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t菌根剂在落叶松、樟子松造林中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t菌根剂1ml/株、2ml/株、5ml/株三种不同剂量分别在落叶松、樟子松造林上试验,3年后观测结果表明(以2ml/株剂量为例),落叶松地径、苗高、当年高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15.00%、30.12%、41.10%;樟子松地径、苗高、当年高生长分别比对照提高26.72%、25.98、28.62%。Pt菌根剂在这两个树种造林上应用效果显著,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35种激素处理和不同喷施次数对苗木生长的影响,选择出春季根外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以A3、B4两种处理效果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31.1%和14.9%;夏季以A4、E2两种处理为好,当年苗高、地径、次年苗高生长量、次年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40.3%和35.5%、25.3%和6.5%、39.3%和23.0%、31.9%和19.1%;秋季以A3、B4两种处理为好,平均苗高生长量、平均地径生长量分别提高32.8%和19.1%。育苗成本比普通容器苗提高0.5%~4.0%,不同季节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均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在昆明树木园所进行的连香树、多果槭、榉树、枫杨和川滇桤木等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不同育苗基质的当年育苗效应试验的结果表明:在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3个性状上,与对照红壤育苗基质相比,不同育苗基质对此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生长的作用不一,红壤4+福贝菌2育苗基质(处理A)和(复合肥2 kg+钙镁磷肥2 kg)/100 kg红壤育苗基质(处理C)对5个乡土绿化阔叶树种当年生苗木的生长均具有促进作用,对连香树、多果槭、榉树和川滇桤木等4个阔叶树种的当年生苗木生长具较佳促进作用的育苗基质是处理A,其连香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4.04 %、15.00 %和15.38 %;多果槭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70.55 %、23.81 %和39.18 %;榉树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31.93 %、35.33 %和33.33 %;川滇桤木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高101.65 %、38.27 %和50.63 %.而促进枫杨当年生苗木生长的较佳育苗基质是处理C,其当年生苗木的苗高、地径和冠幅分别比对照提高44.30 %、23.55 %和30.93 %.  相似文献   

4.
日本落叶松菌根苗培育及造林成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日本落叶松外菌根真菌单一固体菌剂改良为含多种营养元素的复合剂,研究证明,复合菌剂最佳施用量为22.5g/m^2,促使播种苗、移植苗的苗高、地径、侧根数及一级苗率比对照提高26.0%和40.1%、37.1%和40.0%、41.0%和35.7%和12.5%和12.6%,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比对照提高11.9%和14.5%,1~4年生幼树高、地径比对照提高18.5%~28.3%,13.9%~33.9  相似文献   

5.
利用ABT2号生根粉和NAA,研究不同叶面处理方式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量及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处理方式不同,对长白落叶松移植苗生长的影响不同,其中,涂刷侧枝的处理方式对苗木生长量有促进作用,而喷洒处理方式则有抑制作用。涂刷侧枝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41.1 cm、0.46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7%、5%;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7.4 cm、0.51 cm,分别比对照提高了7%、16%。喷洒时,ABT2号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3.6 cm、0.41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4%、7%;NAA处理的苗高、地径平均为31.4 cm、0.43 cm,分别比对照降低了11%、2%。  相似文献   

6.
刘金江 《沙棘》2003,16(4):21-22
在全光雾嫩枝扦插育苗试验的基础上,采用网袋状轻型基质育苗容器进行容器育苗试验,结果表明,容器扦插平均生根率可达95%以上,较普通全光雾沙床扦插对照(CK)提高5.75%,主根数、虚根数均较对照(CK)增加1.02条,5.86条,平均苗高、地径分别增加4.33cm,0.07cm;容器扦插苗用于造林,其成活率较对照(CK)增加25.0%,当年株高、地径生长量较对照(CK)增加18.70cm,0.30cm;而且容器苗便于运输,可在整个生长季节随时移栽。  相似文献   

