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7月的季节,走进肃州区农村,到处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忙碌的农民收获了辛勤耕作一年的希望,一台崭新的联合收割机在大片的玉米种植田作业,一辆辆满载着玉米秸秆的车辆驶向了肃州区清水镇西山村新建的标准化牛羊养殖园区内,在那儿,一排排崭新的圈舍、满圈的牛羊映入了笔者的眼帘,在一座青贮池旁,站满了周边养殖牛、羊的农民。原来是肃州区畜牧中心的科技指导员在现场示范、讲解玉米秸秆加酶青(黄)贮方法,不时有农民咨询,技术指导员热情、耐心、认真解答。这  相似文献   

2.
8月,在湖北省鄂州市杜山镇优质肉牛养殖小区里,一辆辆满载玉米桔秆的拖拉机在道路上川流不息,农民们正在忙着把运来的秸秆放进新建的青贮窖里。该镇肉牛养殖户陈国民告诉记者:“你别小瞧这些秸仟,它经过处理后可是内牛的优质饲料,2千克秸秆就能顶0.5千克粮食。”  相似文献   

3.
一、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的作用 (一)机械化粉碎还田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有效方式和避免秸秆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玉米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内含丰富的作物必需的营养成分.我国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500万公顷,玉米秸秆产量1.62亿吨,秸秆中氮磷钾养分含量相当于110多万吨尿素,190多万吨过磷酸钙,190多万吨硫酸钾,因此玉米秸秆是一种重要的生物资源,秸秆处理不恰当不仅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秸秆还田技术发展概况1.玉米秸秆还田的概念玉米秸秆还田就是把玉米秸秆通过机械切碎或粉碎后,直接洒在地表或通过机械深翻或旋耕犁深旋把秸秆施入土壤的一种农业措施。这一技术从2001年在夏县开始推广,2008年大面积实施,2010年得到普及。2.秸秆还田的方法玉米秸秆还田技术主要分直接还田和间接还田,直接还田主要通过玉米收获机和旋耕犁来完成;间接还田则是将切  相似文献   

5.
一、发展玉米秸秆青贮平泉地理位置平泉县地处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地带中,农业的主要产品为玉米,副产品玉米秸秆。根据本地环境,用做生活取火、生产秸秆压块、秸秆氨化、微贮、青贮。玉米秸秆青贮的原料来源有专门用于用于青贮的玉米秸秆或是由于避免干旱寒潮导致的玉米绝收而将玉米秸秆用来青贮。二、玉米秸秆青贮饲料的发酵原理玉米秸秆青贮饲料是把玉米青饲料或半干饲料装入青贮窖内,在厌氧条件下,依靠乳酸菌发酵制成的能长期保存的饲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瓶颈及解决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玉米秸秆是一种十分宝贵的生物资源。在中国每年用于畜牧饲料的秸秆只约占总产量的10%。该文综述了我国玉米秸秆资源饲料化的现状,分析了制约玉米秸秆饲料化高效利用的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加大玉米收获设备引进及技术研发力度,深化秸秆养畜技术研发和推广,秸秆利用工业化,制作玉米秸秆菌糠等。  相似文献   

7.
一、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 1、秸秆还田方式 方式一:人工摘玉米穗-机械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二:玉米收获机摘穗并切碎秸秆抛撒还田 方式三:人工摘玉米穗-秸秆青贮收获(一旋耕灭茬)  相似文献   

