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种植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本文探讨了一肥一稻种植条件下,紫云英对土壤肥力和水稻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鲜草产量与播种期和播种量密切相关;种植紫云英能起到培肥改土的作用;配施适量的紫云英绿肥,比单施化学肥料更有利于水稻的营养积累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2.
以绿肥蚕豆"启豆1号"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播种期和不同播种量对"启豆1号"农艺性状和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种期越早,"启豆1号"长势越好,而播种量对"启豆1号"长势的影响较小;鲜草产量随播种期的推迟而逐渐降低,适当增加播种量有利于鲜草产量的提高。每667m~2最佳播种量为9kg,最佳的播种期为10月31日。  相似文献   

3.
在普利乡核桃实施绿肥不同种植模式试验,摸清不同绿肥种植模式的鲜草产量和鲜草翻压还田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情况,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的进一步实施提供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农技服务》2019,(7):53-54
为探讨果园套种绿肥最适播种量,进行了樱桃园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试验。结果表明: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的鲜草产量与单位面积株数和单株鲜重的差异较大。其中,鲜草产量和单位面积株数以播种量4.5公斤/亩最高,分别为38 600.1株/亩、1 870.09公斤/亩;单株鲜重以播种量3.0公斤/亩最重,为58.78克/株。认为遵义市类似试验环境樱桃园套种箭舌豌豆以播种量4.0~4.5公斤/亩较适。  相似文献   

5.
蚕豆绿肥种植是调整种植结构、减少面源污染和提高农产品品质的有效措施之一,但鲜草产量达不到目标要求,影响了蚕豆绿肥推广目的。通过调查不同耕作方式下蚕豆绿肥在农艺性状和开花期鲜草产量上的表现差异,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蚕豆绿肥生长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提高土壤耕作层深度有利于提高蚕豆出苗率、根系长度、单株鲜重和鲜草产量。提高耕作层深度的同时,减少土壤表层深浅差异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提高紫云英种子的发芽率,保证齐苗、壮苗是提高鲜草产量的重要措施之一。以往在绿肥生产上由于播种后种子发芽率低,田间苗数不足,增加苗数的办法,只单纯地依靠增加播种量,因而,不少地方的播种量常高于计划用种量的一倍左右。为了节约用种和有利于扩大绿肥的种植面积,对于影响紫云英种子发芽不整齐的原因和解决方法,我们先后做了一些试验观察工作,现将初步结果报导于下,以供有关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适合永福县土壤、气候条件、产量高的绿肥品种,提高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进行了绿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余江大叶籽品种在株高、基本苗、分枝数、鲜草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安徽皖江大叶青,均适宜作为永福县种植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箭舌豌豆不同播种量对鲜草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罗甸县种植箭舌豌豆在中等肥力情况下,播种量以用3kg/667m2效果最好,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田东县不同夏季绿肥品种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田菁、花生、黄豆、绿豆4个绿肥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研究,调查4个绿肥品种在田东县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的生长特性、鲜草产量和下一茬作物产量,压青绿肥分解腐烂完后采集土壤样品进行室内测定土壤理化性状。结果表明,夏季种植黄豆作绿肥表现出生长势最强、鲜草产量最高,下一茬作物产量高,投入种子成本较少,且能明显改善土壤结构,适合在当地夏季高温高湿条件下大面积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合永福县气候条件、土壤的绿肥品种,提高单位面积鲜草产量,恢复和发展绿肥生产,进行了绿肥种植试验。结果表明,紫云英余江大叶籽品种在株高、基本苗、分枝数、鲜草产量等方面综合表现最佳,其次是安徽皖江大叶青,均适宜作为永福县绿肥种植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播种量、不同播种期和收刈期黑麦草的鲜草产量及其利用的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次收刈,不论播种期迟早,在同一播期内,播种量高,鲜草产量亦高,达显著差异;第二次收刈的鲜草产量各播种量间差异缩小,与播种量的大小相关不明显。适当早播和适当增大播种量可提高鲜草的产量。  相似文献   

12.
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土壤及后茬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紫云英(蚕豆)、油菜为材料,研究了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土壤和后茬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云英(蚕豆)与油菜混种,对鲜草产量和水稻产量均有显著影响。其中,绿肥鲜草产量大体上随油菜种植比例的增加而增加,绿肥最佳种植比例为紫云英(蚕豆) 60%~40%+油菜40%~60%;后茬水稻产量随油菜种植比例的增加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绿肥最佳种植比例为紫云英(蚕豆)50%+,油菜50%。  相似文献   

