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玉米花生间作系统优势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对2:X型玉米花生间作系统的生态生理效应和综合效益分析结果表明,间作后系统内的生态环境改善,玉米群体内的光照强度增大,光分布合理,风速增大,CO2含量增加;花生本内光照强度减弱,CO2含量和风速略有增加。间作后后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光合性能提高,农艺性状改善2;而花生有不同程度的减弱,但随着花生行比的增加逐步得到改善。这种正相互作用和负相用迭加后的优势,以2:6型和2:8型表现较好。为发挥玉米的高  相似文献   

2.
茶稻间作系统水稻旱作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安徽山区茶园的气候和生态特点 ,提出了茶园间作水稻进行旱育稀植的一整套技术方法和操作措施 ,为茶园旱作稻的高产优质栽培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和分配与土壤肥力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江苏省9种水田土壤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水稻一生中吸收的肥料氮占34.1%,土壤氮占65.9%;土壤肥力水平越高,土壤氮的吸收比例也越大。水稻吸收的大部分氮(59.9%)分配在籽粒中,不受土壤肥力状况和施肥条件的影响,其中以肥料氮相对含量较大。土壤氮在籽粒和茎叶中的分配同样随土壤肥力水平增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4.
四川东部地区水稻产量形成与氮素营养生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东部地区,长期施用有机肥后,土壤全N量和有机质增加,水稻产量提高。杂交水稻的产量主要取决于有效穗数,相关系数达0.96。分蘖期土壤NH_4~ —N如能保持在1.50~1.70mg/100g土以上,功能叶片游离氨基酸不低于80mg/100g鲜样,每公顷有效穗即可达到225万,产量可超7500kg。土壤NH_4~ —N与植株功能叶片游离氨基酸和叶绿素的变化规律相似,与功能叶片可溶性糖的变化规律相反。说明功能叶片游离氨基酸、叶绿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能指示土壤氮素水平,反应水稻的氮素营养生理,可用于指导施肥。  相似文献   

5.
为了筛选出适合山西省的最佳谷子与花生间作模式,试验以花生单作(CK)为对照,设置了谷子与花生2∶4(T2)、3∶3(T3)、4∶2(T4)3种间作模式,研究了谷子与花生不同间作模式对花生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谷子与花生2∶4间作处理(T2)的花生主茎高低于3∶3(T3)、4∶2(T4)处理,叶面积指数、SPAD值和干物质积累量高于T3、T4处理,且T2处理下花生产量达到最大值,为3 465 kg/hm~2,较T3、T4处理分别显著增加了6.73%、17.57%。在谷子与花生2∶4间作模式下,花生的各项指标均达到最优,其为最佳间作模式。  相似文献   

6.
设计玉米/花生间作及花生单作2个处理,比较间作各行花生的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差异.间作花生的主茎高、第1对侧枝长和第2对侧枝长均为IP-1>IP-2>IP-3>IP-4>IP-5> CK.干物质积累表现为前期间作增长迅速,后期则是单作更快.间作花生经济产量低于单作,IP-1、IP-2、IP-3明显低于CK,差异显著.单株果数各行均低于单作,但是秕果率增加.  相似文献   