8.
提高玉米秸秆利用率的研究技术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玉米秸秆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是仅次于油、煤、气的第四大能源。中国玉米秸秆资源极其丰富,但利用率低。本研究通过对玉米秸秆的利用现状、问题和有效利用方式进行综述,归纳出玉米秸秆的利用领域、主要处理方法和关键突破技术,指出秸秆的生物处理方法是未来研究的重点,而利用纤维分解菌是提高玉米秸秆瘤胃降解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玉米秸秆还田是秸秆综合利用的一项主要措施。它不仅可以补充和平衡土壤养分,还可以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广玉米秸秆还田的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王荔 《吉林农业》2012,(10):180
推进玉米机收秸秆粉碎还田是一项重要工作。为减轻三秋防火压力,实施好"玉米机收提升计划",借助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惠农政策,大力发展玉米联合收获机和秸秆粉碎还田机械等大型农业机械,加快推进玉米机收推广步伐,努力提高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全区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水平,为圆满完成任务目标。我们的主要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1.
《现代农业科技》2015,(18):279-280
介绍了一种玉米秸秆粗饲料的加工新方法—膨化微贮玉米秸秆,是一项具有广阔前景、切实可行的秸秆饲料化实用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宝贵的可再生资源。我国农作物秸秆资源丰富,但目前利用率较低,特别是玉米秸秆利用难度较大,仍有大量被废弃。本文从分析南阳市玉米秸秆资源状况和利用现状入手,总结了各利用途径及其做法,深入剖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其根源,系统提出了玉米秸秆利用对策,对今后进一步做好玉米秸秆利用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玉米秸秆具有质量轻、分布面积广、体积大等特点,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中国年产玉米秸秆能够达到逾2亿t,其中近一亿吨的玉米秸秆可以实现综合利用。当前,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还没有得到全面推广,主要的秸秆处理方法依然是焚烧、露天堆放,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玉米秸秆资源难以得到充分利用。通过宣传、推广玉米秸秆利用技术,农民可以充分发挥秸秆的价值,变废为宝,提高玉米种植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一、玉米秸秆机械化粉碎还田的作用(一)机械化粉碎还田是充分利用玉米秸秆的有效方式和避免秸秆焚烧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有效措施,有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玉米秸秆是优质的有机肥原料,内含丰富的作物必需的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对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体外降解参数进行测定,对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进行评定。选用三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草原红牛作为瘤胃液的供体,采用体外产气法测定膨化微贮、黄贮、常规玉米秸秆体外培养24 h的产气量(GP)、发酵液的pH、氨态氮浓度(NH3-N)、微生物蛋白浓度(MCP)及挥发性脂肪酸含量(VFA)。结果表明:三种玉米秸秆体外发酵的pH、氨态氮浓度、挥发性脂肪酸的含量没有显著差异(P0.05),但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产气量黄贮玉米秸秆常规玉米秸秆(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24 h体外发酵的微生物蛋白浓度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常规玉米秸秆(P0.05)。试验结果表明,膨化微贮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大于黄贮玉米秸秆,黄贮玉米秸秆大于常规玉米秸秆。  相似文献   

16.
吉林省玉米秸秆资源量及综合利用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安载学  穆楠  李万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937-938,941
从吉林省是玉米大省也是玉米秸秆拥有量最多的省份入手,根据吉林省玉米秸秆可利用资源量,强调对玉米秸秆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和配置。介绍了目前吉林省秸秆综合利用产业新技术及效益情况,分析了吉林省玉米秸秆利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吉林省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及相关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林农业科学》2016,(2):44-49
本文提出了我国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现状与存在问题,从玉米秸秆还田腐解规律、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性状、土壤有机质(碳)、土壤微团聚体、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方面,总结了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培肥机理研究进展,阐述了玉米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及玉米秸秆还田技术研究进展,并提出了今后东北地区玉米秸秆还田领域的研究方向与重点。  相似文献   

18.
<正>玉米秸秆还田是一项有效的增产措施,坚持常年秸秆还田,不但在培肥阶段有明显的增产作用,而且后效十分明显,有持续的增产作用。1玉米秸秆还田现状目前,大安市玉米秸秆还田主要有三个途径:一是秸秆直接还田用作肥料,这部分约占秸秆总量的20%。二是用作牛、羊等家畜饲料进行过腹还田,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10%。三是用秸秆堆沤肥料间接还田,这部分占秸秆总量的5%。2玉米秸秆还田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玉米秸秆直接经过预处理A(对照),玉米秸秆用复合菌剂绿秸灵预处理B,玉米秸秆用纤维素酶A和纤维素酶B混合预处理C,玉米秸秆和牛粪尿混合预处理D,4种不同预处理方式的玉米秸秆产沼气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复合菌剂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试验B,用纤维素酶处理过的玉米秸秆试验C和玉米秸秆与牛粪尿混合试验D,平均产气量均高于直接经过预处理的玉米秸秆对照试验A,分别提高了33.47﹪,35.76﹪,36.65﹪;处理D的秸秆产沼气比处理B和处理C的秸秆产沼气早2天,比处理A(对照)的纯秸秆产沼气早5天。  相似文献   

20.
正玉米是黑龙江省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旱田作物。玉米秸秆量较大,如何实现秸秆的综合利用成为关键问题。2019年,为全面实现《打赢蓝天保卫战》3年行动计划工作部署,黑龙江省政府提出了"疏堵结合""一主两辅"的总体思路,并将秸秆资源综合利用规划为"五化"技术工程。秸秆综合利用"五化"指的是秸秆燃料化、饲料化、工业原料化、基料化和有机肥料化,但是"五化"利用的秸秆总量不足50%。归根结底,秸秆还田是收口技术。目前,黑龙江省主要有玉米秸秆全量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部分地表覆盖还田、玉米秸秆翻埋还田和玉米秸秆碎混还田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方式。在采用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前,应注意选用秆强、抗倒伏、穗位低、生育后期脱水快的玉米品种,玉米采用配套合理密植、化控抗倒伏技术,确保玉米收获时不倒伏,或者在收获时不影响机械作业。现将4种玉米秸秆直接还田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