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关于马克思地租理论的现实意义,我国学术界重点挖掘了地租分配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作用,普遍缺乏对其在实现社会公平方面价值的深入探讨。实际上,地租分配兼具损害社会公平和促进社会公平的功能,地租分配的主导社会功能偏向取决于其存在的社会制度环境,而与地租分配本身无关。本文对地租分配公平价值的分析和研究,一方面具有"拾遗补缺"的理论意义,更加重要的是为正确处理城乡利益关系和工农业协调发展的政策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关系的问题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始终伴随的重大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改革开放以来,收入分配中公平与效率的关系随着改革进程的发展而不断地转变,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实现了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过渡。  相似文献   

3.
身份权是社会公民的最基本条件,是社会成员实现其公民权利和其他权益必不可少的前提。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农民的完整公民身份权利保护制度,使农民成为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国家下的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这样才能促使生产要素和资源的合理配置与有效利用,促进效率与公平目标的实现,推进我国现代农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首次提出的"更加注重社会公平"理念,符合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要求.然而,社会主义所推崇的"效率优先"的原则,从侧面助长了社会不稳定因素的滋生蔓延.本文从重新澄清公平的含义出发,分析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力求在两者之间寻求一个最佳的结合点,并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从制度上落实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相似文献   

5.
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有效措施,是社会本位高等教育价值观的要求。高校毕业生只有在工作岗位上才能实现自身的价值。国家要在整个社会真正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重视政府与市场在高校毕业生就业过程中的作用,通过促进就业公平的立法工作,规范用人单位的用人机制,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引导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等措施帮助大学生走上就业岗位并实现其个人价值。  相似文献   

6.
作为社会全体成员间和谐关系的最高概念,社会公正的本质在于社会公众都能够对社会的基础性和重要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与享用。近年来,由于阶层的差异,社会公正的基础和重要内容——教育公平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教育公平的实现能够较好地缓解经济社会中的一些问题,能够让每个公民享受到国家提供的教育资源。基于此,通过对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的含义进行阐述,分析社会阶层对教育公平产生的影响,并从多个层面给出教育公平的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7.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我国社会主义分配方式的主要原则,这一原则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它颠倒了目的与手段的关系,在实践上造成了不仅蛋糕没有做大,分配也不公允的局面。本文以农民工现象为个案分析,指出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效率原则是市场经济的应有之义,但是在制度导向上应该突出公平原则。通过公平来平衡效率原则的弱点,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社会结构合理、行为规范、运筹得当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关怀伦理学的角度剖析弗兰纳里.奥康纳的短篇小说《好人难寻》中人物之间的互动,指出在看似冷漠的浅层关系下,人与人之间实际上彼此关怀,并指出只有相互关怀,才能破除"好人难寻"的魔咒,从而彰显作者期望社会和谐的愿旨。  相似文献   

9.
从社会公平角度审视中国城乡二元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浩 《广西农学报》2006,21(5):60-62
城乡二元结构是每个发展中国家都要面对的问题,中国城乡二元结构由于其特殊原因使其发展路径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特征,当前中国的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导致了诸多社会不公平问题,本文将从中国城乡二元结构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入手,分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公平发展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基于生态论观点来看,供给侧改革三要素可以表述为人、资源和科学技术,重点是社会管理方式的改革,通过科学、公平的公共管理政策,合理配置资源,激活人的活力,以及实行科学、持续、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从而实现社会的公平有序与发展。就林业供给侧改革而言,重点在于加大森林资源培育力度,培育健康森林,促进森林数量与质量双增长。  相似文献   

11.
我国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那么,可以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道德支撑的核心道德应当是孟子的“仁爱”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宝贵思想的孟子“仁爱”思想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家庭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孟子的这种社会和谐思想对于当代社会积极开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图书馆公共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确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基本性质之一。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讨论图书馆的公共性质,认识图书馆公共性质内生的社会和谐功能,更深入地探讨它的知识公共供给制度、分配均衡功能,以及知识资源普享、大众转播、地方公共物品和正的溢出效应等公平和谐性质,明确和谐社会建设和图书馆公共性的内生联系,推动公共图书馆的建设和图书馆公共性质的发挥,为建设和谐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满足需要和履行责任的关系问题是人生的基本问题,因为满足需要和履行责任的关系问题是人生构成的基本关系,是人生活动的基本事实。正确处理人生基本问题,是解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是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消除不和谐的社会现象,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伟大目标的关键。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地满足需要,自觉地履行责任,正确处理满足需要和履行责任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先进文化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它可以为和谐社会的构建确定正确的发展方向与目标,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奠定坚实的道德基础,帮助社会成员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相似文献   

15.
从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关系出发,运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公共关系与和谐社会构建的相同点进行分析,阐述了公共关系在和谐社会构建中的作用。研究认为,公共关系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一致的价值取向和行为主体。公共关系以其丰富的理念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以其具有的传播信息、沟通理解、协调关系、化解矛盾和危机的功能而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和手段。  相似文献   

16.
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给社会的长期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发展带来了隐患。采取积极措施,制定有效政策,遏制和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通过完善农村分配制度为切入点,关注“三农”问题,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并发挥作用。"图书漂流"作为一项新兴的文化形式,以其新颖的流通方式,自由的读者交流途径,将对公众的阅读行为、灵魂的洗涤产生深远影响。从4个方面论述了"图书漂流"活动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并呼吁图书馆人要利用这一有利工具,将此项活动长期、持久地开展下去,在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其独特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陈妮 《现代农业科技》2013,(13):310+312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构建和谐社会是中国保持社会稳定的需要,也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客观要求,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趋势。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和谐社会下建设农村基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9.
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道德是一种重要的社会资源,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树立道德资源意识,合理配置道德资源,是提高公民道德建设效果的关键。道德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1)道德主体的自主配置方式;(2)道德主体的受动配置方式。两种方式相辅相成,共同为和谐社会造就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的公民。  相似文献   

20.
张建成  晁金典  黄栋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359-8360
从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出发,分析了农民工社会保障权缺失的原因,并从分层分类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和创造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形式等方面提出了构建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