直方向P1品种比P2品种的光照度下降速度快、光截获率增加快;随着密度的增大,果枝数逐渐减少,内、外位铃的成铃率降低,且内位铃的成铃率逐渐向中下部集中。综合叶面积指数、光强分布、光截获率等分析,P1品种适宜密度为18万株/hm2,P2品种适宜密度为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20.
枣粮间作夏播作物布局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粮间作在黑龙港地区已经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耕作制度.但是,本区间作时,主要作物之一的夏玉米与枣树相互干扰,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为此我们进行了枣粮间作地夏播作物布局模式试验,探讨合理利用土地与空间以及水、气、热、水资源的最优布局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