13.
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研究紫花苜蓿播种量与菊苣移栽密度对其鲜草产量的影响。通过试验,建立紫花苜蓿鲜草产量与其播种量及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和菊苣鲜草产量与紫花苜蓿播种量、菊苣移栽密度的回归模型,通过对回归模型解析和模拟寻优,以紫花苜蓿鲜草产量、菊苣鲜草产量两者高产兼顾且同步增长为目标,提出紫花苜蓿鲜草产量≥36 000kg/hm^2、菊苣鲜草产量≥65 000kg/hm^2的紫花苜蓿播种量为12.38~26.07kg/hm^2、菊苣移栽密度为158 220~199 308株/hm^2。  相似文献   

14.
王国友 《农技服务》2011,28(8):1149-1150
为探索箭舌豌豆套种对作物(小麦、玉米)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采用分带轮作套种绿肥箭舌豌豆(以下统称绿肥)研究绿肥对当季小麦和下季玉米产量,以及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钾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分带套种绿肥对当季小麦产量没有影响。绿肥翻压后种植玉米能明显提高玉米单产,其增产率达10%以上的显著水平。种植绿肥后能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氮素养分含量。土壤中的速效磷、钾养分含量则相反,有明显的减少,说明在种植小麦、绿肥和玉米时,必须适时,适量施用速效磷、钾肥料,达到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作物产量,保持土壤养分的动态平衡,改良土壤,培肥地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甘蓝型油菜、三叶草、抓地龙3种绿肥对苹果园土壤理化性状的影响,在同一果园进行了3种绿肥影响效果和鲜草产量的对比。结果表明,甘蓝型油菜、三叶草、抓地龙3种绿肥在果园的鲜草产量分别为204.55,77.82,71.15 kg/hm2;3种绿肥作物对果园土壤的理化性状影响效果不同,对果园土壤改良效果为甘蓝型油菜三叶草抓地龙草。由此可见,在苹果园种植甘蓝型油菜和三叶草是科学可行、安全有效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豆科和禾本科绿肥适宜的种植模式,提高绿肥的养分资源高效利用。在绿肥季设置了6个处理:(1)冬闲、(2)紫云英单播、(3)毛叶苕子单播、(4)黑麦草单播、(5)紫云英和黑麦草混播、(6)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并在水稻季对5个绿肥处理进行减氮30%,冬闲处理设置常规施肥和减氮30%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播相比,混播增加了鲜草产量,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处理鲜草产量最高(31 582 kg·hm-2),同时其氮素积累量显著高于紫云英和黑麦草处理;种植绿肥有利于提高土壤的养分含量,其中黑麦草有机质含量提升最大,较冬闲处理增幅11.25%,豆科和禾本科绿肥混播后,土壤全氮和速效钾的含量显著高于单播黑麦草处理;同时利用冬闲田种植利用绿肥有利于提高水稻产量,其中毛叶苕子、毛叶苕子+黑麦草、紫云英、紫云英+黑麦草处理的水稻产量与100%N处理无显著差异。综上,毛叶苕子和黑麦草混播种植不仅增加绿肥鲜草产量和养分积累量,且提高土壤肥力,同时在减施氮肥下仍获得稳产,是本试验区域内最优的混播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7.
磷肥裹种对绿肥鲜草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增施磷肥是增加绿肥鲜草产量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通过磷肥裹种可以提高绿肥鲜草产量25%~32%。每667m2施用4~8 kg磷肥可获得最经济的绿肥鲜草产量。  相似文献   

18.
以'沪油17'为试验材料,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对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及养分积累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播种量和播种期明显影响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绿肥油菜的生物产量随着播种量增加而提高,随着播种期推迟而降低.当播种量为10.25 kg/hm2时,油菜鲜样产量为27573.47 kg/hm2,干物质产量为481...  相似文献   

19.
绿肥是我国重要的有机肥之一。绿肥油菜因成本低、鲜草含量高、肥效好,并且种植区域广阔、对土壤肥力要求低、适应性强、栽培管理简单,而在我国广泛推广与应用。基于大量研究文献,就绿肥油菜对土壤改良效果、后茬作物产量和品质以及绿肥油菜栽培技术进行汇总与论述,以期为绿肥油菜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非豆科绿肥与豆科绿肥混播对绿肥鲜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非豆科绿肥与豆科绿肥混播对绿肥鲜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箭豌与肥田萝卜混播,箭豌(绿肥)鲜草产量最高,达49 422.2 kg/hm2,其对绿肥生长性状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