7.
对湘林系列5、14、15、18、40、166等6个油茶优良无性系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为: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的变化范围分别为74.6%-96.2%和71.3%-93.6%,平均苗高和地径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3.5-19.8cm和0.303-0.356cm,平均叶片数和冠幅值变化范围分别为8.7-12.7片/株和7.3-8.6cm,平均根长和根幅变化范围分别为6.0-6.8cm和4.7-6.5cm。6个无性系平均成活率和抽梢率分别为85.O%和88.5%,分别大于对照5.0%和2.1%;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为15.8cm和0.33cm,分别大于对照1.4cm和0.022cm;平均叶片数为10片/株,大于对照0.8片/株;平均冠幅、根长和根幅分别为8.0cm、6.5cm和5.4cm,分别大于对照0.43cm、0.25cm和0.78cm。湘林166和湘林5的芽苗砧嫁接苗生长表现较好,其平均成活率、抽梢率及苗高、地径、叶片数量、冠幅与根长等均较大;湘林15和湘林40则生长表现较差,其平均成活率、苗高、叶片数量等均略低于混合优良无性系(对照)苗。  相似文献   

8.
氮对杉木不同家系苗木生长影响试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19个杉木不同家系的苗木进行氮素营养要求试验,1年生苗木盆栽试验结果表明:杉木不同家系对氮素营养的要求差异较大;有些家系生长好,对氮素要求也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54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9.8%、41.7%,三明56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45.5%、39.7%;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高,2g氮处理可使家系三明42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316.2%、103.6%,A1苗高、地径生长增益分别达132.5%、138.0%;有些家系生长不良,对氮素营养的要求不高。  相似文献   

9.
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实验基地,选择退化的灌草丛和草丛进行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退化的灌草丛生态系统,人工植苗恢复以山杏和红皮云杉营养杯苗成活最好,樟子松营养杯苗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差。保水剂处理对樟子松和红皮云杉地径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于落叶松和山杏地径和高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山杏施用保水剂后虽然地径生长量有明显增加,但高生长量却出现降低;樟子松采用防蒸腾剂处理,其地径和苗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43.1%和8.7%。红皮云杉地径、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9.1%和177.7%。不同整地方式明显影响了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水平沟最好,鱼鳞坑整地次之,最差是穴状整地;在草丛中,不同树种播种造林,胡枝子和山杏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沙棘。  相似文献   

10.
外生菌根菌对红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沟施接种方法对3年生红松苗木进行野外单接种及混合接种的试验结果表明:菌株010和菌株025为供试菌株中对红松苗木生长促进效果最佳的菌株,与对照相比,高生长分别提高19.57%和17.04%,地径生长分别提高13.64%和15.91%。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的苗木高生长仅比对照提高3.80%,其他3个菌株组合的高生长均低于对照;地径生长与对照相比提高0~9.10%。与单接种相比,仅接种菌株组合GT001/GT005苗木的高生长高于单接种菌株GT001和菌株GT005的苗木;接种菌株组合044/009苗木的地径生长介于单接种菌株044和菌株009的苗木之间,而接种其他3个菌株组合苗木的地径生长均低于各自单接种的苗木。  相似文献   

11.
为加速刺槐的良种化进程,用细根段刺槐根系和硬枝扦插进行育苗技术研究,提高良种繁殖率。用粗0.5 -0.8 cm的根段进行钵插育苗一般成活率可达85%以上,当年平均苗高和地径达2.5 m和2 cm以上,苗木出圃率达90%以上;利用ABT生根粉100 mg/kg进行硬枝扦插处理24 h效果最佳,扦插成活率、地径和苗高与对照相比分别高71.6%、28.9%和28.6%。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施肥是提高苗木质量和合格苗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采用不同的肥料种类和施肥方法,对华北落叶松1a生播种苗进行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追施尿素、碳酸氢铵、硝酸铵、硫酸铵4种化肥,其中硫酸铵效果最好,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51.81%,76.19%和123.52%;2)基施有机肥对苗木生长影响显著,苗木平均地径、苗高和产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4.10%,26.84%和100.00%;3)用磷酸二氢钾进行叶面喷肥对苗木生长影响显著,苗木平均地径、苗高、根长和须根长分别比对照提高17.27%,25.76%,20.42%和17.17%。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秃杉容器育苗和播种育苗的对比试验表明:容器苗平均高、地径生长量比播种苗分别增加30.0%、49.3%,优势苗高达23.3cm。且容器育苗产苗高(300~320株/m2),在当前秃杉种源缺乏的情况下,对节约种子,提高圃地利用率和造林成活率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来自加拿大的7个班克松种源的播种苗,采用阳光灯(B2)、日光镝灯(B3)、碘钨灯(B4),进行了夜间补光试验。结果表明:阳光灯(B2)对于促进苗木生长的效果最好,7个种源平均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109%和65%;其次是日光镝灯(B3),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74%和45%;再次是碘钨灯(B4),苗高和地径分别大于对照52%和34%。在相同的补光和多种管理措施条件下,A2和A3等2个种源的生长量优势明显,2年生苗高分别达到了23.15cm和24.24cm;地径分别达到了0.39cm和0.50cm。  相似文献   

