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能源化利用分析评价 总被引:69,自引:31,他引:69
该文应用不同的秸秆资源评价指标,通过文献分析和实地调查,对中国主要农作物秸秆资源进行了调查与评价。结果表明,2006年全国5种主要农作物秸秆的理论资源量为4.33亿t。其中,可能源化利用资源量约1.76亿t,呈"两高两低"的分布特点,即人均资源量"北高南低"、单位播种面积资源量"东高西低"。依据各区的秸秆资源分布特点,可将全国划分为重点开发利用区(东北区、蒙新区和华北区)、适度开发利用区(西南区、长江中下游区和华南区)、限制开发利用区(黄土高原区和青藏区),建议对各区采取不同的开发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浅析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中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主要集中在能源、饲料和肥料等领域。虽然已取得了一批成果,但就总体而言,与发达国家尚有较大差距。文章指出,中国发展秸秆资源的综合利用,要立足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首先要解决“四个转变”,重点要研发实用性强,推广简便适用、易操作、农民容易接受的技术,推动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黄淮海地区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结构分析 总被引:16,自引:9,他引:16
为推动区域农作物秸秆全量化利用,以黄淮海地区5省市为研究对象,对各类农作物秸秆进行了统计分析,计算了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量、秸秆资源密度、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明确了秸秆资源分布及利用现状,初步分析了秸秆全量化利用的潜势。结果表明:黄淮海5省市农作物秸秆资源理论数量达到2.4×108 t,可收集量达到2.1×108 t。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6%,其中肥料化、饲料化、基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利用分别占已利用量的49.0%、31.6%、4.4%、8.8%、6.2%。秸秆资源密度和人均秸秆资源占有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通过分析黄淮海各省(市)秸秆潜在利用途径,预测竞争性秸秆利用需求量为1.5×108 t,分别为肥料化6.7×107 t、饲料化5.7×107 t、基料化1.1×107 t、原料化1.8×107 t,秸秆资源可能源化利用量则为8.80×107 t。在已有利用结构基础上,黄淮海地区秸秆实现全量化利用的总体趋势表现为"两个增加"、"一个减少"、"两个调节",即基料化和原料化利用分别增加2.5×106和6.3×106 t,饲料化利用减少4.8×105 t,肥料化利用调节范围为-2.2×107~7.2×107 t,能源化利用调节范围为0~7.2×107 t。并提出"区域统筹,整体推进",建立长效运行机制的工作思路。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利用现状及中长期展望 总被引:10,自引:6,他引:10
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各地区分布差异大。该文通过对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资源全面调查,研究了各地区的秸秆资源量及利用现状,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农作物秸秆资源量以及利用途径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2007年黑龙江省农作物秸秆主要分布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和佳木斯,占全省的73.8%,秸秆利用主要以家庭燃用为主。扣除家庭燃用、秸秆还田以及养畜等用途外,预测到2015年黑龙江省剩余秸秆资源量为315万t,2020年为511万t,并根据预测结果将黑龙江分为3个类型区,建议对各区采取不同的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5.
6.
7.
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政策法规综述及其经验启示 总被引:6,自引:9,他引:6
发达国家在农作物秸秆利用方面取得丰富的经验和研究进展。中国的秸秆利用管理政策和法规尚不完善。分析国外农作物秸秆利用政策和法规,总结其成功经验,以资中国借鉴。发达国家秸秆利用方式以秸秆还田循环利用为主。为了实现秸秆资源的充分利用,许多发达国家出台了有针对性的政策与法规。国外秸秆利用政策主要集中在目标政策、投资扶持政策(财政政策)、税收与信贷优惠政策、政策激励机制4个方面。国外有关秸秆利用的法规主要包括农业类法规和能源类法规2大类。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了完善中国秸秆利用政策与法规的建议:一是明确秸秆利用的主导方式和目标,二是加大政府投资扶持力度,三是制定并实施税收和信贷优惠政策,四是建立政策激励机制,五是完善和制定有关秸秆利用的法规和条例。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分布及其产业体系与利用路径 总被引:5,自引:11,他引:5
中国具有丰富的农作物秸秆资源,推进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不仅可减少田间焚烧环境污染、消除火灾隐患,还可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基于中国大陆地区各省级行政区的统计数据,探讨了中国农作物秸秆资源构成与空间分布特征。玉米、水稻、小麦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占全国秸秆资源总量的84.8%;秸秆资源总体呈现出"东高西低、北高南低"的阶梯状分布特征。统揽中国秸秆产业发展全局,系统梳理并深入解析了中国秸秆产业政策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发展历程和现状。分别以单一利用、综合利用、战略布局和区域统筹为鲜明特征,将秸秆利用政策历程划分为政策起步期(1979—2007年)、政策发展期(2008—2012年)、政策转型期(2013—2016年)和政策深化期(2017年至今)。系统阐释了中国农作物秸秆农业利用、能源化利用和高值化利用的主要路径与模式。该研究可为指导中国秸秆资源开发利用提供重要的基础支撑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9.
典型农区秸秆资源利用及其影响因素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析了安徽省蒙城县和吉林省德惠市典型农区秸秆资源利用现状以及影响秸秆资源利用率的因素,并提出进一步提高秸秆利用效率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11.
12.
13.
中国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可持续发展的观战为指导思想,在深入剖析中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指出中国水资源的供需矛盾不断加剧,水危机日渐突出,实施可持续开发利用战略势在必行,并且根据可持续发展的代际公平和机会均等原则,建立了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模型--水资源财富代际转移模型,最后提出了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15.
辽宁省是一个重工业大省,同时也是一个水资源匮乏的省份,全省多年人均水资源量为860m3,是全国平均值的1/3,仅是世界平均值的1/1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水资源匮乏程度也逐渐加剧。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水灾、旱灾频繁发生,水资源过量开发,地下水超采严重等是造成辽宁省水资源匮乏的主要原因。以辽宁省沈阳市为研究对象,对沈阳市多年降雨资料进行了系统分析,对危害性较强的暴雨进行了时间特性分析,得出沈阳市暴雨的短历时的时间特性。利用DPS绘制出短历时降雨的频率曲线,并对雨型特点进行分析。以沈阳农业大学校园为实例,按照不同用地类型分别计算可利用量。提出了雨水利用规划,并且进行了雨水量的计算。研究表明:雨水资源化可以有效地缓解沈阳市用水矛盾突出的情况,并且创造出良好的环境、生态、社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6.
电子文献信息资源的检索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电子文献资源的概念并以网站为纲分别介绍了一些主要国内外的重要数据库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为读者对文献资源的检索、利用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7.
18.
论我国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由于人口剧增、环境恶化、资源短缺,土地资源已成为当今资源研究的热点之一,而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对人类发展产生制约作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了解当今人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状况,客观地对现有土地资源问题作出评价,重在说明我国土地资源必须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以此为依据提出当今我国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