7.
设木薯单作、花生单作、木薯与花生间作3个处理,研究间作对木薯与花生产量和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木薯、单作花生相比,在木薯苗期即花生花针期,间作对木薯和花生的生长影响不大;在木薯块根形成期即花生结荚期,间作促进花生的生长,但木薯的株高、茎径和生物量被抑制;间作木薯根、茎、叶中氮、磷含量比单作分别降低16.53%~19.64%、9.20%~25.24%,根、茎中的钾含量比单作分别降低31.29%、1.17%;在木薯块根膨大初期即花生收获期,虽然间作花生的荚果产量比单作降低19.25%,但间作中花生偏土地当量比PLERf,花生表现为间作产量优势,木薯表现为间作产量劣势;在木薯收获期,间作木薯的株高、茎径、鲜薯产量和淀粉产量均接近于单作木薯,说明间作木薯在生长过程中存在"竞争–恢复"现象;共生期,间作木薯根中钙、镁、锌、锰含量比单作分别提高18.62%~42.86%、7.84%~44.44%、12.50%~39.84%、24.00%~58.33%,茎中4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不同生育期显著增加,说明间作对木薯根、茎中的钙、镁、锌和锰含量在不同生育期具有"生物强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复混肥对水稻产量、氮素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农业部浙江省土壤肥料与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黄松田水稻土上,以高产水稻品种明珠2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追施不同类型复混肥对水稻产量、氮肥吸收和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的对照相比,追施不同类型复混肥的4个处理增加籽粒产量80%~1153%(P<005)。追施普通复混肥、氨基酸复混肥、腐殖酸复混肥和海藻复混肥使水稻籽粒和秸秆吸收的氮总量分别提高415%,246%,240%和110%。追施复混肥能降低土壤pH值,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其中施海藻复混肥和普通复混肥处理提高土壤肥力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10.
试验探究鲜食玉米和花生不同间作行比栽培对花生生长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期找到合适的间作行比,同时达到稳粮增油的目的。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玉米和花生间作设置4个间作行比,分别为2∶4、4∶6、6∶8、8∶10(设为T1、T2、T3、T4),以花生单作为对照(CK)。试验结果表明,玉米和花生间作对花生植株形态、根系形态和营养器官干物重均有影响,间作行比越小,株高和侧枝越长。随着间作行比的增加,主根长、根鲜重、根总长呈上升趋势;根体积、根表面积、茎秆干物重、叶片干物重、单株果数、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粗脂肪、蛋白质、总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行比为T3(即6∶8)时最高。因此,鲜食甜玉米和花生最佳间作行比为6∶8,不仅有利于花生生长,而且还能提高花生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土壤肥力情况的影响。[方法]通过大田定位监测和分析,研究上海郊区沟干泥水稻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产量、吸氮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常规施肥处理产量与减量处理作物产量差异不显著(P>0.05),生物量高于减量施肥,但籽粒比重减少;吸氮量高于减量施肥,种植前后土壤氮含量变化差距不大。[结论]减量施肥不会降低土壤后续生产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适宜安徽水稻生产的氮高效品种。[方法]以两优100、广两优6308和两优培九为试验材料,探讨高、低土壤地力下5个氮肥水平对水稻生产力的影响。[结果]随着施氮量的增加,2个地力水平下不同水稻品种的产量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无论在高肥力土壤还是低肥力土壤,0、52、104 kg/hm~2水平下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的产量均显著高于两优培九;不同品种的产量差异主要由有效穗数和穗粒数共同决定的。以两优培九最佳经济产量为目标产量时,选择种植两优100或广两优6308可至少节约氮肥14.4%~18.5%。[结论]两优100和广两优6308在生产中具有较大的节肥潜力,将为安徽水稻高效优质生产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3.
稻田土壤氮素的矿化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不同类型的水稻土壤的供氮特征进行了研究。研究认为,水稻土壤的氮素矿化和水稻的吸氧量与产量关系密切。以施肥来协调水稻土壤供氮量和水稻需氮量之间平衡,可以使水稻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14.
Distribution of Leaf Color and Nitrogen Nutrition Diagnosis in Rice Plant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Greenness and nitrogen content of each leaf on main stem of different japonica and indica ricevarieties under different nitrogen levels were investigated.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fourth leaf from the top ex-hibited active changes with the change of plant nitrogen status. When the plant nitrogen content was low, itscolor and nitrogen content were obviously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three top leaves. With the increase of plantnitrogen content, the color and nitrogen content of the fourth leaf increased quickly, and the differences ofcolor and nitrogen content between the fourth leaf and the three top leaves decreased. So, the fourth leaf wasan ideal indication of plant nutrition status. In addition,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urth and the third leaffrom the top was highly related to the plant nitrogen content regardless of the variety and development stage.Therefore,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urth and the third leaf could be widely used for diagnosis of plantnutrition. Result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minimized color difference between the fourth and the third leaf at the criticaleffective tillering, the emergence of the second leaf from the top, and the heading was the symbol of high yield. Plantnitrogen content of 27 g kg-1 DW for japonica rice and 25 g kg-1 DW for indica were the critical nitrogen concentrations.  相似文献   