15.
应用叶面宝对1a生樟子松播种苗进行喷施试验,结果表明,苗高生长比对照增长了19.39%;地径生长比对照增长了32.31%;比迫施尿素每公顷可降低生产成本54.66%。  相似文献   

16.
一、播种育苗(1)国外秘ABTI号生根粉浓度30PPm浸种12小时,其出苗率提高2.39%,苗高提高36.63%,地径提高33.33%,根数提高102.81%,根长提高60.11%。(2)板粟ABTI号生根粉20PPm浸种12/J‘时效果,出苗率比对照提高14.29%,劳高提高65.05%,地径提高39.22%,根长提高33.33%,根数提高对.93%。(3)杉木ABT3号SOPPm浸种2小时,出苗率比对照提高222%,亩高提高571%,地径提高4O.O%,根数增加52.4%。(4)马尾松ABT3号生根粉SOPPm浸种2/J‘时,出苗率提高7~IO%,荣高提高18.2%,地径增粗25%…  相似文献   

17.
用 25、50、100ug/g 的 A B T 生根粉3 号浸泡华北落叶松苗木根系4h 后造林,结果表明,生根粉在华北落叶松造林中效果明显,用50ug/g 生根粉浸根可使造林成活率提高10 个百分点,用 25ug/g 浸根可使苗木生物量、苗高和地径分别提高38.2% 、7.3% 和18.8% 。  相似文献   

18.
ABT生根粉处理杉穗扦育苗试验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ABT1号生长根粉500ppm溶液与同浓度溶液与黄泥拌浆,不同浓度浴液与黄泥拌浆及不同季节处理扦插试验,均采用随机区组排列4重复,两种处理杉木插穗扦插对成活率及苗木生长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以500ppm溶液拌黄泥浆比该溶液不拌黄泥浆更好,平均成活率78.57%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6.53个百分点和9.25个百分点,平均苗高61cm,分别比纯液和对照高20.1%和70.39%平均地径0.64cm,分  相似文献   

19.
保水生物复合肥对丁香和樟子松苗木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田间试验对比法,进行了保水生物复合肥对丁香和樟子松苗木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1)土壤含水量:丁香试验区处理比对照提高6.7%,樟子松试验区处理比对照提高0.81%;(2)土壤微生物总数(×106个/g干土):两树种试验区施肥处理分别是对照的319.9%和20.6%;(3)土壤的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mg/kg):丁香试验区施肥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48%、52.9%和44.3%,樟子松试验区分别提高61.9%、35.3%和35.2%;(4)丁香苗木地径和苗高施肥处理比对照分别提高135%和94.8%,樟子松苗木地径和苗高分别提高97.7%和44.2%.  相似文献   

20.
在湿地松育苗中应用稀土试验表明,采用300mg/L稀土溶液浸种20h,其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1月芽苗高显著高于对照,分别比对照提高7.7%、32.7%和15.4%;在苗木生长期内,两次叶面喷施300mg/L稀土溶液,能够显著促进苗木的生长,苗高、地径分别比对照提高28.9%和38.1%,且苗木质量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