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热密闭法即麦热、缸热、物料热。选择晴朗高温天气,在上午9时左右将水泥场晒热后,先把小麦薄摊到晒场上(厚度以1cm左右为宜),再把压盖小麦的物料(棉被、毛毯、旧麻袋等)搬出晾晒,要用敌敌畏或防虫磷喷洒消毒。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 由于气候的影响.许昌市小麦生产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生育过程与季节不同步。秋季以来气温持续过高.10月份日平均气温较常年偏高3.5℃。麦播高潮(10月8日)以来.积温比常年偏高100℃左右,叶龄平均5.4片左右。冬前季叶龄较常年多1~1.2片.生育进程显著超前。  相似文献   

3.
1.循环热风干燥法。用隔热材料做成一个干燥室f如用耐火砖砌筑),上面留有出风口,侧面有进风口。进风口与加热室相连通,加热室内绝缘地设置3千瓦左右的220伏电炉丝仂口热室也可采用其他方法加热)。加热室可用铁皮做成,用吹风机把加热室内热风吹人干燥室把电动机绕组烘干。干燥室热风温度控制在100℃左右。2.灯泡烘干法。把一只或数只大功率白炽灯泡(功率100瓦左右)放入电动机腔内进行烘干。注意:灯泡不能太靠近线圈,以防烧坏线圈。可在电动机外壳上盖上帆布等物进行保温。  相似文献   

4.
0引言奇台县属北疆温凉地区,≥10℃有效积温3100℃左右,无霜期158d,主要农作物为小麦、大麦、亚麻、打瓜、玉米、油葵和豆类,耕地面积162万(667m^2)。近年来,大力推广间套复播技术。间套复播面积由2004年的20万(667m^2),发展到2007年的38.5万(667m^2),其中复播28.2万(667m^2)。  相似文献   

5.
热喷发酵锯末的制备和饲喂试验表明,丝状真菌N菌和T菌是最佳菌株。发酵培养物料由热喷处理后锯末75%,麦麸25%和多菌灵组成,然后用尿素水溶液混合均匀,接种,在25~30℃温度下发酵3~4d。发酵前物料中含粗蛋白4.90%,粗纤维43.73%,发酵后分别为12.99%、32.37%。用热喷发酵后的锯末替代蛋鸡日粮中玉米和麸皮的4%(试A_1组)、6%(试A_2组)、8%(试A_3组)、10%(试A_4组),其饲喂结果,试A_1、A_2、A_3组产蛋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其中以4%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油气储运》2008,(6):47-48
热喷是将物料(秸秆、饼粕和鸡粪等)装入饲料热喷机内,向机内通入热饱和蒸气,经过一定时间使物料受高压热力的处理,然后对物料突然降压,迫使物料从机内喷爆于大气中,从而改变其结构和某些化学成分,并经消毒、除臭,使物料变为更有价值的饲料的一个压力和热力加工过程。  相似文献   

7.
添加有机物料后红壤CO2释放特征与微生物生物量动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对不同有机物料施入红壤后CO2释放特征及几种形态碳、氮变化进行了观测,并分析其相互关系,以阐明添加有机物料后红壤中CO2释放量及几种碳、氮形态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室内恒温培养试验,向红壤中添加5种有机物料(猪粪、牛粪、鸡粪、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培养期间定期采样分析红壤CO2释放量及土壤微生物量碳、氮(SMBC、SMBN)的动态变化。【结果】添加有机物料后,各处理CO2释放速率在培养前期较高,在培养18-20 d后基本趋于稳定。整个培养期间,土壤CO2-C的累积过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添加不同有机物料后红壤CO2潜在释放量从高到低顺序为:小麦秸秆(1.51 g•kg-1)>玉米秸秆(1.38 g•kg-1)>猪粪(0.89 g•kg-1)>鸡粪(0.78 g•kg-1)>牛粪(0.50 g•kg-1)。添加几种有机物料后红壤CO2释放量存在显著差异,秸秆类有机物料分解释放CO2量相当于动物有机肥的2倍以上,其中小麦秸秆最高,牛粪最低,且有机物料分解释放CO2量与SMBC、SMBN、土壤可溶性有机碳(WSOC)和有机物料C/N呈显著相关。【结论】等碳量的有机物料施入红壤后能显著提高土壤CO2的释放速率和释放量,且土壤CO2释放量与土壤微生物量、可溶性碳和有机物料的C/N紧密相关。添加有机物料处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和碳源、氮源的有效性较高,有利于土壤养分的转化和释放。  相似文献   