15.
废水污泥对花生植物酶活性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沼气化废水(BSW)、酒糟水(RSW)及污水塘泥(LS)与一定量的NPK+FYM(厩肥)对花生的营养品质及土壤和植物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废水污泥对花生纯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但是能增加种子产量,蛋氨酸和半胱胺酸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44%和24%;BSW处理种子产量最高,其次是RSW和LS;LS处理的花生叶片叶绿素含量最高;BSW和RSW能显著增加植物过氧化酶,而BSW处理中植物多酚氧化酶含量较高;应用废水污泥不会影响硝化还原酶活性,但是BSW在根际土壤明显增加硝酸盐的含量。3种废水污泥比NPK+FYM(厩肥)处理明显增加脱氢酶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16.
水稻叶色分布特点与氮素营养诊断   总被引:48,自引:8,他引:48  
 选用叶色不同的粳稻和籼稻品种 ,测定了植株不同含氮水平下主茎各叶的叶色和氮含量。发现顶 4叶在稻株氮素营养丰缺演变过程中表现较活跃 ,植株含氮量较低时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明显低于上部各叶 ;随植株含氮量提高 ,顶 4叶的叶色和氮含量迅速提高 ,与其上位各叶的差距缩小。顶 4叶是反映水稻氮素营养状况的理想指示叶。同时还发现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与稻株含氮量关系密切 ,且不受品种和生育进程影响 ,因此 ,用顶 4叶与顶 3叶的叶色差诊断水稻氮素营养状况具有普适性。研究提出在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倒 2叶出生期和抽穗期顶 4叶与顶 3叶叶色相近为高产水稻的标志 ,粳稻植株含氮量 2 7g·kg-1DW和籼稻植株含氮量 2 5g·kg-1DW可作为水稻氮素丰缺的临界指标。  相似文献   

17.
黔东南州稻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黔东南州稻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的含量。[方法]对从黔东南州采集的146份稻田土壤的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进行测定,研究各县市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分布及速效氮的分级情况,对黔东南州稻田土壤肥力进行评价。[结果]黔东南州各县市间稻田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差异较大,硝态氮平均含量最高的为镇远县,最低的为岑巩县;铵态氮平均含量最高的为三穗县,最低的为麻江县。速效氮主要分为3、4、5、6等级,黔东南州绝大部分稻田土壤速效氮处于5、6等级。[结论]黔东南州90%以上稻田土壤速效氮含量偏低。  相似文献   

18.
在大田条件下,试验设5 个处理:T1 不施氮肥、T2 常规施肥、T3 控释尿素100%、T4 控释尿素90%、T5 控释尿素80%。研究水稻控释氮肥对寒地水稻植株和土壤氮素含量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整个生育期控释氮肥处理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且铵态氮先下降后升高,抽穗-乳熟期含量最低;硝态氮先升高后下降,抽穗期含量最高。不同氮肥处理植株全氮逐渐升高,成熟期达到最大值,且T3 处理最高。控释氮肥处理产量高于常规施肥处理,且T4 处理产量最高,达到7944.44kg/hm2,与T2 处理相比提高7.3%,与T1 处理相比提高19.0%,差异都达到显著水平。因此,控释氮肥的施用提高了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及植株全氮的含量,促进了水稻植株干物质的积累,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9.
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对双季稻区晚稻丰源优299的产量及土壤肥力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到不同肥料品种后均能提高水稻产量,增产幅度在1.9%~3.5%之间;同时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的处理能减缓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有效养分的下降,成熟期比未添加纳米碳肥料增效剂处理的土壤肥力略高。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减氮施肥对水稻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设置4个处理,对不同处理土壤养分和可培养微生物数量进行分析,比较不同施肥处理对土壤养分及可培养微生物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肥(CK)相比,施肥处理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显著性提高。20%氮肥减施(T2)后有机质、pH、全钾、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有所上升,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都显著性升高,各处理间土壤全钾含量无显著性差异。在水稻苗期,30%氮肥+50%有机氮(T3)施肥土壤中可培养细菌、真菌、放线菌,芽孢杆菌数量明显提升。在水稻分蘖期,100%氮肥施肥(T1)土壤可培养真菌数量显著性升高。在水稻成熟期,各处理间差异不明显,水稻生长期间可培养木霉菌数量差异都不显著。说明在稻菜轮作土壤中实施合理减氮施肥是减少养分累积、保持土壤养分稳定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