8.
小麦从播种出苗到越冬开始(日平均气温降到2℃以下)叫做冬前时期。从年平均气温2℃以下到来年平均气温回升到2℃左右时止,一般称为小麦越冬期。小麦的冬前时期和越冬期是小麦的营养生长期,是根系、叶片、分蘖等器官的形成期,这一时期小麦的生长状况对春季麦苗生长和争取穗大、粒饱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9.
灌浆期高温对小麦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采用人工气候室控温,研究弱筋小麦扬麦9号和中筋小麦扬麦12在灌浆最快时期(花后19~21 d)、温度(25℃、30℃、35℃、40℃)、大气相对湿度50%的条件下,对剑叶抗氧化酶及膜脂过氧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剑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呈下降趋势,膜脂过氧化产物(MDA)含量呈上升趋势。高温胁迫对中筋小麦扬麦12 SOD、CAT活性的伤害大于弱筋小麦扬麦9号,对扬麦9号POD活性的伤害大于扬麦12,扬麦12 MDA积累速率大于扬麦9号。高温胁迫导致千粒重下降。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小麦吸浆虫(Sitodiplosis mosellana)是最重要的小麦害虫之一,滞育使其度过酷暑和严寒。本研究旨在探讨小麦吸浆虫小热激蛋白(small heat shock protein,sHsp)基因Hsp21.9在滞育中的作用。【方法】利用RACE和RT-PCR技术从小麦吸浆虫滞育前幼虫中克隆Hsp21.9全长cDNA序列;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其核苷酸和编码蛋白特性进行分析;采用RT-qPCR技术分析Hsp21.9在滞育进程(滞育前、滞育、滞育后静息期和滞育后发育)不同阶段幼虫及夏滞育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高温(35—50℃)和越冬幼虫在短期(≤120 min)极端低温(0—-15℃)胁迫下的表达模式;通过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诱导表达及纯化其编码蛋白,采用吸光值法测定重组蛋白抑制猪心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热聚沉的能力。【结果】克隆获得了cDNA全长为1 087 bp的小麦吸浆虫Hsp21.9,命名为SmHsp21.9(GenBank登录号:KT749988),其开放阅读框长度为582 bp,编码193个氨基酸,其中谷...  相似文献   

11.
澳大利亚的小麦(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邱泽森  李旭 《世界农业》2001,(1):24-25,33
小麦是澳大利亚的主要作物,目前年产量为2200万t左右,约占全国谷类作物产量的70%。澳大利亚的小麦子粒完整、清洁、干燥,没有虫害和农药残留。目前,其生产量的75%以上用于出口,占世界小麦贸易的8%以上,仅次于美国、加拿大和欧盟,为第4大小麦出口国。澳大利亚的主要小麦种植区在南纬23~38度之间,地势平坦,海拔高度一般在600m以下。冬季(6~8月)气候温和,7月份的平均气温在7~15℃,因此,一般种植春性品种,大致从5月开始播种,7月上旬结束。理想的开花期是9月下旬(北部干旱麦区)或10月下旬(南部凉爽麦区),子粒灌浆期的…  相似文献   

12.
为优化棉秆水热液化生产含腐植酸液态肥的运行条件,确定反应条件间的交互作用及其反应产物的组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方法,探究了反应温度(X1,260~340℃)、反应时间(X2,30~90 min)和物料质量分数(X3,5%~10%)对水溶肥腐植酸产率的影响。回归模型方差分析表明,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物料质量分数均对腐植酸产率有较大影响。其中,物料质量分数是最重要的参数。腐植酸产率的最佳反应条件为:反应温度300℃,反应时间90 min,物料质量分数10%。在此条件下,腐植酸产率为4.10%,高于国家含腐植酸水溶肥标准(NY 1106—2010)中规定的腐植酸含量(不小于3%),与预测值吻合较好。GC-MS分析表明,棉秆水热液化的水溶性产物主要含有酚类及其衍生物、酮类、醛类、醇类以及有机酸化合物。  相似文献   

13.
寿光市洛城乡小麦亩产500公斤技术开发张聿澄,刘瑞卿(山东省昌潍农校261041)(潍坊市农科所)杨连佐,徐福贞(寿光市农委)(寿光市洛城乡)小麦是洛城乡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2万亩左右。自1988年秋我们在该乡进行了高产技术开发,当年全乡小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气候变暖对小麦生长发育有重要影响。然而,中国不同气候区小麦生长发育对温度升高的响应程度仍未系统量化。因此,急需阐明不同气候区增温及不同时段增温对小麦产量及发育期持续时间的影响程度,揭示小麦产量及发育期对增温的响应规律。【方法】本文搜集了1990-2017年间已发表的关于中国小麦全生育期田间持续增温条件下小麦产量变化的21篇文献,运用整合分析(Meta-analysis)量化田间不同增温幅度及不同时段增温对中国小麦产量及生育期的影响程度,系统阐明其在不同气候区的差异及规律。【结果】(1)亚热带季风区增温(0-3℃)显著增加小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其平均增幅分别为8.2%、6.3%和4.7%;温带季风区增温(0-3℃)显著增加小麦产量、穗粒数和穗数,其平均增幅分别为6.8%、3.9%和5.5%,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增温(0-3℃)显著降低小麦产量、千粒重和穗粒数,其平均降幅分别为10.2%、5.9%和8.3%。其中,亚热带季风区增温0-2℃,小麦产量显著提高了8.5%,而增温2-3℃时,小麦并未增产;温带季风气候区小麦增产愈为明显,当增温2-3℃时小麦的增产幅度达14.5%;相反,在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增温0-2℃和2-3℃时,小麦分别显著减产10.1%和15.9%。(2)亚热带季风区和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增温(0-3℃)小麦全生育期持续时间分别缩短了3.3%和7.1%,相反,在温带季风区,增温并未明显改变小麦全生育期持续时间;与此同时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的生殖期持续时间并无明显变化,而亚热带季风区小麦生殖生长持续时间却显著增加(8.7%)。(3)总体来看(季风气候区所有独立研究结果)夜间增温0-2℃和2-3℃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小麦分别增产10.5%和15.0%。【结论】田间增温会显著影响中国粮食主产区小麦产量以及发育期持续时间,但不同气候区及不同时段增温对小麦生长和发育的影响不同。本研究结果可为未来气候变化新态势下中国粮食主产区种植制度优化与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中低强度火灾后云南松种子的可能萌发情况和火对种子的影响,在萌发前对其种子进行1、5min与15min的60、90℃与110℃高温处理,以常温(20℃左右)为对照,研究种子萌发率、种子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酶(P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变化,以及萌发率与SOD、POD、CAT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0℃的1、5min处理可以促进种子萌发,种子存在热冲击效应;且具有较强的耐高温性,在110℃、15min的高温处理后仍有36%±3%的萌发率;种子萌发率与SOD、POD和CAT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热冲击效应的产生与SOD、POD、CAT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份气温比常年高0.5℃左右,盐山县小麦种植墒情好,播种较早,大部分在10月1~10日播种完毕,比去年早10~15d。加之,大部分农民习惯加大播量,增施底肥,据调查小麦基本苗均在35万左右,预测如果11月份气温接近常年,越冬前小麦总茎数有可能超过80万~90万,小麦倒伏的可能性极大。  相似文献   

17.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省小麦生产的回顾与发展对策王绍中季书勤赵淑章吕凤荣李金香(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郑州450002)(卫辉市种子公司)1小麦生产的回顾河南省是我国小麦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在7300万亩左右,约占全国麦田面积的15%;每年向国家提供商品小麦50...  相似文献   

18.
(七)田间管理1.棚室温度。缓苗期:白天25~30℃,晚上不低于18℃开花结果期:白天25℃左右,夜间不低于15℃。  相似文献   

19.
根据差异量热比色法测定支链淀粉链的缔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链淀粉和类脂化合物是通过采用差异量热比色法(DSC),在过量的水中的玉蜀黍淀粉,豌豆,玉米,小麦,马铃薯,蜡质种玉米从20℃加热到180℃,然后冷却到4℃,最后再加热至180℃除去淀粉而形成的,直链淀粉和软化淀粉的冷却曲线显示了放热期(〈70℃)是由直链淀粉链组成的原理,覆盖范围0~95%的直链淀粉和支链淀粉混合类似于被加热和被冷却,直链糖淀粉链的缔合被支链淀粉所限制。  相似文献   

20.
热激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s)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应激蛋白,在植物响应逆境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了解小麦HSP90-1基因并探究其相关生物学功能,搜索小麦基因组序列数据库,获得了小麦A、B、D 3个基因组上的同源序列,根据其染色体位置分别命名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通过同源克隆从12个小麦品种中得到TaHSP90-1 DNA序列。序列分析表明,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分别含有2 121、2 136和2 130 bp的完整开放阅读框,分别编码707、712和710个氨基酸;其蛋白序列C端均含有1个HSP90结构域,为HSP家族HSP90亚家族成员。TaHSP90-1在不同小麦品种中存在SNP位点,分别位于TaHSP90-1-B第2个内含子区域和TaHSP90-1-D启动子区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TaHSP90-1-A与二粒小麦处于同一分支;TaHSP90-1-BTaHSP90-1-D处于同一分支。顺式作用元件分析发现,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启动子区域均含有干旱响应元件(MBS element)和热响应元件(HSE element)。RT-PCR结果显示,TaHSP90-1-A、TaHSP90-1-BTaHSP90-1-D在苗期和成熟期的叶片中表达量较高。在干旱胁迫条件下,TaHSP90-1表达量在耐旱小麦品种中较高,为旱敏感小麦品种表达量的150倍;在热胁迫条件下,TaHSP90-1在热敏感与耐热小麦品种中均上调表达,其中,TaHSP90-1-ATaHSP90-1-D在耐热小麦品种中上调表达倍数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